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漫话赤壁 -- 小遥

共:💬3 🌺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漫话赤壁

    今儿是今年最后一次早起的日子,从昨天就开始兴奋。

    谁知今早起床突起大风,像要跟我作对似的,可床还是要起,活还是要干的。

    出门大呼一声:“倒霉也!”

    看看表,才七点。走出门,只觉红日初升。四周高楼引出一片红色。再加上这强风(也不记得是不是东风),不由想起《三国演义》中的那场大战。

    想想,这也不是巧合。前几日才去看过吴导的《赤壁》,据说这片子在日本抄的正火。不过这也正说明了《三国演义》的魅力,至于吴导的功底嘛,个人不敢予以苟同。

    却说周瑜吐血,孔明拿纸币来医。只见孔明写出四排大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大惊,从此知晓孔明的厉害。便说了句:“此人如此多谋,使我晓夜不安矣。”

    不过,据《三国演义》中所说,周瑜欲杀孔明的直接原因则是,看到孔明有“多天地造化之法”。原文如下:

    瑜骇然曰:“此人有夺天地造化之法、神鬼不测只术。若留此人,乃东吴祸根也。及早杀之,免生他日之忧。”

    罗贯中写此之意是为下文“诸葛亮三气周公瑾”做一个铺垫。

    可小说毕竟是小说,“鬼神之术”人岂能有?

    所以,现代人因此将孔明安上个“气象学家”的称号。

    诸葛从此成为人人敬仰的英雄。其实说英雄不太合适,不过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三国演义》中孔明的事迹。

    但从正史看,1800年前的那场大战立功最大的还是周瑜。

    不然,杜牧怎能吟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呢。

    但近年又有学者研究指出,周瑜只是在赤壁“运气好”罢了,真正烧战船的是曹操。不过这还是存于纸上的观点,至于孰对孰错,在此就不深究。

    不过,看出诸葛不懂“鬼神之术”不难,难的是找出当年的战场在何处。

    赤壁二字之由来,传说是出于周公瑾之手:

    当年公瑾战于赤壁,见曹船连番被烧,两岸绵山被映的彤红,故题名:“赤壁。”

    直至今日,仍然没有得出确定的结果,但被公众所熟知的有“文武二壁”之说。

    所谓的文赤壁(现在湖北黄州),得名于大文豪苏东坡。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来此地赋诗两首。此地因此而得文赤壁之名。

    武赤壁,就是众多专家认为的“赤壁之战”发生之地,存于湖北赤壁市。

    现今两地都争夺这赤壁归属,只是出于名利罢了。个人看法,还是武赤壁之说较为可信。不单单是众多专家门的认可,更多的是出于对苏东坡的不信任。

    因为古人方向感一向不是很好,更何况苏轼当年只是听当地小吏的一句话便留诗在此,更加深了此事的偶然性。大概今天让苏轼死而复生也说不出可所以然来。

    但文赤壁已经不单单是因这场战争而出名,现如今更多的是因苏轼留此的“两赋”而吸引游客。

    历史正渐渐的离我们越来越远,可人们对三国的留恋确实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虽然《三国》逐渐被娱乐化,但它流传给我们的故事却是不可磨灭的。“羽扇纶巾”的诸葛孔明、“小肚鸡肠”的周瑜,以及那如繁星般鲜活的人物……

    关键词(Tags): #三国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