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本田公司的秘密武器和“群体智商”概念 -- karman

共:💬26 🌺3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本田公司的秘密武器和“群体智商”概念

    最近因某种原因需要研究丰田本田的历史,发现了本田公司成功的两个秘密武器,第一个秘密武器是waigaya。waigaya是日文waiwai gayagay的意思,中文翻译过来大概是唧唧喳喳吵吵闹闹的意思。 50年代本田公司创始人之一藤泽武夫为了让那些高级经理们能很好地沟通,把他们集中在一起办公。于是财务经理采购经理制造经理销售经理市场经理质量经理在一个大屋子里办公,好不热闹。于是叫waigaya。 本田的另一个秘密武器是SED,就是SALSE, ENGINEERING,DEVELOPMENT三个部门协调一体化。

    这就是本田的秘密武器? 这也需要美国的管理学博士教授们去研究?别说本田,就是所谓的丰田管理体系,在美国没有一万也至少有一千个专家教授靠研究这个吃饭,但GM啦CHRYSLER啦还是愣生生地破产了。 难道美国的经理们都是弱智?

    非也,就我打交道下来的感觉,美国大公司的经理平均智商水平大概在世界上不是排第一就是第二,最次排第三。但是,这里,我要提出个概念叫“群体智商”。 也就是一群人在一起工作的智商, 一群人的总体智商。 群体智商不等于个体智商的平均或相加。“一个人是龙,三个人是虫”的说法大家都知道,这就是“群体智商”低下的表现。

    最近前GM主管市场和广告的副总裁Mike Jackson说,GM as a "PowerPoint culture" and a "bureaucracy of meetings culture." ;"there were no meetings where people just sat down, had a discussion and made a decision." 他的话象炸弹,在互联网上纷纷被转载。 就他说的这两点,GM公司的群体智商分明属于弱智“戆杜”等级,所以GM破产很正常。美国当然也有群体智商非常高的公司,如google intel microsoft等,但我这里只谈汽车业。

    网上都说日本人是十个人里有九个笨的,但这九个笨的都听那个聪敏的。所以“群体智商”最高也就是那个聪明人的智商了。 而美国人中国人(汽车业)十个人里有十个是聪敏的,没有笨的,但往往“群体智商”是弱智, 一加一等于零点五。

    决定群智商的关键之处精神和文化。 毛泽东的军队是中国人组成,蒋介石的军队还是中国人组成,结果却是天壤之别。 因为毛的军队“群智商”高,比如解放军战士搞waigaya, 叫“诸葛亮会”,一群人唧唧喳喳开会就把问题解决了,有了好方法,和本田一样,而不是GM的there were no meetings where people just sat down, had a discussion and made a decision。

    瞎掰两句。不过如何提高群体智商也许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

    日本制造业一点点 这是我写的另一篇帖子,内容相关。

    ===================

    这是楼下回糯米园子老兄的,放在这里做为补充。 这段说得是日本文化的起因之一点点。

    看过<龙子太郎>那个动画片吧, 龙子太郎的母亲是为全村人做饭的,因为怀孕饥饿把大家的食物吃了,受罚变成水龙的。日本社会比较原始,早期发育远低于中国。 他们的原始的部落共产主义在他们的终生雇佣制里得到了体现。 他们的上下秩序和尊卑秩序也是和这部落共产主义分不开的。当人类在生产力低下的早期集群生活,个体生存有赖于集体, 长者的经验就至关重要, 在动物世界里大象的群体社会就是这样。所以他们的公司部落中具有高度的统一意志,所以waigaya也是开会,“诸葛亮会”也是开会,GM的Powerpoint大会也是开会,而统一意志的作用就明显了。 这不是权威能解决问题的。 西方人也很权威,经理放个P马上有人说香。

    而中国的生产力比较高,几千年前就进入了家庭生产模式, 这就很不一样了。 在中国,再坏的坏人也是孝敬父母的,更不用谈好人如岳飞了。 《红楼梦》是家庭中的故事,中国人迷得不得了。 中国人讲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 现在搞生产,家庭作坊最最有效率,看看浙江和开饭店的就知道了。

    关键词(Tags): #群体智商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个体智商低自然要靠群体智商

      日本人的团队是出了名的,上下同心,自然可以利用的智商的长尾部分来战胜别人的智商龙头。

      美国是精英管理,其他的人都属于螺丝钉,越傻越好,在管理者眼中根本就是肉鸡,技术进步了时精英们甚至还会探讨探讨人口过剩问题,以减低消耗,哪里还提的上“群体智商”。

      这里面是文化的不同,与智商关系不大,美国造东西比不上日本人,但论起企业投资国家大事等日本人仍然不可能靠“群体智商”,还是得比精英智商,被人玩是免不了的。

      • 家园 你这个叫做形而上学啊

        给你一顶形而上学的帽子

        过去日本人造东西不如美国人现在日本人造东西比美国人强了

        企业投资国家大事方面,过去小日本被美国人忽悠了,泡沫破裂---其实相当部分是日元升值和巴塞尔协定惹的祸(巴塞尔协议就是把西方金融机构的方式作为标准来框东方企业的比如巴塞尔协议规定房地产贷款的风险系数为50%,其他商业贷款的风险系数为100%,东方的银行有很多贷款业务,西方银行除了房地产贷款以外商业贷款业务很少---本来商业贷款的风险性是比房地产贷款的风险性要小的,但是西方人就是规定房地产贷款的风险权数为商业贷款的一半---这样日本银行中国银行要满足巴塞尔协议的自有资本比例要求就很难了---日本银行为了筹足资本金就上市,在股市上炒卖结果泡沫一破掉,完了,中国为了满足巴塞尔协议,各家银行急着上市,结果以最低的价格让西方买走了很多很多的股份,现在还在被张宏良等人臭骂呢)

        但是现在小日本也吸取了经验教训了,这次次贷危机是在美国爆发的是吧,这次美国人的表现就不如日本人的

        跟你灌输一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话语:事物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 家园 这个没办法,我就是看衰日本人

          而且是看衰他子孙万代。文化是民族的真正基因,不大量靠迁徙,杂交,其文化没有真正的机会进化。

          吸取教训?还有新游戏等着呢,连小白鼠都会“吸取教训”,有这点本事就够了么。

    • 家园 群体智慧即群体进行协作的能力

      这个是比较复杂的

      西方经济学对协作缺乏足够的研究,这是我一贯以来的观点

      比如有完全竞争市场模型,就没有完全协作市场模型等等

      你要说到西门子公司,那就说一下西门子手机,西门子公司的这家子公司最后白送并且倒贴给一家台湾公司,台湾公司不久就发现自己依然亏了,为什么,该公司为什么那么烫手?其中一点就是当公司要求员工加班的时候,员工却说休假权是我的法定权利,你没有权利强制我休假---当然这只是一个方面

      所谓协作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互谅互让的基础上达成双方利益的最大化,而所谓的互谅互让的意思即双方都在权益要求上后退一步,如果把个人的某些权益(不是基本权益)看成是铁一样的绝不可以退步的话,那么协作的进行就比较困难。

      日本的康采恩式的协作就带有东方的协作的特点,集团内部讲究互相体谅,当然也有互相督促(武士道的日本工作起来是认真的),中国的协作也讲究相互体谅,但是互相督促会更少些,很多山头主义就是这么来的,对集团内部人要求宽松,对集团外部吹毛求疵 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257524

      • 家园 西方人注重方法论,分析归纳逻辑推理都很厉害。但是

        但是,他们忽视或者说没有办法,对付精神的,人文的和软的东西。 就像他们研究丰田,就是没有办法把TPS应用到他们的工厂里去。 GM和丰田在加州有合资工厂,有二十多年历史了,但GM就是学不了。

        • 家园 您说得对,造船业也是一样

          他们研究日本造船模式的经验也是研究了二十多年,光开花(理论)不结果

          东方的文化有一些合理的内核适应于社会化大生产协作---儒家的和的文化对企业的团队精神的建设是有很大的助益的,没有团队精神,很多看似简单的管理革新都很难贯彻下去,最后半途而终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提案制度管理,3S管理等等都很难真正贯彻下去----这是我的看法,实际上我对西方企业并没有了解,根据我在一家国有企业的经历----一家因为改革而失去了凝聚力从而失去了团队精神的企业的观察,我认为在西方的个人主义的文化的土壤上要嫁接日本的和文化的管理模式是比较困难的

    • 家园 还本田,过两天就要倒闭了。

      赤裸裸的功利论,只要企业能成功,那么企业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 家园 其实本田的那个ワイワイがやがや就是matrix组织

      老毛建立的红军组织也是一样,下级组织群策群力有诸葛亮会,上级组织也是民主集中制,看前期后期做战时几个总前委。到了后期的刘邓反而退化,把组织搞成了教条式的金字塔形式。

      • 家园 本田宗一郎几乎不到总部上班的,

        就是在工厂边上的R&D里领着他的班子大干,本田第二任第三任总裁Kawashima和Kume都是和宗一郎一起干出来的小子。 所以宗一郎的思想和作风是由这两个人传递的。(老家伙幕后监控着的。) 到了第四代,Kawamotor已经开始和宗一郎没有太多的继承关系了,公司内部权力斗争开始了,副总Irimajiri(Ohio厂创办人)被迫离开,到电子游戏公司SEGA去了。 个人离开集体作用立刻消失,SEGA被他经营得并不好。

        而丰田近几十年的成功,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丰田英二的长寿,所以丰田公司里那种精神在高层不倒。(公司也好,国家也好,腐败一定是从高层开始的。) 等丰田英二走脱,将来的丰田不知道会如何。 索尼在井深大盛田昭夫死后家族成员进入公司,老前辈的精神和作风逐渐丧失,所以我们看见近二十年索尼的锐气消失了。

    • 家园 花,学到很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