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聊聊行政管理费和吃皇粮 -1 -- 老广

共:💬337 🌺1072 🌵2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据我所知,吃喝实际上也可纳入预算

          我记得按照原来的规定,招待费(其中包含吃喝钱)不允许超过公用经费的2.5%,也就是说理论上吃喝也是能纳入预算的。另外,差旅费中实际上也包含一部分吃喝钱。

          当然,以上都是从理论上说的,实际中肯定没有相关对应的预算科目。你的主要观点我都是同意的,只是在这个细节上提点个人看法。

          • 家园 刚才在MSN上问了单位财务处长

            他说的是在开票时开会务费,住宿费等,不要开招待费、餐费等,行政单位科目一级科目:业务费,除招待费之外的科目,如差旅费、会议费、其他费用,这是业务费下的最后一个细目,额度不宜过大,大了人家要查的,一般走财政的是十几万,还有的从事业企业里走,他说我们单位每年招待费用70-80W算是少的,系统内多的200-300W,都算在其他明目里。

            不是会计,不是很明白怎么做的,就明白一点就是少开餐费,多开住宿和会议费用。

          • 家园 是的。招待费超支是普遍现象,现在查账的也不把这当问题

            往报告里写了。另外,招待费太巨大也不好看,就让酒店集中开一张发票,烈会议费,因此决算中的会议费往往有很大一部分是招待费。

          • 家园 用你的理论,工资中包含了相当多的吃喝费。

            差旅费中实际上也包含一部分吃喝钱。

            • 家园 您这个就有点儿抬杠了

              我说差旅费中实际上也包含一部分吃喝钱,是因为从会计的角度看,你的确可能在公用经费-差旅费的科目下面找到作为原始凭证的餐饮发票,工资发放表的后面肯定没这个东西。

              • 家园 差旅每天的伙食补助是50元+30元,住宿150元

                住宿是要发票的,标准也可以略有浮动,伙食补助可是盈亏自负啊。包括招待费标准2.5%,大一些的机关不过够大家每年两三顿牙祭而已。

                其实吃招待费很少有吃本单位的,都是互相吃,这才是招待之意。

                机关大吃大喝的钱为什么在日常预算中体现不出来呢?我自己了解有三个渠道:

                一个是走会议、活动等专项。

                二是走关系企业的帐。比如某个以行贿著称的欧洲大企业,中国总部的公关部门某经理,每年的吃喝签单权就是200万,其美国竞争对手也差不多,好几个政府部门的吃喝都解决了。

                三是基层县、乡打白条,这在贫困地区比较突出。

              • 家园 在差旅费项目下找到这些发票说明帐做错了
              • 家园 据我所知,差旅费里面没有餐饮发票这一项。

                  在八十年代以前,差旅费是全国统一的分为两大项,一是交通费和住宿费,凭票据实报实销;二是俗称出差费,在会计项目中叫“伙食补助费”,一天六毛钱发给出差者,在火车上的那几天好象还可以多一点。这伙食补助费是因为在外吃饭总是要比家里面花费大而补助的,这不需要发票,你吃的多也不多给,你如果硬要把它叫做吃喝费我也没办法。

                  八十年代以后逐渐有变化,大部分单位实行一揽子费用,每天定额一笔钱把上三项全包括在内,也不需要发票,多不补少不退。

    • 家园 聊聊行政管理费和吃皇粮 - 3

      关于这个“28人养1个吃皇粮的”也是流传很广。连接是地九给的: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OP-c/289403.htm

      里面摘两段。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由财政供养,目前人数达4500多万之巨,也就是说平均28人养1个“吃皇粮的”。“我国历史上需要财政供养的人与普通百姓之比,两汉为1:945,唐朝为1:500,清朝康熙时期为1:91;新中国成立之初为1:600人,1978年约为1:50,而目前却是1:28”

      我们先看这个4500万人之巨是从那里来的,我想很多人看了这个数字可能都会觉得这养的都是些光吃不做的公务员,那么这4500万人都包括什么人。下面连接是统计年鉴里的按登记注册类型和细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 (2007年底)。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8/html/E0406c.htm

      其中政府工作人员的数字是归类在“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里面,中国共产党机关是56.9万人,国家机构1191.5万人, 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9.1万人, 群众社团、社会团体和宗教组织23万人。“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里面总共是1291.2万人,其中国有单位是1285.0万人。我们假设这1285万人都是吃皇粮的,这1285万人还包括公检法和军队这些国家强力机关。但这和文章里的4500万人似乎相差甚远啊,我们要帮他找找。事实上这还要包括教育口的,我国教育从业人员基本都是吃皇粮的,教育从业人员是1520.9万人,其中国有单位1462.9万人,集体单位34.3万人,还有其他单位23.7万人。我们假设这1500万人都吃皇粮。那么我们现在有了大概2700,2800万人,还有大约2000万人需要找补。看了一下,觉得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的 542.8万人也要包括进来,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243.4万人也要包括进来,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125.0万人也要包括进来,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93.5万人也许要包括进来。这些加起来大概能再多个1000万人,还有1000万人需要找补。不过这个误差已经微乎其微了,我们就把他忽略了吧。也许我还漏了些,大家可以对照的看一下,我并不是怀疑这个4600万人的数字,而是希望大家了解这4600万人不是“28人养1个吃皇粮的”里面有意无意暗示的都是党政机关人员,而是大部分吃皇粮的人员是提供公共服务的人员。即便是“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里的1200万人也是包括公检法和军队人员的。所以我不理解为什么吴敬链在那里拿吃皇粮的有多少多少来说事。

      顺便说一下,这里面说的单位就业人员是只包括国营单位和集体单位还有其他单位的就业人员,不含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员数。单位就业人员大概是1.2亿人,全社会总就业大概是7.7亿,其中非农就业大概是4.5亿人。这个单位就业人员和编制是两回事,是雇佣,拿工资的概念,实际的政府编制要更少。大家在很多场合看到有人从统计数据里拿出一个职工工资总额,然后和GDP一比就说工资占GDP比例多少多少,然后就这个系数,那个系数,一堆私货搭着就卖出来了,这个职工工资总额就是国有和集体单位的这1.2亿人的职工工资,不包括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企业的工资。

      我们言归正传,那篇文章还拿现在和中国历史上相比较:“我国历史上需要财政供养的人与普通百姓之比,两汉为1:945,唐朝为1:500,清朝康熙时期为1:91;新中国成立之初为1:600人,1978年约为1:50,而目前却是1:28”

      这个首先是没有什么意义,过去封建社会又不提供什么社会服务,比如教育普及,卫生社保,科技研究啊,甚至警察服务都通通没有。想必这里的数字都是指的单纯官员。所以两者有什么可比性呐?而且本身这个数字也有问题,比如两汉人口全盛时全国大概1000万户,5000万人吧,那么1:945只能养5万多人。估计皇帝内府也就差不多了,那么皇粮的大头军队在那里啊,那可是上百万的东东啊。皇帝老儿靠这保命啊。唐朝也差不多,5,6000万人口,1:500也就养个后宫。所以这些数字都不明白有什么意义,但一端出来,糊人的很,性子急点,自然就开骂了。反正我是不知道吴敬链等人是真糊涂假糊涂。你说他假糊涂吧,这有点诛心,你说他真糊涂吧,这个是基本常数和小学算数,而且他也没有想惯常的一样,拿人家民主发达国家来作为对比寒馋一下土共。显然是有取有舍,不是乱放炮。那么美国的数字是什么样呐。

      其实while都已经说了,就是美国政府的雇员数字要远远高于土共。下面是美国劳工部上周五发布的 EMPLOYMENT SITUATION report.

      http://www.bls.gov/news.release/empsit.nr0.htm

      里面说了,5月份,美国政府雇员是2262万8千,比前几个月稍有增加,以前各月一般是2250多万人。美国的非农雇佣人口是1亿4000万人,适龄劳动力是大约1.55亿人。美国人口大概3亿人。所以如果按照雇佣人口计算,大概7个人养一个吃皇粮的;按照总人口计算,大概15个人养一个吃皇粮的。怎么看都领先中国啊。而且美国的数字里不包括那些拿政府资助的非赢利组织,那些钱能养多少community organizer啊。所以并不奇怪,为什么吴敬琏宁可拿没有人权暗无天日的中国封建社会来寒搀土共,也不愿意用民主楷模美国来对比一下。

      通宝推:林风清逸,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