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春节没事儿瞎遛达之引子~去哪儿耍耍呢? -- 猫头胖鹰

共:💬35 🌺8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春节没事儿瞎遛达之引子~去哪儿耍耍呢?

    话说一个月前,春节就快到了,谣传这回单位是人品大爆发,前无古人史无前例的要放假半个月,于是开始无限的遐想中,是不是出去遛达遛达呢?这个长假嘛和金融危机是毫无关系滴,相反在未来的日子,尽管我们遭受了燃油税和购置税的双重打击,尽管再度整合的传闻不断,恰似开封的黄河一般悬在头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决口,但是今后的情况应该还不至于太糟吧

    开始的计划是开车去黄山。看天气预报春节期间黄山可能下雪,黄山雪景可是很有名的,去看看绝对值得。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之后可以再顺便看看皖南著名的民居村落,去年十一曾经去过宏村,感觉很不错,这回可以再去西递看看。然后的行程嘛,既可以南下江西婺源,也可以东行杭州南京,行程7天左右。哇噻,兴奋中!联络两个好友,居然一拍即合,两家都有车,都有年纪差不多大的孩子,大人小孩都有伴儿,堪称一次完美的出行。本次黄山旅行团共有大人5个小孩3个,初步商定3个大人从北京开两个车到黄山,其他两个大人带着3个孩子或飞机或火车去黄山,汇合后用两个车在规划路线上活动,结束时再由俩大人带着孩儿们飞回北京,仨大人把车开回来。多好的计划啊!可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还真是这个道理。渐渐的计划开始有了问题,先是约好要开一个车去的好友A春节要值班,值班时间正好跨在出行计划中间,还不能调班,去不了了;好友B一家车太破,担心开出去就回不来了,而仅仅开我一个车又坐不下两家6个人。干脆自己一家人去算了,偏偏这时小LD的耳朵有点小小的发炎,虽然很快就好了,可是医生嘱咐最好别坐飞机,高山的缆车也做好别坐。改变计划,去山东?去河北?似乎冬天还真没什么好的去处。去东北?也只是看个雪景,未免单调了点。去哪儿耍耍呢?这是个问题。

    咱也土鳖一回,吃饭去。

    • 家园 好久没更新了,结束了么?
    • 家园 【原创】春节没事儿瞎遛达之一,南太行峡谷

      上回说到,原本计划好的黄山行没了着落,自己单车出去小LD又不干,觉得没个玩伴好生的无趣。眼看已经腊月二十八九,临时抓人是一个也没抓到,好容易孩儿的舅舅愿意和我们去江浙,可回家一商量觉得路途遥远孩儿也太小开车太累,要不咱就郊区一日游算了?嘿,我这黄山行竟然要落得个京郊一日游的下场么?难以言表的郁闷!事已至此,看来也只有这样了。抄起电话给家里亲戚挨个的打,问问三十儿家里的安排,先把年三十儿安排好了再说。什么,什么什么,你们要三十儿出发自驾游?带上孩儿一起?问我们愿意不愿意一起去?愿意愿意愿意,正愁没人一起出门呢,我怎么没想起你们啊,嘿我这脑子啊!去哪儿?河南?#@&……%¥!原谅我无知,没概念!记得《中国国家地理》上有过一个河南专辑,说过南太行什么的,就是去哪儿?得嘞,爱哪儿是哪儿吧,出门就行!

      就这么着,才有了今年春节瞎遛达的目的地,河南。事实上,这次仅仅去了南太行的峡谷,传说中的郭亮村,时空穿越的殷墟,还有华丽的洛阳龙门石窟和白马寺,所到之处尚不及河南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几百分之一。写的不好,照的不美,权当是看图说话了,各位就凑和着看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书归正传,年初一中午吃过了家里的薄皮儿大馅儿饺子之后,抹抹嘴儿,出发了。车在前一天已然是洗干净加满油了,开水饮料小吃饼干之类也已经采购齐全悉数装车。趁着这艳阳天儿,走。悟空问:去哪儿?师父答曰:安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出发时日公里表的里程59,因为加油时清了零,走时就没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年初一中午时分的北四环,路上没什么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还是四环,80公里巡航很轻松,可不能再快了,限速80,给拍了就200元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传说中的杜大爷没什么车,回眸给大爷留个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向前看,向南去的高速公路上也没什么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路上基本就是这景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打开巡航定速,定上110的速度,然后开音乐,聊天,打屁,逗孩子。唉,这太阳也太好了吧。车上带着孩子唯一的问题是不能吸烟。我这人胆小,开车基本不超速,和我干的工作有关,也和我见过的车祸有关。后座坐的俩孩子我都给提了要求,必须系上安全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走了这半天,才看见一辆货车。怪不容易的啊,我是开车去耍,人家是开车养家糊口。LP家里有个远亲,曾经开过一段时间的货车,准确的说是替汽车改装厂送成品车,辛辛苦苦的干了大半年,出了一次追尾事故,结果赔付了损失后不但前边全白干,还倒赔了钱进去。谁都不容易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快到石家庄了。这条高速公路原来叫京石高速公路,过了石家庄叫石(家庄)安(阳)高速公路,过了安阳叫安(阳)新(乡)高速公路,之后叫新(乡)郑(州),以此类推等等等等。后来还有国道主干线说法时叫京珠国道主干线。现在呢,按照国家高速公路网的编号命名规则,叫京港澳高速公路,沿线的标志标牌和公里桩还都没换完。想想就来气,这换回名字就得花一大笔钱,他们为什么不能一次就给定好了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花花绿绿的地方是邯郸,京港澳高速公路河北南段上最后一座大城市。看起来真的是大城市啊,不比铁岭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晚上19点左右,我们摸进了安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不好意思,照糊了,将就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原来通过携程预订了安彩大酒店,4星,可进去一看,估计2星都够不上。好在有个速8快捷酒店,外表不起眼,里面很干净,还有家庭套房。价格又公道,标间160,套房260,还含早餐。就速8了。放好行李停好车,晚饭了。这家叫豪享来的有很多牛排套餐,才3、40一份,还24小时营业,就是人多,坐里面跟掉蛤蟆坑里差不多。里面人家不让拍,出来光线不够又糊了,各位仔细看过之后别有呕吐感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FB之后带着孩儿们去放挂鞭。安阳挺有意思,没什么人放花,都是小鞭和二踢脚,礼花弹就更没人放了,我猜是因为那些都有点贵。绝无看不起人的意思,动不动就200多的礼花弹,我也觉得心疼。好在我家书房的窗户临街,视线颇佳,每年除夕别人在空场上放花打礼花弹我家都能一个不拉的全看全了,就冲这个我的房子买的也值了。我以后要卖房子,一定加上这一句:水景大房,坐拥除夕不夜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第二天也就是初二早晨照的速8门脸,挺不起眼的吧。初二还看不见什么北京的车,初三之后遍街都是,可见北京生存环境之恶劣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老人家的现役宝驴,1.8升直列4缸涡轮增压,功率150马力,扭矩210牛米。好车是比不上,欺负欺负一般滴日本车韩国车还可以滴。同去的亲戚开一1.5的丰田威驰,后来直跟我抱怨,你小子嫌别人慢你一加油就超了,我跟你后边儿你知道我多痛苦么,我是真追不上啊

      土鳖呢,这回喘口气去

      • 家园 老兄入住的速8,可是这个?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们这儿很多呢。是个挺大的连锁汽车旅馆,服务和价格都不错。

        维基说是最大的连锁汽车旅馆

      • 家园 【原创】春节没事儿瞎遛达之一,南太行峡谷(续)

        上回书说到初一晚上在安阳落了脚,一夜无话。早晨在酒店吃过早餐,施施然上路直奔南太行峡谷,确切的说是石板岩乡的王相岩村。

        从地理上看,太行山就像是一堵墙,横空出世般矗立在华北大平原西侧。太行山位于河北、山西和河南三省,常言道八百里太行,是说它的总长度大约有400公里。 习惯上人们把太行山分为三段,即北太行、南太行和西太行。大体上说,位于河北省境内的部分,叫做北太行,位于河南省境内的部分,叫做南太行,而西太行,则位于山西省境内。西太行地貌接近于黄土高原,与南、北太行的差异较大。南、北太行虽与西太行迥异,但也有相似之处。最大的相似之处是它们都位于断裂带上,分布了难以计数的冲沟,山形陡险,沟内分布着非常高大的岩墙。

        而南太行与北、西太行相比,则另有一个最大的不同点,那就是西太行和北太行都严重缺水,南太行则不然。西太行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不用多讲;即便是不那么荒凉的北太行,也同样由于缺水而难以看到大面积的森林,以裸露荒原和岩石为主,只有小片的林地隔三差五地点缀其间。唯独位于河南安阳、新乡、焦作、济源境内的南太行,水源充足,特立独行。南太行所在的新乡、焦作一带因地下水源和地表泉水众多,素有“华北地下水库”之称。当地修建了大大小小几十座水库。就整个南太行山而言,不仅气候宜人,而且森林覆盖率较高。南太行山东侧是大断裂带,断裂带以西隆升成高原,以东沉降为平原,中间则是绝壁林立、山峰巍峨的太行断崖,南北走向的断崖经东西走向的安阳河、淇河、沁河、丹河、蟒河、卫河、峽河等河流切割,形成了众多的峡谷、悬崖、明泉,从而蕴藏了丰富多彩的自然山水和旅游资源,使南太行的风光雄秀兼具,绚丽无比。此外,南太行还有一个在北太行和西太行永远都无法看到的美景,那就是落差巨大的瀑布。在南太行腹地的云台山、郭亮、薄壁等地,常可看到几十米甚至几百米的瀑布高挂山前。可以说,正因为南太行有山有水从而使得这里既具备了北方山的雄伟,又具备了南方山水的灵秀。对南太行来说,流水其实不仅带来了森林,带来了美景,同时还带来了旺盛的人间烟火,使南太行成为八百里太行山中开发时间最早、人烟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所以有人说,南太行是八百里太行山最美的一段,是太行山的华彩段落。

        我们此行要去的王相岩是南太行大峡谷中的主要景区之一。传说商王武丁少年时被父亲送往商都西部的林滤山和平民奴隶在一起生活,很快就和奴隶傅说交上了朋友。傅说觉得武丁虽贵为贵族,但能和平民相处,很赞赏武丁,而武丁觉得傅说很有雄才大略,只可惜是个奴隶。武丁继承王位后,为启用傅说,演了一出解梦的好戏,他对大臣们说我梦见先王给我推荐了一位大圣人,名叫傅说,这个人定能辅佐我治理好国家。大臣们信以为真,立即按武丁指的方向去找,最后在林滤山找到了傅说,并把他接到商都王宫。傅说就任宰相后,辅佐武丁把朝政治理的井然有序,使商王朝达到了空前发展。历史上称之为"武丁中兴"。因为相传商王武丁和奴隶出身的宰相傅说都曾在这里居住过,这里是王者相者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故而这个地方就被称为王相岩。

        站在王相岩的沟口向东看,对面的山叫朱雀峰,沟口左边的山叫左青龙,右边的山叫右白虎,当地人称"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是难得的风水宝地。刚一进入景区后有一个铁索悬桥,叫荡魂桥,据说有666根松椽作为桥板。水势大的季节,王相岩的瀑布之水从山涧倾泻而来,冲击着河底的山石,水声震耳欲聋。过桥之后,经过一段山路,就是传说中著名的之字形悬空栈道,修建在100多米高的垂直状的悬崖峭壁上。咋形容上去的感受呢,反正胆小恐高人士切切要三思而后行。过了栈道之后有一处绝壁,水多的季节飞瀑自崖顶飞落直下,这便是避暑胜地"仰天池"。飞瀑悬流25l米,古人在仰天池东侧的巨石上刻有斗大的"仰止"二字,道出了此处风景的绝胜独奇。在仰天池对面,有峭壁之间修建的小庙玉皇阁。岩前玉皇阁的庙基下,是为扩庙基和免除行人涉谷而修的古悬石九拱桥。桥在100多米深的断壑深涧上凌空架起,一个字,神了。

        闲话少说,还是继续看图说话吧。说话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路线。从安阳去王相岩好像也就6、70公里的路,先自安阳上往林州的高速公路,大约50公里的里程,之后在林州上往西北方向去石板岩乡的县道,半路上有一个Y字型路口,标有“太行山大峡谷”的路牌,左转后上山,过一个隧道,之后在一个三岔路口再左转就到了。因为一直是开着导航仪由导航提示行车,所以就没太在意途径的公路编号和控制点。我所叙述的路线都是大致上看地图得来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进入安(阳)林(州)高速公路前,路遇一个有趣的小车,各位,看出端倪了么?

        公布答案:山寨版三轮普锐斯 我朝随处可见有才之人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安林高速公路交通量几乎为零,50公里的路程就没遇见别的车。因为没车特别是没有大货车,故而路面质量奇佳无比,绝无颠簸感觉。只是这路边的工厂有些煞风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还是工厂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林州流行用喜字或者春联遮挡拍照,原因不得而知。不过万一出了交通事故,这可给查找涉案车辆加了点难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是春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出林州城西,就已然感受到太行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山的公路。路况不错吧?不料还没美多一会儿,走不了了,就我刚才说的那个隧道,正施工呢,过不去了!怎么这么巧呢,年初二施工?看地图,只有抹回头向东走回头路,在林州西北上省道228线,向北经姚村镇、任村镇再折向南,绕一个倒U字型的大圈子进石板岩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趁停车研究路线的机会,照照山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往下也看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来时的路,刚进山,还不算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时已经额外多跑了好几十公里路,绕过倒U字型的定点任村镇,开始进山了。可以想见,在百花开放的春天,郁郁葱葱的夏天,层林尽染的秋天,这路得多好看啊!尤其是秋天,金黄的落叶洒满一路,哇靠,挽着MM的小手在这路上一溜达,唉啥也不说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前方目标:太行平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没想到吧,这北方的峡谷里居然有这么漂亮的水景,这还是冬天,这要是夏天涨起水来,活脱一个小江南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水还真清亮,后来拿望远镜偷窥,水里还有野鸭子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真是开门见山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到达王相岩前的最后一个小镇,街道是石板铺的,房子也是石头的,看起来有点意思哈。各位,我是不是有点少见多怪了呢?这是为森莫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过了小镇,终于到达今天的目的地,王相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景区大门。因为是淡季,门票也可以商量了,我们6个人,不要票,100元搞定。面向景区大门右手,高台阶上有个农家菜,别看是景区里的,还真不贵,味道也很不错,6人吃得挪出来,才100多。尤其是酸菜炒过的小米饭,那叫香。吃过这顿农家午饭,我才真正知道我自己能吃几碗干饭,敢情也就两碗而已,撑的我这个难受,爬山都费劲,落在最后遭到众人无情的耻笑。整个景区几乎没什么人,门口加上我们俩车才停了区区5、6个车。倒是孩儿们吃饱喝足了开始折腾,追老乡家的鸡逗老乡家的狗,搞得鸡飞狗跳的。

        困了,土鳖吧

        元宝推荐:希宝,
        • 家园 秋天的时候去了一趟感觉还可以

          总的来说太行大峡谷如果自驾的话很值得一去,不过王相岩本身感觉一般,桃花谷也是,关键是传说中的瀑布水量太少了。如果去看看红叶的话应该不错。

        • 家园 好地方啊
        • 家园 春节没事儿瞎遛达之一,南太行峡谷(续完)

          对不住各位,这几天事多了些,没顾上写。先是家里的电脑莫名其妙的无法通过IE打开网页,好容易整好了,单位的电脑又完蛋了,险些把60多G的工作数据搞没,NND惊出我两身冷汗,我老人家这些年的小成果都在里边了,这要没了,不敢想了。还好,最后有惊无险。昨天想晚上写写,结果有一饭局我还被人灌多了,到这会儿我还头疼。闲话少说,咱继续看图说醉话。

          又发现几张峡谷水景的照片,先发几张。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上面两张照片可以清楚的看出丰水枯水间水位的差异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好,下边接着说王相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前文说到,站在王相岩的沟口向东看,对面的山叫朱雀峰,沟口左边的山叫左青龙,右边的山叫右白虎,人称"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这就是沟口对面的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往沟里看,也就是向西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在沟口的半山腰上看东北方向,可见峡谷中的公路和村落。左侧的山就是左青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附上另一幅照片,这是夏天的景象。这幅照片的拍摄者是爱卡汽车论坛北京分会的版主晨晓彤,我征得她的同意后将照片贴出来,可以做一个冬天和夏天景色的对比。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沟口的半山腰上看东南方向。这地方出了谷底有些平地外,再没什么平地了,老乡们在山腰上开出些坡地垒成梯田,多少增加点耕地面积。注意看对面山的豁口。听当地老乡说,抗战期间这地方来过日本鬼子。当时对面的朱雀峰上驻着国军,别看山高,可上面有水源,还有些台地,国军们生活倒也没什么问题。后来日本鬼子就是从对面山的豁口攻了进来,上了朱雀峰。山上的国军有的跳了崖。鬼子还把谷底的村子给烧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左青龙。山也不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右白虎。进景区后,游览路线是先过那个吊桥,之后上右边的白虎,经过一段石阶山路后上到白虎的半山腰,之后就面壁了。据说上面叫虎嘴。这个面的壁,目测应该有200多米接近300米高,几乎是90度的直上直下。上面修了栈道,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还比较能接受,上去后会到一个半山腰,有地方可以歇歇。第二部分就是之字形的最吓人的栈道了。为了怕出危险有规定,只许走栈道上去,不许走栈道下来。也就是说,走到栈道一半你害怕想退回去,不许。上去以后,再走一段山路就到了仰天池,之后有两条路,一条是下山了,另一条是爬一个垂直的100多米高的螺旋梯,再上一个新台阶,去看玉皇阁,之后下山。来王相岩,其实就是感受南太行的悬崖峭壁。这虎嘴的之字形栈道是全部栈道的一部分,但也是最吓人的一部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之字形栈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晨版拍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爬这个栈道可是TM费了劲了,总算是挪上来了。有碑为证,我真的上来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再来个标志性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在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上照的东北方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之字形栈道的俯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张应该略微震撼一些。这次去玩是我们和亲戚两家一起去的,两男两女两小孩。说来惭愧,一走山路,女眷们和孩儿们就嗖嗖的跑前边去了,只剩我和亲戚男龟行在最后,还不时做张口吐舌上气不接下去状,遭女眷和孩儿们的耻笑。爬第一部分栈道时,我和亲戚男还都不怎么有想法,爬之字形栈道时,我和亲戚男彻底的原形毕露。我有点恐高,亲戚男比我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90度峭壁的栈道上,我俩双手死抓着扶手,冻手也得忍着,忍不住往下看一眼,我靠真TM晕啊。脑海中不禁涌现出许多问题和冲动。问题是,这栈道万一禁不住我俩的份量,咋办啊?冲动是,每往下看一眼,都TM有一种纵身一跃跳崖的冲动和欲望。等上到山顶,据大多数群众说我俩已然是小脸煞白了。缓过一口气,质问亲戚男,你明知道你恐高,咋还领我们来这个地界,你怎么想的啊你?亲戚男幽幽的答,谁TM知道这栈道这么吓人!闲话少说,喝水,压惊,拍照留影,赶紧趁天亮走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左青龙上的点点冰瀑。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真是这个理啊。

          再来几个看看。这要是夏天,看着飞瀑直下,也怪不错的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峭壁上的小建筑就是那小庙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以下是晨版拍的夏天的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之字形栈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接下来就是仰天池了。这是夏天。我们去的时候山脚下是落水后冻住的一巨型冰坨。游览路线在仰天池分为两条,一条径直下山,另一条嘛下边再说。听老乡说,水大的时候,流水能把径直下山的山路的一段完全淹没。因水势很大,为防止流水把游客冲倒发生危险,不允许游客从此处下山,必须走另一条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就是那另一条路。从这100多米的垂直螺旋梯爬上去,走山腰的山路,去小庙,之后下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换个角度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来张晨版拍的夏天的。

          上去之后,还能玩这个。把你吊钢丝绳上,飞跃峡谷。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和亲戚男四目相对,默契的做出了决定,咱还是直接下山吧,点到为止吧。我承认我们很废柴,可是恐高的感觉不是说克服就能克服的。2000年我去世贸中心,那会儿拉登大叔还没搞野蛮拆迁,站在400多米高的顶楼上,能感觉到楼梯受风力的影响在微微晃动,当然这也许是我的心理作用。窗边的地板是玻璃的,透明,能向下看到地面像虫子一般的汽车。我站在玻璃地板上,头脑中的感觉和栈道上惊人的相似。除了头晕外,脑子里总抹不去一种冲动,就是想纵身一跃。导游附耳过来,说出了恐高的另一种感受,眼儿紧。MD,深表赞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麻利儿的,下山,必须的!只有走在坚实的地面上,我才踏实。有点闲心了,照个路旁的岩石。没学过工程地质,也不知道这岩石有什么说头?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山寨版的。

          王相岩,就到这里吧。土鳖了。

          下篇预告,时空穿越的殷墟。

          • 家园 【原创】春节没事儿瞎遛达之二,时空穿越的殷墟

            从王相岩回来就落下一个毛病,小腿肚子疼,走路腿儿发直,不能下楼梯。看来出去玩有时候和自虐也没什么区别。

            继续看图说话。5天的河南之旅,我觉得自然风光固然美不胜收,老乡民风淳朴更不必多言,但更让我感觉震撼的,还是殷墟。以前对历史的认知,其实大都都停留在书面上,脑海中留存的更像是铅字与图片的映画,缺少灵性与鲜活。而驻留在殷墟博物馆里,看着一件件从土中挖出的器件,那一刻,仿佛真的是有种时空穿越的感觉,仿佛是和祖先们直面相对,仿佛跨越了几千年的时空。我自知以我的笔触,绝难将这一切准确的表达。故而,强烈的推荐各位,如果有机会去河南,一定不要错过殷墟。

            在介绍殷墟之行之前,还是先让我们简单的回顾一下商的历史吧。

            商的简单介绍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第二个重要朝代。商朝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由商族部落首领商汤灭夏创立,历17代31王,历经五百余年,至公元前1046年被周武王所灭。夏代末年,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桀即位后四方诸侯纷纷背叛。公元前1600年左右,商部落首领汤联合其他部落消灭了夏王朝,商朝建立。相传商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大约是商丘以南的地方,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号。商开始定都於亳,也就是商丘,夏亡后都城西迁偃师,仍称亳。商代前期多次迁都,到盘庚在位时,定都於殷,就是安阳附近,并固定下来,从此商朝也称殷朝。盘庚迁殷以后,商朝进一步强盛。至武丁即位以后,商四出讨伐,征服了周围许多小国,扩大了领土,商朝达到全盛时期,史称武丁中兴。武丁死后,商朝逐渐衰落。商代最后一个王帝辛,就是商纣王,连年发动战争,大造楼堂馆所,后来周武王联合羌、髳、卢等部落,共同伐纣,牧野之战后,纣王自焚,商朝从此灭亡,周王朝建立。

            商的起源与盘庚迁殷

            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代开始的,迄今为止差不多有3600年。商的始祖叫契,传说他的娘是吃了燕子蛋生了他,当然这只是神话而已。商和夏同时并存于世。按照史记的说法,夏商周三代的祖先禹、契和后稷,都在尧舜的朝廷里服务。商在灭夏前,已经有了自己的历史,即所谓的先公先王时代。但商一直臣服于夏。从契到汤传了十四世,正相当于夏。后来汤灭了夏。

            商人喜好搬家,从契到汤这4、5百年集体搬了8次家,从山东到河北再到河南。前文说过,商开始时建都亳,就是商丘,按照丞相伊尹的主意停止了对夏的贡纳,引得夏的大老板桀生气,伐商,夏商两军大战于鸣条,就是封丘,结果夏军完蛋,夏朝亡了。商朝建立后,一度中衰,王室内部连续发生抢班夺权的纷争,兄终弟及的制度被破坏,都城几经迁徙,统治很不稳定。到了商王盘庚的时候,为扭转局面,于公元前1300年迁都于殷,就是安阳的西北,进行改革,“行汤之政”,政治中兴。商的历史以此为转折点。史书说,“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迁都”。到武丁时期,商达到鼎盛时期。商的行政制度以及贵族官吏有内服和外服之分。内服指王朝而言,外服指诸侯而言。也就是说,内服是商王直辖区,外服是通过贵族官吏管辖的间接管辖区。在甲骨卜辞中,把直辖区叫“天邑商”、“大邑商”或“大邑”,把间接管辖区叫“四方”、“四土”。直辖区大体上包括河南大部、山西南部、河北北部及山东西南部。四土,大体位于幽燕以南、汉水淮水以北、甘肃以东、苏皖以西。四方,指边疆地区的方国、部落。看起来,商的地面还是挺大的。

            商的人祭人殉和酗酒

            商王要向祖先和神灵献俘,各地贵族要向王庭献俘,透过商王贡献给他们的祖先和神灵。这种献俘就是人祭,通常一次要杀上几十几百人。方式很多,砍头剖腹都有。建造宗庙时,还要活埋人。每座宗庙奠基时要活埋幼儿,大门口还要活埋人做人殉。有座后来出土的商代大墓发现,生殉、杀殉、杀祭的男女侍从就有3、4百人。

            商朝酗酒成风,不但贵族如此,平民也不例外。以至于周灭商后,专门颁布了禁酒令。

            商朝的青铜器

            商朝不但农耕发达,青铜冶炼铸造工艺也已经达到相当纯熟的程度,有大规模的铜器作坊,有集中居住的炼铜工匠。著名的商代司母戊鼎,其成分是85%的铜,3%的铅,12%的锡。加入锡和铅之后,不但降低了铜的熔点,铸造出来的器物比纯铜更坚实耐用。青铜器里数量最多的是礼器,有爵、鼎、彝、盘、盂等;其次是兵器,有戈、矛、戚、钺、刀、箭镞等;还有车马的青铜部件和佩饰。

            礼器的制作很讲究,大都有浮雕的动物花纹。动物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真实存在的动物,比如鸟、象、虎、龟、牛、马等,另一类是自然界不存在的动物,就是神话中的动物,比如饕餮、肥遗、夔(音kui二声)、龙、虬(qiu二声)。饕餮是一种“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的怪兽,肥遗是一个头俩身子的蛇,夔是单足龙,龙是古人最尊崇的动物其形状描述各异,虬是有角的龙。所谓饕餮纹、肥遗纹、夔纹、龙纹、虬纹在青铜器上的表现形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描述。那么,在青铜器雕上这些个纹是个嘛意思呢?有专家认为,当时流行所谓的人与祖先、人与神灵沟通的占卜术,而那些个神话动物就是人神二界沟通的纽带与桥梁。

            有意思的是,虽然进入了青铜器时代,但当时的农业生产工具还是以木器、石器和蚌器为主。另外,商代已经有货币的概念了,海贝就是最原始的货币,以"朋”为单位,10个贝为一朋。后来的汉字里,凡指财产的字,大多都有个贝,应该与此有关。而商代后期出现的铜贝,是中国最早的金属货币。商代的人较之其他地区的人更精通商业,据《尚书》说,周灭商后,朝歌一带的商朝遗民“肇牵车牛远服贾”,从事长途的倒买倒卖。后来把从事倒爷事业的人称为商人,可能就与此有关。

            商朝的文字

            提起商朝文字,耳熟能详的就是甲骨文了。甲骨文最初在光绪25年,就是1899年,在安阳小屯村,就是殷墟被发现。从甲骨文的结构看,已经具备了汉字的象形、指事、假借、形声、会意、转注即所谓六书的规律。后世的人以此为基础,造就了约2万个汉字。

            历史说的差不多了,让我们走进殷墟吧。殷墟在安阳西北郊的洹河南北两岸,以小屯村为中心,面积约30平方公里。周灭殷商后,曾封纣之子武庚于此,后因武庚叛乱被杀,殷民迁走,逐渐沦为废墟,故称殷墟。小屯殷墟遗址是商朝后期的都邑,是武丁及其以后各王所居之地。

            殷墟博物馆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崔凯先生主持设计,建筑面积3535平方米,展厅面积2354平方米。从平面上看,殷墟博物馆酷似甲骨文的“洹”字,即取依附洹河之意,象征洹水在孕育商代文明中的重要作用。所有的建筑基本上处于地表之下,地表被植被覆盖,不会破坏殷墟遗址的原貌。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殷墟博物馆离我们住的地方很近,3公里左右,至少在今年的春节是每天都开放不休息。参观宫殿宗庙遗址的门票51块,加上王陵遗址的通票61块。导游费50,可能旺季会80.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检票进门后,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门,这个门的造型是取自于甲骨文中“门”的写法。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象形的门后边,是司母戊鼎的复制品。这个司母戊鼎可了不得,堪称殷墟博物馆三件镇馆之宝之一。原件在北京,地下展厅里有一个1:1的复制品。司,是纪念的意思,母就是娘,戊是娘的名字,合起来的意思是纪念叫戊的娘的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博物馆展厅在地下,这是入口了。因为展厅里都是国宝,所以还要二次检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猜猜这是什么?

            霍霍,公布答案,陶制的三通下水管。真是惊人啊,那时候的殷人居然盖房子已经如此的讲究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陶瓮。博物馆可以照相,但不允许开闪光。我没想起来带个三脚架,免不了的有点虚,大家将就看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殷商宫殿的沙盘模型。有点四合院的意思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吃饭用的家伙,餐具。下面的叫簋,北京有个簋街,其中的簋源于这个盛食物的盆。上边带仨爪的叫鬲,可以生火加热食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商人狩猎的纪念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左边的是觥,中间的是卣,右边的是爵,都是装酒喝酒的家伙。商人好饮酒,但据导游介绍,应该都不是高度的酒。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海贝。这在当时就是钱,估计跟今天的钻石不差哪儿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铜甗,知道装什么的不?看见照片上的人头祭祀4个字了吧?祭祀时,把人头切下来,然后放这个铜甗里煮。这古人也真够狠的啊。不知道煮完了,这汤汤水水的怎么个处理法?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祭祀坑,里面都是被活埋的人。商人崇拜祖先,杀人祭祀往往与祖先崇拜有关。商被灭后,这种祭祀方式迅速被遗弃。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农业生产器具,左边是石器的镰,中间是青铜器的铲,右边是蚌和骨做的刀和铲。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看,中间的刀状的东西,是青铜做的锯,加工骨制工具用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铸造青铜器用的模具。那会儿人的脑子就那么好使了啊,什么叫文明啊,真是活生生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青铜矛。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给领导干部做礼器得用真家伙,这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武器装备也不能含糊。四周的蛮夷还举着树杈跟你叫板时,带200来个装备青铜凶器的兄弟们,我估计那感觉就和今天的米国捏埃塞俄比亚部落差不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左边的是青铜箭头。中间的脑袋,可是博物馆镇馆之宝的第二件。看出端倪没?那脑袋上镶着个青铜箭头!这个阵亡者不知道是被谁给定点清除的,埋之前也没把脑袋上的箭给拔出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来个大点的看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个什么?有什么功能?诸位猜猜看,答案下期揭晓。

            吃饭去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弱弱举下手

              上边带仨爪的叫甗,可以生火加热食物。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028116

              这个,若是我没看错的话,三足的那个是鬲,而不是甗。甗是蒸食器,当中肯定有隔断用来透过水蒸汽的。

              鬲是字形和器形高度统一的青铜器之一,宽口收颈大腹三足。另外一个比较出名的是豆,尤其是高足豆看得更加明显。

            • 家园 【原创】春节没事儿瞎遛达之二,时空穿越的殷墟(续完)

              上期答案,当然不能是夜壶了,我晕@%^$#@^&*.........小科同学说的对,的确是食器。确切的说,是多功能野战炊事用具。首先,这东西能盛食物(这不是废话么);其次,下边有爪,可以架起来生火加热食物;第三,这东西上边有盖,妙的是盖子上边也有爪,当食物煮好后,把盖子取下来翻个个,放地上,俨然一个袖珍小餐桌;最后,这东西有提梁,方便携带。有点意思吧,反正我看了之后觉得那时候的人,脑子还真不笨。

              好了,下边继续。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一个铜方鼎。

              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

              前面说的殷墟三大镇馆之宝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现在真品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这个司母戊鼎呈长方形、四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

              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就是铜制的圆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酒器。左右把边的叫觚,中间俩叫爵。

              爵的名称是宋代人定的,取雀的形状和雀的鸣叫之义。爵的常见形制为深腹、圜底、三尖足、前有流、后有尾,侧面有把手,口沿上有的分立两柱。至于长流和尾的造型,主要在使其平衡,又对称美观。爵的整体造型舒展空灵,如同凌空飞翔的麻雀,反映了匠师的巧思。爵盛行于商代,并与觚等其他酒器配合使用,西周早期以后走向绝迹,这大概与周武王吸取商人酗酒亡国的教训有关。

              觚盛行于商周时期,作用相当于酒杯。觚的形制为一具圈足的喇叭形容器,觚身下腹部常有一段凸起,于近圈足处用两段扉棱作为装饰。商早中期器形较矮,圈足有“十字孔”。商晚期至西周早期造型修长,外撇的口、足线条非常优美,纹饰繁复而华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方的东西叫方彝,是盛酒器具,盛行于商晚期至西周中期。彝本是青铜礼器的通称,宋人始称这类器物为方彝。方彝的造型特征是长方形器身,带盖,直口,直腹,圈足。器盖上小底大,做成斜坡式屋顶形,圈足上往往每边都有一个缺口。也有少数方彝下腹外鼓成曲腹状。方彝的盖与器身往往铸有4条或8条凸起的扉棱,全器满饰云雷纹地,上凸雕出兽面、动物等纹样,给人以庄重华丽的感觉。商代晚期的方彝一般多是直壁,上口大于底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牛年了,咱也上个大牛。这牛的模样可爱吧,憨态可掬的,也是装酒的。说实话,几千年前这人的手艺就这么精湛,现代人要练手艺还不一定能赶得上。看过一期探索节目,说长沙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上面的金丝,那个细啊,现代人都不知道那会儿是怎么抽出来的。曾经按照史书记载的加工工艺尝试着抽过,可是就是做不到那么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是铙,又称为钲和执钟,是青铜打击乐器,最初的功能是军中传播号令之用,也可用于祭祀和宴乐。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是石磬。磬是古代石制的一种打击乐器。甲古文中磬字左半像悬石,右半像手执槌敲击。磬起源于某种片状石制劳动工具,其形在后来有多种变化,质地也从原始的石制进一步有了玉制、铜制的磬。照片里这个磬,可以在不同的部位敲击出五音来。要敲的不跑调,想来乐师的难度也挺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可是馆内的重量级宝贝之一,虽然赶不上镇馆三宝,但也很牛叉的说。这是一个觥(也是盛酒的器具)的盖子,上边雕有7条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换个角度看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是玉雕的龙。商代龙的形状和后世的还是有很大的分别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玉雕的小鸟,而且是大鸟背着小鸟。手真巧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玉雕的啄木鸟,形态有点夸张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甲骨文了。甲骨文,顾名思义,是刻在甲骨上的,一般字都很小,在博物馆里见的甲骨文目测也就5毫米见方。甲骨文的发现还有一个故事: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王懿荣的人,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主管官员。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觉得奇怪,就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是以人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研究它的学科就叫做“甲骨学”。在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5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1000多字。这个龙骨,通俗的讲是王八的肚子的壳,而不是后背。除了龙骨外,也有刻在牛骨上的。

              殷墟出土的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纪录。商代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胜利,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以至于生育、疾病、做梦等等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通常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这种小坑甲骨学家称之为“钻凿”。占卜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坑上加热,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做“兆”。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样子。从事占卜的人就根据卜兆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看个全的。甲骨可以多次占卜,所以上面都是裂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在牛骨上的甲骨文。这个牛骨,就是三件镇馆之宝的第三件,被郭沫若先生誉为“一片甲骨惊天下”的刻辞牛肩胛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左下角就是为这个牛骨发行的邮票。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司母戊鼎的复制品。司母戊鼎出土时右耳朵就是缺失的,复制品给配上了。

              看到这里,地下展厅的内容基本就结束了,当然我照的展品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下边,去看看商代的交通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殷商时代的车马坑,这些木质的马车都是原品,出土后在文物表面使用了特殊工艺,保证不会腐朽。左边是殉葬的马,右边是殉葬的活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来个前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博物馆按1:1复制的模型。为了说明大小,我特意照进了边上的一位女士。可见这马车真是不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个,是殷商时修的路,也是出土的哦。照片里路的长边,实际上是路的路面宽度,可以并排跑俩大马车,和今天的二级公路几乎一样宽。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殷墟宫殿的遗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遗址上的桩子是博物馆打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宫殿下自愿被活埋的武士。忠心耿耿的武士在地下世世代代的看护王室宫殿。当然,这个玻璃罩子下边的武士是复制品。

              大家知道,甲骨文是象形文字。那么,象形的意会,变化,对应的现代汉字是怎么样的呢?博物馆专门建了一个长廊,将破解的甲骨文一一列出。下边请大家看几幅。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一个小人儿,就是人啦。人停在门板上,就是亡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人长出尾巴,就是尾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两人为“从”,三人为“众”,人头上有小辫儿,就是“儿”

              下边大家自己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中间的也太象形了吧

              殷墟之行,就到这里。整个河南之行里,殷墟是感觉最好的地方。当然,也有缺憾。出门向右,紧邻殷墟,居然是安阳钢铁厂。不知道厂子建设时,对文物是否有破坏,也不知道钢厂生产时对博物馆有何影响。还是赶紧迁走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顺便说一句,出了北京,哪儿的汽油都比北京便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97号的,足足比北京便宜了将近5毛钱。虽然是勾兑过酒精的,但是加油时我还是抑制不住有种快感。

              下期预告,愚公移山之郭亮村。

            • 家园 最后那个应该也是食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