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抗战国军将领的十大豪言壮语 -- 扔石头的

共:💬3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张自忠险蒙不白之冤

        张自忠险蒙不白之冤

        1937年8月9日凌晨,英商小轮船“海口号”缓缓驶向烟台码头。在甲板上,一位身材颀长、相貌英俊的中年军人倚栏北望,如释重负地长叹了口气道:“虎离牢笼,自由了!”

        当他神采奕奕地从轮船阔步迈向海岸的瞬间,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士兵不由分说地把他绑了起来。

        “你们要干什么?我是张自忠!”

        一个上尉骄横地骂道:“是韩主席派我们来的。你个狗汉奸,带走……”

        “汉奸?”张自忠顿觉得如雷轰顶。

        张自忠被从烟台押解到了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所在地济南市。

        “韩主席,”张自忠不卑不亢地正色道:“我不是汉奸,我是抗日的军人!请允许我给沧州宋哲元将军写封信告知此事。”

        “行!鸟信慢,打电报去!”韩复榘倒是答应得爽快。张自忠当着韩复榘的面草拟了一张电文。

        主帅力保

        驻守沧州的国民党二十九路军军长宋哲元收到张自忠拍来的电报时,深为张自忠蒙受不白之冤忧虑。立刻急电南京总统府,向蒋介石陈述原委,又火速派人到南京请冯玉祥、张治中二人向蒋介石直谏出面保释。

        蒋介石的心情也很复杂。凭心而论,他是不相信张自忠会当汉奸的。1933年的喜峰口战役,张自忠打响了抗日战争的第一枪,立下了一大功……可近半个月来,张自忠“叛国投敌”之声不绝于耳。蒋介石拿着宋哲元的电报犹疑不定。老谋深算地问与张治中一起来访的冯玉祥。

        “放,马上放人!”冯玉祥和蒋介石是八拜之交,在这位“兄弟”面前,他向来无拘无束。“这是冤案,千万错断不得!”随即把事情经过从头到尾讲述了一遍:

        虚与和谈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驻守芦沟桥的国民党二十九路军三十七师吉星文团突然发起猛攻,7月28日,日军再次向南苑发动猛烈攻击,以宋哲元为军长的全体官兵痛歼来敌。激战之中,副军长佟麟阁和师长赵登禹相继阵亡。

        由于二十九路军的武器装备落后,难抵日军陆、炮、空的立体攻势,痛失南苑阵地。日本军队兵临城下,北平城危在旦夕!面对如此沉痛的现实,军长宋哲元急令副官召集军政地方要员来官邸开会。会上作出了痛苦而又无可奈何的决定:“……为保我军之元气不受损失,为使古都北平免遭战争之灾,为让城市居民不致生灵涂炭,二十九路军主力撤离北平。……在我率部转移保定时,为防不测之意外,北平必须留有将士与敌人周施,以掩护主力安全撤离。”而该将官必须与敌人假意逢迎,免不了还要背上汉奸国贼之骂名,处境难矣!

        张自忠霍地站了起来。

        “军座,为了国家民族之大业,为了二十九路军的兄弟们安全脱险,荩忱愿挑留守之职,个人毁誉在所不计,汉奸、国贼任人贱骂,无论何时,我张自忠决不做有愧于国家和民族之事!”张自忠又伸出滚烫的手与那些即将分别的军官们一一握手告别。

        当天晚上,宋哲元带着二十九路军主力悄悄地离开了北平。为了迷惑敌人,张自忠把留守在南苑附近的部队撤回,摆出一副和谈的架式,并假称宋军长已任命他为和谈全权代表,并愿就他们提出的条件进行谈判。日方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便信以为真。

        逃离北平

        但事隔不久,宋哲元军主力安全撤离北平的消息便传到了日军谈判代表松本一雄的耳朵里,他发誓要报复张自忠。

        张自忠虽然身入虎穴,但他对松本一雄的要挟不屑一顾,严词怒斥日军在中国犯下的种种罪行。8月8日,突然传来了驻守北苑的第三十九旅在敌人重兵威逼下全部缴械投降的消息。张自忠的心几乎就要碎了,他不能目睹自己辖区内再发生这样的悲剧,与其这样不如溜出北平,到南京向政府请樱抗战,一个大胆而又冒险的计划在他的脑子里酝酿成熟了,他首先要通了北平怡和洋行的电话……

        晚上,北平城街道上悄无人迹,一辆插着意大利国旗的小轿车缓缓驶进了北平市政府。半小时后,这辆载着化了装的张自忠和他的好友―――洋行买办赵子青的轿车开了出来。日本特务见是外国人的车号,眼瞅着车子飞驰而去。车子出了北平城,径直朝天津急驶。一个小时后,张自忠已经在天津的家门口了。

        张自忠的妻子李敏慧泣不成声,孩子们也惶恐地哭成一团。

        “敏慧,时间不早,‘海口号’轮船快开航了,你和孩子要多多保重!”

        当晚,张自忠乘坐英商“海口号”轮船,出大沽口,直驶山东烟台……

        洗清蒙冤

        蒋介石听完张治中的述说,脸色渐渐地开朗了:“看来,文白之言凿凿有据啊!”冯玉祥赶忙接上话茬说:“中正老弟有所不知,张自忠有勇有谋,更有将帅之威严,对部下以身示范,艰劳率先,且有谦逊之美德。这样的良将苦撑华北,忍辱负重,置个人名誉于不顾,反倒被诬做汉奸,乃是天理所不容。老弟素爱将才,恐怕你今后会后悔的哟!”

        “焕章兄为旧部说情,可真谓不遗余力。你们都说得有理。张自忠忠心耿耿为国效力,请二位放心,我是不会亏待他的。”

        第二天晚上,蒋介石在总统府亲自接见了被押解到南京的张自忠。从此,张自忠成为了中将军长,多次率部与日军作殊死战斗。1940年5月,在湖北南瓜店战役中陷入日军重围,负伤多处,壮烈殉国。

        • 家园 张自忠上将殉国前后

          张自忠上将殉国前后

          1940年5 月16日晚,日军汉口广播电台突然中止正常广播,插播一则惊人消息

          :据前方战报:大日本皇军第三十九师团在本日“扫荡”湖北宜城沟沿的作战中,

          向敌三十三集团军总部发动了决定性打击而将其消灭。在遗尸中发现了支那大将张

          自忠总司令及其下属幕僚、团长等多人,同时缴获大量军事文件和军用地图,收到

          极大战果。

          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获此消息,极感震惊,连夜致电第五战区查询:现谣

          传张总司令战死,情况究竟如何?请速回电告知。

          第五战区复电答称:自删日(15日)以后即失去联络,情况不明,现正积极查

          询。

          18日,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致电蒋介石,证实张自忠确于16日战死在宜城

          南瓜店沟沿一带。

          将星殒落,三军折柱。蒋介石震惊悲痛之余,急电李宗仁,询问张自忠遗体下

          落。19日一天未见回电。20日一早,蒋再电李宗仁:张荩忱同志遗体究有寻获否?

          战争胜负,兵家之常,无足为虑;而忠烈遗骸,如不觅得,实为我全军上下终身之

          遗憾无穷,特望注意。

          当日,李宗仁复电告知,已将张总司令遗体抢回,并拟于近日运往重庆。蒋介

          石这才放下心来。

          抗战以来,以上将衔集团军总司令职亲临前线,战死沙场,张自忠为第一人。

          为此,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布命令,追赠张自忠为陆军上将;颁发“荣

          字第一号”荣哀状;将张自忠牌位入祀忠烈祠,并列首位;发布国葬令,以张自忠

          与学界泰斗蔡元培先生共享国葬殊荣。1982年4 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

          准张自忠为革命烈士。随后,北京、天津、上海、武汉均恢复设立张自忠路。张自

          忠由此得到国家和民族赋予的崇高荣誉。

          张自忠上将殉国虽然已60年了,但是当我们拉开历史的帷幕,回到那个血与火

          的年代时,仿佛仍可以看到张自忠慷慨赴国难的伟岸身躯。

          泪别冯玉祥

          张自忠,字荩忱,1891年出生于山东临清。早年就读于天津北洋法政学堂,因

          对军事兴趣浓厚,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冯玉祥的西北军。他果敢镇定,英勇善战,

          对长官忠心耿耿,并以治军严厉著称西北军,绰号“张扒皮”。

          1933年,张自忠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在喜峰口大败日军,这是他抗日历史的起

          点。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张自忠时任天津市长兼二十九军三十八师师长奉命与

          日军谈判,因此受到舆论误解;二十九军撤出北平后,张自忠又奉命留平缓冲,更

          被舆论误解为汉奸亲日派,国民政府为此明令将张自忠撤职查办。

          由于各方疏通,1937年底张自忠返回旧部,代理五十九军军长。从此,张自忠

          犹如蛟龙出水,猛虎出柙,历经淮河、临沂、徐州、潢川、随枣及冬季攻势诸战役,

          攻锐守坚,所向披靡,在抗日战场上建立赫赫威名。

          1939年8 月上旬,蒋介石自重庆来电,召张自忠赴渝述职。

          重庆作为战时首都,生活着大批国民党军政要人,张自忠时常思念的老长官冯

          玉祥也住在这里。谒见蒋介石之后,张自忠立刻赶往南温泉,拜见冯先生。

          对于老部下的到来,冯先生格外高兴。他在巴县中学设宴为张自忠洗尘,张则

          将临沂大战中缴获的日本军刀作为礼物赠送冯先生。过后,冯先生又多次在上清寺

          副委员长办公室约他相见。两人对坐畅叙,交谈甚欢。张自忠慷慨激昂地对冯表示

          :“我不管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我总要拼命地干一场,我一定尽我所有的力量,

          报效国家,不给先生丢脸。活着我要活个样子,死也要死个样子!”冯玉祥听了,

          既高兴,又感慨,不住地点头。他为有这样一位忠勇的部下而感到骄傲。

          为解决部队各方面问题,张自忠留渝二十余日。离渝之前,张自忠特地到冯先

          生处辞行。两人互道珍重,依依而别。走出去不远,张自忠又停住了。他预感到自

          己很难再与冯先生相见,决不能就这样与先生分手,他还要再看一眼自己的恩人,

          他还有话要对先生说,便折转身来,怀着诀别的心情回到屋里,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重重地向冯玉祥磕了个头。冯先生被这一情景惊呆了,忙说:“荩忱,你这是干什

          么?”只见张自忠眼含热泪,神色庄重地说:“我这一生是先生培植了我,我活着

          要一心一意地为国尽忠,像个人,像个军人,不辜负你培植我这一生;我死了也要

          像个鬼,像个忠魂,不会辱没先生练兵带兵的英名!”

          冯玉祥因惊愕而语塞,但他内心明白,荩忱行此大礼,作这样的告别意味着什

          么。后来,他对前来看望他的唐生智、鹿钟麟、石敬亭等人说:“张荩忱这个人,

          真是条山东汉子!他临走前到我这里来辞行,走了又回来,趴在地下给我叩了个头。

          我能不能和他胜利后相见,或者再见一面,都很难说了。”言下不胜难过,在场诸

          公也无不为之动容。

          生与死

          张自忠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在他生前留下的并不多的言论中,出现最多的字

          眼,恐怕莫过于“死”了。他曾对部下们说:“我相信中国的抗战能够胜利,但是

          这个胜利必须用我们的生命去换取。我们要从死里求生,不能存半点侥幸心理。”

          在给弟弟自明的信中,他说:“吾一日不死,必尽吾一日杀敌之责;敌一日不去,

          吾必以忠贞至死而已。”在对部下训话时,他说:“我们军人要做到‘鞠躬尽瘁死

          而后已’,才算完成军人的责任。有机会,我一定带着你们找一条死路去。”在与

          好友孙连仲谈话时,也表示要“等待时机,舍身成仁,给全军树立一个榜样”。谈

          来说去,总离不开一个“死”字。

          在同部属的谈话中,张自忠曾就生与死的问题作过阐释,他说:“人生平均年

          龄不过五十左右,事业之成就与否亦唯五十左右而定。故吾人应知努力之时机倏忽

          即逝,倘不急起直追,则必遗害终身,永成憾事。即令终老一生,但最后亦不免一

          死,与其庸碌而死,当不如轰轰烈烈建立一番事业。既有裨于国家,复获显贵之名

          誉,则虽死不死矣。”此言实乃精辟之见。

          正是在这种生死观的支配下,张自忠每战必预留遗嘱,抱定必死之心,亲临前

          线督战。大家既为他的英雄气概所鼓舞,也为他的生命安危而担忧。他的苏联炮兵

          顾问劝他说:“高级统帅,不宜过分靠前。欧战那样激烈,总司令进至山炮射程以

          内,尚无所闻。”李宗仁也曾不止一次地劝告过他,但张自忠依然故我。

          1940年4 月5 日,从四川绵阳传来一个不幸的消息:宋哲元将军病逝。宋为西

          北军名将,曾任二十九军军长,是张自忠的老长官。

          张、宋二人患难多年,情谊极深。宋将军的死,使张自忠失去一位可敬的长官,

          也痛失一位知己。尤其宋将军是在抗日壮志未酬的郁闷中抱恨而逝,更令张自忠思

          之怆然。追悼仪式上,他与冯治安、刘汝明联名为宋将军敬献挽联:率全军哭我公

          虽死犹生敢继执干戈卫社稷之志,感知己报祖国此身尚在决不苟富贵惜生命而存。

          这副挽联准确地表达了张自忠此时此刻的心情。返防后,他致信冯治安说:佟、

          赵死于南苑,宋又死于四川,只余你我与刘、石数人矣。我等不知几时也要永别。

          我等应即下一决心,趁未死之先,决为国家、民族尽最大努力,不死不已!如此就

          是死后遇于冥途,亦必欢欣鼓舞,毫无愧怍。

          这表明,宋哲元的去世,更加坚定了张自忠战死沙场、为国捐躯的决心。

          一个人,当他决心赴死之时,一切困难与艰险都不在话下,所有烦恼和忧虑也

          均可置之度外;惟独有一样割舍不下,就是对亲人的思念。自从1937年9 月张自忠

          在天津与家人离别后,再也未能与他们相见。

          1940年初,他给在上海的女儿廉云、侄女廉瑜写了一封信。此信原件已佚失,

          但廉云、廉瑜至今仍能记起信中最后的几句话:“大时代的女孩子,应求知识,求

          经济独立,不能光做衣裳架子。”这是张自忠生前留给两位女孩的最后几句话,被

          她们视为宝贵的遗嘱。

          4 月1 日,张自忠又致信弟弟自明说:“近来虽困苦点,但精神上却十二分快

          慰,身体也好,一切一切均好。惟近来思家之心极切,尤其是万分想念吾母。每想

          及此,不觉就非常难过。”

          4 月15日,张自明通过三十三集团军驻上海秘密办事处电台与张自忠联系,准

          备带廉云和廉瑜赴湖北前线看望他。正待动身之际,忽接张自忠复电:“删电悉。

          待一个月后与瑜、云一同来可也。”

          张自明明白,前线又要打大仗了,只好推迟行期。岂料,这一推使他们永远失

          去了相见的机会!

          两封绝命书

          1940年5 月1 日,15万日军向襄河东岸第五战区部队发动大规模进攻,枣宜会

          战打响。张自忠一面下令襄河东岸部队分头迎敌,一面指示西岸部队做好出击准备。

          同日,张自忠亲笔写信,告谕五十九军各师、团主官:看最近之情况,敌人或要再

          来碰一下钉子。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

          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

          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

          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短短的几句话,道出了张自忠杀敌报国的赤胆忠心,可谓言出肺腑,字字千钧。

          5 月3 日,南路日军第十三师团突破我军长寿店阵地,继续北上。4 日,北路

          日军第三师团攻占泌阳。5 日,中路日军第三十九师团和池田支队从随县开始发动

          正面攻击,战局日趋恶化。

          6 日晚,张自忠在快活铺总部召集会议,研究河东战况。会议结束之际,张自

          忠表示:“我明天过河去督战!”大家再三劝阻,但张自忠执意亲征,不容更议。

          他对各位将领说:“你们赶紧回去,按我今晚布置的办。”又转身对副参谋长刘家

          鸾说:“我明早过河,所有总部的事,均由你负责办理。”刘答:“如有重大事情,

          我随时向总司令请示。”张自忠说:“不必,万一有特别重大的事情,就同仰之

          (冯治安字)商量吧!”

          会后,参谋长李文田、高参张敬、参谋处长吴光辽、顾问徐惟烈、参军李致远、

          在总部住闲的洪进田上校和两名苏联顾问自报奋勇,要求跟随张自忠前往襄河东岸。

          行前,张自忠匆匆给冯治安写信一封,派人连夜送给了他。信中说:仰之我弟

          如晤:因为战区全面战事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

          晚往襄河东岸进发。到河东后,如能与38D 、179D取得联络,即率该两部与马师不

          顾一切向北进之敌死拼;设若与179D、38D 取不上联络,即带马之三个团,奔着我

          们最终之目标(死)往北迈进。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

          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专此布达。

          小兄张自忠手启

          五月六日于快活铺“良心”二字,在张自忠的手令及谈话中时常出现。这两个

          字在山东话中乃表明心迹、分量很重的用语。“求良心得到安慰”,就是要为国家、

          民族尽职尽责尽忠,不辜负国家和民众对自己的培养和期望。这正是张自忠作为一

          名爱国军人,在国家危难、民族忧患之际,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所追求的一种悲壮而

          崇高的境界。这种境界,比起日本军国主义者所宣扬的所谓“大和魂”、“祈战死”,

          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踏上不归路

          5 月7 日拂晓前,张自忠乘一叶扁舟,在星月无光的夜色中,带领手枪营和七

          十四师,从宜城窑湾渡口渡过宽阔浩荡的襄河,奔赴河东战场。这是继1939年“四

          月攻势”、随枣会战和冬季攻势之后,张自忠第四次过河督战。

          9 日黎明,在二郎庙与敌遭遇,将敌击退。上午,黄维纲师长率三十八师前来

          会合。尔后,张自忠指挥两师马不停蹄,继续向北攻击前进。途中,多次与日军发

          生激战,毙敌甚众。经过两三天的努力,张自忠与河东各师陆续取得联络,逐步控

          制了局势。河东将士闻知张总司令亲临前线,士气大振,几乎将日军后路完全截断。

          右翼兵团的积极作战,引起日军的严重不安。5 月11日,日军第十三师团和第

          三十九师团掉头南下,集中力量攻击张自忠部。经过多次的较量,日军已深知张自

          忠和三十三集团军的厉害,以致把四个师团中的两个专门用于对付张自忠,可谓竭

          尽全力,以求一逞。

          当日军以重兵南下之际,我之统帅部本应命令张自忠右翼兵团暂向大洪山区规

          避,使南下之敌扑空;然后集中左翼兵团与机动兵团主力围歼北路孤立之第三师团

          ;最后集中左、右翼兵团与机动兵团夹击南下之敌。但蒋介石误信日军假情报,对

          战局判断过于乐观,勒令五战区将南北两路日军同时围歼。

          张自忠直接指挥的右翼兵团河东部队虽有5 个师,但兵力相加只有2 万余人,

          仅相当于日军1 个师团,装备则远逊之。以如此薄弱之兵对两个师团之敌,犹如

          “策疲乏之兵当新羁之马”,力难胜任。然而张自忠是一个坚决执行命令的军人,

          奉命后他立即调整部署,掉头向南截击敌军。一路激战,一路冲杀。梅家高庙一战

          毙敌第十三师团1400多人。在耿家集又与敌军遭遇。

          13日晚,一七九师和一八○师先后来电告知,两师师部分别被敌阻于田家集、

          老河口。这样一来,南北两个师均须接应。与此同时,日军第三十九师团主力5000

          余人在师团长村上启作指挥下,已由峪山东侧南下。

          为截击该敌,并接应上述两师,张自忠决定把部队分为左右两纵队:黄维纲师

          长指挥三十八师为左纵队,向田家集方向推进,接应一七九师;七十四师为右纵队,

          由他亲自指挥,先接应一八○师到方家集集中,然后向南追击。

          但不幸的是,张自忠总部所用无线电密码已被日军第十一军通信部队破译,张

          自忠上述部署均为日军洞悉。于是,日军第十三师团和三十九师团分路向方家集奔

          袭而来,合力夹击张自忠总部。为增加攻击力量,园部和一郎还急调第四十师团师

          团长天谷直次郎带领4 个大队驰援枣阳。张自忠处境危殆。

          14日清晨,张自忠率部到达方家集,与先行到达的日军三十九师团一部发生遭

          遇战。经肉搏冲锋,将敌击溃。当天深夜,张自忠率部继续向南开进,15日拂晓时

          分到达罐子口。此时,张自忠如率部西渡襄河,即可脱离险境;但军人的职责促使

          他留在河东,继续与敌周旋。

          难忘的5 月16日

          15日黄昏时分,张自忠率部到达南瓜店以北的小山村沟沿里。随总部行动的政

          治部干部、后来成为著名画家的潘蒜兹先生回忆说:“在山坡上看到四面起火,知

          道已陷入重围。但有总司令在,大家仍很安心……在炮弹射程之外,我们看到有队

          伍在移动,但分不出是自己人,还是敌人。大家坐在山石上,心情变得沉重而阴郁,

          正如这夕阳将要沉落的黄昏天色。”

          此时,张自忠手中可战之兵仅1500余人,而包围的日军则有五六千人,局势之

          险恶可想而知。傍晚,他致电黄维纲师长,令他率三十八师由新街前来解围。鉴于

          三十八师距离较远,且为当面之敌所纠缠,能否及时赶到没有把握,张自忠又致电

          樊城之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黄琪翔请援,但未见答复。

          翌日,刻骨铭心的5 月16日,血火交织的一天!

          这是一个阴霾的早晨。拂晓,激烈的枪声打破了黎明的沉静,战斗首先从西边

          毛家湾旁的小山子开始。此地距沟沿里不过1000米,中间只隔两个小山包。守在这

          一线的是四四○团。

          张自忠刚刚睡下就被惊醒,立刻起身带领李文田参谋长、张敬高参、苏联顾问

          和几个随从副官到沟沿里后山上观察。

          日军很快攻占了两个小山包。张自忠命四四○团预备队增援上去,夺回第二个

          山包。日军又几次冲锋,均被击退。战至日出时,四四○团第一道防线终于被突破,

          日军攻占沟沿里西北制高点牛肋巴骨山,居高发炮,沟沿里直接暴露在敌火网之下。

          与此同时,东线之敌攻克两乳山,以重炮向我前沿阵地轰击。张自忠遂将总部东移

          至杏仁山旁的陈家湾。

          从5 月3 日以后,张自忠与外界联络之有线电报、有线电话均告中断,只有全

          部依赖无线电通信。日军第十一军通信部队根据我方电台以不同频率向各方发报的

          情况,判断张自忠总部就在沟沿里附近,并于16日上午9 时将这一情报通知日军第

          三十九师团长村上启作。村上顿时紧张起来,急忙调集五六千人和大批飞机、火炮,

          向沟沿里合围。

          上午10时许,日军步兵猛攻沟沿里,四四零团退守石龙岗,隔山沟与敌相持。

          东面,从方家集越过十里长山之敌,与进入罐子口之敌相呼应,从东西两面夹攻我

          七十四师罗家窄屋阵地。日军攻势一浪高过一浪,敌我往返冲杀,阵地失而复得者

          四次,战况异常惨烈。

          留守窑湾的七十四师部队,16日清晨接到张自忠命令后迅速凑集了180 余人和

          4 挺机关枪,派工兵营营长赵德志率领,跑步前来支援。张自忠把他们派到最吃紧

          的东山口。

          激战在枪炮轰鸣中持续,张自忠对李文田说:“现在战况恶化,我们为国家牺

          牲是理所当然,但总不能让朋友在此流血,你派人陪同苏联顾问转移吧。”接着又

          喊道:“总部和政治部带枪的留下,空手的由李致远参军带领,到山背后西北方向

          集合!”随后指定四四○团掩护他们撤离战场。

          中午,日军在加强东西两面进攻的同时,又开始猛攻南面的石窝,企图将我军

          压迫至长山脚下开阔地带加以围歼。在石窝阻敌的手枪营,因寡不敌众,士兵伤亡

          过半,石窝失守。

          张自忠得知石窝失守后,立即带领几个随从赶来督战。大家热血沸腾,蜂拥而

          上,日军被这不要命的气势所震慑,逃离了石窝。夺回石窝之后,张自忠返回陈家

          湾指挥所。

          “你们谁都可以走,我是不能走!”

          日军的包围圈越来越小了。炮弹如暴雨般倾注,步机枪的吼叫声一阵紧似一阵。

          突然,一颗炮弹在指挥所附近爆炸,弹片将张自忠右肩炸伤,紧接着又飞来一

          颗子弹将他左臂击穿,鲜血浸透了军装。护士长史全胜见状,急忙跑来为他包扎。

          卫兵们一见总司令负伤,都惊慌起来。张自忠按了按伤口,满不在乎地说:“没什

          么,不要大惊小怪的。”

          中午过后,日军攻势更加凶猛。其前锋距我陈家湾指挥所只有数百米。张自忠

          被数十名卫兵簇拥着撤至杏仁山。这时,我军虽三面被围,但东北长山方向尚未合

          拢,若翻过长山,仍可突围而出,夺一条生路。大家原想借指挥所移动之机,劝总

          司令翻越长山突围,但张自忠到达杏仁山后不肯再动,将指挥所设在这里继续指挥

          战斗。

          眼看日军更加迫近,顾问徐惟烈小声向他建议说:“总司令,移动移动位置吧?”

          旁边也有人附和说:“敌人三面包围我们,不如暂时转移,重整旗鼓再与敌决战,

          不必要的牺牲应该避免。”张自忠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我奉命追截敌人,岂能

          自行退却!当兵的临阵退缩要杀头,总司令遇到危险可以逃跑,这合理吗?难道我

          们的命是命,前方战士都是些土坷垃?我们中国的军队坏就坏在当官的太怕死了!

          什么包围不包围,必要不必要,今天有我无敌,有敌无我,一定要血战到底!”

          大家听了这几句分量很重的话,谁也不敢再开口了。

          下午1 时许,日军调集大批山炮对准杏仁山疯狂轰击,由于张自忠身着黄色军

          制服,目标十分暴露,形成一个被弹巢,炮弹如雨点般炸落在前后左右。副官贾玉

          彬、护士长史全胜不幸被炸身亡。张自忠右腿也被炸伤,裤腿、袜子均被鲜血浸透。

          在生死绝续的最后关头,李文田参谋长终于忍不住又开了口:“总司令,我们

          人太少,三十八师又赶不来,看情形是顶不住了,还是暂避一下,到山那边整顿一

          下再说吧!”

          李文田站在那里,以为总司令会突然跳起来把他臭骂一顿,但出乎意料,张自

          忠并未批评他一句,而是抬起头来温和地对他说:“老李,你们谁都可以走,我是

          不能走。你们赶快走吧,不要管我了。”

          李文田见劝不动他,只好带着两名卫兵悄然离去。

          良心平安

          下午两点左右,日军步兵开始在炮火掩护下发起攻击。张自忠站起身来,带伤

          督战。此刻,他已不指望援军的到来,只希望在死以前指挥这仅有的一点兵力多杀

          几个敌人。但是,由于寡不敌众,这个山头还是失守了,日军从山顶冲了下来。跟

          在张自忠身边的手枪营士兵一面冲上去抵挡日军,一面高喊:“总司令快走!总司

          令快走!”不料,喊声引起日军的注意,日军更加紧了围攻。看到日军步兵步步逼

          近,副官和卫兵们不得不强制张自忠向北面安全地带转移。

          经过惨烈鏖战,七十四师四四三团、四四四团已死伤大半,一部溃散,残部数

          百人主要集中于东山口阻击日军。为保卫张自忠的安全,马贯一从仅有的数百人中

          抽出一个营派往杏仁山支援手枪营。但该营在赴援途中受阻,张自忠把手枪营大部

          派出救援,看到东山口方面四四三团不敌日军,又将身边仅有的一个手枪排派去支

          援。这样,他身边仅剩下张敬高参和兵站科员马孝堂少校等数人。

          3 时许,天空下起沥沥细雨。东山口守军大部战死,余部溃散。张自忠派出的

          手枪营士兵回撤至杏仁山脚下,作最后的抵抗。

          面对步步逼来、怪声吼叫的大批日军,这些跟随张自忠多年的忠诚士兵,表现

          出惊人的勇敢和顽强,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用血肉之躯将绝对优势之敌阻于山脚

          下达一个多小时。

          厮杀在雨中持续,手枪营士兵所剩无几,王金彪连长也在激战中阵亡。张自忠

          眼看前方弟兄一个个倒下,再也按捺不住,提起一枝冲锋枪,大吼一声,向山下冲

          去,扣动扳机向日军猛烈扫射,十几名日军应声倒毙。就在这霎那间,远处的日军

          机枪向他射来,他全身数处中弹,右胸洞穿,血如泉涌。马孝堂见他突然向后一歪,

          飞奔上前为他包扎。

          这时,日军就一窝蜂地冲了上来。危急中,张自忠对身旁的张敬、马孝堂等人

          说:“我不行了,你们快走!我自有办法。”大家执意不从,张自忠拔出腰间短剑

          自刎,卫士大惊,急忙将他死死抱住。

          弥留之际,张自忠躺在地上,脸色苍白,平静地说:“我这样死得好,死得光

          荣,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良心很平安。你们快走!”

          这时,日军步兵已冲至跟前,多处负伤的张敬高参举枪击毙数名日军,被蜂拥

          而上的日军用刺刀捅死。

          从日军战史资料中,我们找到了这场战斗的最后情节:第四分队的藤冈元一等

          兵,端着刺刀向敌方最高指挥官模样的大身材军官冲去,此人从血泊中猛然站起,

          眼睛死死盯住藤冈。当冲到距这个大身材军官只有不到三米的距离时,藤冈一等兵

          从他射来的眼光中,感到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威严,竟不由自主地愣在了原地。

          这时,背后响起了枪声,第三中队长堂野君射出了一颗子弹,命中了这个军官

          的头部。他的脸上微微地出现了难受的表情。

          与此同时,藤冈一等兵像是被枪声惊醒,也狠起心来,倾全身之力,举起刺刀,

          向高大的身躯深深扎去。在这一刺之下,这个高大的身躯再也支持不住,像山体倒

          塌似的,轰然倒地。

          时间仿佛募然停止,历史留下一个静穆的场面,殷红的热血交织着迷蒙细雨,

          构成一个永恒的瞬间――1940年5 月16日下午4 时!

          张自忠,一代抗日名将,怀着平安的良心死去,时年49岁。与他同时殉国的还

          有500 多人。

          日军的“礼遇”

          张自忠死后,南瓜店一带枪声骤停,格外寂静。

          日军开始打扫战场。堂野和藤冈估计刚刚死去的这位军官一定是位将军,便翻

          动遗体搜身,堂野从其身旁的手提保险箱中翻出了“第一号伤员证章”,藤冈则从

          遗体的胸兜中掏出一枝派克金笔,一看,上面竟刻着“张自忠”三字!两人大为震

          惊,不禁倒退几步,“啪”地立正,恭恭敬敬地向遗体行了军礼,然后小心翼翼地

          靠上前去,仔细端详起仰卧在面前的这个血迹斑斑的汉子来。接着他们把情况报告

          了上司二三一联队长横山武彦大佐,横山下令将遗体用担架抬往战场以北20余里的

          陈家集日军第三十九师团司令部,请与张自忠相识的师团参谋长专田盛寿亲自核验。

          专田盛寿七七事变前担任中国驻屯军高级参谋,与时任天津市长的张自忠见过

          面;七七事变时又作为日方谈判代表之一,多次与张自忠会晤于谈判桌前。专田盛

          寿证实,死者确实是张自忠:“没有错,确实是张君!”师团长村上启作命令军医

          用酒精把遗体仔细擦洗干净,用绷带裹好,并命人从附近的魏华山木匠铺赶制一口

          棺材,将遗体庄重收殓入棺,葬于陈家祠堂后面的土坡上,坟头立一木牌,上书:

          “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

          一个殊死抗日并血洒沙场的中国将军,却得到了他的死敌――日本军人的尊敬,

          这说明了张自忠人格的力量。崇高人格的感召力,可以跨越敌我界限而在“人”的

          境界上获得普遍认同。日本的侵华战争固然需要汉奸的帮助,但是日本人内心里只

          把汉奸视为工具,而从来就没有把他们当做真正的“人”来看待,这恰恰从反面说

          明了人格的重要和珍贵。

          国殇

          奉命驰援的三十八师到达南瓜店时已值深夜,黄维纲师长得知张总司令战死,

          悲恸万分,当即率领数百人的便衣队夜袭陈家集,在混战之中将张总司令遗体挖出

          抢走。当日军三十九师团接到军司令部“将张自忠遗体用飞机送往汉口”的命令,

          为时已晚。

          18日上午,张自忠遗骸运抵快活铺,三十三集团军总部将士痛哭相迎。冯治安

          将军和两名苏联顾问含泪查看了张将军伤势,发现全身共伤八处:除右肩、右腿的

          炮弹伤和腹部的刺刀伤外,左臂、左肋骨、右胸、右腹、右额各中一弹,颅脑塌陷

          变形,面目难以辨认,惟右腮的那颗黑痣仍清晰可见。冯将军命前方医疗队将遗体

          重新擦洗,作药物处理,给张将军着马裤呢军服,佩上将领章,穿高筒马靴,殓入

          楠木棺材;然后率众举行了庄重的祭奠仪式。

          18日,冯治安、李文田联名致电冯玉祥先生,报告了张自忠殉国经过。冯先生

          说:“我读了这个电报真如晴天霹雳,震我肺腑,我不仅哀痛这位二十五年来同甘

          苦共患难的老兄弟的死亡,更痛惜在此抗战的重要阶段上牺牲了一员大有作为的猛

          将,这真是全民族的重大损失!”“九个月前,他向我说的坚决杀敌的话语,不料

          竟成了遗言;九个月前,雄健勇武的身躯,不料而今闭于一棺,不能重睹了!真是

          如断我臂,痛彻心胸!”

          5 月21日晨,李致远将军、徐惟烈顾问奉冯治安之命,率领手枪队乘6 辆卡车

          从快活铺启程,护送张自忠灵柩前往重庆。沿途数万群众,挥泪祭奠。车抵宜昌,

          10万群众自发送殡,全城笼罩在悲壮肃穆的气氛中。敌机在上空盘旋吼叫,却无一

          人躲避,无一人逃散。

          张自忠灵柩在此换船,溯江而上重庆。28日晨,船抵储奇门码头。蒋介石、冯

          玉祥率文武百官臂缀黑纱,肃立码头迎灵,并登轮绕棺致哀。蒋介石看来真的动了

          感情,在船上“抚棺大恸”,令在场者无不动容。据史沫特莱记载,蒋介石的办公

          桌从此摆上了张自忠的遗像。

          28日下午,蒋介石率文武百官和各界群众在储奇门为张自忠举行了盛大隆重的

          祭奠仪式。蒋亲自主祭,气氛庄严,极尽哀荣。当天,蒋介石还以军事委员会委员

          长的名义通电全军,表彰了张自忠一生的功勋。随后,国民政府在重庆北碚雨台山

          (今梅花山)为张自忠举行下葬仪式。

          张自忠殉国后,国民政府为避免影响抗战士气,未立即公开发表消息,直到同

          年七七抗战三周年纪念日,才将此公诸报端。

          噩耗传出,举国震悼。

    • 家园 阎海文

      籍  贯 辽宁北镇

      1916年-1937年10月

      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因家贫,靠亲友求学,曾几次辍学。自幼刻苦耐劳,耿直刚毅,严于律己,立志“做个为国为民的好青年”。“九一八”事变后,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报仇雪耻的情绪与日俱增。他说:“我们处九死一生之地,敌人已经逼到我们家里来了,非速反攻,和它一拼,是不可能活下去的。”1932年冬,前往热河军中做救亡工作。1934年夏,报考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和中央航空学校,均被录取,为当一名空中的红武士,到中央航校第六期学习。刻苦学习飞行技术,梦中还重复教官指示要领。在靶射击考核中,获空军军校训练史上首次百分之百命中的最佳成绩。航校毕业后,任空军第五大队二十五队少尉飞行员。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后,移驻扬州。17日,奉命轰炸上海虹口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他主动请战:“让我飞吧!我是东北人。”获准后在副队长董明德率领下直飞上海虹口。11时许,到达目标上空,立即投入战斗,俯冲投弹,完成了轰炸任务。不幸被敌人的高炮击中,脱离了队形,飞机失去控制向下坠去,被迫跳伞降落,却落在敌人阵地上,被数千人包围。敌人用日语喊话逼他投降,他击毙日军数人后,用最后一颗子弹自尽。9月1日日本大阪《每日新闻》刊登烈士壮烈殉国通讯,哀叹“中国已非昔日支那”。10月,日本东京商业区新宿挂出横幅“支那空军勇士阎海文”,橱窗内陈列烈士遗物,日本观众参观延续20余日。牺牲后,国民政府追赠中尉。遗体葬于南京航空烈士公墓。

      • 家园 【文摘】中日笕桥空战揭秘

        中日笕桥空战揭秘

        1937年 8月14日,风光秀丽的杭州西子湖上空,著名的笕桥“八一四”空战拉开 战幕。中国空军驻笕桥第四飞行大队在大队长高志航率领下,奋起抗击,并以6∶0大 胜日本空军,打碎了日寇叫嚣的“帝国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那么,中国空军是怎样一举获胜的呢?消极抗战的蒋介石又是怎样的姿态呢?透过 历史的烟云,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史实,竟是那样惊心动魄,令人回味不已。 1937年 7月,已在中国建立了“满洲国”的日本军国主义,又在续做“建立华北 国”的美梦。 7月7日晚上,日军驻丰台的步兵第二联队第三大队,在宛平城以北的龙王庙附近 进行小规模的军事演习。随着一阵激烈的枪声之后,日本守军发现少了一名参加演习 的名叫石三的士兵。在所谓寻找无下落之后,竟提出要到中国守军管辖的宛平城搜寻。 当即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于是,日军首先开枪开炮,向中国守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 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 侵华战争一经打响,日本政府立即把局部战争扩大成为全面侵华战争,闪耀着血 红太阳徽的日军轰炸机,肆无忌惮地把成吨的炸弹倾泻在中国的城市、乡村。 日本帝国主义像一头贪得无厌的恶狼,它的目标不仅仅是东北、华北,还有华中、 华东、华南,还有印度支那,大东亚共荣圈的迷梦令最高当局像吸足了鸦片的烟鬼。 7月8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 实行全民族抗战,武装保卫天津,保卫华北,为保卫祖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7月9日,中共红军将领致电国军首领蒋介石: 御侮抗战之旨,实行全国总动员,保卫华北,保卫失地。 面对 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上风起云涌的抗日浪潮,蒋介石坐卧不安。尽管他不大 愿意把手中的军队与气势汹汹的日军对抗,但不抵抗政策毕竟不得人心。手下的许多 高级将领对此也有异议。况且他手头还有一张没有打出去的王牌――空军。 “娘希匹,日本人太不够意思了,我就不信小小日本有多大能耐,得想法治它一 下。”蒋介石在心里嘀咕。他想起了一份情报,驻台湾的日本空军有可能对杭州笕桥 的空军官校发动突袭,以绝后患。他要把重担交给周至柔好好露一手。 燥热的7月,江西庐山上却凉风习习,全副戎装的蒋介石静候在美龄楼。 高级军事会议召开在即,各路将领纷至沓来云集庐山。 烟云缭绕的庐山盘山公路上,一辆高级轿车呼啸而上。车内,航空委员会主任周 至柔无心欣赏庐山风光,他在盘算如何应付委员长可能的责问。高级军事会议议题, 他或多或少知道了一点。老头子要对日本人动真格了,而且要动用他的王牌。正因为 要动用王牌,周至柔心里才七上八下。 周至柔后座上的那只黑色公文包里,装着一份中国空军的实力统计表,上面的几 个数据,周至柔早已背得滚瓜烂熟:拥有各类飞机600余架,作战飞机300余架。其中 歼击战斗机179架,侦察机148架,轻轰炸机77架,重轰炸机22架。这点飞机,无论从 数量上还是从作战性能上,与日本空军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想到这里,他额头 上冒出细密的汗珠。 戒备森严的庐山会议室,铺着丝绒台布的长条形桌子两旁,肃立着两排高级军官, 静候蒋委员长大驾。 “委员长到!”副官一声断喝,“啪”的一声,全体立正。屏风后走出穿着笔挺 军装的蒋介石。 “值此党国危难之际,我请诸位来庐山,不是游山玩水的,是要商议一下给日本 人点颜色瞧瞧。日本人的飞机到处在轰炸,我们空军也不是吃素的”。说到这里,蒋 介石瞄了周至柔一眼,脸上露出了一副得意之色。 周主任,你把空军的作战能力给大伙说说!”蒋介石的目光定在与他面和心不和 的白崇禧、冯玉祥脸上。仿佛在说,你们放明白点,我蒋某人手里有的是实力。 “这……这,”周至柔吱吱唔唔,随即从公文包里抽出实力部署图,递到蒋介石 面前。 蒋介石不看则可,一看脸色大变。许久,又厉声问道:“怎么只有这几架飞机, 你把空军经费搞到哪里去了?” 蒋介石发火,情有可原。连年来,政府拨给空军的经费称得上巨额。1931年“九 一八”事变以后,全国民众“航空救国”募的钱就有一百多亿。况且当时搞得轰轰烈 烈的“一县一机”激荡了多少人的心,四川一个称得上穷乡僻壤的小县,一下子捐出 了3架战斗机的钱。 在蒋介石的心目中,中国空军至少应该有1000架的飞机,足以对抗日本空军用以 侵华战争的900余架飞机。 蒋介石发怒,周至柔自然心惊肉跳。可他手里也握有一张“王牌”。 当时周至柔升任航空委员会主任,经高参指点,他亲自登门,请蒋夫人宋美龄出 任秘书长,代行航空委员长之职,统管空军一切大小事务。宋美龄不懂空军,但她却 喜欢出头露面。当时飞机全靠进口,围绕中国空军购买什么样的飞机,宋美龄也出面 献计:飞机更新换代太快,不如把钱存起来,等以后统一买,空军就可以一夜之间强 大起来。 蒋夫人的献计,实际上就是最高决定。因为有宋美龄掌管,连蒋介石也不问不闻, 所以对空军实力他也闹不清楚。 “七七”事变之后,面对杀气腾腾的日本飞机,全国上下都在呼唤中国空军。周 至柔赶紧向外国订购战斗机。但却运不回来。日本人已经全面封锁了中国的海岸线。 此时此刻,周至柔全然没了退路,只好和盘托出“夫人妙计”。蒋介石也只好把 火气压了下去。 “娘稀匹,搞的什么名堂。抗日是一定的,没有空军也要抗战!”蒋介石一拍桌 子,桌子上的茶杯盖跳了起来。

        虹桥机场事件

        8 月,华东形势骤然紧张。华北的失守,日军矛头直指上海。从台湾起飞的日军 飞机不时在空中盘旋,大战迫在眉睫。原计划北上的中国空军只好改变战略,集结华 东,保卫上海和首都南京。 8月9日,上海依然是热浪滚滚。虹桥机场内,已换成保安队服装的士兵荷枪实弹, 戒备森严,任何人进出,都要出示特别通行证。 下午5时,一辆挂着太阳旗的日本海军陆战队的小汽车沿虹桥路直向机场冲去。 “停车!”见日本车子如此猖狂,中国士兵气得脸色发青,哗啦一声推上了子弹。 车上的日军上尉大山勇夫和另一名日本兵负有到机场里边实地侦察的任务。同时 又是日本特务机关挑起中国争端的诱饵。他们根本没把中国士兵放在眼里。小汽车不 但没有停,反而撞倒了路障,直往机场里头闯去。 守门的中国士兵忍无可忍,终于扣动了手中的扳机。一名日本兵应声倒在车上。 大山勇夫见中国士兵动了真格,只好弃车夺路逃跑,还用手枪向中国士兵射击。 被激怒了的中国士兵红了眼,端起武器还击。只听一声惨叫,大山勇夫也趴倒在杂草 丛中,一命呜呼。 中国士兵这一招,正中日本人下怀。虹桥机场事件,成了日本人大量增兵上海的 借口,也成了淞沪大战的导火索。

        杭州湾空战 中方6:0胜

        8月13日清晨,日本海军陆战队同中国守军在上海闸北交火。上午8时,10辆日军 坦克闯入闸北横滨路,数千名日本海军陆战队士兵紧随在坦克之后,向前推进。黄浦 江中的日本军舰也向岸上猛烈开火。驻守闸北的中国守军奋起还击,淞沪大战拉开战 幕。 享有东方巴黎之称的美丽城市,到处是硝烟、断垣、呻吟、悲愤,凄怆的气氛笼 罩着外滩。 13日下午 2时,空军总指挥周至柔在南京小营总部下达了《空军作战命令第一号 》,命令各部队在14日黄昏以前秘密到达准备出击位置,完成一切攻击准备。 8 月14日清晨,河南周家口机场云雾弥漫,第四飞行大队21中队中队长李桂丹望 着灰蒙蒙的天,心里直嘀咕,大队长高志航昨晚冒雨搭机去了南京,怎么到现在还没 有消息。早晨的新闻广播里,全大队飞行员都听到了日寇大举进攻上海的消息,作为 中国空军飞行员,他们心里憋得慌。 南京小营空军总部,第四大队大队长高志航已经领受了一项重要任务:淞沪战役 爆发,日军最大的威胁是由“出云舰”为旗舰的第三舰,他们不仅用舰炮支援日本陆 军在虹口作战,同时还运送后继的日军在上海登陆。必须不惜代价,歼灭日军舰队。 周至柔把这副重担交给了中国空军的骨干力量――第四飞行大队。 司令部飞机楼下,高志航亲笔拟定电文。 上午9时零7分,李桂丹收到印有十万火急字样的电报:“限令全大队飞机于14日 飞抵笕桥,并将我之座机派专人随同飞往。切切,高志航,1937.8.13” 高志航和李桂丹同是东北老乡,面对故乡落入敌手,他们一个个义愤填膺,立志 救亡图存,打回老家去,为中国人争口气。 “起飞!”三个中队的“霍克Ⅱ”飞机呼啸着跃上云天。偏偏天不作美,航路上 乌云密布,雷雨阵阵,能见度不足两公里。开弓没有回头箭,更何况,十万火急的任 务在等待着他们。一阵高空气流袭来,编队机群犹如一片片小舟,一忽儿被抛上浪峰, 一忽儿被送入谷底。幸而李桂丹熟悉这段航线。他命令各中队改成纵队,用超低空跟 踪飞行,后面的飞机盯住前面飞机的翼灯,一架咬住一架,在呼啸的风雨中强行突破, 直指杭州。 杭州笕桥机场,此时也是阴云翻滚,细雨霏霏。早已等候在跑道尽头的高志航不 时仰望天空,眉宇间结起了一个疙瘩。天气如此恶劣,他在为战友的安全担忧,更为 未来的战事担忧。 海上观察站送来情报:云上有隆隆的机声,来自台湾方向,似向杭州飞来。 “呜――呜――”一阵凄厉的防空警报突然响起。高志航脸色顿时变了。如果此 时四大队的飞机落地,极有可能遭到敌机袭击。 真是无巧不成书。危急时刻,四大队的机群到达笕桥上空。李桂丹的飞机率先落 地。在积水飞溅的跑道上,他一眼望见了大队长。 飞机刚到停机线,奔过来的高志航就大声喊叫:“不要关机,敌机就要到达杭州 上空,一边起飞警戒,一边加油待命出击。” 李桂丹一听敌情,顿时忘记了两个多小时颠簸的劳累,马上掉转机头率领中队飞 机起飞迎战。 风雨中,高志航发现了自己的座机落地。他招呼飞行员下来,跳上去,一踩油门, 螺旋桨飞转起来。 “大队长,油不多了!”随机的飞行员大叫。 “没关系,我得先上去!”高志航头也不回地喊了一声,飞机一仰机头,闪电般 率领大队跃入云层。 15点10分,中国航空史上著名的笕桥空战拉开帷幕。 日本海军木更津、鹿屋航空联队涂着膏药徽的“三零”96重型轰炸机飞临杭州上 空。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根本没把中国空军放在眼里。他们满以为,轰炸笕桥机 场,犹如囊中之物,可信手拈来。到达杭州上空为首的一架“三零”忽地一个俯冲, 大概想浏览一下西子湖的美景。可由于云低,他未能如愿,又一拉机头,重新跃了上 来。 被羞辱、激怒的中国飞行员,面对凶恶的空中豺狼,脑海中只有四个字:报仇雪 恨。几乎没有什么战术,也谈不上谁指挥谁。钢铁的雄鹰呼啦一下就冲入了太阳旗编 织的敌阵。 第一批到达杭州的11架日本轰炸机飞行员怔住了。从没见过这样的阵势和战法。 中国飞机根本不考虑后果,就径直撞了上来,不得不赶紧避让,可就在这一瞬间,中 国飞机机头上冒出一条条赤链,空中滚过一阵阵惊雷…… 高志航一下子就咬住了一架涂着迷彩的轰炸机。双尾翼,双发动机,机翼和机身 上印着太阳徽。后边双尾翼间的大圆包里,坐着个小鬼子,正操纵着炮塔,慌乱地转 动着。 此刻,飞机在6000米高空。敌机见被高志航咬住,连忙俯冲摆脱。“哪里跑!” 高志航紧随其后,愤怒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瞄准镜中的十字线。5000米、4000米、30 00米、2000米…… 敌机降到了1000米的低空。烟雨中,西子湖的碧波,撩拨起了高志航对松花江的 情思。十字线几乎压在了那个鬼子机枪手的后脑勺了,满腔的民族恨凝聚到了他的食 指上,扳机被重重地压下了。 哒――哒―― “霍克”飞机上的4挺0.5英寸口径的机枪一齐怒吼,电光弹在空中划出一个漂亮 的弧形线,火蛇立即吻上了日本飞机。 敌机副油箱被击中,顿时火光四溅,映红了云海。敌机像个滚动的火球,一头栽 了下去。飞机坠地,尚未来得及扔出去的炸弹爆炸,伴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一股烈 焰冲上云天。 高志航首战告捷,宣告了中国空军对日空战史上零的突破。 见大队长立了头功。李桂丹等飞行员也不示弱,居高临下,轮番向敌机发起攻击。 钱塘江畔上空,到处是枪声、炮声,到处是硝烟、火光。中国空军四大队的飞行员越 战越勇。飞翔在祖国的领空,翼下是养育了自己的大地。还有笕桥,是把他们送上蓝 天的摇篮。今天,他们驾驭着祖国人民捐赠的飞机,为捍卫祖国的尊严战斗。生死早 已置之度外,只有一颗颗滚烫的心在为祖国跳动。 李桂丹眼睛里冒着火,一架被追得走投无路的敌机躲进一块黑云中,李桂丹一个 跃升,紧盯着云块,真是天遂人愿,黑云突然裂开一道云缝,敌机无处藏身。李桂丹 的机枪吼了起来。随后赶来的战友也朝敌机开火,日本飞行员惨叫着,栽向钱塘江, 激起一股冲天的水柱。 日本飞机慌了神。他们没有料到中国空军如此顽强。30多分钟的空中激战,已被 击落6架。剩下5架飞机无心恋战,只有一架飞机在笕桥机场铁路线上扔下一串炸弹, 其余的想夺路逃走,可中国飞机又死缠着不放。 突然,高志航飞机上的警告灯亮了。李桂丹的灯也亮了,几乎所有的霍克飞机的 灯都亮了。然而战斗尚未结束。李桂丹想再最后拼一下。可没一会,飞机发动机突然 熄火,他痛苦地摇摇头,目睹着一架敌机逃遁。他调转机头利用高度向机场滑去。 紧接着,高志航的飞机也落地了。刚一接地,飞机就停车了。 中国空军六比零大胜,打破了日本空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对于正在掀起全民抗战 高潮的中国军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高志航、李桂丹等成了当时家喻户晓的空军英雄。 杭州城沸腾了。报童高举着油墨未干的报纸,像举着胜利的旗帜,在车水马龙的 大街上叫喊:“号外、号外,中国空军大胜日本鬼子,六比零威名震杭城!”不时有 人从报童手中接过报纸,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笕桥机场门口更是围满了赶来慰劳的中国人,一篮篮煮熟的鸡蛋、糖果、小核桃, 堆放在营门口。没有人拥挤,没有人叫喊,大家盼望飞将军能与他们见上一面。一位 年逾七旬的白发老奶奶,提着一竹篮熟得发亮的紫葡萄,昏花的老眼里噙着泪珠,用 颤抖的双手,把篮子捧给荷枪而立的哨兵。她觉得日本人的飞机就是他们这些拿枪的 人打下来的。“孩子,吃吧,我孙子要不是被日本鬼子炸死,也该有你这么大了!” 老人抽泣着,再也说不下去。 年轻的哨兵流泪了。他握着老人的手,代飞将军收下了老人的一片心意。 四大队的飞行员们并没有被胜利陶醉。他们知道日本人不会罢休的。稍事休息后, 他们又投入了飞行前的准备。准备迎接一场更残酷的战斗。

        激战笕桥机场

        8 月15日凌晨,中国空军航空委员会发出指令,轰炸日本军舰和进攻上海的海军 陆战队。 战斗在黎明前打响,各大队按照分工,兵分 8路,向各自的目标发起了攻击。这 是中国空军首次大规模的出击。 老天爷似乎与飞行员作对。来势猛烈的强台风在东南沿海登陆,天上乱云飞渡, 长江上风急浪高。第五大队的 3批飞机起飞后,终因风狂雨猛,被迫返航。第六大队 的 5架轻型轰炸机强行突破雨幕,飞抵上海。他们的任务是轰炸日本海军上海特别陆 战队司令部。狂猛的风雨,低垂的云帘,给发现目标带来了困难。中国空军的官兵们 怀着对敌寇的深仇大恨,拼命降低高度,寻找攻击目标。 8时55分,带队长机发现目标,几乎在同一瞬间,5架飞机鱼贯而下,把一枚枚复 仇的炸弹投向目标。日军海上陆战队司令部房顶被炸穿,大院内浓烟滚滚,日本兵四 散奔逃。 9时25分,从长江北岸飞来的中国空军第七大队的6架“可塞”式侦察机也来助战。 机枪吐着火舌,扫射着没头苍蝇一样的日本兵。飞行员聂盛友俯冲时,发现敌方阵地 上的几名日本兵正在摇动高射炮炮身,准备对空射击。他掉转枪口,一个长长的点射, 三名鬼子兵倒在血泊中。这时,阵地右侧的敌人高射炮开始还击,聂盛友头部被弹片 击中,英勇牺牲。后舱战友范汉淹冒着如蝗的弹片,到前舱驾驶,并再次俯冲,将两 枚18公斤的炸弹扔在敌人的高炮阵地上,四门高炮被炸翻。 按照指令,驻笕桥的第四大队飞行员在高志航的率领下,油满箱,弹上膛,准备 迎击敌人的反扑,誓死保卫笕桥空军基地。 笕桥是中国空军飞行员的摇篮。云集着中国空军的精华,还有援华的美国航空军 事顾问和高级教官。蒋介石历来把笕桥当作中国空军发展的根据地,周至柔当然不敢 掉以轻心。 中国空军兵分数路攻击日本舰队和海上陆战队的消息传到日本大本营。大本营马 上电令驻台北松山机场的木更津航空队报复。 报复对象――杭州笕桥机场。炸毁笕桥机场,中国空军就失去了发展的依托。日 军大本营的决策凶狠至极。 接到大本营的指令,日本航空联队长石井义大佐顿时来了精神。昨天笕桥一战, 日本栽掉 6架飞机,使他这个联队长丢尽面子。他实在难以想象,中国空军的飞机是 怎样击落日本飞机的。尤其是他自己的联队,在日本也称得上王牌部队,平时演习模 拟的作战对象也一直是强大的苏联空军。在他的心目中,中国空军是不堪一击的。 石井义大佐参加过 6年前的“一?二八”淞沪空战。中国飞机由于性能落后,飞 行员缺乏训练,没几分钟,就有 4架中国飞机被日军击落。今天,他要好好露一手给 上司看看。 台湾海峡上空,遮着一层厚厚的云。木更津航空队的30多架飞机,依仗浓云的掩 护,悄悄朝杭州方向袭来。 机翼下,2 米多长的重磅炸弹闪着寒光,咬牙切齿的日军联队长石井义发誓要炸 平笕桥,以雪杭州湾空战之耻。 此刻,长江口外的东海海面上,两艘日本航空母舰遵照大本营的命令,也向海岸 靠拢。甲板上一排排战斗机也相继起飞。一批飞向杭州,配合木更津航空队对笕桥的 攻击。另外几批分别飞向南昌、广德、南京等地。他们惧怕中国空军互相支援,他们 要牵制住中国空军,确保在笕桥旗开得胜。 笕桥机场早已森严壁垒,四大队的飞行员们众志成城。大队长高志航一会转到这, 一会转到那,看看这架飞机油是否加足,问问那架飞机枪弹是否换好。天,还是灰蒙 蒙的,他不时地仰头看看,不知为什么,竟然有点担心日本飞机不来。昨天的胜仗, 把大家的求战情绪调得高高的。 跑道上,有一架飞机发动了,坐在机舱里的却是五大队的飞行员董明德。昨天, 董明德和弟兄们轰炸日本舰队,因燃油用尽迫降笕桥。四大队六比零的战绩,把小伙 子的心撩拨得痒痒的。他起了个早身,想早点赶回去,以免耽误了战机。 突然,空袭警报拉响了。 “准备出击!”高志航一声令下,顿时,马达轰鸣,机场上刮起一股股旋风。 先于四大队机群上天的董明德正在云海上飞翔,空中比地面亮多了。穿过一块块 云的缝隙,他真盼望此时有一架敌机,好为五大队创下杀敌的纪录。 真是天遂人愿。他的视线里突然出现了几个黑点。“飞机,日本飞机!”他顿时 亢奋起来。他知道,四大队的飞机待命在起飞线上,如果敌人编队机群压住机场上空, 四大队的弟兄可就糟啦! 董明德轻轻拉杆,机头一抬,闪进了云海之中,他要靠近点,给鬼子一个措手不 及。 离敌机越来越近了,连鬼子的黄褐色衣服也看清楚了。两个鬼子飞行员正探头探 脑,想透过云缝看看究竟到什么位置了。对压在头顶上的董明德,敌机一点也不知道。 瞄准镜的十字线压住了飞在头里的那架敌机。董明德一加油门,飞机箭一般从云 海中射出来。 敌机发现了头顶上的中国飞机,刚想躲避,可惜晚了。一串炽热的子弹击中了日 机,飞行员当场毙命,飞机翻了一个跟斗往下坠落。董明德怕敌机耍手段,又跟踪着 下滚的敌机,打了一个长长的点射。敌机终于凌空爆炸。 空中的枪炮声,惊动了四大队刚刚起飞的飞机。高志航看到董明德首开纪录,心 里一阵兴奋。 本想偷袭的敌机暴露了目标,只好仗着机多势众,每 3架编成一个品字形,互相 掩护着拼命往笕桥突袭。 一架日机闯过封锁线,刚好与冲在最头里的高志航碰个对面。“操你奶奶的,老 子今天非掀你个底朝天。”高志航骂了一声,猛的一个跃升,一下子把高度抢了过来。 说时迟,那时快,高志航机头一沉,“咚咚咚”,一串炮弹一古脑儿倾泻在这小子头 上。顿时,机翼断裂,飞机一侧身,冒起了一股黑烟,骨碌碌地直向地面坠落。 见大队长又旗开得胜,四大队的飞行员顿时亢奋起来。机枪吐出一串串火舌,日 机整齐的品字形编队一刹那被冲得七零八落。 杭州人目睹了空中惊心动魄的一幕。 炮弹发出一团团火球,机枪子弹像一条条疾驰的火蛇。突然,一架敌机撞在火蛇 口中,顿时,青烟直冒,火花四溅。 “击中了,鬼子飞机被击中了!”地面上一群孩子喊了起来。果然,机翼上闪着 一轮血红的太阳徽。很快,燃烧的烈火把太阳融化了,变成一团耀眼的火球。 高志航杀红了眼,他在空中左冲右突,寻找攻击目标。这时,一架躲在低空的日 军飞机跃入高志航眼帘。他一推杆,直向下压去。高志航的技术实在高超,他一点一 点地压着敌机,想逼敌机降落,活捉鬼子飞行员。鬼子飞行员看出了高志航的用意, 但他在空中格斗的技术又实在不是高志航对手。两架飞机靠得很近很近,几乎一伸手 就可以把鬼子飞行员从座舱内揪出来。凶恶的日本鬼子眼看就要被擒。突然从身上拔 出手枪,向平行而飞的高志航射击。子弹打伤了高志航的右臂。殷红的血从飞行服上 渗出来,高志航忍住疼痛,瞄准敌机,狠狠给了鬼子一梭子,打得敌机凌空开花。 李桂丹在云下低飞搜索。敌人炸平笕桥的计划已经破产,有 3架敌机胡乱把炸弹 扔掉就跑。“哪里跑!”李桂丹加速追了上去。400米、300米、200 米、100米……瞄 准具套住敌机,紧扣扳机,四挺机枪齐发,敌机中弹,歪歪斜斜地飞了一会,一头扎 入波涛滚滚的钱塘江中。 李桂丹掉过头来,只见又有一架日本飞机被战友击中,燃烧的飞机中蹦出一个小 黑点,很快又变成白色的蘑菇,在空中缓缓下降。 “鬼子跳伞?福?快抓住他!”地面上观战的人们激动起来,人们向降落伞飘落的 地方蜂拥而去。 在人们愤怒的吼叫声中,日本一等航空兵川田胜次郎被抓获。可他心里却似乎不 服气,用日本话嘟囔着:“要不是美国人帮你们忙,我还能被你们打下来?”此话刚 巧被高志航听到。“你来看看,是谁把你击落的。”高志航用日语对他说。并招呼不 远处一名年轻的中国飞行员过来。他就是四大队2204号战机飞行员乐以琴。 日本飞行员怔住了,他看到一个脸上稚气未脱的青年。他无可奈何地低下了头。

        松山机场的落日

        四大队笕桥空战大胜日本空军的消息,令中国空军飞行员激奋不已。8 月17日, 中国空军奉命再次攻击上海吴淞陆战队司令部。全大队飞行员同仇敌忾,纷纷请求打 头阵。 突击队名单公布了。有一名飞行员却哭了起来。他叫阎海文,辽宁北镇道台子村 人。他一把拉住中队长:“突击队中不能没有我,鬼子侵占了我的家乡,我不打头阵 谁打头阵?”中队长不得已只好同意他当空中突击队。 突击队6架“霍克3型”飞机把敌陆战队司令部搅得天翻地覆,鬼子兵死伤累累。 不一会,敌司令部东侧的炮兵开火了。为掩护战友飞机脱离,他俯冲着向敌高炮阵地 开火。就在这时,一发炮弹击中了阎海文的机翼,飞机失去平衡。危急之际,他从机 舱内跳了出来。 白色的降落伞在飘落,可恶的侧风,把阎海文吹到了日本鬼子守卫的阵地上。鬼 子兵狂叫着,从田埂上、竹林中、屋檐下蹿了出来。 他们看见了,一个年轻的中国飞行员趴倒在一个略高的土丘后面。见他一动也不 动,日本兵以为已摔死,有三个鬼子冲上去抢头功。没想到趴倒的支那飞行员突然昂 起头,一抬手,一支左轮手枪露出黑洞洞的枪口。 砰!砰!砰! 三个跑在前面的鬼子应声而倒。剩下的赶紧卧倒。胡乱地朝小土丘开火,飞蝗般 的子弹打得小土丘尘土飞扬。 见没了动静,小鬼子们又胆大起来。一名鬼子军官用生硬的中国话喊叫着:“你 的被包围了,皇军大大的优待优待!”几名鬼子端着大盖枪,猫着腰,向士兵发起冲 锋。 阎海文探出身子,又是一阵清脆的枪声,又有4个鬼子回了老家。 鬼子发狠了,一窝蜂似的围了上来。阎海文只剩一颗子弹了。他把枪口对准了自 己的太阳穴,瞄了一眼空中,战友的飞机已经返航。还有遥远的故乡,故乡正在遭受 着日寇铁蹄的蹂躏。再见吧,战友,再见吧,故乡…… 砰!枪声响了。不屈的飞将阎海文倒下了,仇恨的眼眼睁得好大好大,令围上来 的日本鬼子吓得不敢靠近。 9月1日,日本大阪《每日新闻》刊登了特派记者木村毅从上海发回的电讯,他在 文章中感叹:“中国已非昔日支那”。 烟波浩渺的太湖西岸,有一个神秘的中国空军机场。一架架用伪装网罩住的诺斯 罗普轻型轰炸机像一群调皮的孩子,任你盖得严严实实,头却依然倔强地昂得老高。 淞沪血战,笕桥肉博,战斗如此激烈,南京方面一直没有惊动这儿。好像中国空 军压根就没有这支部队。驻守在这里的中国空军飞行员一个个急红了眼。人家吃肉, 我们只好喝汤了。飞行员们一次次叩开大队长张廷孟的房门。可大队长也在干着急。 南京有南京的算盘。空军总指挥周至柔把这支部队作为秘密武器,不到关键时刻 不轻易拿出来。他要在蒋委员长面前露一手。 8 月19日,南京方面得到密报:日本军舰集中在上海白龙港附近的海面上,其中 有一艘航空母舰上停有多架轰炸机。 “炸毁日本人的军舰,要舍得投入本钱!”蒋介石的指令,周至柔岂敢违背。他 想到了他的秘密武器。 一声令下,太湖上空,7架轰炸机在6架歼击机的掩护下,杀气腾腾地向长江口扑 去。江心沙、崇明岛、黄浦江在机翼下一闪而过。前面是碧波万顷的东海。 奈山附近,敌舰被飞机发现了。机身一侧,5000多公斤炸弹呼啸而下。敌舰顿时 乱了起来,慌乱中,一艘二等巡洋舰被炸弹击中,舰身倾斜,许多鬼子跳下海去。紧 接着,一阵轰隆隆的爆炸中,军舰被巨浪吞没了。 面对倾泻而下的炸弹,敌舰耍花招了。它左右摇摆着,用之字形前进。炸弹落空 了,激起一道道白色的水柱。 见中国空军飞机来势凶猛,好几艘敌舰开足马力,向海上逃遁。 这时,分队长沈崇海驾驶的904号座机突然发生故障,机尾冒出一缕黑烟。 此时,机翼下的南汇还在中国军队手中,如果迫降,完全有成功的希望。 可就在这一瞬间,沈崇海和轰炸手陈锡纯却用青春和生命,在祖国上空演出了极 其英勇悲壮的一幕。 904 号飞机机头一沉,开足马力,呼啸着直向一艘逃窜的敌舰撞去。“轰”的一 声巨响,飞机和军舰的碎片飞溅,汹涌的海面上旋转着一个巨大的旋涡。 空中的战友目睹了这壮烈的场面。他们在弥漫着硝烟的空中盘旋,向长眠在大海 中的勇士致哀。 日本空军在杭州、上海等战场一再败北,大本营迁怒于驻台湾的梗津和鹿屋航空 队的首战失利,甚至扬言要对联队长石井义军法制裁。 台湾松山机场,已是落日西沉。石井义肃立在跑道的尽头。明知空中已不可能再 有飞机回来了,可他还目不转睛地盯着渐渐暗下来的天幕。 “完了,全完了!”他在心里感叹着,步履艰难地返回联队部办公室。 石井义大佐觉得无脸向上司汇报。联队60架作战飞机,出动轰炸数次,一次也没 有达到预期效果,如今只剩下12架飞机,有几架还是遍体鳞伤。

    • 家园 杨森 -1

      杨 森 (1882――1977)

      杨森,原名淑泽,又名伯坚,号子惠,陆军上将。他是蒋介石的亲家。曾任国民党军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贵州省主席、重庆市市长兼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重庆卫戍总司令等要职,为四川军阀中最有势力的人物之一。

      杨森祖籍湖南衡阳草堂寺,1882年农历一月二十四日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龙台寺一个小官吏家庭。其父当过清朝典吏,家中每年能收租谷一百多担。杨森兄弟姊妹五人,他排行居长,两个弟弟都在川军中任过职,两个妹妹亦嫁给他的部属。

      杨森幼年就读于广安县紫荇书院,后考入南充市联合中学。1906年毕业时,适逢清朝四川总督锡良扩建新军,成立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弁目队,他应试录入该队。1907年,又考入四川高等军事讲习所。次年,该所改为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学成后,被分到成都新军十七镇当排长。因他对士兵训练认真,在该部组织的会操、考核及比赛中,他的排多次夺魁,故1910年被晋升为四川陆军三十三混成协第一营右队队官,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13年夏,杨森在王陵基部队任营长。这时,孙中山领导发动了第二次讨袁战争,驻防重庆之四川陆军第五师师长熊克武率部响应。王陵基团奉袁世凯之命讨伐熊克武。杨森考虑自己是同盟会员,便私下跑到熊克武部参加倒袁。可是开战不久,重庆为袁世凯所派滇军师长叶荃部、混成旅长兼前卫司令黄毓成部攻破,杨森被俘。黄毓成在集合俘虏时,见众俘虏都甚为惶恐,惟独杨森显得毫无惧色,有胆有识,又见他身材魁伟健壮,声若洪钟,便对他产生好感, 留他在司令部当副官。191S年1月,黄又将他推荐到云南讲武堂任队长。这期间,他与许多滇军军官交上朋友,逐步活跃起来。

      同年12月,杨森由黄毓成推荐到护国军第一军第二梯队团赵又新部任中校参谋,随部队进至川南,与袁世凯驻川部队作战。他两次带领部队在纳溪和泸州附近牛背石,将袁军张敬尧师之吴新田、金汉鼎部打得大败而逃。袁世凯垮台后,北洋政府任命熊克武为四川督军,统领四川境内各军。驻泸州滇军赵又新的第八师被改编为靖国军第二军,赵任军长,杨森任参谋长。

      不久,川系与滇系两军为各自利益产生矛盾,继而发展为互相火拼。杨森初始参予滇军一边对川军作战。他所在滇军驻守泸州时,川军刘存厚率部攻打泸州,赵军因杨如轩团丢失外围阵地,被迫放弃泸州,杨如轩为推脱责任,借杨森原为川军,因战败被俘而参加滇军之事,诬告他通敌,铸成滇军失败。但赵又新与杨森私交甚笃,未轻信杨如轩之诬告,还将新编的一个混成团交给他指挥。后来,赵率部反击川军,重占泸州,川军赖心辉又乘其立足未稳,领兵三千偷袭泸州,正当滇军将要兵败城破之际,杨森率部赶到,向川军侧后发动猛烈攻击,将其击溃,泸州转危为安。赵又新对杨森此举赞赏不已,更加器重,杨森因此而在滇军中以能战之将扬名。

      随着战事的进行,川滇军的矛盾越来越大,唐继尧决定对四川苎军熊克武全面开战。杨森受赵又新之命去合川策动川军第二师师长刘湘联合倒熊。他向刘表白,自己身为四川军人,前因被俘,迫不得已而在滇军中谋事,但身在曹营心在汉,决不会做对不起川军的事。当他再次去策反时,即与刘湘私下商定,暗中联合对付唐继尧。川、滇军战事爆发后,刘湘则虚称支持滇军作战,并伪请赵又新派兵增援。赵即派杨森独立团前往助战。他摆脱滇军控制后,便转投川军,被熊克武任命为川军第九混成旅旅长,后同年8月,川滇两军大战于龙泉山。杨森首当其冲,带领全师攻打滇军,虽然身上三处负伤,仍指挥部队猛攻。滇军大败而逃,他穷追不舍,连续七十二个小时,追击五百多华里。接着,他率部奔袭泸州,将赵又新军击败。赵仓皇逃跑被击伤。杨森赶到,令人将赵抬回城内,赵旋即毙命。杨森深感内疚,亲备棺椁收殓,并出资由赵之侄运灵柩回云南安葬。此役之后,杨森便在川杨森在川军中站稳脚跟后,为了独占四川,便投靠吴佩孚,依靠北洋军阀势力,与川军各部角逐六年之久。

      1921年,北洋军阀吴佩孚以武力控制湖北后,两广及湖南等西南、华南各省纷纷举兵讨伐吴佩孚。四川督军熊克武企图乘机向外发展,决计出兵援鄂,任命刘湘为川军总司令兼援鄂军总司令,同时任第二军军长。杨森没有当上军长,心怀不满,便私下与吴佩孚联系,表示愿意投靠吴之门下,9月14,援鄂军与吴军大战宜昌,杨森按兵不动,遂使川军溃败,撤回四川。熊克武、刘湘互相推诿责任。刘湘迫不得已,任命杨森为第二军军长,自己退居幕后。

      杨森接任军长后,遂与刘湘密谋,决定首先消灭第一军,然后统一四川。

      1922年7月,杨森带领三万多人马,分水陆两路向驻忠县之第一军进行突袭,同时求吴佩孚派兵相助,第一军却采取“故示以弱,诱敌深入”的策略,主动撤离驻地。他自恃骁勇,又恃有吴佩孚作后盾,便一味挥部猛攻。8月9日,他率部追至达梁山西郊,第一军稍作抵抗便又撤走。他认为第一军不堪―击,便分兵穷追不舍。当其部王兆奎旅追至大竹锦屏铺佛尔岩时,遭第一军伏击,损失惨重,李树勋旅追至渠县附近,亦被第一军第一路指挥宫刘伯承部夜袭歼灭。这时,第一军乘势发动全线反击,杨森亲率之第九师亦被击溃,只得向重庆撤退,途中又遭川军另一部邓锡侯袭击,被包围在老关口,幸得王陵基出兵相救,才回到重庆。8月16日,川军赖心辉又举兵袭破重庆,他仅带少数部队逃往川东奉节县,值逢吴佩孚所派援军刘汝明旅赶到。正当杨森设宴为刘旅团长以上军官接风时,不料刘伯承率部追至,冒雨袭击,将其部打得四下溃逃,他只带了几位随从,仓惶逃往宜昌。

      杨森不甘心失败,便去洛阳拜谒吴佩孚,请求再发重兵相助,打回四川。吴佩孚图谋四川已久,便答应了他的要求,同时任命他为北洋军陆军第十六师师长,让其充当武力占领四川的“先锋”。

      • 家园 杨森 -2

        8月,吴佩孚令杨森为前敌总指挥,王汝栋、赵荣华为援川军正副总司令,率领第十六师、第七师和第八师的两个混成旅,大举反攻四川,同时,还令滇军袁祖铭率五个混成旅进兵川东,前四川督军刘存厚由陕南进兵川北,援助杨森作战。

        杨森率部由利川偷渡磨刀溪、箭竹溪袭取万县,守军第一军第六师独立旅倒戈投降。随后,他串连川军将领刘存厚、陈遐龄、邓锡侯、田颂尧、刘文辉等联衔通电讨伐熊克武。第一军为保成都,便从重庆撤出,他又兵不血刃占领了重庆。接着,他挥部直趋简阳,企图越过龙泉山夺取成都,但遭赖心辉部及第一军的夹击,被迫退至隆昌,泸州一线,双方依山相持。

        熊克武见杨森势力越来越大,便求援于滇军总司令唐继尧。唐为控制四川,以实现其“西南王”之目的,便派胡若愚率十六个匪经贵州入川。这样,战局为之大变,杨森率部退出重庆。吴佩孚见四川战事成胶着状态,又给杨森增拨枪弹、军饷,同时委派刘湘为四川善后督办,统驭反熊克武的各路川军,协同杨森反攻。杨部再次夺取重庆,并乘势进击三台,继克成都,将熊克武等逐至川南。

        杨森占领成都后,便以第二军军长名义兼摄民政,操纵军政大权,成为直系军阀吴佩孚控制四川的代理人之一。

        1924年5月,北洋政府任命杨森为四川军务督办(相当督军)。他为了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势力,加紧扩军备战,开办四川陆军讲武堂,大力培训下级军官;委派王兆奎兼任四川省团务督办,训练所控制的地方武装;建立兵工厂, 日夜赶造枪支弹药。他还以武力夺取了自流井盐税,每年可收税九百一十八万至一千三百九十八万元,增加了军费来源。正当杨森的势力日益强大的时候,吴佩孚在与奉、皖军阀相争中垮台。临时摄政的段祺瑞唯恐杨森坐大不好统驭,便电令其交出自流井盐税,他根本不予理睬,并立即在督署召开“出征”大会,向军官许愿:“统一四川后,提高官兵待遇,参加作战者一律升官。”即日分兵五路,向其他驻川部队进攻,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就占领了七十二个县,其军队也扩充到十九个师又十二个混成旅。

        段祺瑞见杨森咄咄逼人,便于1925年5月明令免去他的四川军务督办职务,调往北京署理总参谋长,以刘湘取代其军务督办之职。杨森知道,一旦脱离自己的势力范围,兵权傍落,便会受制于人,于是不肯离川,在成都遥领参谋总长职。

        杨森留在四川,刘湘深感于己不利,便拉拢滇军袁祖铭组成倒杨联军,同时与川军邓锡侯、赖心辉、刘成勋等亦实现联合。公推袁祖铭为联军总司令,刘湘为联军副总司令。7月上旬,联军与杨部激战。开始杨森获胜。后来,他急于寻求联军主力决战,疏于算计,结果其王兆奎师被邓锡侯部击溃。7月21日,联军全线发起进攻,杨部不支,当晚被迫退据沱江右岸。正当杨森调集兵力,准备反攻之际,其一师师长王缵绪倒戈反杨,公然通电指责杨森排除异己,企图统霸四川。与此同时,北洋政府亦电令杨军各部让出东大道,静候命令。8月4日,联军强渡沱江,全线推进,杨森无力再战,退守嘉定。随后派员与刘湘输诚。联军头目认为,杨森是个野心很大反复无常的人,要他交出全部兵权,只保留一个营到白帝城“托孤”。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杨森只好接受彻底解除兵权的条件,表示愿只身出川游历。11月1日,他便乘船离开夔门去武汉。

        杨森到达汉口,正遇吴佩孚打出讨伐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的旗号,招兵买马,杨森即被任为讨贼联军川军第一路总司令,回川收集旧部。这时川内滇军袁祖铭、川军邓锡侯、田颂尧等因与刘湘分赃失和,也希望杨森回川共事倒刘,他见此良机,遂决定勾挂三方,借助他人力量,再次打回四川。

        这时,袁祖铭已带兵占领重庆。刘湘的部队被分别隔于上、下川东,不能集结,进退失迭,被迫向杨森谋求合作。杨森急欲打回四川,两下一拍即合,在武汉签定了“丙寅公约”,归还原来杨森所属的兵权,同时商定由他统驭所部及刘湘所属部队驱逐黔军。收复重庆,下川东则为他统治范围。

        杨森既得反刘派的支持,又与刘湘达成合作,便于1926年2月从武汉西返四川。随即,他玩弄着“三角同盟”的权谋,恢复扩张自己的势力,先是派黄莘牧为代表到重庆,与袁祖铭商筹吴佩孚所委“讨贼”事宜。经袁许可,他假道重庆,将驻防在上川东的旧部郭汝栋、白驹、吴行光、包晓岚、范绍增、杨汉城在万县集结,使部队迅速扩充到十余个师,约六十多个团,人枪七万之众。接着,他以“兵多地狭”为由,要求刘湘所部让出广安、长寿等地,同时派兵进占开江。袁祖铭见杨森气势逼人,考虑滇军客驻四川,脱离根基,恐为其所算,遂率部返滇。至此,杨森的实力和地盘大为扩展,控制了下川东各县,但终未实现其独统四川之目的。

        杨森再次打回四川不久,国民革命军开始北伐。当时,刚从德国留学回国的共产党员朱德,与杨森同系四川籍,并曾在蔡锷之护国军中共过事,有一定旧谊,此时受北伐军委派,回四川争取杨森支持北伐。开始,杨见北伐军势大,便取脚踩两只船的策略,既接受北伐军任命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军长兼川鄂边防司令之职,并欢迎朱德任其军党代表,又暗地里继续担任吴佩孚之“讨贼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不久,北京国民革命委员会负责人陈毅,因身份暴露,不能安身,通过与杨森有私交的北京中法大学校长李石曾介绍,也来到杨部司令部工作。

        8月29日,英国太古公司“万流”、“嘉禾”号等轮船,在长江云阳、涪陵流域,横冲直撞,多次撞沉民船和杨森部队的船只,淹死数人,沉没银元数十万元。在人民群众强烈要求下,杨森听取了朱德、陈毅的建议,命部队扣除了英“万通”、“万县”两艘轮船。可是,英方拒不认错,不但不赔偿损失,反而要求赔偿扣留两轮的所谓损失费二百万元。当无理要求遭到杨森的拒绝后,便派军舰“柯克”,“威警”号武力劫船,并炮击万县的南津街、李家花园、万县中学,还发射燃烧弹,造成大火。杨森即与朱德、陈毅一道指挥部队奋起还击,将英军舰击伤,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

        • 家园 杨森 -3

          这一事件发生不久,中共四川省委刘伯承等在顺庆的泸州起义。在这过程中,杨森得知朱德、陈毅是共产党员,害怕其二十军被“赤化”,便以组织参观团到武汉国民党总部参观学习为名,把朱德、陈毅“礼送”出川。

          8月底,北伐军与吴佩孚军激战于汀泗桥,吴电令杨森火这出兵“援鄂”。他权衡利弊得失后,采取暖昧的态度,借“出师北伐”之名,进兵鄂西。此举一则可以援吴,一旦吴军获胜,便以吴为后盾,继续图统四川;二则吴佩孚在鄂西的力量甚为弱小,难以同北伐军持久抗衡,可乘机而入,把鄂西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三则一旦吴佩孚战败,便可借北伐之机,扩大自己的地盘与势力。

          8月13日,刘湘、赖心辉等四人在四川通电讨伐吴佩孚。杨森唯恐四川被他们乘势独占,便扔掉“出师北伐”的假面具,公开在万县通电接受吴佩孚的委任,就职四川省长,并自封为“援鄂川军总司令”。随即在吴佩孚部队的配合下,带兵从北伐军手中夺取了鄂西的枝江、松滋,公安、石首等县;继而兵分两路,向湖北的监利、新堤,湖南的常德、岳阳推进。11月初,被国民革命军击败。其部有的被消灭或被击溃,有的倒戈投降国 民革命军。他见大势已去,于12月中旬,带领残部狼狈回万县。

          1927年4月,蒋介石以占有汉阳兵工厂为条件,电邀杨森出兵鄂西,攻打武汉国民政府。他见此举有利可图,于5月5日以“奉命出兵,讨伐武汉”为名,带兵自万县东下,抵达宜昌。当时,武汉国民政府之独立第十四师师长夏斗寅被蒋介石收买,见杨部到来,即率部顺流而下。杨部不费一枪―弹,占领宜昌,继而毫无阻挡地进驻荆州、沙市。

          5月21日,杨森令部队进至仙桃镇,向汉阳紧逼。武汉国民政府急调唐生智部向仙桃镇反攻。杨森见其―部被围,亲率部队增援,遭唐生智截击,几乎被全部歼灭。他只带了少数残兵败将逃回四川。可是,刘湘已派兵进驻万县,将他拒于夔门之外,欲归无路,进退失迭。正在这时,邓锡候、刘文辉等乘虚袭取重庆,刘湘见势 不利,方同意杨森回万县,以共同对付邓锡候等部。

          是年11月,吴佩孚被北伐军击败后,辗转入川。杨森对其倍加关照,为其设宴接风,修缮房屋。这一举动,遭到四川各界人士激烈反对与指责。蒋介石也甚为恼火,明令免除了他兼任的各种职务,由其部师长郭汝栋取代其军长之职,并密令刘湘、赖心辉等对他“共张挞伐”。

          杨森为巩固自己的权力,抗拒蒋介石的命令,千方百计削弱郭汝栋的力量。先杀害了反对他的部属杨嘉芳,继赶走陈兰亭,使其部属将领人人感到自危,终酿成郭汝栋、范绍增等联合倒杨。杨森带领亲信部队将其击败,宣布自己仍为第二十军军长,蒋介石无可奈何,只得改为对他“免予查办”。不久,杨森又与刘湘争夺地盘发生激战,败于铁山坪、张关一线,所部仅剩六个残缺不全的旅,所属川东二十余县亦被刘湘所占。他只好带领残部避居渠县,偃旗息鼓,积蓄力量,准备东山再起。

          杨森在渠县,经过近五年的经营,力量再次得到恢复。在这期间,他奉蒋介石之命,围追堵截工农红军。

          1932年5月,红四方面军由鄂西转辗入川,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杨森秉承蒋介石指令,派所属第五混成旅旅长夏炯带领四千多人,对接应红军入川的中共川北红军第一路军第一军进行“围剿”,下令将中共党员刘汉民、陈玉屏等十一人逮捕。除陈玉屏经营救出狱外,其余全被他杀害于白花山。

          杨森见围追红四方面军的军阀屡遭失败,感到与红军为敌,处境危险,便派代表与红军联系,表示互不侵犯;还将部分军用地图与药品送给红军。但与此同时,他却在防区内大搞“清共”,悬赏五千大洋通缉华??山游击队主要领导人共产党员廖玉碧。他通过各种手段收买叛徒,将廖玉碧等十二人逮捕杀害。

          1935年,当中央红军长征进入四川境内时,杨森派其驻南京代表,主动向蒋介石请命,表示愿意交出川北,听蒋调遣。他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派其第一、四旅在叙永堵截沿川黔边境北上的中央红军,又派其第二、六旅开到大渡河,阻拦红军渡河,但均遭红军猛烈打击,损失惨重。此时,他心理矛盾起来了,既要投靠蒋介石,又怕自己的部队被红军打光,失去以后生存的本钱,便写信给朱德,要求与红军互不侵犯。朱德回信给他指出,阻止红军北上抗日,是违背国家与民族利益的。只要不参预蒋介石堵截红军北上抗日,红军也不主动打他。从此,他便派部队尾随红军之后,假装追击,以图保存实力,应付蒋介石。后来,他又奉命拦击红四方面军南下,在绥(靖)、崇(巴)、懋(功)战役和宝兴战役中,遭到红军沉重打击,只好停止堵截红军的活动。

          1937年8月,杨森奉命率领第二十军东进抗日,参加上海保卫战。10月14日所部抵达上海。在淞沪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下,防守大场、菹藻浜一线阵地。日军白川大将指挥第九师团、禁卫师团,猛攻大场。杨森指挥二十军官兵,与敌激战三昼夜,杀伤敌人大量有生力量,致使敌军终未能攻破大场。坚持到第四天,才由广西部队接防。随后,杨部又奉命开赴苏州、常熟―线,掩护上海军民转移。在辛庄至常熟附近一线阵地上,杨部与在飞机掩护下的日军步兵激战两昼夜,完成了掩护任务。杨森被蒋介石提升为第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二十军军长,调往安庆补训。

          不久,日军陆海军各一部,沿安徽向湖北推进,杨森受命阻击日军西进。他以第一三三师开往巢县、无为、庐江拦截日军南下,以一三四师向巢县出击,歼敌一部。这时, 日军的另一部从水陆两路钳击安庆,由于驻防合肥的国民党军何成溶部不战而走,使杨森部腹背受敌,被迫放弃安庆,撤退到汉口。随后,他带领第二十七集团军到湖南醴陵、江西萍乡等地整训,后进驻湖南平江。

          在日军三次进攻长沙时,杨森率部三次参加长沙保卫战,但士气远不如抗战初期。1944年8月,二十七集团军总司令部在茶陵地区被日军包围,他率部突围后退守广西桂林。

          同年11月,杨森调任贵州省主席。在此之前,他把第三个女儿嫁给了蒋介石之侄竺培丰为妻,与蒋攀上了亲家,彼此关系更加密切。

          杨森在1939年6月带兵驻在湖南平江时,秉承蒋介石密令,派特务营长何学植将新四军设在乎江县嘉义镇的通信处包围,枪杀了通信处主任涂正坤,并将通信处副官罗梓铭等六人及家属四人全部活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平江惨案”。

          1947年,杨森调任重庆市长,同时兼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酣长官,在此期间,他不断调兵对川北游击革命根据地进行清剿,配合蒋介石进犯解放区。1949年,他伙同败逃重庆的李宗仁、阎锡山等四十人,发表“反共戡乱”声明,参予制造重庆“九?二”火灾案和杀害爱国将领杨虎城及其秘书宋绮云一家。重庆解放前夕,杨被任命为重庆卫戍总司令。这年11月16日,蒋介石亲飞重庆,与国民党头目商定“军政一元化”的作战方案,决定由杨负责川中作战。之后,杨便发布了“紧急维持治安办法”十六字杀令,企图与人民对抗到底。但不久重庆解放,他逃往成都。人民解放军以不可阻挡之势横扫西南,他见大势已去,便于12月18日乘飞机去了台湾。

          1950年4月,蒋介石任命他为总统府上将国策顾问。1960年又任命他为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理事长。在以后的十几年中,他主要以发展台湾体育为名,沽名钓誉。

          1977年5月17日,九十六岁的杨森在台北市稻仔圆别墅去世。

    • 家园 李家钰

      李家钰(1892―1944年) 字其相,蒲江县人。1909年入四川陆军小学,未毕业即投入辛亥革命 。次年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投入“二次革命”,参加柏文蔚将校团,又赴上 海与陈其美部攻打制造局。回川后入四川陆军军官学堂。1915年初,毕业 分发到邓锡侯部见习,后升排、连、营、团、旅长。1924年初任川军第一 师师长,3月北京政府授为将军府将军。1927年任四川边防军总司令,占 遂宁、安岳、乐至、潼南及射洪、华阳等县,拥兵自重,称“遂宁王”,成为 四川“军官系”的首领。1932年后依附刘湘,参加“二刘大战”。次年1 0月被刘湘委为四川“剿匪”第三路总指挥,围攻川陕苏区。1935年10 月,任一?∷氖κΤぜ娴谝凰缇盖?司令官,率部进驻西昌地区。1936年任 第四十七军军长。“七七”事变后,率部出川抗战,在晋东南与八路军协同对 日作战。1939冬,升任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入河南省担任守卫黄河河防 的任务。1944年5月初,奉令掩护友军后撤,率部殿后。21日与日军遭 遇,亲率总部官兵及特务营在河南陕县秦家坡与日军激战,中弹牺牲。国民政 府追赠为陆军上将,举行国葬。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为抗 日阵亡革命烈士。

      爱国诗人柳亚子先生为其撰写了《挽李其相上将》诗一首:

      万里中原转战来,前师急报将星颓。

      归元先轸如生面,化碧长弘动地哀。

      军令未闻诛马谡,思论空遣重曹丕。

      灵旗风雨无穷恨,丞相祠堂锦水隈。

    • 家园 孙立人

      孙立人(1900-1990),抗日名将,字仲伦,安徽庐江人。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同年赴美留学,就读于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土木工程系,1924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后又考入弗吉尼亚西点军校,攻读军事。1927年毕业,应邀游历欧洲,考察英、德、法、日等国军事。1928年回国,在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任中尉队长。1930年入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侍卫总队任上校副总队长。1932年调财政部税警总团任第二支队上校司令兼第4团团长。

      税警总团由财政部长宋子文一手创建,武器从美国购买,排以上军官大部分由留美学生但任。在宋子文的支持下,孙立人努力施展自己的军事才能,千方百计训练部队。他把中国传统教育和美国军校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制订出适合自己部队需要的训练制度和方法,形成了一套与国军其它部队不同的训练操典,被大家称为“孙氏操典”。所属部队按照“孙氏操典”进行严格训练,官兵无论是文化水平、还是学科、术科水平,乃至专门的缉私技师都比较高。

      1937年10月,孙立人率部参加凇沪抗战。 在蕴藻浜一线的阻击战中身先士卒,负伤十三处。次年伤愈后又率部参加了保卫武汉的战斗,两次立下战功,从此便在军界崭露头角。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财政部成重组税警总团,孙立人晋级少将总团长,率部迁移到贵州都匀练兵。经过两年严格的训练,这支非正规部队成为国民党最精锐部队之一。1941年12月,税警总团改编为新38师,隶属于第66军, 孙立人任少将师长。

      1942年2月,中国组成远征军,下辖第5军、第6军和第66军。4月,孙立人率新38师于抵达缅甸,参加曼德勒会战。4月17日,西线英军步兵第1师及装甲第7旅被日军包围于仁安羌,粮尽弹缺,水源断绝,陷于绝境。孙立人奉史迪威之命亲率113团星夜驰援,18日凌晨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至午即攻克日军阵地,歼敌1个大队,解除了7千英军之围,并救出被日军俘虏的英军官兵、传教士和新闻记者5百余人。仁安羌之战是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第一个胜仗,孙立人以不满1千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救出近10倍于己的友军,轰动全球。之后,蒋介石给他颁发了四等云麾勋章。罗斯福授予他“丰功”勋章。英王乔治六世则授予他“帝国司令”勋章,孙立人是第一个获得这种勋章的外籍将领。

      仁安羌战后,新38师掩护英军撤退。4月下旬,英军撤过曼德勒后继续向西逃往印度。中国远征军副司令官杜聿明拒绝了战区参谋长史迪威要他撤往印度的命令,决定率军向北撤回云南。孙立人奉命率新38师为第5军殿后。5月9日,杜聿明见滇缅公路上的密支那已被日军占领,急令各部向西北穿越野人山回云南,并要新38师继续殿后。孙立人当即表示反对,认为绕过密支拿经野人山路途较远,且道路艰难,渺无人烟,给养样困难。而目前远征军尚有4个师,不如集中兵力,趁敌立足未稳,夺回密支拿,沿滇缅公路回国。杜聿明不听。孙立人便拒绝服从杜的命令,而按照史迪威和司令官罗卓英的命令,率新38师向西撤往印度。撤退途中,他亲自端起冲锋枪率领士兵冲锋陷阵,打垮日军多次阻击。部队装备不但没有损失,还收容了数以千计的难民和英印散兵。

      5月底,孙立人率新38师到达印度边境。不料英驻印边防军竟要中国军队解除武装,以难民身份进入印度。孙立人见英国佬忘恩负义,翻脸不认人,顿时怒火填膺,下令部队准备战斗。刚巧,被新38师在仁安羌解救过的英军第1师师长正在该地医院治病,闻知情况后,警告当地英军将领说:“这支中国军是能打仗的,不信你去看看再说吧!”英军将领将信将疑来到新38师营地,孙立人拉出一支仪仗队,在营门口迎接。200名精壮士兵,往营门口一站,就是一堵墙。士兵们军装是破了点,但枪支雪亮,个头是矮了点,但精神饱满。仪仗队前头,摆着2门小钢炮,4挺重机枪。英军将领大为惊异,他见过从缅甸败退回来的英军,为保老命,不用说枪炮,连衣服裤子都扔掉了,只穿件裤衩跑了回来。而中国士兵硬把钢炮和重机枪都扛了过来,真是不可思议。英军将领问中国机枪手是如何把重机强扛过来的?中国兵立正大声回答:“武器是我们的生命。人在武器在。”英国佬听后,明白了个中道理:武器是中国士兵的生命,你要缴他的枪,能答应吗?孙立人接着领英国人参观营房,并安排了军事表演。英军将领看完后肃然起敬,态度为之一变。第二天,新38师军容整齐地开进印度。英军仪仗队列队奏乐,鸣炮10响以表欢迎。

      1942年8月,先后到达印度的中国远征军新38师和新22师进驻印度兰姆珈训练基地,番号改为中国驻印军。开始装备美械和训练。10月,中国驻印部队改编成新1军,郑洞国任军长,下辖孙立人新38师和廖耀湘新22师。1943年10月月,中国驻印军开始向缅北大举反攻。

      第二次缅甸战役开始,孙立人指挥新38师如下山猛虎般扑向胡康河谷。10月29日占领新平洋,12月29日攻占于邦。当日军俘虏被带到孙立人的面前时,孙立人厌恶地皱皱眉头,不加思索地命令参谋:“这些狗杂种!你去审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枪毙。今后都这样办。”命令被迅速执行。日军第18师团曾在中国战场上犯下累累罪行,这些俘虏手上沾满中国人的鲜血,当然在劫难逃。

      占领于邦后,孙立人攻势不减,于1944年2月1日攻克太白加,3月4日与廖耀湘新22师两路夹击攻克孟关。3月9日,孙师113团与美军突击队联手攻占瓦鲁班。号称“丛林作战之王”的日军第18师团死伤过半,狼狈逃出胡康河谷。据日军战史记载:“在九州编成,转战中国,素有把握的第18师团,与中国军战斗最自信,岂料胡康河谷的中国军队,无论是编制、装备,还是战术、技术,都完全改变了面貌,……使我军损失惨重……全军不禁为之愕然。”

      驻印军攻占胡康河谷后,3月14日乘胜向孟拱河谷进攻。新38师113团从左翼翻山越岭迂回到坚布山后方,和新22师两面夹击,29日攻占坚布山天险,扣开了孟拱河谷的大门。4月24日,按史迪威的计划,新38师和新22师分别向孟拱和加迈攻击前进。5月下旬,孙立人从缴获的日军信件中获知:由于日军第18师团主力在索卡道被新22师包围,加迈城内兵力极为空虚,师团长田中新一坐守空城,惊恐万状。孙立人见机而行,不拘泥于原定计划,以112团秘密渡过南高江,向加迈南面的西通迂回,切断加迈日军的后路;以113团向西进取加迈;以114团向南对孟拱实施大纵深穿插。6月16日,113团与新22师会师加迈,日第18师团团长田中新一率1500余残兵仓皇南逃。6月25日,孙师114团攻克孟拱。8月3日,中美联军克复密支那。至此,反攻缅北的第一期战斗结束。中国驻印军给日军王牌第18师团等部以毁灭性打击,歼灭日军2万多人,一雪两年前兵败缅甸的耻辱。史迪威称此战为“中国历史上对第一流敌人的第一次持久进攻战”。

      中国驻印军攻克密支那后,部队进行休整扩编,由新1军扩编成两个军,即新1军和新6军。孙立人任新1军中将军长,下辖新38师和新30师(后廖耀湘新6军回国增援国内抗战,其50师编入新1军)。

      1944年10月,反攻缅北的第二期战斗开始。中国驻印军由密支那、孟拱分两路继续向南进攻。孙立人率新1军为东路,沿密支那至八莫的公路向南进攻,连续攻取八莫、南坎。1945年1月27日,新1军与滇西中国远征军联合攻克中国境内的芒友,打通了滇缅公路。随后,孙立人指挥新1军各师团继续猛进,3月8日攻占腊戍,3月23占领南图,24日占领细胞,27日攻克猛岩,胜利结束第二次缅甸战役。

      孙立人和他的新38师、新1军,在远征缅甸,协同盟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东征西讨,迭克强敌屡建战功,其运用的战术、显示的战力为国内外各方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当时的国际舆论界赞誉孙立人为“东方的隆美尔”。

      1945年7月,孙立人率新1军返抵广西南宁,准备反攻广州。同月,应欧洲盟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之邀,孙立人赴欧考察欧洲战场。8月15日,侵华日军投降。9月7日,孙立人率军进入进入广州,接受日军第23军投降。嗣后,新1军进行了休整和扩充,成为国军五大主力之一,号称“天下第一军”。10月,美国请中国派出一支由5万人组成的军队,协助盟国占领日本,并特别希望派遣孙立人的新1军去。然而,此时蒋介石正准备把新1军派往东北打内战,不愿分军占领日本。

      1946年1月,孙立人赴美参加联合国参谋长会议。3月下旬,新1军乘美舰在秦皇岛登陆。4月初,新1军、71军在梁华盛指挥下,向四平进攻。4月8日,“天下第一军”首遭重创,其新38师在昌图以北兴隆泉地区遭到林彪亲率的东北民主联军的伏击,被歼灭1200多人。4月17日,在郑洞国指挥下,新1军攻占四平以东、以南地区。18日,新1军向四平城区进攻,激战9天,久攻不下,26日被迫转攻为守。5月15日,蒋介石将正在美开会的孙立人电召回国,同时增调10个师的兵力围攻四平。18日夜,孙立人赶到前线重新指挥新1军。林彪见形势于己不利,于当夜率部悄悄撤出了四平。19日清晨,孙立人亲自驾驶一辆坦克,率先冲入市区,不料占领的却是一座空城。

      1946年8月,孙立人被任命为东北绥靖副司令兼新1军军长及长春警备司令,率部扼守长春以北、松花江以南各要点。1947年1月,林彪率领12个师越过松花江,发动“一下江南”攻势。在其塔木战斗中,孙立人被林彪围点打援一口气吃掉2个团,气得他大骂杜聿明指挥无方,将他的兵力到处分散,致使林彪得以各个击破。2月,在林彪“二下江南”攻势中,孙立人又丢了1个整团。

      孙立人和他的新1军自出关后,再没有什么光辉的传奇了。东北民主联军编了一段顺口溜:“吃菜爱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一军”。“新一军自称鹰,实际是狗熊,行动像乌龟,打仗像爬虫。”新1军官兵颇不服气,113团2营营长孙蔚民被俘后扬言:“我们军座孙立人将军说过,新1军只打胜仗,不打败仗,你们的总司令林彪将军太不仗义,偷偷摸摸地打,要不我们摆开阵势,重新打一打试试。”

      蒋介石对孙立人在东北毫无建树大为不满。1947年4月,蒋介石将他升为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长官虚职,其新1军军长之职由黄埔出身的第50师师长潘裕昆接任。同年8月,蒋介石又将孙立人调离东北,任为陆军副总司令兼陆军训练部司令。11月,孙立人将陆军训练部迁到台湾,并从新1军调去几百名他在税警总团和在缅甸作战时期的亲信,一同前往台湾训练新兵。1948年10月,孙立人苦心经营数年并赖以起家的新1军随廖耀湘兵团在辽西会战中被林彪的东北野战军歼灭。

      1949年8月,孙立人任国民党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司令长官兼台湾防卫司令。1950年3月,任台湾国民党政府陆军总司令兼保安司令。1951年5月,晋为二级陆军上将。因与蒋经国不和,1954年6月被蒋介石免去陆军总司令职务,任为“总统府”参军长。1955年6月,台湾国民党当局以孙立人与其部属少校郭廷亮预谋发动兵变为由,对孙实施看管侦训。1955年10月31日,孙立人被免去“总统府”参军长职务,软禁于台中,直至1988年3月恢复自由。1990年11月19日,孙立人病逝于台中,终年90岁。

      • 家园 孙立人“兵变”

        孙立人“兵变”

        50年代初期,蒋介石与美国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一方面,为了巩固风雨飘摇的政权,防止解放军渡海解放台湾,蒋介石必须想尽办法拉拢、投靠美国,以换取美国的军事支持和大量的经济援助。这种相互勾结、相互利用是美蒋关系的主流。但在勾结的同时,美蒋之间也存在着矛盾。对于美国政府一直企图策划“台湾中立”、散布台湾“地位未定论”以及制造“两个中国”的险恶用心,蒋介石在一定程度上是反对的,也有所防备。更为严重的是,美国在40年代末曾公开抛弃蒋介石,并试图在国民党内寻求新的代理人,蒋介石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到台湾以后,蒋介石在奉承美国的同时,对美国插手国民党内部的动向也保持高度警惕。所谓“孙立人兵变事件”就是蒋介石为了清除国民党军队中的亲美势力,巩固蒋氏父子对军队的绝对控制而制造出来的一起政治事件。

        孙立人1899年生于安徽舒城,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在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学士学位后转入弗吉尼亚军校受训,与马歇尔将军为先后同学。回国后,于1930年任“税务警察总团”团长,曾参加淞沪抗战。后升任国民党军第38师师长,编入远征军入缅甸参战。由于在滇缅战场战功卓著,被授予英国皇家勋章,升任第一军军长,时有“东方隆美尔”之誉。抗战结束后,孙立人被蒋介石调任台湾编练司令,负责训练新兵,并于1949年出任“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台湾防卫司令。

        孙立人有美国军校背景,在滇缅战场又与美军协同作战,因此深受美国器重。随着国民党在大陆形势的急转直下,美国政府决定抛弃蒋介石,并力图阻止其将祸水引向台湾。美国政府先找到时任台湾省政府主席的陈诚,试图劝其拒绝蒋介石来台,但被陈诚婉拒。于是美国转而拉拢当时在台湾实力仅次于陈诚的孙立人。蒋到台后,为了借助孙的军事实力,同时也为了向美国示好,任命孙为“陆军总司令”兼“保安总司令”,晋升为二级上将。

        孙立人的迅速窜升,与蒋经国逐步插手军队、抓军权发生了直接冲突。当时蒋经国任“国防部总政战部主任”,在军队中大搞“政工制度”,建立自己的班底,孙立人就与美军顾问团联合进行抵制,遭致蒋介石和蒋经国的不满。尤其是孙立人与美国人的特殊关系,使蒋氏父子认为美国人另有所图,孙立人拥有重兵,将对自己构成重大威胁。于是,蒋介石在台湾初步站稳脚根后,开始对孙立人下手。1954年6月,蒋介石下令免除孙立人的“陆军总司令”职务,改任有名无实的“总统府参军长”,解除了孙立人的兵权。这样尚不能解蒋氏父子之恨,1955年,更制造了耸人听闻的“孙立人兵变事件”。

        据国民党公布的案情称:孙立人“军训班”时期的老部下郭廷亮少校,长期以来“为中共工作”,利用孙立人的关系,联络军中军官,密谋趁蒋介石到凤山阅兵之机,发动“兵谏”。1955年5月,郭廷亮以“匪谍罪”被捕,孙立人也于6月中旬被监管。8月20日,孙立人被迫辞去“总统府参军长”职务。

        蒋介石任命陈诚为主任委员,与王宠惠、许世英、张群、何应钦、吴忠信、王云五、黄少谷、俞大维等组成九人委员会,负责调查“郭廷亮匪谍案”。调查委员会对孙立人等进行了侦讯,于10月8日向蒋介石呈报了长达1.6万字“调查报告”。该报告除罗列了郭廷亮密谋“兵变”的“事实”外,还指称孙立人犯有“纵容部属武装叛国,窝藏匪谍,密谋犯上”等罪。结果,郭廷亮被叛处死刑,后改叛无期徒刑,长期关押于绿岛监狱;孙立人的其他部属王善从、田祥鸿等300余人,也因“共谋罪”分别被叛刑或被捕;而对于孙立人,本来“有罪”,但蒋介石以其“久历戎行,抗战有功”,且事发后“自认咎责,深切痛悔”,免于受刑,长期软禁。因为孙立人是“涉嫌”兵谏,因此处置办法也与“西安事变”之后对张学良的处置相同。

        1988年蒋经国死后,台湾社会掀起为孙立人平反之风,孙立人本人和事件的牵连者、家属也提出“伸冤”、“还我清白”的强烈要求,给台湾政局造成极大的冲击。台湾当局迫于压力,被迫在事实上解除了对孙立人的软禁,允许他公开露面,给予一定的自由。但为维护蒋氏父子的威信,直到孙立人1990年11月19日在台中去世,也始终未对此案正式“平反”。

         

        • 家园 杀倭名将---孙立人(上)

          杀倭名将---孙立人(上)

            孙立人,安徽庐江人。1900年生。父孙熙泽,光绪甲午科举人,历任登

          州知府,登莱青胶道台,山东审判厅长等职,为段祺瑞皖系的重要文职人物。后

          从事教育,曾任北平中华大学校长。

            孙立人自幼在家塾中受教,奠定国文和英文基础,后孙随父在山东期间又学

          德文。时孙方9岁,目睹山东租界德人对华人之欺凌,成为孙投身军事之导引。

            孙1914年以安徽省第一名考取清华庚子赔款留美预科。预科共八年,孙

          因期间受伤病休一年,于1923年毕业。其间于1921年作为中国国家篮球

          队先发阵容参加在上海举行之远东运动会,战胜日本,菲律宾,获冠军。

            孙于1923年清华预科毕业,即来美求学。孙原欲学军事,但其父对当时

          北洋军阀甚为反感,反对孙学军事。故孙选入普渡大学学土木工程。因其预科已

          习工程基础科目多门,故入三年级。1925年取得工程学士位毕业。即申请得

          入弗吉尼亚军校,斯时其父鞭长莫及,亦无可奈何。孙因已有学士位,故直入军

          校三年级习文史,1927年以文学士毕业。毕业后赴欧考察各国军事后返国。

            孙返国后其父因原为皖系大员,欲为子在冯玉祥军中谋一高职,但孙心气甚

          高,反要自己独立从基层去作起。1927年入即现政大前身的国民党中央党务

          学校任学生大队队付。1928年,蒋介石请来德国军官顾问团,欲建立新式国

          防军。先成立陆军教导师,孙即请调入任上尉排长,开始其一生的军事事业。孙

          在教导师表现出众,很快升任少校连长,中校营付,中校营长。1930年孙请

          调入宪警教导总队任上校第一大队长,因其好友,清华预科同期,诺维其军校毕

          业的齐学启相邀。但不久就因怒打克扣兵饷的军需官,与教导总队长关系恶劣。

          同年因德国顾问推荐,调任蒋介石的侍卫总队上校付总队长。然孙热衷带兵打仗,

          对卫队无甚兴趣,1932年即请调入财政部税警总团任特科兵团上校团长。税

          警总团很快扩编为6团2万5千人,孙任第4团团长,驻防江苏海州。

            孙立人一生4次练兵,这次海州练兵是第一次,历时6年。期间曾有短暂的

          离开海州执行剿共,驻防等任务。孙立人把第4团练到如何,可以举几个例子。

            1933年税警总队调江西剿共。期间参加剿共的共48个单位举行射击比

          赛。孙立人税警第4团占了个人前十名的7位,并夺取团体第一名。刘勘83师

          在七琴吃紧,在税警第4团赶来增援前就转进了。孙以1个团接下一个师也不行的

          防地,打破红军的夜袭和粮食封锁,迫使红军放弃对七琴的争夺。

            1936年西安事变,税警总队奉调到潼关。第4团奉命派一连任总司令部

          警卫。这个连到任后,除当日服勤务的士兵外,其余仍按孙立人平时规定出操训

          练。司令部的参谋长发现后大骂连长:“你们是来训练的还是来担任警卫的?”

          连长说:“我们团的规矩如此,除现场勤务外,每日都要不断训练。”参谋长说:

          “现在是作战时候呀。”连长说:“平时战时都是一样。”参谋长说:“胡说,

          我不懂这些洋规矩。”

            1937年抗战爆发。税警总团配属张治中第九集团军参加凇沪抗战。编为

          一,二两个支队。司令官分别为何绍周,王公亮。总司令黄杰。孙立人的税警第

          4团在蕴藻浜和大场两处战役中脱颖而出。当何,王皆因指挥无方而被撤职时孙

          立人被升为二支队少将司令。防守苏州河周家宅一线,与日军血战两周,孙立人

          被日军迫击炮击成重伤,全身中弹片十三处,昏迷三天。

            1938年2月底,孙不待痊愈即匆匆赶往武汉。时原税警总团司令官黄杰

          被三战区长官顾祝同拉拢,将税警总团凇沪抗战后的余部编为四十师。而五千余

          伤员就不管了。孙即以这五千人于1938年3月重建税警总团。此时税警总团

          受正规军系统歧视更重,军官士兵来源全要自筹。孙立人努力招回原税警第4团

          的旧部和军中旧识,又自建军官队军士队训练出下级军官和军士。士兵则慢慢招

          募,非常辛苦。1938年底,移至贵州都匀,正式开始孙立人的第二次练兵。

          到1941年底,所部第2,3,4团和直属队改编为陆军新38师(第1,5,

          6团被戴笠吃掉,士兵解散任各处的卫兵〕。新38师编成后参加军政部战力校

          阅,名列第一,立刻从丙种师提升为加强师,编入缅甸远征军。孙立人三年练兵

          的心血,终于没有白费。

            远征军于1942年4月抵达缅甸,准备曼德勒会战。兵力部署是,右翼为

          英第1军下辖之英缅军第1师,英印军第17师,英澳军第63旅,英装甲第7

          旅。中央为中国远征军第5军,左翼为远征军第6军。后方守备的预备队是远征

          军第66军,即新38师所属的这个军,散布于曼德勒到腊戍的公路沿线。

            4月14日军左翼的三十三师团使用迂回穿插战术,派二一五和二一四联队

          占领拼墙河南北两岸阵地,将英缅军第一师全部和战车第七旅一部后路切断,包

          围于拼墙河南的仁安羌。英军反复攻击均告失败,粮弹告竭,又无水源,陷于绝

          境。4月15日深夜英缅军总司令官亚历山大元帅向中国远征军求援。4月16

          日晚孙立人率本师刘放吾一一三团往援。于18日凌晨赶到仁安羌,立刻发起攻

          击,至中午攻占拼墙河以北所有阵地。18日夜,一一三团第一第二营从渡口以

          东一英里处偷渡拼墙河,19日凌晨5时突然向日军侧翼发起攻击,同时第三营

          于正面渡口强渡拼墙河。日军三十三师团不愧日军精锐,射击准确,逆袭果断,

          然一一三团激战至下午六时,终于将日军阵地攻破,迫其向伊落瓦底江溃退。到

          20日全部残敌肃清。此次战斗救出英军7千余人,并夺回被俘记者教士约5百

          人。一一三团以寡击众,亦付出重大代价,战死三营长张琦以下204人,伤3

          18人,全团伤亡近半。

            西线战况因仁安羌战斗得以扭转,然东线日军五十六师团却击破远征军第6

          军防线,迅速直插盟军后方,致盟军全线动摇,不得不放弃缅甸撤退。新38师

          这时已接下英第1军防线,掩护已丧失战力的英军撤退,但中线的第5军军长杜

          聿明却很过分地要新38师把中线也接下,因殿后阻击战斗是很危险的任务,有

          新38师殿后,杜的第5军就可以摆脱开日军,至于新38师如何以1师之力阻

          击日军的18师团,33师团,55师团共3个师团,要付出多少伤亡,即使阻

          击成功如何敌前摆脱接触,他杜聿明自然不关心,只要自己的部队安全就好。孙

          立人指挥新38师以逐次抵御,漂亮地进行后卫战斗,幸好日军的33师团因仁

          安羌战斗败于新38师而变极谨慎,前进不力,使新38师得以以主力掩护中路

          第5军。

            新38师掩护英军和第5军撤过曼德勒后,英军撤向印度,第5军撤向云南。

          杜命新38师继续殿后掩护第5军,在温藻阻击日军,更过分的是要新38师派

          113团将第5军侧翼要点卡萨也接下。孙立人接受任务后,要求杜聿明将其控

          制的远征军直属汽车团和第5军直属汽车队共600余台汽车中拨与新38师少

          量,杜一口拒绝,所有汽车均给第5军,一台也不能给殿后的新38师,连11

          3团远去卡萨保护第5军侧翼也不给汽车运输,要113团连夜徒步强行军前往。

          其指挥道德之低下,那也不用再说。

            5月8日,远征军将领开会决定如何撤退事宜。时穿插的日军56师团先遣

          队已抢占滇缅公路上的密支拿,截断了远征军主力回云南之去路。远征军最高指

          挥长官史迪威和罗卓英命撤向印度,但皆指挥不动杜聿明,只能指挥远征军长官

          部撤向印度。杜聿明要撤回云南,但面对刚千里跋涉赶到密支拿,立足未稳且补

          给缺乏的少量日军却又胆小如鼠,不敢发起攻击,要部队抛弃战车火炮等重武器,

          及汽车辎重,向西北穿越野人山回云南。孙立人当场提出异议,认为远征军尚有

          4个半师及战车团重炮团之强大兵力,因立即攻击密支拿,沿滇缅公路回国,野

          人山极为荒凉,无水无粮,是葬送远征军之绝路。杜自然听不入耳,只是要新3

          8师继续殿后,阻击日军,等第5军入野人山后尾随跟进。孙立人既无法不让第

          5军自投绝路,却不能让新38师也覆灭在野人山。新38师并非第5军部队,

          如要讲杜聿明远征军副司令官的职位,则又高不过司令官罗卓英和史迪威,故孙

          立人决心先完成阻击任务,掩护第5军全部进入野人山后,指挥新38师撤向印

          度,总算是对杜聿明第5军仁至义尽了,要知道杜聿明只知让新38师和日军战

          斗掩护第5军撤退,那管新38师的死活。

            孙立人指挥新38师主力在温藻阻击日军两日到5月10日后,任务完成,

          即以112团殿后,师直属队和114团先向北撤向卡萨的113团,113团

          从9日起已与日军56师团迂回过来的部队激战于卡萨。孙带114团走到半路,

          得知殿后的112团在温藻被围,未能摆脱日军,而卡萨113团虽仍在与日军

          激战中但地形有利未被包围故有能力自行摆脱日军。孙立人即电令113团从卡

          萨向西自行撤向印度,自率师直和114团调头向南,出敌意料,和114团里

          应外合击溃日军的一个步坦联合快速部队,救出114团,向西撤向印度,经1

          7日抵印。新38师官兵沿途尚从自己亦缺的水粮中省出部分救助数千印度和华

          侨难民。113团亦于不久后抵印。而第5军则在野人山中病饿死大量官兵,其

          中杜聿明率军直属队和廖耀湘新22师最后还是撤到印度,18000人只剩下

          三千余难民般的残兵。另跟随第5军后入野人山的66军第28师五千人因前面

          第5军已将树皮草根等都吃完,处境更惨,最后只剩百余人活命。

            新38师抵印边境时虽已历经战斗多日和长途跋涉,但仍军容严整,士气饱

          满,英印军将领原因见退来的英缅军尚溃不成军,殿后的新38师必更为溃散,

          有意解除其武装,但见到新38师阵地军容后立即肃然起敬改为欢迎。新38师

          随后派出1排参加驻印9国盟军联合阅兵式,夺得第一。

            1942年7月,中国驻印军成军,下辖新38师,新22师。开始装备美

          械和训练,训练地为兰加。1943年2月,在驻印军建制下成立新一军,军长

          郑洞国,孙立人因第一次缅战有功升兼中将副军长,下辖孙立人新38师,廖耀

          湘新22师和从中国空运入印的胡素新30师。此次练兵,中美双方之间颇有争

          执。先是因史迪威换掉驻印军副参谋长温鸣剑,致使孙立人和廖耀湘联名电蒋介

          石要其迫史迪威收回成命,被蒋压下。后双方在训练上又有歧见,孙廖要在日间

          的美式兵器教育外更于早晚训练渡河,丛林战,夜战等科目,而美军教官认为会

          使官兵过于疲劳,最后史迪威同意孙廖意见。何应钦赴印视察训练时特告诫孙立

          人以中美合作大局为重,避免冲突。1943年3月,新38师因原来战力就强,

          故首先完成整训,开赴缅北,开始为打通中印公路的第二次缅战。

            第二次缅战第一个战役是艰苦的野人山战役。野人山全为原始密林之高山,

          极为险恶,大部队难以补给,重武器亦无法使用,日军18师团55联队以小部

          队构筑据点逐山防阻,新38师亦以连为单位轮番攻坚。到1943年10月,

          新38师打通了野人山。此次战役共阵亡连长30余人,平均全师步兵连连长换

          过一遍有余,山地丛林战之艰难惨烈和日军精锐18师团的质素顽强可见。新3

          8师在野人山中到处见到第5军病困而死将士的白骨,常常是一堆白骨围着枪架

          而坐。

            野人山战役后新38师112团即进入胡康河谷,开始胡康河谷战役,在拉

          家苏,于邦,临干一线展开。日军兵力为56联队和55联队,配有重炮。而中

          国军队方面因史迪威之参谋长波特纳研判日军兵力有误,以为还是如野人山一般

          的小股日军,故只有112团一团兵力,没有重炮,连团属迫炮连亦未被允可前

          往,因为补给困难。战斗开始后双方呈胶着态势,日军遂集中55联队主力于中

          路于邦,反将前来进攻的114团一营的一个多连于11月22日包围。这个连

          就地构筑工事,日军空有兵力火力优势竟历时34日始终无法攻克其阵地。

            112团发现当面日军兵力后,即报孙立人。孙即欲率兵增援,波特纳仍不

          同意,认为补给困难,双方争执不下,最后孙同史迪威同飞往战场上空观察后,

          史迪威即同意孙意见。孙立人率师主力增援,急行军20多日穿过野人山,赶到

          胡康河谷,114团第1,2营用于于邦方向。从12月26日起,激战3日,

          将于邦日军击溃,击毙55联队长藤井小五郎大佐以下约一千余人。日军18师

          团,兵员来自九州岛,以强悍著名全军,历经凇沪,南京,广州,昆仑关,南洋,

          新加坡,马来亚,缅甸诸多战役,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此次为前所未有之失败。

          在师团长田中新一报告中言:“进攻于邦之敌军,总是逐次渗透到我阵地侧背,

          突然进攻,使我军障碍设施和正面火网完全无用武之地。我军本来具有善于热带

          丛林战的特长也被粉碎,不得不被迫后退,情况不断出现逆转。"

            于邦战斗同时,左翼的113团3营和112团主力在临滨击溃日军56联

          队,乘胜追过大龙河。右翼的114团3营则在大龙河下游偷渡,迂回退至大龙

          河右岸的55联队残部侧背,55联队在于邦战斗后心胆已寒,见侧背受威胁,

          立刻仓皇撤退。新38师轻取胡康河谷日军四大要点的大柏家。

            大柏家战斗后,战役进入决战阶段的孟关战斗。18师团放开正面,意图引

          诱中国军队进攻工事坚固,地势险要的师团司令部所在地孟关,而以主力从右翼

          包抄进攻孟关的中国军队侧背,一举歼灭。驻印军方面作战计划,是以训练完成

          的新22师配属军重炮团和战车营攻击孟关,以新38师112团和113团掩

          护22师左侧背。

            战斗开始后,新38师即在大比河南岸截住日军的迂回部队,而新22师在

          孟关苦战一周,伤亡惨重,寸步难进。孙立人得知新22师困境后,不经请示史

          迪威,留112团在大比河和日军相持,分出113团迂回抄击孟关背后的日军

          要点瓦鲁班。113团于3月5日抵达瓦鲁班,将其包围后发起攻击。被中国军

          队切断后路的报告当日传到孟关,日军军心大乱,新22师乘势发起攻击,战车

          营一举突破日军防线,田中新一和日军从小路仓皇溃退,连师团长官防大印都被

          缴获。3月9日,113团攻占瓦鲁班,缴获日军枪炮弹药堆积如山。胡康河谷

          战役的胜利,使史迪威将指挥权交回孙立人和廖耀湘两位师长,在此之前,史迪

          威跨过军直接指挥到师,且师长对本师的命令亦需报史迪威核准后方能实施。此

          次战役后,孙廖对各自部下的命令只要通知史迪威,无需批准。

            3月14日,驻印军乘胜攻击孟拱河谷。孟拱河谷,从西向东,是卡盟,孟

          拱,密支拿三大要点。史迪威的作战计划,是以新38师和新22师攻击卡盟,

          将日军主力吸引到孟拱以西,再从空中突袭日军后方的密支拿。

            驻印军首先要打开孟拱河谷的大门,即长20英里的布杰班山天险。新22

          师从正面佯攻,新38师113团从左翼翻越险峻的库芒山脉迂回抄向布杰班山

          后路。112团1营则在113团更外侧施行更深远的迂回。新38师在此前已

          多次以侧翼迂回赢得胜利,田中新一已受教训。然库芒山脉奇险无比,田中认为

          无论如何大部队无法翻越之。113团以无比坚韧之毅力历14日终于迂回成功,

          和新22师两面夹击,只用一天就占领了布杰班山天险。

            日军见驻印军势不可挡,即飞调原防守密支拿的114联队主力和56师团

          146联队一部,增援加迈的刚补充完的55和56联队。史迪威即以新30师

          之88团,新50师之150团和美军梅利尔特种团长程偷袭密支拿。5月17

          日,150团突袭攻占密支拿机场,盟军立刻从空中运补重武器,粮弹和增援部

          队新30师之89团。5月19日,盟军向密支拿发起攻击。然盟军过于谨慎,

          投入过多兵力警戒掩护,攻击兵力过少,只150团一团,无力攻克密支拿。以

          后日军援兵源源赶到,盟军虽亦以空运增兵,但战机已失,突袭变成了强攻。密

          支拿奇袭未能达成作战目标,对战局影响甚大,因5月底即将开始连绵数月的雨

          季,其间空运甚为困难,而密支拿一万多盟军补给全靠空运。非常危险,急需正

          面我军攻取加迈和孟拱,以打通到密支拿的地面路线。孙立人决心再用迂回敌后

          战术达成此一作战目的。5月21日,112团奉孙立人命负4日干粮和1个基

          数弹药插向卡盟背后的西通。112团隐蔽地穿越日军多层警戒线,于5月25

          日赶到南高江东岸。南高江原水流甚缓,但连日大雨后江面宽达千米且水流湍急。

          112团以急造器材连夜偷渡,于26日凌晨突然攻击西通,日军惊惶失措,还

          以为是伞兵天降,到27日,112团已经完全肃清西通和周围地区的日军第1

          2辎重联队,炮兵第21大队1中队,和警备队共二个中队。共击毙日军9百余

          人,缴获155重炮4门,满载械弹汽车75台,骡马500余匹,粮弹仓库1

          5座。28日,112团继续向南北两面发展,击毙日军二百余人,占领粮弹仓

          库20多座,日军在孟拱河谷的粮弹辎重大部落入112团手中。29日,日军

          为挽救危局,以18师团之114联队从加迈方向,第2师团之第四联队和53

          师团151联队从孟拱方向,配以重炮战车南北夹击112团。112团两面作

          战,寸步不让,一直坚持到6月14日113团从加迈方向攻到,南面日军也退

          保孟拱,共击毙日军二千七百人,日军3个新锐联队全被打残。

            112团迂回西通,切断加迈日军18师团后路后,孙立人抓住战机,以1

          13团向加迈猛进,加迈日军18师团各部因后路被112团切断,粮弹俱绝,

          虽欲死守亦无可能。113团于6月9日攻克加迈。在113团攻击加迈同时,

          114团向孟拱实施大纵深穿插,沿路冲垮日军阻击,于20日肃清孟拱外围要

          点。21日,原从孟拱往援密支拿的53炮兵联队回援孟拱,在城郊被114团

          伏击击溃,联队长高见量太郎被击毙。

            22日,114团在大雨中发起对孟拱的攻击,官兵在没过大腿的泥水中奋

          勇向前,孟拱日军18师团,53师团,第2师团各部都是新38师手下败将,

          全无战意,到25日,114团攻克筑有坚固工事的孟拱,田中新一从地道狼狈

          逃走。至此,已歼灭孟拱河谷日军主力,密支拿城外的盟军亦无须再两面作战和

          全依赖空运补充,仅剩密支拿尚待攻克。日军从卡萨以53师团128联队和补

          充完的53炮兵联队向密支拿增援,于密支拿以南被113团和114团伏击,

          激战3天,被大部歼灭。从此密支哪日军再无援可期。新38师在孟拱河谷战役

          中歼灭日军18师团全部,及53师团,第2师团,第56师团各一部,击毙日

          军一万二千余人,自身伤亡尚不到千人。8月5日,盟军历经78日苦战,终于

          攻克密支拿。此战盟军先后共投入6个团,即梅利尔特种团,新30师全部3个

          团,新14师42团,新50师150团,歼灭日军约3千人,自身伤亡约7千

          人。

            孟拱河谷战役结束后,驻印军乘雨季进行休整。新一军扩编成两个军。孙立

          人新一军下辖李鸿新38师,唐守治新30师。廖耀湘新六军下辖李涛新22师,

          潘裕昆新50师,龙天武新14师。日本中国派遣军为解救50万缅甸方面军的

          危局,于6月发动规模空前的一号作战,中国军队精锐大部用于缅甸战场,且蒋

          介石指挥有误,战局不断恶化。新六军新22师和新14师空运回国增援,新5

          0师留缅编入新一军。

            9月,史迪威和蒋介石彻底闹翻,双方因中印缅战区的各种问题观点不一而

          势同水火,其中特别刺激蒋介石的是史迪威欲以美械装备八路军,史迪威要亲自

          指挥中国军队特别是远征军。因远征军7个半全美械军的压倒优势兵力从5月起

          向西攻击日军56师团腾冲,龙陵一线,付出惨重伤亡历时4个月仍不能得手,

          反而频频出现险情。从印度向东攻击的仅一个军兵力之中国驻印军则将日军18

          师团全部,53师团,第2师团和56师团各一部歼灭,打通了滇缅公路的三分

          之二。罗斯福总统为中美合作大局,将史迪威调回美国。

            史迪威和孙立人在共事期间,因训练,作战争执不断。胡康河谷战役孟关战

          斗中因对114团使用而双方大闹一场,孙立人将中印缅战区参谋长,兼驻印军

          总指挥的史迪威从中午关在师指挥部外直到黄昏。但二人虽然关系一直不是很和

          睦,却也有耿直的纯粹军人间的惺惺相惜。孙立人频频顶撞,史迪威有气度容纳,

          是孙立人的幸运。而史迪威有孙立人这样优秀且敢于直言的将领,也是他的幸运。

          新一军军长郑洞国凡事都不争执,史迪威反不欣赏,除密支拿战斗后期外也不让

          他参与指挥作战,只让其负责后勤和训练。

            史迪威将军在临别之际,向孙立人遗书告别。全译如下:

            中国驻印军新一军军长孙立人将军

            亲爱的孙将军:

            我已被解除中印缅战区的职务,必须和您分别。要在长时间的并肩战斗后就

          这样离开您对我来说是很难的。如你所知,我一直坚持中国军队只要有适当的装

          备和训练,就可以和世界上任何军队比肩,我很欣慰我们已经有机会将之证实了。

          您已经充分证示了中国军队的勇敢和能力,而能为此略尽微力让我非常骄傲。没

          有人能抹杀我们证明了的事实。从此已后,您已是世人瞩目的军人了。您已经为

          一支新的,善战的国家军队打好了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将能够建立起使中国自

          由和强盛的陆军。您应该以您的此一成就自豪,我希望您能够忘却我们之间以往

          的所有误会和冲突,把我当作您和中国的朋友。

            忠实的,史迪威美国陆军四星上将

          • 家园 杀倭名将---孙立人(下)

            杀倭名将---孙立人(下)

              新一军经过近2个月的密支拿休整,于10月15日开始缅甸反攻第二阶段

            作战。此时中国远征军已基本攻占腾冲龙陵一线,但伤亡惨重,无力完成原来的

            任务,即打通滇缅公路从云南到密支拿段。于是重新划分任务,中国远征军负责

            肃清云南境内日军56师团的少量残部。中国驻印军接过打通滇缅公路剩余段的

            任务。

              新38师担任攻击滇缅路要点八莫的任务。八莫守军是日军第2师团搜索联

            队,16联队一部,及18师团55联队在孟拱河谷被歼灭后重建的一部,再配

            以重炮和战车各一部。新38师一路拔除日军前哨据点,于10月底抵达日军太

            平江防线。孙立人再用两翼迂回战术,从上下游渡江,突破日军防线,于11月

            中包围八莫并攻占八莫外围所有要点。新38师经过1个月攻坚战,将守军五千

            余人全歼,击毙八莫守备队司令官原三好大佐,攻克了工事要塞化,号称至少能

            坚守三个月的八莫。缴获仅重炮即有28座之多。当时正是中国国内战局最危急

            时刻,日军攻克桂林后再克独山,都匀,重庆震动。新38师攻取缅北重镇八莫

            将中国国内民心士气大为振作。

              新38师攻击八莫同时,孙立人命新30师绕过八莫,指向八莫以南40英

            里,位于中缅边境的南坎。12月3日,新30师前锋90团与北上增援八莫的

            日军遭遇。日军兵力为重建的55联队主力,重建的56师团146联队一部,

            炮兵18联队一部,辎重工兵各一部,和新锐的49师团168联队全部。14

            日,日军集中主力强攻90团3营防守的5338高地,从日到晚一昼夜间连续

            冲锋15次,遗尸1263具,90团乘势反击,日军丢弃大量枪炮弹械逃走。

            在90团和日军激战同时,88团,89团,112团,114团从侧翼绕过直

            取南坎,于1945年1月7日将南坎包围,15日,在大雾中一举攻克远征军

            两次攻击不能攻克的南坎。新一军又应远征军之请围歼位于老龙山,芒友的日军

            56师团。新38师主力于22日攻克中国境内的芒友,滇缅公路就此全部打通。

            同时114团将56师团向南出路封锁并阻击北上增援的第2师团第4联队。新

            30师攻取老龙山,再于2月8日取南巴卡,将56师团残部大部歼灭。新一军

            继续前进,连续攻取新维,腊戍,将第2师团,第49师团残部歼灭。这时新一

            军右翼队的新50师经过半年战斗,先后攻克万好,南保,南杜,西保等要点,

            最后于3月30日攻克乔美,歼灭56师团最后的残部,结束了缅北作战。

              新一军在历时两年的第二次缅战中,共击毙日军3个联队长以下3万3千余

            人,伤日军7万5千余人,俘虏大尉以下323人。缴获大炮186座,战车6

            7台,汽车552台,攻取公路646英里。新一军伤亡1万7千人。没有任何

            其他一个中国军的战绩能和新一军相比。

              孙立人率新一军在缅甸作战期间和战事结束回国以前,尽全力救助缅甸华侨,

            故后来1950年第8军第26军残部退入缅甸后得到华侨在兵源,钱粮上的全

            力支持,得以在缅甸站稳脚跟。

              1945年6月,新一军奉调回国,编入第二方面军序列,从南宁出发,向

            广州攻击前进。8月15日,日本向盟国投降。9月7日,新38师进入广州,

            特务营占领原沙面英租界布防,师炮兵营在宝安海岸构筑阵地,炮口对准海湾中

            的英国军舰。新一军驻防广州期间,孙立人用3千日本战俘修建了位于白云山马

            头岗的新一军阵亡将士公墓。因抗战已胜利,即命投入新一军中的共一千多青年

            学生退伍。

              以一个军歼灭日军十余万人1946年1月1日,孙立人奉命参加联合国参

            谋首长会议。2月17日,新一军开始奉调船运秦皇岛。3月下旬全军运抵东北。

            随即北上铁岭,锦州,辽中,沈阳,新民等地,并无大的战斗,倒是驱逐了一些

            每日抢劫强奸的俄军。

              4月5日,新一军奉命出铁岭北进,经开原,昌图,攻击四平的林彪主力。

            新六军,52军出辽阳抚顺南下攻击本溪的南满共军。

              4月7日,左翼的新38师113团前进到昌图以北的兴隆泉,遭到预伏的

            林彪亲率的1师,3师8旅,10旅的包围。113团在包围中激战到4月10

            日,112团和114团已从外围逼近,林彪解围而去。新一军继续北上,攻占

            鸶鹭树双庙子泉头一线,逼近四平。4月16日,刚投入四平方向担任左翼迂回

            的71军主力在四平近郊金山堡遭受重创,丧失战斗力,只剩下新1军独力从正

            面强攻四平。这时新1军没有军长在营已有4月有余。大战在即却仍不见带领他

            们一齐斩关夺隘,横扫印缅的军长归队,全军将士士气浮动。熊寿辉派郑洞国临

            时指挥新1军。郑洞国虽是新1军第1任军长,但一直在后方负责后勤,训练等,

            在新1军将士心中的威信无法和孙立人相比。故从4月21日开始攻击四平,3

            个师长都态度消极,火炮打得凶,地面步兵却不努力攻击。

              5月10日,蒋介石不得不电召仍在华府开会的孙立人回国统率新1军。5

            月15日,孙立人赶到新1军军部,连夜制定攻击计划。5月16日,新50师

            从正面攻击,新30师和新38师从侧翼攻击,孙立人亲到各师前沿,新1军官

            兵见军长回来了,士气大振,奋勇猛扑林部防线。5月17日,新50师150

            团首先突破,攻克四平东南制高点五顶山,林彪指挥部队连续反击,始终无法夺

            回。5月18日,新38师114团突破四平东北防线,新30师88团突破城

            南防线,林彪弃守四平。这时廖耀湘新六军前哨刚赶到四平东面的火石岭子,杜

            聿明却在报纸上发表廖耀湘攻克四平。孙立人在第1次缅战坚持己见率新38师

            西去印度,全师得脱险境,杜聿明率部第5军走野人山,病饿死无数将士,最后

            还是到印度。孙的新38师一直掩护第5军到撤进野人山,只有杜对不起孙,决

            无孙对不起杜,杜却从缅战后一直忌恨孙。其实,孙虽从师长升为军长,但那是

            有歼灭10万多日军的战功在背后的,杜从第1次缅战后并无对日一战,抗战胜

            利后却仍高孙一级,背后除了用野人山里第5军将士的累累白骨和昆明兵变解决

            龙云来对蒋介石个人表示的忠心还有什么?

              新一军攻克四平后,杜聿明命新一军尾随林彪攻击中长路上下一个要点公主

            岭。廖耀湘新六军则从四平以东超越公主岭直取长春,这样部署之用意自是要把

            占领长春的功劳给他的旧部廖耀湘而非孙立人,因公主岭已筑有防线,是林彪计

            划中要固守的要点。不料孙立人带新一军飞兵猛追,林彪刚退到公主岭,孙立人

            亲率新50师强渡辽河,攻击公主岭,林彪仓皇北逃,属下各部也各自夺路乱走,

            再无法有有组织的抵抗,不但公主岭一日即失,连长春也没有守。5月23日,

            新50师150团和新38师搜索连分别从南面和东面进入长春。5月24日,

            新30师攻占怀德,新38师出长春继续向北追击,新50师在长春城内布防。

            此时南满鞍山海城的60军184师告急,杜聿明命整个东北国军中位置最北面

            的新一军的新30师和新38师南下去救,新50师留在北满归廖耀湘指挥。杜

            的作战命令中,令新30师于26日集结于四平,新38师于27日集结于四平,

            解救鞍山海城的184师。这个命令的荒谬,首先在于新一军离184师最远,

            且已在战斗中展开,集结须时,即使新30师和新38师能按杜的命令于26日,

            27日集结于四平,再赶去鞍山海城,184师早就被歼灭了。再次,即使要新

            一军去救,也因应以集结在长春立刻就能出发的新50师去救,而非展开中的新

            30师和新38师。杜聿明的用心,无非是要借次机会将新50师从新1军分出

            而调入新6军,因密支拿整编后本将新50师编入新六军,后新六军空运回国,

            新50师留缅编入新一军。

              24日蒋介石召见孙立人,听了孙报告后,可能也觉得杜聿明做得过分又笨

            拙,只是为了顾全杜的面子,命新38师休整以后去南满帮助扫荡一下就回北满,

            新一军主力还是留在北满。

              新一军继续北进,占领德惠农安等地。6月4日,新50师149团渡过松

            花江。6月5日,攻占陶赖昭车站。6月7日,马歇尔将军等三人军事调解小组

            下令新一军停战。孙立人即留一连防守陶赖昭桥头堡,余部返回松花江以南。

              东北停战以后,国军方面立刻就暴露出兵力不足之问题,盖国军占领大量土

            地,皆因林部四平一战后一直被国军紧逼而缓不过气来,一旦双方停战,林部立

            刻就显示出兵力雄厚的优势。以划分给新一军的防区为例。东起老爷岭,西迄农

            安,北抵松花江北岸,南达公主岭,正面宽达300英里。要有连贯的防线决无

            可能,只能行据点防守,被林彪围点打援将是不可避免。而蒋介石的军事思想,

            土地比任何都重要,收缩防线主动放弃一些地方是决不允许,总要到连部队和土

            地一起送掉才死心。

              东北停战4月,10月初南满共军三纵四纵发起攻击,东北战事重起。12

            月底,杜聿明率主力南下攻击3纵4纵,林彪就于1月初一下江南,率1,2,

            6纵和3个独立师,先包围其塔木的113团1个营,再歼灭来援的113团主

            力,最后再攻克其塔木。2月,林彪率1,2,6纵,3个独立师和1个炮兵师

            二下江南,先在城子街歼灭89团,再围攻德惠新50师。杜聿明命新50师突

            围,师长潘裕昆请示孙立人。孙命新50师不要理杜的命令,坚守德惠,自带3

            个团增援德惠。为防林彪围点打援,孙立人带3个团长程迂回,于3月3日赶到

            德惠,林彪解围撤回江北。此役,149团因坚守德惠被蒋介石赐名中正团,1

            49团2连防守松花江北岸陶赖昭桥头堡,陷于战线后30英里,被24倍以上

            共军围攻24天而坚守成功,被蒋介石赐名中正连。林部四平败于新一军后,为

            鼓舞士气,消除对新一军的畏俱心理,提出“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一军”。

            德惠之役后,反流传“只要不打新一军,不怕中央百万兵”。

              3月,林彪三下江南,先重创71军,再包围杜聿明和新22师于农安。杜

            惊慌失措,急电九台新30师救援。唐守治率新30师迂回往援,避开了林彪的

            围点打援,林彪解围而去。但杜仍在其后的军事会议上指责唐守治,孙立人因此

            和杜当场闹翻。杜告蒋介石将孙立人调离新一军,升为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官

            的虚职。孙立人于4月26日,将新一军交接给下任军长潘裕昆,不久即回南京,

            升任陆军副总司令官兼陆军训练司令官。7月孙立人在南京成立陆军训练司令部。

            10月,孙立人选定台湾凤山为新军练兵基地,开始他一生最后一次练兵。11

            月,孙立人将陆训部迁到凤山,并调新一军教导总队第9期毕业学员入台作为示

            范队。

              孙立人的原来的新军训练计划是要以新兵训练。但当时已无可能,改为训练

            现有部队。1948年1月,凤山陆训部的训练机构定名为第4军官训练班。青

            年军201师随后抵凤山受训。

              1949年8月陈毅华东野战军部叶飞10兵团攻克福州,10月又克厦门,

            准备攻击金门。金门守军为李良荣22兵团,其中第5军共三千人守小金门,第

            25军40师五千人守大嶝,第25军45师五千人守大金门岛,22兵团司令

            部和第25军军部和直属队共6千人也驻大金门。第25军已是第3次重建之部

            队,此前先在碾庄,后在福州被歼灭,战力较弱。李良荣8月赶到金门后即急电

            台湾请孙立人派新军增援。这时台湾只有80军下辖之青年军201师,206

            师,207师。其中完成训练的只有201师。孙立人即命郑果201师师直属

            队和601,602团约七千人船运金门,配属25军。201师603团赴马

            尾掩护其他部队上船后返台湾。李良荣在金门校阅201师后,写信给孙立人言:

            “201师的精神纪律及战斗技术,均为今日部队中的最优越者,金门有此一师,

            乃敢夸言稳固,此皆吾兄忠诚及智慧所得之结果。”

              10月12日,胡琏12兵团从汕头撤退,其中18军共八千人退到金门。

            金门岛防区划分,以最强的25军201师守适宜登陆的西区北半部,次强的2

            5军45师守东区北半部。18军守东区南半部,25军40师108团守西区

            南半部。

              10月24日夜,叶飞10兵团以3个团向金门发起攻击。左翼队244团

            在属602团防区之琼林登陆,中央队251团和右翼队253团在601团防

            区之古宁头到林厝间登陆。叶飞的战法,明显有轻敌的意味。一旦上岸,即不顾

            一切向纵深猛插,除253团因地形所限而大部被压缩在古宁头外,251团和

            253团都穿过滩头阵地向第2线防守阵地冲去。这样的战法,用于战意薄弱的

            敌手是可以的,但对201师,反而陷在滩头阵地和第二线阵地之间,腹背受敌。

            凌晨后,602团投入预备队第1营配以战车3团1营反击,很快将244团击

            垮,冲到海边和团主力会合,随即向左旋转,将251团压缩到古宁头。14师

            42团留在林厝负责肃清251团约1个排。

              25日下午,投入18军118师和19军14师40团攻击古宁头的南山

            和北山村。26日凌晨,投入601团预备队第1营从湖下涉水绕到古宁头海滩

            上岸,和仍坚守在海滩上的第3营8连里应外合,攻占滩头阵地,再和12兵团

            各部合围。于下午攻占古宁头全部。最后打扫战场于27日上午结束。金门之战,

            后因孙立人下台,胡琏12兵团增援被称为胜利关键。但实战中,201师投入

            部分预备队后独立完成了反击,将对方压缩到古宁头,然后12兵团2个师方真

            正参战。由于叶飞没有船无法大量增援,即使没有12兵团,201师也能独立

            结束战斗。实际上,由于12兵团是被歼灭后重建的部队,战力很弱,反而拖延

            了战斗。胡琏在其“金门忆往”书中述42团团长李光前阵亡一节中即可看出1

            2兵团战力之弱:“其第二营一班长告我曰-本团之武器,乃收缴福建广东叛变

            之保安团队之武器,腐旧不堪用。我营只有五挺轻机枪,两挺打不响,三挺不能

            连放。团长见火力不能压制敌人,遂决计冲锋,但兵又都是新募集来的,伏地不

            起,团长乃身先士卒,冲锋而上。”而42团围攻的只是251团一个排而已,

            最后这个排还大部突围而出到古宁头。而原在大陆就曾配属12兵团作战的战车

            3团1营1连长胡克华亦说:“像这种装备不全,连枪都不会放的新兵,如果没

            有战车营,这些人不是变了炮灰,恐怕亦准做俘虏。”

              1948年底,孙立人兼任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司令长官和台湾防卫司令。

            1949年8月,升台湾防卫总司令。制定实施台澎防卫计划,构建全岛防卫工

            事体系,整训撤台的80万败军。1950年3月,升陆军总司令。到1951

            年4月,台澎所有部队10个军都已经一年以整训,从刚到台时纪律全无,装备

            寡劣,多为抓来壮丁的一群溃兵变为编制充实,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很有战力

            的军队。

              然国民党内军政各派系,是所谓内斗内行,外战外行。孙立人做事认真不讲

            情面,一切秉公办事,将各个派系如蒋经国,彭孟辑的政工情治系统,黄埔系的

            陈诚,周至柔,俱都得罪,即成众矢之的。蒋经国要学习苏俄的做法,将其政工

            系统控制军队,而政工人员质素却又低下,故为孙立人所抵触。陈诚,周至柔,

            则因黄埔系已是其土木工程系的一统天下,却因孙立人任陆军总司令,反对军队

            分派系,而势力受挫。除各系对孙的攻击外,令蒋介石对孙怀疑的则是孙立人公

            开讲的军队国家化的建军理想。盖蒋视国军为其私人军队,孙立人要军队国家化,

            岂非威胁蒋的独裁?而孙本人,并未看清其对蒋的忠诚,同其对国家的忠诚,其

            实相互冲突。故直到针对他的“孙立人兵变”案发生仍茫然不觉。

              孙立人兵变案,正称郭廷亮匪谍案。1955年5月25日,陆军步校少校

            教官郭廷亮被政工系统从校中逮捕。其后台湾即传闻有兵变企图被侦破,而兵变

            涉嫌参军长孙立人上将。

              海外舆论亦予以高度关注,各种猜测俱有。8月20日,蒋介石总统令发表,

            称孙立人因匪谍郭廷亮案引咎辞职。同日,由新闻局发表案情,云郭廷亮在任新

            38师炮兵营长于东北作战时投入共产党谍报组织。来台后从事渗透颠覆活动,

            1995年5月预谋发动兵变,被缉捕。孙立人因失察而引咎辞职,并请查处。

            由特设之九人委员会详察此案。委员会由陈诚为主任。10月20日,委员会发

            表调查结果,即将案情同样重述一遍,同日再发总统令,云据九人委员会调查结

            案,孙已辞职,即毋庸议处,由国防部查考,以观后效。但海内外舆论皆因此案

            详情始终没有发表而对此案性质多有怀疑。9月20日,监察院部分委员联名提

            出议案,要求由监察院依照宪法授权,成立调查委员会对此案调查。即成立曹启

            文为首的五人委员会,到11月20日完成调查,不料此调查未发表调查报告,

            成有头无尾之状。另外此案共判郭廷亮等35人,都是中下级军官。首犯郭廷亮

            为无期徒刑,其余有15年,10年,8年数人,大多是4年。当时震动世界的

            孙立人案就此结案。孙立人就此被软禁在台中,在家中种花养鸡,教育子女。

    • 家园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战东战场。

      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

      我们的国旗在重围中飘扬,飘扬,飘扬,飘扬!

      八百壮士一条心,十万强敌不敢挡

      • 家园 这首歌很好听 ,把歌曲贴上来

        [MP=500,100]http://freeman2.com/voh_a015.mp3[/MP]

        这个是后来改过的歌词:

        中??一定??!中??一定??!

        你看那民族英雄著?F樘,

        中??一定??!中??一定??!

        你看那八百?咽抗萝??^守?|???觯?

        四方都是宠火,四方都是豺狼,

        ????死不退??,????死不投降,

        我??的??旗在重??中镨??!

        镨??!镨??!镨??!镨??!

        八百?咽恳??l心,十孺???巢桓耶?,

        我??的行???チ遥∥???的?夤?豪?眩?

        同胞??起?恚⊥?胞??起?恚?

        快快隗上???觯?拿八百?咽孔霭??樱?

        中??一定??!中??一定??!

        中??一定??!中??一定??!

        一定??!一定??!一定??!

        • 家园

          顺藤摸瓜听到了其他一些歌,有的很好听,有的觉得节奏有点慢。就当是历史教育吧。那个网站,sigh ... 不管怎么说,也是一群有志气的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