西西河

主题:【原创】被日本记者枪毙的“亲善”照片 -- 萨苏

共:💬80 🌺303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呵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41年初,日军占领广东期间,广州一家由汉奸所开设的理发厅公然打出“皇军大欢迎”的字样。日军随军记者拍下,刊于报纸上,作为日军进占中国受到“欢迎”的证据,大事宣扬。

      不过看这两个揽客的女郎,怎么都是一股风尘味。。。。

    • 家园 怎么什么图都看不到了?
    • 家园 记得高中时读到一篇报道

      说中日学生夏令营,中国学生自理能力差云云,又有日人狂称"你们这一代不是我们的对手".

      及到日本,经历通り魔等事件,不禁冷笑于日人所谓“你们这一代不是我们的对手”。----如此畸形的文化环境,还能产出怎样的国民来?!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 家园 那个报道在俺小学初中的时候就有了

        不过一群有自虐倾向的精英编的东东而已

      • 家园 那个所谓的夏令营

        那个作者早就已经承认自己是乱编的了。夏令营真有其事,但是里面的东西自己添油加醋了不少。

        • 家园 有链接吗?

          应该很有意思的

          • 家园 看了我搞错了一点

            教育“专家”——孙云晓并没有认错,以下是转载的辟谣:

            那个内蒙古草原中日夏令营是我上小学时候发生的事。孙云晓的那篇文章说中国的小孩直到夏令营开始后还以为主办方会包办伙食,这一点有些不可思议。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是主办方组织工作的严重失职。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1993年第2期《少年儿童研究》杂志,题为《夏令营史上的一场变革》。缩写稿《我们的孩子是日本人的对手吗?》发表于1993年7月号《黄金时代》杂志,经同年11期《读者》杂志全文转载,文章标题改为《夏令营中的较量》。

            后来《中国青年报》对那篇文章的每一个所谓的事实进行了披露,指责此文有不少失实之处。

            比如“那些中国的孩子把书包扔在车上,而日本的孩子一直自己背着”,而事实是国产书包的质量太差,80%的中国孩子的书包带因为不能负重而断裂;而日本孩子装备有根据人体工程学设计的专业野营背包。当然作者就此说,这是“偷懒的极好理由”,而实际上作者只是很阴险的截取了这个镜头的前半段,真相是:当有老师说“那辆车不能放书包,是给体力不好的同学坐的”(大意),于是孩子们马上把书包拿起来,有的孩子甚至找老师要了绳子把书包带捆上。

            日方的孩子在来华前都接受过预科班性质的野外生存短期特训(生火、切菜煮饭、搭帐篷之类),自然轻车熟路,并非天生聪明坚强。当时中国人玩户外徒步旅行的人数很少,自然缺乏相关经验,但中国孩子们也学得很快。《中国青年报》里引用当事人的话说,日本学生并不是个个勇敢坚强,有人死活不敢从岸边跳上船(中国孩子个个跳了上去),甚至还有人蹲在地上拉不出大便(一辈子只会用坐式马桶)!中国孩子在夏令营也做了许多让日本人敬佩的事。那些比较煽情的日本人的台词(“草原美不美?”)应该是假的,因为那个日方队长乡田实先生(并非宫崎市议员)在回国看到这篇报道后,还专门发表声明辟谣。他还在电视上说:“如果面对这样可爱优秀的孩子,我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来,那我真是要鄙视我自己.....”(大意)

            另外,每个孩子的负重实为10千克而不是20千克,至少步行23—29千米而不是50-100千米。看来作者也是通过道听途说得来的资料。

            链接:http://tieba.baidu.com/f?kz=307012987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