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综合】“亚洲飞人”邹振先的三级跳全国记录沉寂23年 -- raindrops

共:💬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综合】“亚洲飞人”邹振先的三级跳全国记录沉寂23年

    (一个多月前收集的资料,一直没有时间整理。这个周末赶工贴出来,给老叶捧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摄影/汪震龙

    “亚洲飞人”邹振先的三级跳全国记录沉寂23年

    翻开全国田径纪录,邹振先的男子三级跳全国纪录,是其中最“古老”的一项,至今已沉寂了23年。

    邹振先1955年出生于大连,18岁入选辽宁田径队,21岁进入国家队,从此开始了邹氏三级跳时代。

    1976年10月,邹振先进国家队尚不满一年便以16.60米打破了男子三级跳的全国纪录。1981年的大运会,他以17.32米的成绩,打破了全国及亚洲纪录。纵观其运动生涯,邹先后11次参加全国比赛获得全部比赛的冠军奖牌,4次跳远全国冠军。其间,参加过34次国际比赛,获冠军21次。

    1981年,26岁的邹振先在罗马世界杯上跃过17.34米,创下了当时的亚洲和全国纪录。13年后,那个亚洲纪录,被一个前苏联人以0.01米的微弱优势刷新。

    一晃20年过去了,但邹振先在1981年世界杯田径赛中创下的 17米34的全国纪录在国内仍无人能破。对此,邹振先说自己没有兴奋,只有担忧。为了鼓励后来者打破自己的纪录,邹振先自1997年起,已先后四次举办了“邹振先纪录挑战赛”,但令人遗憾的是至今没有一个人成功,奖金也一直无人能领。在去年8月25日举行的“大连杯”邹振先三级跳远纪录挑战赛上,参赛选手的最好成绩是16.89米。

    对此,邹振先再次向记者重复他那句已说了无数遍的话:“我真的希望他们能将我保持了这么多年的纪录打破,使之成为历史,而不再是压在我心中的一块大石。”

    在今年的石家庄田径奥运选拔赛上,河北小将李延熙的纵身一跃,打破了三级跳多年的沉寂,他以17米09的成绩突破了17米大关。邹振先在看过李延熙的比赛之后说,如果在今后的训练中一切正常的话,李延熙打破全国纪录,只需一两年的时间。他认为李延熙的身体条件很好,又比较年轻,技术也不错,如果在一些细节上加以改进,很有希望破纪录。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如今的“亚洲飞人”回首当年走上三级跳的路,觉得真是充满了戏剧性。邹振先18岁才进辽宁队,而在这之前,他根本未受过一天的正规训练。

    邹振先从小就爱跳,且弹跳能力极好,和同学比谁跳得高,总是能得第一。在中学读书时,他无意中看见高年级的人在跳三级跳,一时心动,就上去试了试,结果轻轻松松跳了很远。之后就由一个教俄文的老师教了一段时间,代表学校参加大连中学生运动会,得了个第二。结果,辽宁队的教练愣是没看上第一,看上了已经18岁的邹振先。

    他笑说自己到了辽宁队之后,看见教练在那儿量助跑距离还觉得特别奇怪,怎么还没跑就开始量了?后来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训练极为刻苦的邹振先终于得到丰厚的回报:进入国家队刚9个月,他就以16米60的成绩破了由自己老师田兆钟创下的全国纪录,比一开始计划的提早了1年零3个月。

    1978年,邹振先又在中日田径对抗赛中,以16米90创下了亚洲三级跳纪录。 1979年,他成为亚洲第一个突破“17米大关”的运动员,在亚运会上跳出了17.02米。

    而到了1981年的大运会,邹振先终于跳出了惊人一跳,17米32。

    就在大运会前一个月,刚参加完亚洲田径锦标赛的邹振先把脚给崴了。出发前,带队团长荣高棠给他下的任务是:一定要拿块金牌回来。尽管有伤,尽管对手实力强大,但邹振先当时一口应了下来。他是有压力的,1977年,同样是参加大运会,同样是因为脚伤,他最后没能夺得奖牌,获了一个第6名。

    为了尽快治好邹振先的脚伤,每次他去疗伤,团长荣高棠都亲自陪同,为了让大夫专心治疗,荣甚至亲自把守在门外,以免闲人进入。治疗在一步步地进行,邹振先在一点点地恢复,但直到比赛开始的前三天,他还不能快跑。

    参加及格赛时,邹振先是忐忑不安的,虽然只需跳过15米9就算及格,但他对自己的伤情没有一点把握,幸运的是,一跳之后,他竟发现似乎不是很疼。于是,对接下来的比赛,他顿时鼓起了信心。因此,邹振先一直觉得自己夺冠,最该感谢的人就是荣团长和给他治伤的安大夫。

    会上,邹振先顺利进入决赛,就在决赛的第一跳,也就是他的第四跳中,跳出了17米32。他笑着说,当时跳完了就觉得好像没使什么劲,不过自己也感觉到这一跳跳得不错,后来,看到裁判去找主裁判,才回过神来,是不是破纪录了?主裁判来了之后,一丈量,17米32,当时全场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就看见荣团长激动地在台下站了起来,他跑过来一把抱住了我,当时我们都特别高兴。英联邦运动会冠军康纳、跳远纪录创造者班克斯都跑来祝贺。”回忆起当年的情景,邹振先仍然激情四溢。确实,作为中国第一枚在世界性运动会的田径比赛中获得的金牌,这枚金牌实在是太重要,太有意义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邹振先在1981年大运会上的惊人一跳

    尽管邹振先已是一个46岁的中年人,但这个硬汉子走起路来仍是虎虎生风,一副英雄不减当年的风范。眉梢处,他的一双浓眉极有性格地上拔,令记者想起他的那句名言,“我就喜欢与比我强的人较量,干体育,就是要到国际赛场拿金牌。”

    中国田径曾经在世界上达到先进水平,可这几年的水平却大不如从前,一向爽直的邹振先说道,“我想当年我们这批运动员,像朱建华等,也没有现在的条件那么好,但都有不俗的表现,现在条件非常优越了,运动员的水平反倒不如从前了。”

    邹振先说,同现在的运动员比,那时的生活条件和训练条件都比现在差了很多。他1974年进入大连队,当时的伙食补助费只有一块五。星期天,因为不训练,运动员就只吃两顿饭,早上9点半一顿,下午3点半一顿。后来,到了国家队,伙食费上涨到了一块八,邹振先第一次喝上了牛奶。

    他说,正是觉得机遇难得,他十分珍惜在国家队的机会,也深觉要对得起国家给的这一块八,说起现在很多年轻运动员坐在一起就打麻将,他一脸感慨,“想当初,别说打麻将,就是抽烟喝酒我也不会。”邹振先说自己至今还不会打麻将,也仍然不抽烟不喝酒,“抽烟喝酒必然伤身,对锻炼肯定不利,要想出成绩,没有这点自律不行。”

    邹振先说自己退役后就一直做教练,也一直在找好的苗子进行培养,此前也曾培养过几个,但最终没能成功。但他说自己一直未放弃为中国培养优秀的三级跳运动员选手的想法。

    他说自己选苗的标准是,这个人一定要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不必一开始就冲着世界冠军,但一定有目标,并且能扎扎实实锻炼、肯吃苦。最重要的,是能不急功近利,只搞窝里斗。

    自1986年退役之后,邹振先一开始担任助理教练,协助其恩师田兆钟一同工作。几年之后,邹振先却离开了教练的一线岗位。“当教练,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看到自己的弟子超过自己,能将我的纪录刷新。”可后无来者,高者寂寞。这或许是邹振先,最终选择离开教练岗位的原因。

    1997年九运会期间,邹振先与多年好友、曾在广州部队田径队练十项全能的孙启东,萌发了自办赛事的念头。两人分头去拉赞助,“当时我就说了,即便拉不到赞助,我和孙启东两人各掏腰包,也要把这个赛事办起来。”

    “邹振先三级跳远纪录挑战赛”,就这样诞生了。而今年5月30日将在北京航空大学举行的赛事,已是该赛事的第六届。“胡子”还在揣摩如何进一步提高赛事水准,“这已是中心认可的正规赛事,但如何才能更好地体现‘挑战赛’的定义,也就是说要将参赛选手的状态,调整到最佳。”如今参加挑战赛的,是全国锦标赛中的前8名,但邹振先在考虑如何进一步提高赛事档次,“日后甚至可以将亚洲高手甚至世界高手,都请来参加,进一步将赛事搞大搞强。”

    当初邹振先办这个赛事,也就是想拯救三级跳远,让更多的人重视这个项目,从而也使更多人关心中国田径。“当时我感觉练三级跳的人少了,成绩也下降了,因此我很担心,总想为中国田径做些什么。”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82年,亚洲男子三级跳远纪录保持者邹振先在第9届亚运会上再度夺魁。

    邹振先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爱人郑达真是我国七八十年代女子跳高名将,是1978、1982年两度亚运会冠军得主,并在1982年的亚运会上以1.93米打破了当时的女子跳高亚洲纪录。

    共同的事业,使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1985年,邹振先和郑达真喜结良缘。如今,郑达真在北京体育局下属的先农坛运动技术学院训练科工作。

    他们还有个伶俐乖巧的女儿,名叫邹鹭。郑达真是福建人,女儿出生在厦门,由于厦门又叫鹭岛,女儿的名字由此而来。或许出于遗传,邹鹭的运动天赋颇好,她最拿手的是跳高,16岁的她,已能跳过1.50米,在学校和区中学生运动会上屡屡得奖。此外她的短、中跑能力也很强,还代表学校去跑4×100和4×400米接力。其实此前,小邹鹭从没正规地练过跑步,接力比赛开始前,她还打电话求助于爸爸、妈妈,进行临时咨询,没想到就在那一次,她所在的北师大附中,竟然还一举获得了接力赛冠军。

    问邹振先今后有什么打算,他的回答很干脆:“我不会离开田径。”本次石家庄比赛中,体育局副局长段世杰见到“胡子”后,拍拍他的大肚子开起了玩笑:“胡子,看来你确实是退役退早了,我看现在你还可以练,还能再参加比赛……”

    段局长的话,当然只是玩笑。但邹振先23年前的那个成绩,即便放到去年的巴黎世锦赛上,仍可以夺得亚军。自豪的同时,邹振先感到的还有深深的无奈。“20多年来,中国三级跳水平,不是在进步,而是在后退。我真是着急啊……”这是中国田径的一个悲哀,也是邹振先一直试图想改变的现状。

    邹振先田径生涯回顾

    1955年出生于大连。

    1973年开始接受正规三级跳训练。

    1976年以16.60米第一次打破全国纪录。

    1979年日本举行的亚洲田径锦标赛上以17.02米夺冠,并成为突破17米大关的亚洲第一人。

    1981年9月5日罗马世界杯田径赛上以17.34米再次改写亚洲纪录,该成绩列世界第三。

    1984年奥运会上作为运动员代表,成为第一个走进奥运村的中国选手。由于脚伤,奥运会上屈居第四。

    1985年与女子跳高名将郑达真喜结良缘。

    1986年退役,担任当时国家训练局的教练。

    1997年起,创办“邹振先三级跳纪录挑战赛”。

    • 家园 也说两句

      原贴里的插图象是邹振先在美国自由钟田径邀请赛上夺冠后拍的。那次中国好象拿了五个冠军,除邹外还有申毛毛的男子标枪,成绩都很不错。

      81年大运会邹得了第一,紧接着在罗马跳出17米34获得第二。那次冠军是当时的世界记录保持者,巴西人奥利维拉,成绩是17米37,就差一点。事后邹回忆说当时穿的短裤太肥,落地时在沙坑里蹭了一下,成绩足足少了10公分。

      就因为这大裤衩子邹振先没当上中国第一个田径世界冠军。

      那以后不久奥利维拉出车祸,好象是残了,邹还挺遗憾的。

    • 家园 练武术的不是说一个“虎形”出去十大步么?

      区区三级跳又有何难?咋都不出面了呢...

    • 家园 【文摘】邹振先的遗憾--中国田径琐谈

      邹振先的遗憾--中国田径琐谈

      2003-12-26 22:01:00

      解放日报

        中国田径“最老”的全国纪录,是男子三级跳远的17.34米,由名将邹振先于1981年9月5日在罗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赛上创造。当年才26 岁的邹振先,如今两鬓已有了白发。“我的这个纪录何时才能有人打破啊?”在2003全国田径锦标赛三级跳远的比赛场地边,邹振先发出了感慨。

        眼望着一拨拨的年轻选手,记者问邹振先:“现在运动员的身体条件都比你那时好吧?”没想到邹振先大声反驳道:“哪啊!不是说大话,论协调性,这帮人没一个比得上我。我能打篮球、排球,还能踢足球,他们呢?没有良好的协调性,怎么能完成好三级跳远的动作?”

        “现在的运动员,从小就被盯着出成绩。那是急功近利!”邹振先一语道破天机。他说:“过去走的是少体校打基础、省市队搞专业、国家队精加工的路子。如今,运动员刚练不久,就逼着他们出成绩。结果,绝大多数运动员从小就变得很单一,除了跳远什么都不会。因为顾不上全面的身体素质发展,浪费了一大批人材啊!”

        邹振先还给记者讲了这么一件事:去年他到广西南宁讲课,在场地边看见有个教师在教学生跳远。他在做起跳示范动作时,居然是“同手同脚”,“这岂不是误人子弟?”

        邹振先希望有人来打破他保持了23年之久的全国纪录,中国田径的小伙子们,你们要加油啊!(记者严子健)

      • 家园 【文摘】邹振先三级跳挑战赛 纪念封邮票问世

        邹振先三级跳挑战赛 纪念封邮票问世

        新华网 (2004-05-28 19:32:21) 来源:北京晚报

        2004 邹振先三级跳远挑战赛纪念封和个性化邮票问世了!包括一套4枚的个性化邮票和5月30日挑战赛的纪念封。邮票主图是喜庆的中国结图案,4幅副邮票的主题分别为“邹振先肖像”、“邹式跳法英姿”、“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奥运村开村典礼”、“2004年5月30日北京晚报报头”,4枚邮票记载了4段历史。

        纪念封和个性化邮票由北京晚报与北京市南区邮电局合作推出。南区邮电局局长李玉峰说:“邮票是见证历史最好的载体,希望中国田径人士能够尽早突破这项沉睡了23年的纪录,让这枚邮票为今年挑战赛留下2004年历史的印记。”

        李玉峰向挑战赛和邹振先赠送了200版挑战赛个性化邮票,他表示这是南区邮局职工对这项赛事的支持,也希望中国田径界再攀高峰,为国争光。

        李玉峰介绍,个性化服务专用邮票整版由16枚邮资主图和16枚空白附票组成,在附票上可以根据需求者的要求赋予个性化特征内容。利用制作好的个性化邮票,还可以制作纪念封、整版邮折和专题邮册。该种邮票是大型会议、活动和公司庆典的最佳纪念,扩大活动影响的最佳载体。南区邮局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最近将有一套专门为小朋友设计的个性化邮票,将在“六一”期间上市,为孩子们的节日增添喜庆气氛。

        本报记者陈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