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絮絮叨叨说电影:姜文和阳光灿烂的日子 -- 谦恭的学生

共:💬40 🌺11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絮絮叨叨说电影:姜文和阳光灿烂的日子

    1994年过去了,1995年来到了。

    生活在1995年的那个秋天,中国的很多少男少女的脑海里,都被那两段来自意大利的英雄情节所激荡着。

    曾经的世界杯悲剧英雄罗伯特巴乔,带领四大天王攻击群,夺回了尤文图斯失去多年的意甲冠军。那随风飘逸的小辫子不知道迷倒了多少少女的心。

    而男孩子,则在电影散场后,赤膊爬上平房的屋顶(那个时侯北京的平房大都没有拆迁),尝试着在火烧云的夕阳下,叼着香烟,哼着那首著名的旋律:《乡村骑士》。

    尽管那个时候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机会看到这部歌剧,这首由马斯卡尼创作于1888年的意大利西西里风格的著名歌剧是被一部中国电影重新赋予了灵魂!

    这部电影的名字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导演是姜文。

    时间回到了1991年。当时的著名演员姜文,因为一次搬家,认识了一位邻居:作家王朔。一次,读到了那部著名的小说《动物凶猛》,那种感觉可真是来势凶猛啊!姜文时候回忆:小说就像引线和炸点,把埋在我心里的东西炸开了!

    在王朔的推脱下,在好友刘晓庆的鼓励中,姜文自己动笔,完成了这部电影的处女剧本,小说有6万字,而完成于1992年6月13日的剧本竟然有9万字,而且是他的剧本处女作。

    电影的内容虽然很容易被人误会是一部文革戏,但是本片的主旨,确实是在描写一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国家中的一群处于青春期的人的故事。

    完成了剧本,仅仅是一个开始,因为没有找到投资,1992年姜文先去拍摄了自己那部电视剧处女作《北京人在纽约》。第二年,因为拍摄上一部电影《狭路英豪》而结识的香港制片人文隽答应出资拍摄他的电影处女作,他旗下的香港港龙公司,和台湾协和公司以及云南的一家房地产公司联合投资100万美元。(这里面,刘晓庆所付出的努力是决定性的)于是,1993年4月摄制组正式成立。当时已经因为拍摄的《孩子王》《红高粱》《霸王别姬》等电影而被誉为“中国第一摄影师”的顾长卫也接受姜文的邀请出任本片的摄影师(顾长卫当时可是炙手可热的人物,(不是谁都可以代表亚洲摄影师试验柯达公司最新研制电影新胶片的!),正如姜文所说,一旦片子太差,至少还有个好摄影。其实,他只说对了一半。

    于是,好戏开场了!

    一部电影真正拍摄的时间是很短的,但是前期筹备的时间却很长。

    《阳灿》最初是计划从主人公马小军八岁一直拍摄的30岁。(很多影评家认为本片酷似法国大师特吕弗导演的大作《四百下》,殊不知《四百下》实际上也是三部曲的,描写了主人公安托万的人生前30年。)因此,作为票房号召力的保障,姜文是主人公的不二人选,少年和青年马小军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要和姜文的外貌近似。剧组几乎是在全国的中、小学范围内拉网寻找,并且动用了报纸电台等当时所有的媒体,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以至于那个时侯我的一个长成马脸喜欢不断眨眼睛的同学从自卑中愤然而起,最终赢得班花的爱情,电影绝对是一神圣的东西。)而姜文的选择方法十分独特,不是单个拿来看,而是用中、青、幼三代的合影来找到心目中的影子。最后,来自北京和平门小学的韩冬有幸第一个入选。而寻找青年自己的人选颇费周折,最后,在姜文的制造者:姜妈妈的推荐下,青岛孩子夏雨幸运入组。(太幸运了!)

    米兰作为本片的灵魂甚至是一个标志,最初竟然是考虑蒋雯丽来扮演的。(无意诋毁蒋姐姐,只是她当时略带神经质的眼神无法和北京女孩子那种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相契合)直到导演见到了一个给她感觉“甜蜜”的大眼睛贵州女孩子宁静(此前她已经主演了电影《炮打双灯》和《兰陵王》)。

    至于花样游泳队队的陶虹(小)当时不过是带着玩票儿的心理被意外选中的。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两位配角:斯琴高娃和方化。

    斯琴高娃的母亲一角是导演在创作的时候按照她的影子打磨的。

    而方化老师,则被姜文慷慨的称为自己的演员启蒙老师。本片的首长一角几乎就是为他量身打造的。坊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说姜文见方化的前一个晚上,夜不能眠,激动的看了三遍《平原游击队》。第二天见面,沐浴更衣,还是有点语无伦次。倒是方化老师先给他鞠了一躬:感谢你给了我第二次艺术生命。

    既然主角都到位了,戏可以开唱了。

    姜文导演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开始了自己的造梦之旅:1993年7月,剧组所有演职人员集中与北京良乡某部的汽车连,开始了封闭“训练”。不仅是吃住一起,听70年代歌曲,读那个时代的《人民日报》,导演甚至找来了一个杂技团自行车教练,来帮几个主角训练车技。而穿70年代军装成了日常必须,以至于剧组的时尚青年耿乐率先向导演发难!导演的回答是:这身军装要比现在的任何名牌都厉害!它是一种身份的象征,那个时候,青年们为了它大家甚至不惜用生命捍卫!现在哪个牌子的衣服可以做到!所有人无语。

    等正式开拍的时候,已经是冬天的事情了。而《阳灿》的故事是发生在七月流火的夏天,因此这本身就是一场较量的开始。而最先开拍的,就是那场经典的于北蓓怒闯男浴池的戏。据说来自不同方向的几个大水龙头足足浇了3天3夜。导演满意了,演员的身上也脱皮了。

    可怜的王朔先生自信满满的来客串当年名满京城的“小坏蛋”,一句“四海之内皆兄弟”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可就是这个看似潇洒拉风的几分钟,从早晨拍摄到了第二天凌晨5点。可怜的王朔被群众演员抛弃20余次,据说有一次大家实在疲惫了,抛上去居然忘了伸手接,幸亏一个演员手疾眼快,用腿伸着接了一下……听说后来王老师打死也不到剧组客串了。

    演员拼命,导演更是疯狂!为了寻找米兰家中那幅代表着美的照片,导演足足拍了4本胶片,按照一本四分钟计算,拍摄了16分钟。大家都知道,电影胶片是一秒钟24格。也就是说导演为了选择出一张照片,足足拍摄了23040张照片!

    电影前期拍摄完毕时,足足用了25万尺胶片,姜导演也一跃成为中国耗片比最高的电影导演!(据说外国的是英国的大卫里恩,拍摄的《桂河大桥》《阿拉伯的劳伦斯》脍炙人口)

    1994年1月,剧组停机。

    拍摄的辛苦,远远没有后期制作时的弹尽粮绝对于导演的印象深刻。资金的不到位害惨了剧组,若非当时大部分人的信念坚强,恐怕我们是无缘看到本片了。但是精神永远代替不了面包!拍出的片子总是要剪辑、混录和拷贝的。但是没钱了。姜文在给投资人文隽的信中,竟然使用了“九十九关都闯过来了,就差这一哆嗦了!一不做,二不休,再加把劲!”“再努力一下,拿出你的魄力和魅力来!”“在这点上我们要是再掉链子,那我们就真成大傻逼了!”这样的恳求和近乎威逼的口气来催促剩余投资,但是无奈文隽也是力不从心(据说这小子把钱都投资到了三级片上了!)。

    故事发展的了这里,应该有一个英雄横空出世,骑着白马拯救世界了!

    的确有个人,他就是法国制片商 让 路易先生。姜文几乎是带着最后的希望,用家用摄像机对着剪辑机拍了10分钟的片花给了他。就是这10分钟的花絮,感动了法国人。他写了一封长信给姜文,提出了33条意见!并且答应帮忙。几天后,德国电影象牙塔中的三圣之一的施隆多夫拿到了片花,肯后激动不已(据说是哭了),答应在自己的电影厂,有着欧洲好莱坞之称的德国贝克斯伯格电影制片厂完成混录。(这个厂诞生了无数的欧洲佳片,设备是整个欧陆最先进的)

    1994年7月12日,姜文到达德国贝克斯伯格电影制片厂。

    8月30日,在德国完成混录的同时,本片获得了三大电影节之一的威尼斯电影节的邀请,参加评奖和首映。据说片子没有公映,在混录阶段就接到邀请,在威尼斯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世界上估计也是绝无仅有的,除了我国的主旋律大片)

    但是距离9月9日的首映不足15天了!

    接下来就是生死时速了。9月6日,在日本著名的东京现象所完成后期后(因经费不足险些被小日本子扣住拷贝,我一直认为这段经历对姜文的后一部作品是有影响的),7日送电影局审查,在听取了电影局的数条修改意见(诸如剪去礼堂看电影那场戏,关掉胡同打斗时背景音乐国际歌,修改一些台词等)后,9月8日飞赴意大利。

    1994年9月9日,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在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首映。

    不过《阳灿》也真是命运多舛!历尽千辛万苦制作的两个拷贝(一个是意大利文的,一个是英文的),居然丢失了英文拷贝。考虑到大多数评委是欧美人士,这个打击几乎是致命的!无奈,在评委们混沌的看完意大利文的影片后,给了夏雨一个威尼斯影帝。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英文拷贝没有丢的话……(此假设来自昆汀塔伦蒂诺后来的说法)。

    1995年,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在上海完成国内首映。当年获得了大陆最佳票房,力压进口大片《红番区》《真实的谎言》《阿甘正传》。

    北京青年报用了这样的标题:阳光击败谎言!

    人们记住了甜美丰盈的宁静,记住了倔强不羁的夏雨。甚至还有略带顽皮的陶虹。值得一提的是,本片还发掘了另一个人的表演天赋:冯小刚。当时还不是很认同,直到多年后,看到那位叱咤百家讲坛的纪连海老师,才知道什么是入木三分!

    1995年,美国时代周刊列出了当年全世界的10部最有影响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名列榜首。被誉为中国的“美国往事。

    故事的结尾,我忽然想起了一个插曲:有着“鬼子专业户”之称的老表演艺术家

    方化老师出演此片的时候,已经身患重病。一天,他把导演姜文叫来,不好意思的说:我来演这个戏,我认为我的身体有问题,没有很好的完成这个人物,你的钱给多了,我不能要……

    一年后,老人去世,没有看到影片的首映。

    这次就是这样,咱们下次再说。

    • 家园 那就是我们的往事

      感谢姜文为我们重演了我们的青春,这真是一部好电影,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

    • 家园 我说纪连海怎么看着眼熟哪

      原来根子在这儿。

    • 家园 据方化的儿子回忆,

      因为方化老演鬼子,还演的那么象,所以,在政治上受到压制,生活中受到歧视,一辈子都生活的很压抑,而《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的将军一角是他艺术生涯中唯一的一个正面角色,圆了他的一个梦,也给他的艺术人生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所以,方化对姜文是很感激的。

      居然,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好久不见通宝的影子啦......

      • 家园 我怎么觉得方化八十年代演过国军中将?还是正面的

        印象特别深,因为看他穿国军制服感觉很怪异。

        《佩剑将军》?

        • 家园 可能是搞混了方化和项堃了

          也难怪,乍一看是有点象的...

        • 家园 回复猫元帅关于方化

          猫元帅说的那部电影应该是广西厂著名导演白沉(副导演就是郭宝昌)1977年拍摄的惊险电影《十天》,故事发生在临近解放的大西南,我军情报员受到伏击牺牲,3个小孩要把这个重要情报在10天内送到我军驻地。影片的主演是祝新运(潘冬子)和常戎(80年代中国荧屏著名肌肉男)。里面还有年轻的演员郭法曾(刘少奇的特型演员。)

          方化老师在里面扮演一个敌人的司令,没有了鬼子的跋扈嚣张,却有了国军将佐的城府阴险,因此,容易给人很深刻的印象。

          遗憾的是《佩剑将军》中,方化老师并没有出演角色。这部电影中的扮演两位起义将军的演员,王尚信老师曾经演过南征北战,但是我更喜欢小的时候看的那部《飞来的仙鹤》。儿另一位老戏骨项堃刚刚仙逝。

          缅怀一下,这样的演员以后可能越来越少了。

    • 家园 简单的说说美国往事和阳灿

      关于姜文导演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很多人认为,此片有抄袭1984年意大利导演塞尔吉奥 莱昂 导演的《美国往事》之嫌。甚至有观众认为本片的艺术成就还不及《美国往事》的一半!

      其实论起抄袭借鉴的大师,当属日本子的黑泽明,人家把莎翁的《李尔王》《麦克白》老瓶装新酒,土洋结合,改编出的《乱》《蜘蛛巢城》哄得老外一愣一愣的,得奖那是一堆一堆的。可是呢,日本人并不喜欢他的作品!在小津安二郎导演逝世的时候,日本报纸的题目是:世界的黑泽明有很多,而日本的小津只有一个。

      米国人真正承认西西里汉子塞尔吉奥 莱奥的作品,恐怕还是伊斯特伍德主演的《荒野大镖客》三部曲。美国往事中,真正让他们玩味的,还是莫里康内的音乐。

      诚然,国人对本国艺术作品严格要求是值得称道的。即便 阳灿 拍得让观众热血沸腾,广泛共鸣,我们也要说,人家莱昂的片子珠玉在前,文革的青春萌动我看着就是不如美国禁酒时期的小混混发迹历史看着来劲!我们完全有理由说,中国的红小兵无论怎么动物凶猛也不及美国的光荣与梦想来得汹涌。

      诚然,现在这个时代,大部分中国人都是让 吕克 戈达尔。看3000部电影不算啥!我们可以质疑权威。尽管北京电影学院的文学系主任苏牧先生,写了一部整整65万字的分析教材《阳光少年》,拨丝抽茧式的试图向中国未来的导演讲述阳灿的奇妙之处,而那部《美国往事》仅仅在苏老师更早的著作《荣誉》中占有1/5的篇幅,大部分还是与阳灿共享的;但是我们完全有理由说,学院的解读代替不了我们的审美!

      好了,不管您们到底有多喜欢“美国人的那些事儿”,我还是更对中国东西感兴趣。那里有我的全部情怀。也许一个大杂院的全景镜头,就可以让我回忆美好的童年。一个大辫子MM的背影,就是我的整个青春。

      我有的时候会有些 数典忘祖,但是我无法欺骗我的内心。就像吃再好的意大利通心粉,觉得还是炸酱面顺口,这是娘胎里带的,没辙!

      • 家园 电影理论俺不懂,反正就是觉得美国往事没阳光好看

        美国往事那个调调本来还是挺喜欢的,特别是配乐很喜欢,但是就电影本身来说觉得不是很好看。

      • 家园 肥猫多写点,正经的,看着不过瘾。

        肥猫多写点,正经的,看着不过瘾。

      • 家园 多年以后的一天

        走在街上,突然想起了这片子。

        明晃晃的阳光下面,我有种想掉眼泪的冲动。

        那美丽的青春就这么不留情面的远去了。

        “我车掉沟里了”!

        • 家园 一样的尴尬

          大约在十五年前的夏天,我们几个初中生挤在同学家的录像机旁,看了那部著名的《真实的谎言》。没有空调的房子里,大家都只穿短裤。

          当施瓦辛格的老婆柯蒂斯(月光光心慌慌的女主演,不好看,显老)在特工丈夫床前大跳艳舞的时候,我无意间发现一个同学脐下三寸的 小帐篷

          “我操!你丫怎么直了?!”

          “我……我……我尿憋的……”

    • 家园 哈哈,你是肥猫,继续,我支持

      哈哈,你是肥猫,继续,我支持

    • 家园 那也是我们的童年啊
    • 家园 有个问题?

      我记得小时候看电影的时候,1本是大概10分钟左右,1部片子大约8到10本,现在的1本比以前少很多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