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沈洋:美国电影之俗与中国春晚之俗 -- AleaJactaEst

共:💬5 🌺1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沈洋:美国电影之俗与中国春晚之俗

    所有美国电影都以男女主人公啃腮帮子结束。美国这个保守民族让我在公共场合看到这种准性行为的时候并不多,但是电影里男女主角却喜欢在盛大场面、众人面前、开阔地面大肆KISS,好像不来这个就不爽,就不算电影。当然他们这样接吻是有理由的,因为世界总是由这一对男女拯救的。世界的命运悬在他们之手,除了他们别人都是白痴。而且他们还应该庆幸两件事:一件是,在每个环节都是在最后关头化险为夷的,如果晚一秒钟,宇宙就化为灰烬;另一件是,他们一组的其他同伴(通常都是男的)都死光了,当然作为他们对手的白痴们死得更猛,只剩他俩在众人前打KISS。不管女主角是怎样的外行,她总是能帮助她的男人,救他的命。她很准地射击,一对一打倒壮汉以及操纵从没用过的机器。

      所有的美国电影里都要有恋爱。这也就罢了,问题是美国的电影无论背景在哪个时空,它们的恋爱故事都是一样的现代好莱坞风格。在古埃及,古罗马,东方和欧洲,电影里总是有很有主见的女孩,滔滔不绝地向无知的人们宣传男女平权、婚姻自主,甚至民主制度。她好像天生就要与男人试比高,总是大胆、泼辣、具足主动性。片子里的男人也是心甘情愿听她调遣,甚至她的男人也常常在她的鼓励下重获勇气。无论怎样的文化下,他们都会在感情升温的时候找到四顾无人的场合并且做爱。当然因为是美国片,做爱之后永远看到的是女主角用被单、衣服或现场破布遮住身体只露出肩膀,好像刚才啥也没干。这种时候的男人总是很懂得后戏,一定要陪女人说一段才行。美国人不能拍历史。即使他们自己的历史,也不要拍19世纪中期以前。那太久远了,看过PATRIOT吗?瞎扯蛋。可是他们认为人就是那样的,美国人就是那样的,世界人也应该那样。所以美国人即使拍中世纪的欧洲,里面也是一群满嘴美式价值观的人。他们丝毫不觉得这样好像不太协调。美国版的“战争与和平”根本无法与苏联版相比。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他们会怎么拍“三国演义”。以好莱坞的条件,却眼看着让英国演员演Lord of Rings和Harry Potter,真是耻辱。可制片商也不傻啊。

      美国人固然如此肤浅,但是我看他们仍然是有向上的追求的。比如,他们对历史很无知,就很热爱历史。电视里面谈历史的节目很多,个个讲的头头是道。

      老中正相反,老中演什么象什么,可是老中向下看齐。看看昔日优美的昆曲表演,那婉转、悠扬的古韵,再看看今天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品“我是猪”“我是狗”。老中本来是含蓄的民族,现在却追求肤浅、滥俗,在跟美国人学习吗?

      美国电影之俗跟中国春晚之俗的区别在哪里呢?美国人虽俗,但是他们总有一种“气”。可以说是正气,可以说是克制,也可以说是庄重。美国有没有类似晚会呢?我在美几年,看到电视上出现纪念圣诞或新年的晚会很多。比如,华盛顿就会举办这类活动,总统和其他政要会出席,与民联欢。这些晚会的台面实在逊色多了,大概也就仅够摆上古典乐队再加个合唱团。象中国的晚会里的那种大规模歌伴舞场面很少,事实上,大型摇滚风格的表演好像从未在这类晚会上出现过。为什么呢??大概就好像,穿睡衣很舒服,但是不能穿去上班一个道理吧。晚会主要是唱歌,圣乐占很大比重。当然美国人唱圣乐也是很flexible的。比如黑人合唱团会摇头晃脑。小孩子的合唱团也比较活泼。但是摇头晃脑也好,活泼也好,他们不脱那种“气”。轻松而绝不失庄重。这类晚会还侧重全民参与,比如会请某州某小学的合唱团来表演,最后照相的时候,总统往往跟这些业余演员在一起。舞蹈和小品节目好像也有,但是也是比较偏重传统风格的。比如圣诞节晚会,会有小孩扮成约瑟、马利亚和三博士、牧羊人等。说白了,我感觉美国人的晚会“不俗”,没有他们的电影俗。

      那么俗从何而论呢?我想上述电影里面的俗指的是雷同、表现手法的单一、人物内心世界的简单和缺乏依据背景的变化。而中国春晚的俗则指价值取向的庸俗肤浅,以及刻意制造歌舞升平气氛的某种虚伪。看美国的晚会,做作是很少的,感觉他们的微笑不是职业的,他们的喜悦是自发的。我想更重要一点是,他们时刻有着对上帝的尊敬和对自己的自尊,而不会在晚会上说我是猪我是狗。这难道是革命造成的区别吗?否。腊月二十三对待灶王爷的方式正是中国人宗教心理的反映。中国人总是一劳永逸地重视物质的。这使得我们的节日根本成了没有心子和精神的空洞的玩意儿。现在过年就只是满足五欲而已。很多人回忆童年的春节,好像多些东西,是现在我们失去的。那是什么呢?那就是被春节晚会SPIT ON的东西。

      大概从周礼的时代起中国人就有了纪念春节(古称元旦、年)的仪轨。对中国人来说,节日是礼的文化的反映。庆祝节日就是行礼,而礼是人安身立命之本,是对父母、妻儿、祖先和家族应尽的义务。礼要求人庄敬端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连夫妻性生活也被称为周公之礼去持守。一个人因为这样的责任和使命而有了庄重的内心。过去的过年,包括了祭祖、谢神、对家人亲友叙礼。这些,已经残缺不全了。人们想尽力去挖掘、寻找回来那种感觉。比如,他们重新办庙会和花会,但是,没有了庙会和花会的本来精神,这些空壳也仅仅是慰藉而已。我们的社会没有了礼,只有礼崩乐坏。当现实生活中充满了冷漠、欺诈、争夺、残酷的攀比、歧视、伤害、糜烂和赤贫的时候,舞台上的职业的欢欣鼓舞,人为的普天同庆,声光科技制造的群魔乱舞,只会刺激我们的眼球和耳膜,而在内心里,可能一个涟漪也留不下。我们回想起童年,想起乡下的祖母和外祖母,盘腿坐在炕上,温和的脸。那时没有电视,过年才能痛快吃肉,可是你感觉幸福和安全。如今呢?春节晚会在室内喧嚣,可是你推开防盗门看外面,世界已经不一样了。

    • 家园 农民文化和市民文化的提倡,是在拉平价值判断,无可厚非

      经济不平等,至少文化要装着平等。精英阶层和中产阶层根本不用盯着春晚生气,不看就是了,不要想着用什么虚伪的“高等文化”侮辱农民——他们接触不到,也欣赏不了。要想教化农民最好办好教育,少收点学费,降低点大学入学门槛就是了。

      农民工360天在工厂受中产阶级和企业主教化,过个春节还得受“高等文化”教化,身体不累死,精神上也得累死。中产阶级和白领可以选择音乐厅、电影院、酒吧、渡假等等来打发假期,其他大部分中国人只能守着电视。不要在中国召唤高雅的牧师文化。多体谅一点吧。理解万岁。

    • 家园 难怪现在节日越来越没劲

      对中国人来说,节日是礼的文化的反映。庆祝节日就是行礼,而礼是人安身立命之本,是对父母、妻儿、祖先和家族应尽的义务。

      节日没有对“礼”的尊崇,剩下就只有欲望的满足了。

    • 家园 做作?

      关于人际关系,李根曾经说过:

      在任何地方,玩人际关系的才是“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自己的根本利益”的。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1897400

      模仿着来一句:做作,代表着该地区的最高深语言文化,代表着最深刻的社会内涵。

      看美国的晚会,做作是很少的,感觉他们的微笑不是职业的,他们的喜悦是自发的。我想更重要一点是,他们时刻有着对上帝的尊敬和对自己的自尊,而不会在晚会上说我是猪我是狗。这难道是革命造成的区别吗?

      就原作者这种认识,时刻怀着对美国人的尊敬和对自己的自卑,他看得懂美国人的做作吗?

    • 家园 送花谢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那太久远了,看过PATRIOT吗?瞎扯蛋。可是他们认为人就是那样的,美国人就是那样的,世界人也应该那样。
      虽然不真实,但看着也不错。

      美国人演绎历史不行,但好莱坞在历史剧的服装和道具上绝对专业。不得不佩服。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