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政府总是伙同资本家,把老百姓弄得没钱(八) -- 陈经

共:💬181 🌺52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政委 你要分析下未来人口组成变化

      呵呵。

      mmd,2001年 老子本科毕业

      真该出去工作,炒住房 我日。

    • 家园 地方政府、开发商,是真没钱了!

      这个是真的

      有的地方政府已经没有钱发公务员的奖金了

    • 家园 政府和百姓在低房价时失算,是因为都对中国发展速度没认识

      这个速度,在人类经济史上不太常见,所以政策制定人也没有经验。事后回想,大家都觉得亏。那是因为把发展后的实力,以及一定能发展成功作为出发点,考虑发展前的决策。

      以前单位同事聊天时,作为老百姓,大家对这个速度感触很深,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90年代初时,科里第一个买手机的同事,估计花了大价钱,忍不住要显摆一下,一到开会的时候,就把那个唯一的手机放在会议桌上,现在仍然是大家的笑谈。2000年初,买完车都没法显摆了,没买车的,大多只是觉得坐出租车更便宜或是女同事嫌开车安全压力太大而没买,周末出去玩,科里是开出一个小车队。10年,高档消费品跨度从3000元到10万元,只用了10年。想起来,确实有点震撼。

    • 家园 痛苦就是低价时没有抓住机会。

      刚毕业后不久的时候,去学校健身房健身,听健身教练在那里唉声叹气,说早两年,XX的房子才2000不到,现在都3000多了,说下手晚了,那时候,俺听到了,同唉声叹气,叹俺毕业晚了,没赶上好时候,买不起。等再过了两年,XX的房子已经5000多了,俺叹的气更长了。。。

    • 家园 以前国穷民穷,购买力不足,对前景信心不足,6000都嫌贵

      政府那班人也是摸石头过河,当然不能先知先觉。后随着形势变化,房价才涨上去。

    • 家园 政委英明

      就拿身边的人来说,我认识的单位里面35岁以上的人没有少于两套房子的,他们就属于便宜买了房子还不吭声的那种

    • 家园 查了一下香港的房价,给个网上的数据:

      1967年,香港房价是700元(均使用平米计算),1973年,均价涨到了4000元。1973年股灾后,世界石油危机,均价跌到了2500元。1981年,经济好转,均价达到了12000。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后,房价是7000。1997,房价炒到了10万一平米。2003年非典,跌到均价33000。  

        *********************************************

           目前2007年香港房价至高点出现在香港岛南区的山顶区,已逼近20万元/平方米。而最低的新界区域,公寓售价也维持在2万元/平方米。

          1967年香港房价是700元(均使用平米计算),以2007年香港目前住宅均价50000-60000元/平方米计算,40年涨了40倍!

      • 家园 老兄你这个是想说明什么呢?

        我还没看明白,是想PK老陈的哪一点~~~~

        好像他文章里面,至少这个段落,提到香港的就是,香港房价降了,50万人上街反对董建华~~~

        那么至少说明了,第一香港房价降过,而且的确民怨很大,降到有50万人愿意上街凑热闹的地步了。

        第二如果香港居民觉得降房价有民怨,那么似乎房价就不会太低了?

        然后老兄告诉我们,香港房价40年涨了40倍~~~

        这,这是PK还是送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