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存在未必即合理,论上海的房价 -- 网师园

共:💬207 🌺16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觉得这种情况,最终还是靠市场纠正

        市场不会永远支持某一个固定价格的。所以静态下,19000可能会变成2万多,也可能会跌到1万以下。

        但是静态市场过于理想了,实际上动态因素很多,包括整体经济运行、资金流动性、民间资本投资方向等都会对房价造成影响。结合国内的形式,在没有出现大的动乱的前提下,资金会继续在股票和房产两个市场间流动,房价上行的趋势是无法阻挡的。

        • 家园 市场不是万能的

          关键是集权政权如果控制生活必需品价格以牟利, 那么供求关系是可以被人为操纵的. 参考清朝的盐专卖制度. 真正的市场经济下可能缺盐吗? 关键是用集权控制后, 可以人为控制形成供需的不平衡, 然后从所谓的"刚需"谋取暴利. 如果任君志强生活在那个年代, 肯定可以写出一篇雄文, 论证为什么盐价多高都不算贵, 为什么穷人应该满足于吃劣质盐, 为什么盐价应该涨100年

          • 家园 又在抄经济管理板块的那个笑话了

            起码的经济学原理

            第一,盐是可以无限再生的自然资源,而大城市中心的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紧缺资源

            第二,决定价格的是供需而不是成本

            • 家园 起码的原理

              起码的经济学原理

              第一,盐是可以无限再生的自然资源,而大城市中心的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紧缺资源

              第二,决定价格的是供需而不是成本

              第一, 盐还是无限重复消耗的呢, 而土地和房产并不是消耗性的资源

              第二, 不错, 决定价格的是供需而不是成本, 而集权制度下的供需是可以人为控制的, 这就是房产价格暴涨的来源 ---通过限制房地产准入, 限制集资盖房, 小产权交易, 抬高土地出让金以限制"供", 通过大城市落户口, 子女教育政策, 放松购房信贷政策来提高"需". 结果是各级政府通过暴涨的土地出让金和各环节的灰色收入赚得盘满钵满

          • 家园 这么说就偏激了

            现在国内房地产的情形,确实有政府从中牟利的事实,但是绝对不是“集权政权控制生活必需品”。尤其是“控制”,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我觉得比较准确的描述,说得好听点就是政府在房价上涨中获利,因此缺乏动力去降低房价、改善人民居住条件;讲得难听点就是政府被开发商(其实更应该说是被政府自己)绑架了,无力出台政策,促进房价下调。

        • 家园 这种趋势实际上是对上海地位的过分拔高造成的。

          上海有多少人?2000万,上海人口密度已经很高了,这个是就全上海包括县区来讲的。但这么多的人却都向往内环以内的房子。也就是说,在密度很高的一个地区,所有人都倾向于一个仅仅只有十分之一(可能更少)的地区。再加上每年涌入上海的几百万人,他们也关注这个地区,而这几百万人后面是几百万家庭多少年的积蓄。这么大的量,你不要说炒房客了,你就是都是自住的,价格也跌不下来。

          如果大家对上海房子不要那么care,只在上海工作的,就租租房,就是要住的,买个远点的,再买辆车。如果都是这么想,市场怎么可能过热。但大家有这个想法么?

          我的好多朋友,都是刚到上海工作,父母就带着积蓄过来,买房子,然后就准备上海养老了。这不就是全国人民到上海买房么?

          • 家园 del
          • 家园 你翻过来想一想,如果上海的生活成本很高

            是不是也就意味着上海的人力成本也会很高,一些低回报的工作就不会留在上海了。一些行业会到其他城市发展。留下来的公司很多职位也会放到附近城市里去。你听说过外包吗?

            最终,工作机会减少了,在上海工作的人也就少了。我不清楚你的朋友是做什么行业的,万一十年后他的职位到了其他城市,他的收入也因为地区差下降了,他的房子怎么办。

            你想想美国那些大的it公司,有几个在纽约啊,全都在硅谷的哪个镇里。

            • 家园 但是到上海工作的人没有几个象你那么想的。

              你的想法很好,但是实际上,上海没有几个人接受你的想法。

              你说的工作到了其他城市,我有几个朋友已经出现这种情况了。由于金融危机,上海分公司的撤销,他们被弄到北京去了,但是他们房子在上海,老婆在上海。

              但就是这样,每个到上海工作的人,第一个念头就是工作几年买房子,或者父母带积蓄来买。

              想法虽好,奈何人家不接受,呵呵

              • 家园 再补3个例子

                去年去上海见3位老同学,情况各不相同。

                一位上海本地大学硕士毕业,已经工作了几年。算是我身边走专业路线走的最深的,收入也很不错。还没买房,因为忙,有点空都去健身了,老婆都没找呢。问他,你不急吗?他说,急啥,我哥比我大5岁还没找呢,听说北京那创业气氛浓如何如何。。。。后面都是专业上的事了。今年受经济危机冲击特别大,快要休无薪假来找我玩了

                另一位外地大学硕士毕业,因考研耽误了几年,去年6月刚毕业。毕业后一个月对我说,我想买套房子,租出去,等差不多还完了就再买一套。我问你现在收入如何,他说税前7k,我去过他父母家,了解他的家境,直接跟他说,“去死吧你。。。”

                还有一位外地大学本科毕业,毕业时换了专业。工作数年后来上海,正赶上经济不好,他只好打打零工。转过年他问我,北京那有工作机会吗?

              • 家园 实际上我现在的公司总部就在上海

                人上一万,形形色色。哪有那么铁板一块的。

                组里有个mm,3月份从上海派过来的。问她,在上海买房子了吗?她说哪买得起,那么贵。又问她,打算和你男朋友在北京买房子吗?她说,不买,最多在北京呆2年。再问,你打算怎么办,她说,我找个正规租房合同,用公积金付房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