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美国将建世界首座太空太阳能电厂 向太空要电力 -- meokey

共:💬89 🌺5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低轨基本无法搞。

            卫星每次过顶时间不到十分钟,要多少颗才能接续得上?天线还得高精度指向,还得不停地转动指向,还要保证一出范围就停发微波。就是超低傍瓣,那么大的功率低傍瓣电场强度也不会比卫星通讯低。

          • 家园 天线要转啥

            技术早进步啦。舰艇飞机上的相控阵雷达,无线通信系统里的智能天线,没听说是要天线转动指向的。至于旁瓣,地面站的接收直径也就1公里。你自己算算吧。而且你还要考虑不同系统使用频点的不同。

            你说的过顶时间等是个问题。但不是无法解决的问题。GPS系统不是解决得挺好的么?

            低轨我觉得才是正道。比如,我觉得低轨的送电就很灵活。假设一条轨道从东北起一直向西南,穿过云南出境。沿途如果有一溜接收站的话,跨地区给电不要太方便。

            • 家园 那么大功率,用相控阵成本要多少?

                你说的其他天线都不是定向的。

                就算你的接收阵延续五千公里吧?卫星一圈的利用率也就六到七分之一,大约三十分钟左右。低轨道大约一天才有两次过顶时间,其中一次还是与你的地面长接收阵交叉的,实际的卫星利用率要低于四十分之一。也就是说要四十颗以上的发电卫星才能保证不间断地有电能供应。

              • 家园 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什么叫其他天线都不是定向的?你是说智能天线?那个不叫定向,啥叫定向?定向是靠天线方向图来定义的,又不是只有机械定向的才叫定向天线。卫星上最终是采用机械定向,还是电子控制的定向,看哪种更符合实际需要了。

                40颗星的算法也不对啊。轨道设计哪有这么简单。你参考参考GPS的轨道吧(24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GPS卫星已经不算低轨道了。

                    两万零两百公里,刚好归入高轨道卫星范围。

                    低轨道卫星在五千千米以下,俺那个是按一千公里高度算的。

                    而且发电卫星斜度大了电波到地面上就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了,这样大量的电波就落到你那个天线阵的范围外了。

                    通讯用的智能天线指向度比卫星输电的要求差远了,要想几千公里高度的天线波束落在一公里范围内,这个天线阵的直径大概要几十米到上百米。

                    退一步说,就算要用十颗卫星达到连续输电的目的,这个成本你受行了吗?

                  • 家园 GPS只是一个参考

                    卫星发射成本不是每次发都是一个价钱。同样一个东西,发射的次数越多越便宜,远低于单价乘以10。铱星系统70颗星左右,整个系统投资,你猜猜多少钱。

                    • 家园 发电卫星就那么容易发的吗?

                        就是一个电站,一次也发不上去,整个装配工程量可能比国际空间站都大,更不要说N个了。(就算N<10)

                      • 家园 就看你要发射的级别喽

                        GW级的装配是个问题。

                        MW级的2015年估计还是有戏。通信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板现在是千瓦级。据估计2015年左右有望能达到MW级的。

    • 家园 能量上划算么?

      把这么多东西送上天,需要消耗多少能量?需要工作多长时间才能回本?

      目前最好的太阳能电池技术,生产太阳能电池所消耗的能量,也需要运行一年的时间才能赚回来。再加上发射能耗,还有赚头?

      • 家园 就是建在地面上 有当地的优惠政策

        连网级别的太阳能发电仍然需要多年才能收回投资

        (上次我写的太阳能连网发电本来还有下半部分关于投资和收回投资的, 后来见大家胡乱联系, ...不写肯定没有批评意见, 所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