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1999年香港经济回顾 -- foundera

共:💬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1999年香港经济回顾

    1999年香港经济回顾

    1999年,备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的香港经济终于

    走上复苏之路,而且回升势头强劲:本地生产总值扭转负

    增长的颓势,股市飚升,楼市稳定,出口增长,消费温和

    回升。在年终岁末的时候,人们普遍感到,香港的经济严

    冬已经过去。

    1999年,“一国两制”下的香港经济制度再次得

    到国际经济界的普遍认同,香港特区政府的经济政策和2

    1世纪经济战略被商界普遍接受,加上内地经济持续稳定

    发展、中美达成世贸协议等一系列利好因素刺激,外资对

    香港经济重拾信心。国际商家和经济分析家几乎一致的看

    法是,香港经济在新世纪任重道远,充满希望。

    出口带动 基础坚实

    据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的统计数字,今年第三季度香港

    经济比去年同期增长4.5%,明显比二季度的1 .1 %

    及一季度的负3%为高,预计全年经济增长有望超过2%

    。经济专家分析,香港经济复苏的加快,除了外围环境进

    一步好转外,主要得益于外贸出口强劲、消费市场回升及

    访港旅客的增加。

    今年内地出口贸易大幅反弹,东亚经济体系需求普遍

    上升,以及欧美进口增加等,刺激香港第三季度进出口贸

    易大幅上升,其中整体货物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1

    %,扭转了去年以来的跌势,使今年头9个月出口的实质

    增长达到1%。同时,第三季度进口货物也取得6.8%

    的实际增长,比前两个季度明显好转。专家预计,香港对

    外贸易的增长势头可持续到今年第四季度,全年的出口增

    幅有望达到2.6%。

    消费市场的启动对经济复苏至关重要。为此,特区政

    府采取了退税、增加公共消费开支、扩大基建投资等多项

    刺激消费措施。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就业和收入状

    况趋于稳定,私人消费开支有明显回升,第三季度增幅达

    3%;零售商品市场趋于活跃,其中销售回升较多的商品

    除服装、百货、烟酒等普通消费品外,汽车、珠宝及钟表

    等高档消费品的销售也有增加,反映一般香港市民对经济

    复苏的信心进一步增强。

    旅游业是香港无形贸易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为吸引

    更多旅客来港,今年特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了多项吸引游

    客的措施,进一步完善了旅游设施,并加强海外宣传推介

    工作,使访港旅客持续上升,1至10月的访港旅客人次

    达872万,比去年同期上升11.8%;随着新千年的

    临近,香港酒店的入住率已达到79%,恢复到1997

    年金融风暴前的最好水平。旅游业的兴旺带动相关服务业

    的活跃,使第三季度综合统计的无形贸易收入大幅上升达

    10.2%。

    投资信心增强 金融市场活跃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今年以来,随着经济环境

    的持续好转,投资者对香港市场越来越看好,大量外资持

    续涌入,推动股市一路向好。自10月份以来,恒生指数

    屡创亚洲金融风暴以来新高,12月24日达到1683

    3点的历史新高,成交额也拾级而上,最高时超过150

    亿港元。业内人士分析,随着香港经济复苏的进一步加快

    ,香港股市未来仍然看好。

    外资的大量流入还使香港银行经营环境有所改善。数

    字显示,12月初的银行体系结余由原来预计的33亿美

    元大幅增加到62亿美元;银行贷款减幅收窄,净利息收

    入上升,而“问题贷款”没有增加。经济分析人士认为,

    随着香港经济复苏的加快,以及特区政府金融管理部门采

    取的放开银行业经营、鼓励市场竞争等措施的进一步落实

    ,明年银行贷款将恢复正增长,赢利亦会大幅上升。此外

    ,今年特区政府部门持有的外币资产持续增加,到11月

    底公布的数字为921亿美元,约占港元货币供应的38

    %,其比率为世界第一,显示香港的金融基础在改革完善

    中得到不断增强。

    地产业曾是香港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而一场金融风

    暴让楼市泡沫破灭。随着整体经济形势的好转,香港的楼

    宇价格今年初止跌回升,下半年大型住宅物业及二手楼的

    成交趋于活跃,市场整体情况平稳。业内人士预计,明年

    香港房地产市场交易会比今年活跃。

    对于今年的增长,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曾荫权指出:

    香港经济由去年第三季度的负增长6.8%,一跃而为今

    年第三季度的正增长4.5%,呈现出很标准的V字形恢

    复,而且基础相当宽阔和坚实,显示出很强的后劲。

    齐心协力 加快转型

    外向型、以服务业为主体、以地产金融为支柱的经济

    体系,使香港经济在过去的20年中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

    。然而,一场金融风暴让人们认识到,面临新世纪的挑战

    ,香港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在保持原有

    优势的同时,对现有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即以创新科技为

    本、大力发展高增值产业,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

    抵御风险的能力。

    为推动经济发展重心尽快向创新科技方面转化,香港

    特区政府不仅在今年的施政报告中再次突出强调经济转型

    的重要性,还特别成立了一个创新科技委员会,拨款50

    亿港元设立了创新科技基金,为推动企业与大学等科研单

    位合作而设立的科学园目前已进入招标阶段。此外,特区

    政府还制定了引进优秀人才计划,本月开始实施;为促进

    高科技风险投资发展的创业板市场也于11月在联交所开

    业。

    特区政府的战略抉择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

    ,因此得到了企业界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和积极响应。

    今年以来,各行业对科技产业的投资热情空前高涨,大批

    资金涌向股市的科技股;由盈科公司投资130亿港元、

    与特区政府合作开发的“数码港”项目于今年3月动工;

    长江实业集团、新鸿基地产等纷纷展开以高科技投资为重

    点的资产重组。调查显示,有七成多的工商企业表示明年

    将增加科技方面的投资。分析人士认为,以资讯网络为主

    的高科技产业有望成为推动香港经济发展的新火车头。

    优势依然 任重道远

    今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数字公布以后,特区政府和社

    会各界都松了一口气。接着,媒体又竞相报道了连串看好

    香港的消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肯定香港经济政策,并预

    测明年增长会超过今年;美国传统基金会第六次将香港评

    为“世界最自由经济地区”……面对形势的不断向好,特

    区行政长官董建华清醒地指出:“我们不会自满”。

    的确,香港要想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迅速发展成为

    世界级大都会,具备经济体制、法制环境、财政基础、基

    础设施、祖国内地发展等众多优势,而伴随着“一国两制

    ”方针的进一步落实和特区政府的不断努力,这些优势还

    会继续保持。但许多经济专家也指出,与周边国家相比,

    香港经济复苏的速度还不够快;美国及日本经济的走势仍

    然不易把握,东亚经济体系发展还不平衡;香港实际利率

    高企、企业投资不足、物价回升缓慢等不利因素还远远没

    有消除,结构转型还刚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面对这些状

    况,香港经济的发展之路依然任重道远,决不能有任何的

    盲目乐观。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