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抛砖引玉——浅谈翻译 -- 忧心

共:💬22 🌺2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其实不如学外语读原著,读英译都比读中文的好

        很多英文版翻译的很好

        • 家园 我部分同意

          英文和其它西文之间的差距比中文要小,当然可以译得更地道,而任何的译文肯定不能和学外语读原文相比。但是对于译者来说,不能因为翻译难比原文就胡乱译一下,然后鄙夷的说一声:“看不懂?学外语、读原文去吧!”而是应当站在那些一句外语不懂的读者的角度,尽量解释作者的意图,这才是翻译工作的意义所在。

        • 家园 这个观点我比较认同

          尤其如果同属于一个语系的,比如看不懂法文德文可以读英文,翻译难度首先就比直接翻汉语低一些--从词汇、语句、时态等方面,所以这个“信”先可以保证。

          多读原版,或者至少英文版,我认为是靠近作者比较好的方式。

    • 家园 信达是对的,雅就是发骚了

      信达是对的,雅就是发骚了。

      原文什么风格就翻成什么风格。

    • 家园 沙发,花。

      好像是王二还是哪位说过最好的文学家是翻译家。把A语言译成B语言,起码要对A语言作品的含义、背景了如指掌,也就是吃透了,同时还要对B语言有很深的造诣,至少能说顺溜、写明白了。闹常凯申笑话的,还不如直接音译,学金庸笔下的黄裳,《九阴真经》总纲看不明白不要紧,顶多练不成绝世武功,乱解一番可是要走火入魔的,不能指望读者都有西毒的功力吧。

      • 家园 翻译不是那么复杂,那些说法都是吓唬你的

        翻译毕竟不是创作,除非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比如佛经的翻译

        大多数翻译最好做到准确、通顺即可

        至于民国以降的那些著名翻译,简直就是再创作

        有些文字比原文都好

        举个例子,莎士比亚的有些词语明明类似于现在的俚语,可偏偏还翻译得高雅无比

        这只能反映了这些翻译大家基本功的踏实,创作力的贫乏

        然后,按照他们自己的体会,提出这种吓唬人的观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