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许知远 : 被篡改的记忆 -- jugojl6

共:💬157 🌺407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不明白为什么老加个名字在标题上

      又不是萨苏马甲晨枫那些个老写手,有汁有味的文章人家加个名字那是品牌。老兄贴得这样的政治杂文,年轻时候大学bbs里每天发两篇,斑竹看多了,可是要删的,忽然想起来这样的风气最早哪里来的了,当年北大未名有几个id,嘿嘿,不知道是不是现在还这毛病呢

    • 家园 恩,和平稳定过度的英国工人宪章与动。
    • 家园 评价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应从全体国民的整体利益出发。

      人无完人,斯大林和毛泽东都在治国方面犯过错误,而且都是很严重的错误。但是从事后效果看,苏联成为了一个强大的国家,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曾经举足轻重(尽管这个国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文革后的中国却是满目疮痍。这就是斯大林和毛泽东的区别,至于说谁更伟大,请河友们自己判断吧。

      • 家园 加一句

        满目疮痍的中国是世界公认的三极之一,虽然是最弱的一极.

      • 家园 苏联建国70年后亡国了

        del

        • 家园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已在中国显现,艰苦时代即将到来

          刚看到的,这样写的 ...

          1月25日一期的《纽约时报杂志》报道了中国作家余华,主要叙述了余华的生平和最近出版的受争议小说《兄弟》,以及他最杰出的作品《活着》。

          文章一开始,余华讲述了对某位大人物去世不敬的记忆:“哀乐开始演奏,然后是名字前长长的头衔:敬爱的领袖,伟大的舵手.....每个人都热爱他,所以当他的名字最终宣布时,所有人都放声大哭...一个人哭是一种悲伤的情景,但数千人一起哭形成的回声却产生了滑稽的效果。”余华的哭变成了笑,但又不能笑出声,为了控制笑他全身都晃动起来。事后班长崇拜的对他说,“你哭得如此真诚。”

          余华指出“人民”是中国最常用的术语,但只有当事情发生之后,你才会认识到它的真实意义。小说《兄弟》招致了广泛的批评:书名为《给余华拔牙》的批评文章选集指控《兄弟》低俗、向西方展现中国的负面画像...一位批评者说,“好人没好报”。对此余华表示,这本书受攻击是因为它暴露了中国的阴暗面,批评者大多很年轻。年轻作家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下,不相信中国的阴暗面,他们不知道这个国家仍然有数亿人生活贫困。余华称在电影《活着》被禁之后,他就不再关心中国审查员的想法。

          文章最后他谈到了愤青和民族主义:外国媒体对中国略微批评,网络上就会群而攻之——“我告诉这些愤怒的青年,《纽约时报》对中国的批评远不及对美国自己的批评。基本上他们是愚昧的...这些年轻的民族主义者不知矛盾心理,不知生活的不明确。当生活变困难了,他们的态度将会改变,变得更成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已在中国显现,艰苦时代即将到来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余华在狡辩

            我看了一下批评合集,大部分都是专业评论家的批评,针对的也是文本本身的问题,有很多情节是很不合逻辑的,语言也很粗糙,不符合时代。我读过《兄弟》,是一部荒诞化的现实小说。说实话,确实不如《活着》简练有力。一部作品有人批评有人支持,争议很大,这是好事情。但是作为作者本人,把所有的批评意见都当作不值一提,是所谓愤青之言,就是掩耳盗铃之举。

            他说中国愤青攻击纽约时报,呵呵,其实是颠倒因果。如果纽约时报屁股上没有屎,谁会批评他。明明是纽约时报等西方媒体虚假报道在先,被海外留学生发现后,才引起中国人广泛的批评的。不是在国内的愤青最早批评纽约时报,CNN这样的媒体,而是身处欧美的海外学子最早掀起的批评。国内的人不会主动揭露国外媒体的问题的,因为与自己关系不大.可是生活在欧美的中国留学生,华人华侨就非常敏感了.有关中国的扭曲虚假报道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利益.所以最早反对欧美主流媒体虚假报道的只能是海外留学生.他们熟悉外语,也经常阅读当地的报纸杂志.国内的人只是呼应.大家身处的环境不同,所以关注问题的重点也不同.因此我不能认同余华的观点,他居然认为对欧美媒体的批评是国内愤青发起的,这是毫无理由误解.

            至于他预言说中国的资本主义很快会走向末路,好日子要到头了,应该也是捡读者以及记者想听的说。毕竟这是一篇书评,为的是给<兄弟>英文版打广告,必须要讨好读者.这样的预言10年前就有,以后年年出现。狼都来了十年,我一直没有看到。狼什么时候出现,我不知道。但不会相信这样的预言家忽悠。

          • 家园 准确的说

            del

          • 家园 余某在财阀魏东的葬礼上倒哭得很认真,一点都不可笑
        • 家园 建国30年的成就不能都算在毛一个人身上吧

          同样,建国以来的错误也不能都算在毛的身上。但是在毛执政的几十年中,个人认为毛的破坏作用大于建设作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