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欧洲风物攻略篇 - 就知道吃 -- 林小筑

共:💬2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欧洲风物攻略篇 - 就知道吃

    欧洲风物攻略篇 - 就知道吃

    就知道吃

    这个题目写起来实在困难, 短短几天怎么可能把欧洲美食吃遍写遍呢? 不过到了欧洲才知

    道世界上不是只有中国人会吃, 只是美国人太不会吃而已. 见识了真正的西餐, 也尝了不

    少小吃和零食, 在此仅先怀念一下吃过的各地美食!

    多谢dimpleye 提供的美食参考!

    l 餐馆.欧洲很多国家都把午餐当作正餐, 晚餐相对比较简单. 所以正式餐馆晚餐时间开

    门较晚, 而且开门时间短, 挺不方便的.

    2 Café. Café总是开门的, 不过一般人都是到café去聊聊天, 喝杯酒/咖啡. 欧洲这

    种闲适的生活让人羡慕.

    3 街边餐车,小店和小摊. 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小摊买比萨饼, 三明治, gyros什么的, 属

    于快餐.

    4 Bar. 欧洲人对烟酒格外有感情, 所以bar也开得很有情调. 可惜我们俩个对烟深恶痛

    绝, 对酒更是一窍不通.

    5 超市. 超市是个好地方呀, 东西便宜, 还能看看当地人都吃什么.

    6 菜谱. 各地语言的菜谱是个问题. 不过很多大馆子都提供英文菜单. 在法语里entree

    和美国的意思不一样, 是appetizer/前菜的意思. 还有first course, second course都

    是主菜, 前者很lite, 后者比较重. 可以都点, 也可以只点一种. 很多餐馆有套餐, 就是

    前菜, 主菜和甜点各选一种, 会便宜很多. 酒水单独有菜单. 不过我们对酒没有研究, 就

    不多说了.

    7 小费. 每个国家给小费的规矩都不太一样. 总的来说如果帐单里包括了就无所谓了, 一

    般人会round up, 如果没包括就要适当给一些.

    8 快餐. 我们很少吃连锁店的快餐。不过看起来连法国的麦当劳都有牛角面包吃,实在是

    入乡随俗。也有当地的快餐店,比如意大利的national pizza什么的,想来味道也不会差

    法国:

    l 鹅肝 Foie gras. 如此有名的东东, 吃之前从来没见过, 以为和猪肝长得差不多. 后

    来点了一盘鹅肝salad, 上来后发现上面一种挺像香干的东东挺新鲜, 拿起一片就往嘴里

    塞. 结果一下子就呆住了! 如此美味的东东, 细腻柔软, 入口即化, 又带有肝的鲜美, 非

    鹅肝莫属呀! 后来发现鹅肝和salad或者面包一起吃是道边菜, 如果单吃还是有点儿腻的.

    2 三文鱼. 橄榄油调配的熏三文鱼,很有点儿水平.

    3 洋葱汤, onion soup. 开始的时候不喜欢,后来在布鲁塞尔有吃了一次没有cheese的

    ,惊为天物,呵呵。

    4 牛角面包Croissant. 这是最好的早餐. 不光有牛角形的plain croissant, 还有巧克

    力的, cream的, 草莓的… 有很多种变化.

    5 法式可丽饼Crepe. 巴黎街头到处都卖的小吃. 就是摊个煎饼, 里面放红糖, 各种果

    酱, 巧克力酱, 有的还放ham什么的, 可以当早点和零食.

    6 长面包三明治 sandwich. 硬的能打死人的长面包, 里面夹肉. 和subway的三明治很像.

    7 餐馆建议: 去之前我们想找个好的法国馆子吃大餐, 发现网上所有人都说巴黎的任何餐

    馆都很不错, 随便进一家就好. 结果证实此言非虚. 鹅肝就是在火车站的一家小店点到的

    . 有一点不方便的是正式餐馆一般都是7点以后才开门. 不过café什么的都还一直开着门

    , 所以饿不着.

    巴塞罗那

    1海鲜. 巴塞罗那以海鲜著称. 逛街逛累了可以随便在街边找家小店, 点上点儿小龙虾,

    鱿鱼什么的, 实在是享受.

    2 水果. La Rambla 街上有个自由市场, 里面水果, 糖果, 肉制品, 应有尽有. 又吃到了

    passion fruit, 而且也不贵, 激动得热泪盈眶 J.

    3 餐馆建议: 巴塞罗那的餐馆较之巴黎的更过分, 竟然8点半才开门! 要赶8点多夜车的我

    们自然无福消受正是馆子, 只得找了家café一类的小地方吃一吃, 郁闷.

    意大利

    1 比萨饼 pizza. 到了意大利才知道真正的pizza是啥样子的, 也难怪没看见Pizza Hut在

    意大利有分店. 我们有一天中午其实吃饱了, 逛街的时候路过一家很小的店铺, 宾客满门

    , 门口还有很多当地人啃pizza, 料想这家店的东西一定比较正宗, 就跑进去又点儿块虾

    仁pizza. 人家的pizza是好大的正正方方一张, 你要多少给你切多少, 然后称,

    什么topping都一个价. 结果这一块1.8欧元的pizza被我们三五两口一抢而光, 实在太好

    吃了! 薄薄的饼, 新鲜的虾仁, 酸酸的酱, 回味无穷. 第二天我们特地绕道跑到这家店买

    pizza, 发现没有虾仁的了, 就随便点了几种, 也各个都很好吃! 尤其是蘑菇的, 那叫一

    个juicy呀. 强烈建议到小店吃pizza. 我们也试过正式"touristy" 餐馆的pizza, 又贵又

    不符合我们的口味.

    2 面条Spaghetti, 通心粉pasta, 千层面lasagna. 我最爱吃的是clam spaghetti. 感觉

    和在美国吃的意大利面条比起来, 那里的面硬而且爽滑一些, 多放了olive oil, 特别的

    香,更接近中国菜.

    3 羊脑, 兔肉, 牛胃. 以前一直以为西方人不敢吃这些东东, 没想到在意大利都点到了,

    而且做得相当有水平.

    4 冰欺凌 gelato. 意大利冰欺凌的特点是味道种类多, 入口比较清爽. 我们去了被人称

    为罗马最好的冰欺凌店(http://www.ilgelatodisancrispino.com/ ), 点了六种口味, 吃

    的爽呆. 后来在威尼斯对酸奶口味的冰欺凌吃到上瘾, 欲罢不能的地步了.

    5 Tiramisu. 这是绝对正宗的意大利甜点. 和美国的甜点比起来少了甜味, 多了鲜奶味和

    咖啡苦. 是我们两个的最爱.

    6 Cheese desert. 这个嘛, 开始觉得新鲜, 又想可能是cheese cake. 点上来才发现就是

    一块大cheese, 每人干嚼了一小口就都闭嘴了. 看来这老外也有咱吃不惯的"甜"点.

    7 餐馆建议: 意大利的馆子要收玲琅满目的费用: 桌子钱, 面包钱, 白水钱.

    别人推荐, 加自己尝试的好馆子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罗马第一顿,印象很好!羊脑,tiramisu,

    spaghetti都很令人满意。还尝了一种炸artichoke, 做的特别漂亮。只是最后服务员催小

    费有点annoying.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佛洛伦萨随便找的小馆子,牛胃还不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Zaza, LP和dimpleye

    都推荐了。烤肉比较有名,结果我们都点了好多,吃不下了。推荐appetizer sampler,

    很好吃!

    维也纳

    l 鸡蛋bagel. 在火车站买的早点, 味道很好, 不知道怎么欧洲的bagel都比美国的好?

    2 维也纳 style 炸鸡排. 不是很喜欢的菜, 也没觉得有什么特色. 尝个新鲜吧.

    3 土豆cheese粥. 土豆饺子泡牛奶cheese汤,里面还有什么菜.

    4 Sausage. 街面小摊上到处都能买到. 味道很不错, 油香四溢.

    瑞士:

    l Fondue. 这个可以说是瑞士的国菜. 被称为cheese 火锅, 实在贴切. 拿一大锅cheese

    在火上烤, 然后用面包沾着吃. 开始图个新鲜, 不过一顿饭都是这个让我们有点儿觉得吃

    不惯.

    2 Ravilio portion. 是cheese土豆粥. 看到瑞士漫山遍野的牛就知道他们的cheese是一

    大特色了. 不过对cheese的味道我还是不敢恭维.

    3 酸奶. 我们住的B&B提供早餐, 有他们自己做的新鲜酸奶. Raspberry的, 实在好吃. 后

    来在超市我们也买了酸奶来尝, 巧克力味的最为有趣, 可以说甜酸苦味俱全, 就缺辣了.

    4 巧克力. 瑞士巧克力名扬四海, 我最喜欢的是黑巧克力加榛子, 在街边小店还尝了香槟

    巧克力, 也属佳品. 后来在超市买了几大盒巧克力, 回来慢慢享用. J

    5 Rivella. 看起来像啤酒, 喝起来像ginger ale的瑞士特色饮料.

    6 餐馆建议. 瑞士山区里面的餐馆很少, 尤其是淡季的时候很可能不开门. 所以一定要有

    储备. 好在瑞士的超市连锁店Coop在很多小镇都有分店, 虽然有的时候也不按时开门, 但

    是毕竟是个购物的好地方.

    德国

    l 啤酒. 我们不喜酒, 但是到了德国也不得不尝尝著名的德国啤酒. 找了家比较有名的酒

    馆, 点了杯lite beer. 发现麦子香很浓, 挺苦的, 几乎没有什么酒味.

    阿姆斯特丹

    l 面包夹生鱼. 路上小摊上卖得吃的, 没敢试. 后来终于鼓足勇气回去找, 结果人家打烊

    了, ft.

    希腊

    l 肉夹馍Gyros, 肉串souvlaki. 这两样我认为是最希腊风味的小吃, 如今虽然欧洲到处

    都有, 可希腊的还是最好吃的.

    2 希腊色拉 Greek salad. 我对salad不感冒, 但是Pei却对其交口称赞, 看来实在不错.

    和普通salad的区别是希腊色拉用橄榄油和羊奶cheese, 特香.

    3 叶子卷饭团 stuffed vine leaves. 味道还不错, 挺有希腊特色的.

    4 八爪鱼 octopus. 这个好像是比较有名的开胃菜. 酸酸的, 有中东菜特点. 不过我更喜

    欢鱿鱼,呵呵.

    5 茄子 moussaka eggplant. 入口即化的茄子, 不可多得的好菜.

    6 蜜浇酸奶Yoghurt with honey. 希腊的酸奶有些粘稠, 总觉得有往cheese发展的趋势,

    不过很好吃!

    7 年糕. 在开往metera的路上小摊子上买的. 人家不会说英语, 我也就真不知道它叫什么

    名字, 而且连张照片都没有照, 可惜了. 一大块像果冻一样的有点儿棕色的, 尝起来像年

    糕.

    8 软糖Loukoumia. 这个东西是我们在一个寺院里老和尚给吃的, 很甜, 让我想起小时候

    吃的软糖.

    9 糖油条圈. 我们好几天的早饭, 吃起来很像家乡的糖油饼儿, 这个是个圈, 姑且叫糖油

    条圈吧, 真好吃!

    l0 北冰洋雪人. 希腊自己的某种牌子的冰欺凌, 特别像小时候吃的雪人!

    l1 餐馆建议: 雅典很多餐馆半夜才关门, 所以不用担心没有地方吃夜宵. 感觉希腊菜更

    像中国菜, 也有中东菜的特点, 值得找个好馆子好好享受一下. 我们在Oia尝了一家馆子,

    感觉很好, waiter是两个大帅哥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比利时

    l 海鲜. 比利时的菜和法国的有点儿接近, 不过更融入了海鲜成分, 大大增色. 我们竟然

    吃到了鳝鱼, 有点儿惊讶.

    2 薯条. 据说虽然薯条叫French Fries, 可是正宗的发祥地却在比利时. 不过我们尝了尝

    一家的薯条, 也一般的, 没觉得比In & Out的薯条好吃. :P

    3 啤酒.比利时人和 其他欧洲人和wine的习惯不一样, 喜欢吃主食时喝啤酒.

    4 Waffle. 街上卖waffle的好像比别的城市都多, 新鲜出炉的味道还不错.

    5 巧克力. 比利时巧克力也远近闻名. 著名的巧克力店Mary’s曾经接待过美国总统布什.

    当然这也说明不了什么, 不过这里更是比利时皇族的钦点巧克力店, 实在值得一试!

    6 餐馆建议: 比利时是美食大国,可惜我们只停留一天,太匆匆了 :(.

    从国王大厦往外走,到Marche aux Herbes大道,左手边有条小路,这条小路称作“肉铺

    小路”,穿过两侧餐馆林立的小路就到了“肉店街”,这两条路是布鲁塞尔餐馆集中区,

    号称“美食街”。 我们吃了一家Aux Armes de Bruxells (Rue des Bouchers l3

    Beenhouwerstr,5112118), 也是众位强烈推荐的。虽然外面别的餐馆冷冷清清, 可这家里

    面宾朋满座, 又很多当地人都来吃, 看起来真是个不俗的馆子. 菜肴给的量大, 味道也很

    不错. 只是稍有些贵.

    美食照片在

    http://www.peizhang.com/photolog/writing/2004/photolog_europe_04_tip04_eatphoto.htm

    发现我们拍美食照片实在不怎么在行。主要原因是菜一上来两个人都饿虎扑食一般,先尝

    为快。品评得差不多的时候才发现,呀,怎么还没照相?然后再补照片。多数情况下为时

    已晚,已经快盘干碗精了。以下的照片都是仅存地硕果,如果你看见个大牙印什么的,千

    万别觉得惊讶。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