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汪丁丁与阿米诺酸事件-----答风雨声 -- 蜜饯

共:💬2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汪丁丁回信之二

      “疯侠”方舟子如晤,

      自从前天友人转来你的批评之后,我甚觉奇怪,纳闷这位“疯侠”怎么如此疯,

      尤其在接到你文革式地“点评”我的回信并毫无尊重对方的意思就直接发表在完

      全由你控制的“新语丝”网上,便在浙大网上声明“退出争论”了。无奈,由此

      便发现这个“新语丝”网站,根据我给你的那封信里说到的,我要用一些闲暇时

      间,以我的数学和科学知识,以你的文革方式对你的全部文章加以批评。结果是

      只有时间读“新语丝”2001年底到现在的文章。但感慨颇多,平心静气,希望再

      进一言,然后,你就好自珍重吧。

      我阅读“新语丝”时顺便把我觉得好的文章转贴到了浙大网站,并加了评语。

      当然,以你这么个疯狂自大的劲头,想必是不会到浙大经济学院网站去“视察”

      的。

      对你这个人的印象,我真诚地告诉你:如果连我都难以接受你的批评,那么,

      你的批评的正面效果几乎80%会被你的疯狂和谩骂抵消。例如,我在转贴你那篇

      “学术腐败在中国”的演讲词时,特意加了一句评语“好文章――虽然具体的人

      和事无法确认”。我的理由基于我亲身的体会,你对我那篇生物技术的文章的批

      评,真抱歉,在我从浙大网站读到的反映中,还没有谁不对你表示反感。如我在

      给你的回信里说的,你完全不针对我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整体理解发表你的批评,

      你的逻辑是:(1)作者没有正确翻译基本的英文名词,(2)所以作者没有基本

      的学术训练,(3)所以作者没有资格发表见解。这逻辑很荒唐,因为如此一来,

      爱因斯坦就没有资格谈论上帝问题,你就没有资格谈论“植物感情”问题。因为

      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感情”的定义十分繁杂,2002年新著至少两种仍以此为主

      题。从你的评论和我对你的批评看,你并不懂得我说的那些感情的哲学和心理学

      定义及其争论。

      好吧,我继续说我的感慨。于是,按照上述的你的批评逻辑,我因为一篇文章

      的基本术语的汉语翻译问题而成了“不学无术”的人。这在文化革命的术语里叫

      做“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我们这一代知识青年都知道这点小伎俩,十分愚蠢

      的,这与你推崇的鲁迅文风风马牛不相及。不过,你的疯劲儿有些像鲁迅。

      继续说我的感慨,我为什么要加上那句评语“具体的人和事无法确认”?因为

      从你对待我的态度和你的批评逻辑判断,我很难相信你那篇讲演里披露的国内学

      术腐败是否为“事实”,抑或如你对待我那样,完全是你的心理疾病导致的“幻

      觉”?

      所以,我诚恳劝你一句:疯侠的个性肯定会减弱你的正确批评的份量,我的这

      一结论完全不以你的个人意志为转移,不信的话,我们五年之后再来评论你的批

      评吧。

      最后,从你的言论和你在加州大学圣迭哥演讲的照片看,你有相当明显的“受

      迫害狂(Schizophrenia)”症状。是故,称你为“隔着太平洋吆喝反腐败的疯

      侠”,不为过也。你批评我居然顺便把我当顾问的《财经》也一并挤兑了,实在

      有违厚道。稍问海外财经人士,哪个不知道《财经》是中国反腐败的重镇?外加

      一句讽刺你的话:不比你在加州隔洋吆喝,我们反腐败是户口在中国境内,揭露

      “基金黑幕”,货真价实地担着风险在那里工作呢!你稍读我在《财经》的专文

      “世纪之交,义利之辨”就应当可以判断出来你和我谁是货真价实地在那里反腐

      败。

      五年后再聊吧。

      好自为之。

      汪丁丁

    • 家园 汪丁丁回信之一(方舟子夹评)

      下面是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汪丁丁的来函,是对方舟子批评其《新新经济》一文

      的回复。方舟子的答复见【】。

      方舟子先生如晤,

      实在没有想到,从一朋友处转来你对我的一篇文章的“批评”。我已经给那位

      朋友我的回答了。从你文字的语气看,颇有文革后遗风,不愧是方舟子。【方按:

      请具体指出什么是“文革后遗风”,这种遗风有什么不是,以及我的哪点“文字

      的语气”符合这个遗风。】但你对周春生(金融学教授)的批评已经说明你跨出

      你自己的专业太遥远了,【方按:我对周春生的批评(见“立此存照?周春生事

      件”),是指出其履历上有欺骗行为,所谓“美联储首席经济学家”的头衔不实,

      请问这和什么专业有关系?莫非经济学专业的履历是可以胡编的?更何况现在谈

      的是“生物技术”,距离谁的专业更近?】结果,所有的人都会询问,你自己在

      你所批评的人的那些领域里有什么学术成果吗?我必须承认,我是很尊重你的批

      评的,因为你对许多伪学术的批评都很正确和及时。【方按:这“所有的人”是

      什么人?要批评一个人欺骗、造假,无需首先自己要在那个人的领域有学术成果,

      因为那不是学术问题,即使是学术问题,也并不是需要有学术成果者才有批评的

      资格。不是连汪丁丁都承认我“对许多伪学术的批评都很正确和及时”吗?】也

      因此,我在浙大网上转贴了你那篇春风得意的专访(关于“新语丝”的)。毕

      竟,我只在边缘观察和思考我自己的问题,不打算指出“生物学的发展方向”,

      【方按:汪丁丁这一段让任何一个学生物学出身的人都要笑掉大牙的谬论,难道

      不是在指出生物学的发展方向:“生命体之所以不同于无生命体,是因为前者可

      以自动探索、适应、甚至改造环境。如前述,在纳米尺度上,这一区分开始变得

      模糊。例如,我们可以把生命体分解为单个细胞,把细胞活动分解为细胞内部各

      种蛋白体的活动,把蛋白体进一步分解为20种(或更多些)阿米诺酸的不同排列

      方式,最后,把阿米诺酸分解为氢、氧、碳、氮等元素,再重新用这些无生命的

      元素合成新的生命体。基因工程使得我们在这一合成过程中可以改变DNA链上的

      基因结构,从而新的生命体(细胞)可以不断复制自身。”】又如你批评的那样,

      我这里(夏威夷家里)没有任何中文书籍,更没有《英汉辞典》,【方按:如果

      一个人需要通过《英汉词典》才能知道生物学基本术语的含义,还有什么资格谈

      与生物技术有关的问题?】在《财经》的那篇文章,发表在财经刊物上,已经不

      应当被认为是学术文章了,仅为发表个人意见而已,【方按:汪教授的意思是不

      是说,除了学术文章,其他文章都是可以胡说八道的?】“封面”及“编者按语”

      当然是编辑的决定,与作者无关。你的批评在很多地方是不确切和情绪化的,故

      有“文革语言”遗风。【方按:我的批评哪些地方不确切,请具体指出。像汪丁

      丁这样毫无根据的“情绪化”指责,算不算“文革语言”遗风?】否则,怎会绝

      不批评我那篇文章的观点的主体而仅仅抓住“protein”、“genetics”、“amino

      acid”汉语翻译问题“笑掉大牙”呢?想必你自己,在批评这类“不懂专业”的

      翻译之前还没有时间上网查找吧?【方按:如果一个人对生物技术的基本概

      念到了完全无知的地步,那么他对生物技术的看法,还用得着具体去批评吗?汪

      丁丁肯定听说过“氨基酸”,见到“蛋白质由amino acids组成”这种说法,不

      知道amino acids就是氨基酸,还要另创新译,说明他不知道氨基酸是蛋白质的

      组成单位,而这是生物学的最基本常识之一。】况且,我到网上稍微查找了一下,

      就马上发现,我的翻译并非错误和令人笑掉大牙。【方按:请具体指出网上有哪

      一篇专业文献把“protein”(蛋白质)称为“蛋白体”、把“genetics”(遗

      传学)称为“基因工程”,把“amino acid”(氨基酸)称为“阿米诺酸”。目

      前只有中国自然辨证法学界还在用恩格斯用过的“蛋白体”一词,指的是“蛋白

      质和核酸组成”的混合体,和protein是不同的概念。“基因工程”对应的英文

      单词是genetic engineering,不是genetics。用google检索,“阿米诺酸”的

      网页有95页,除了汪丁丁自己贡献的5页,主要是有一家台湾公司叫做“阿米

      诺酸股份公司”、一部提倡素食的译著和一篇谈饮食的短文,没有一个网页是生

      物学、生物技术的专业网页。有人和你一样傻证明不了你不是不学无术。】

      1969年出生,福建,定居加州。那么,你的文革遗风是从何而生呢?鲁迅吗?

      【方按:鲁迅死的时候距文革的发生还有30年,和文革遗风何干?如果我学的是

      鲁迅,也只能说是鲁迅遗风。鲁迅遗风倒是一切不学无术者的大敌。】不论如何,

      希望与你建立直接的通讯联系,并希望把我的几本文集寄给你在加州的地址,以

      方便你进一步的批评【方按:不是刚刚说我没有批评资格吗,怎么又主动要求批

      评?】但我不喜欢文革语言,对不起,因为我是1953年出生的,刚好经历了文革。

      如果我也以你的方式,以我的七年数学文凭为资格,对你的全部文章加以批评,

      恐怕你的感受会与我现在对你批评的感受类似吧。【方按:如果有能耐,欢迎批

      评我的任何文章,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当然,批评是否有效,是另一回事,我的

      感受如何,更与批评者无关。不过我似乎没写过与数学专业有关的文章,所以这

      “七年数学文凭”,恐怕不会有什么作用。如果有人也能从我的文章中抓出低级

      错误,我只有感到羞愧,一定不敢这么理直气壮地威胁别人。】批评应当重在思

      想性,“科学不思”,这是海德格尔的名言,你对此大可批评一番吧?【方按:

      汪丁丁自己的批评要注重思想性,是他自己的事,我的批评偏要抓人硬伤揭下其

      不学无术的画皮,是我自己的事。我没有拜海德格尔当导师,也没有兴趣去批评

      一个已作古的洋人,所以他说了什么话,对我来说,都只当耳边风。】

      祝好。

      丁丁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