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我们是怎样对付日军的“高效作战”的? -- laoodaa

共:💬42 🌺29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真得是有宝呀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刚看到日军一部关于和新四军作战的资料

      其中有一段让我感到颇有触动 -- 新四军在战斗中缴获了日军一门山炮,但因为一个女兵被俘,新四军的指挥员用这门山炮换回了这名女兵。

      一门炮在当时新四军中的意义有多末重大无需描述。从日军地描述来看,当时日军士兵本来正要侮辱这名被俘的女兵,新四军方面的条件是 -- 少一根头发就杀掉被俘的日本炮手。

      这个女兵是一个参军的女学生,似乎没有什马背景。

      一门炮换一个女兵,这样的纪录,似乎我们的记载中没有。

      最近太忙,等有些时间把这篇文章翻译过来,其中有时间和地名,也许可以查到是否真实。作者是伊藤桂一,当时也是日军士兵。

      • 家园 这个……

        从日军地描述来看,当时日军士兵本来正要侮辱这名被俘的女兵,新四军方面的条件是 -- 少一根头发就杀掉被俘的日本炮手。

        一看就不像共军部队的风格啊……又不是讲义气的土匪

        • 家园 你不相信萨苏我信,因为

          请君想一想,抗日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都是主动牺牲的,心甘情愿牺牲的。你是否能给我举出为了集体利益,主动把战友牺牲掉的?

          集结号看似热闹,其实是给土共身上泼脏水,有意或无意之中。

          难道土匪才讲义气吗?如果不讲义气,为什么那时候那么多民主党派靠拢到土共身边来?为什么周恩来不赞成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去?不讲义气的恰恰是常某人吧,流氓出身,还不如土匪做事儿靠谱呢。

      • 家园 据我对新四军战史的了解

        此说怕是不大靠得住

      • 家园 炮对新四军可太重要了。

        当年军博兵器展厅的东大厅放着一门新四军从日军手里缴获的92式步兵炮。缴获的时间是1944年3月,地点是苏浙皖边区附近的广德县,新四军16旅48团干的。当时16旅的旅长是王必成。据说日军为了这门炮,其独立混成第十二旅团长南浦襄吉枪毙了两个丢炮的中队长。

        44年8月新四军在这门步炮的助威下,曾创下一晚拔掉日军13个据点的战绩。

    • 家园 这样对比没任何意义

      如果苏军每发射出100发子弹可能会杀伤5名敌军的话,那么,日军的100发子弹就可能杀伤10名甚至20名敌军,也就是说,当年日军的作战效率大约是苏军的一倍以上。

      查查美军越战时候一晚上打掉多少子弹,打死多少人。那美军岂不是直接全部回家了。这样对比没意义。

      • 家园 不能这么说

        毕竟野战中单兵携带重量是有限的。比如你围住一伙100人的日军和美军,一个小时内美军弹药打完了只能缴枪。日军就可能凭借较小的弹药消耗支撑个3四小时。这对于速战速决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美军的补给能力使得这个缺点被一定的弥补,不代表不存在

    • 家园 好转贴
    • 家园 日军的“高效作战”,其实不值得称道。

      先给老英雄献花。

      以日军背后日本的工业水平,放弃速射枪械采用传统高精度小口径的三八大盖,强调精确射击和白刃格斗,对于工业严重落后日本的中国军队,是有效的。

      但是,这种“高效作战”,遇上了落后农业,土地广博,全民抵抗的侵华作战,在战略上不占优势。

      当遇到苏军,美军,这样的工业化国家基础上建立的军备和战法,日军的战略战术就“大大的不行”了。

      也许这和日本的岛民狭隘以及资源的极度匮乏,都有关系。

      • 家园 高效作战当然要称道。苏美同样是“高效”,重点不同而已

        这个“高效”不能片面的理解,按前辈的叙述以及其他资料来看,日军的高效并非仅仅是兵员个人战术训练,军队配合也是相当有效的,就像文中反复强调的,为何突袭一旦打成胶着会很麻烦,除了弹药,还有日军援军的迅速支援。

        苏美都有“高效”的重工业生产,尤其和日本比起来,苏美还有高效的技术兵员训练,不像日本打光那些精锐航空兵之后就后继乏人了,而且在这个基础上,苏美能高效的使用他们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组织配合科学的大规模作战,并在战术上能尽量发挥自己的装备优势。

        二战美军航空兵,在技战术水平上同样是很高的,不比日军二战初期差。

        表面上“工业化国家”似乎不够“高效作战”,按很多人的理解,是拿钢铁炸药堆起来的,实际上并非如此。法国战前武备和工业未必差于德国,其实坦克质量大部分还要好些,军人也不缺英勇之辈,为何还是败了呢?

        巴顿的坦克部队作战成绩为何比起其他盟军部队那么突出,因为他对坦克作战以及本方装备的优缺点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他不用坦克跟德方性能占优的坦克硬碰,而用作进攻突击的主力就是一例,这样即使德军的豹能在某些点上打出很牛成绩,但将会迅速被机动性良好且数量占优的谢尔曼分割包围。而如果他反过来,恐怕会损失多得多的坦克。

        • 家园 不矛盾啊。

          举个例子,也许能够说明日军的“高效”概念。

          众所周知,日军不用冲锋枪,而是独尊步枪。原因不是日军不会造冲锋枪,而是认为冲锋枪射程短耗弹量大,不够“效率”。

          日军制造的坦克,也是防护极差,火力相对于苏美德坦克,太弱。更有甚者,搞了许多神风攻击潜艇,也是“高效”产物。

          这些产物,是基于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日本缺乏资源的考虑,权衡而来的高效率。但对于世界新的军事思想和战法,相当地罔顾。

          对于军备和战法都大大落后于一次大战的中国军队(这里指的是国军),日军是有效的。一旦到了诺门槛,太平洋的海岛争夺战,日军的短视“效率”,就经不起考验了。

          至于八路军新四军,对日作战的集结,战斗,退出,全部的后勤和机动性就全靠两条腿。日军的所谓迅速支援,由于有马队和汽车,即使是少量的,由于八路新四军的火力太弱,仍旧有极大的威胁。本质上,这都是相对的。

          但是,中国军队和日本军队的战略目标大相径庭。

          中国军队以把日军驱逐出本土为作战目标。日军以扩张太平洋和印度洋为目标。事实证明,日军的“高效作战“的军备和战法,是失败的。

          二战美军航空兵对日作战,是越战越强。在初期的时候,美国空军还是很忌讳日军的零式飞机的。

          法国之败,败在战略与战术的守旧,不敌德军推陈出新的大规模机械化配合空军的迂回包抄的闪击战术。这倒是和日本之败有异曲同工之妙。

          至于巴顿,他是比西方盟国其他战将好不少,但也不值得吹嘘。如果把东西战线的时间顺序掉一个过儿,巴顿恐怕早就不存在了。

          事实上,西部战线很少在大规模坦克战上和苏军一较高下。

          盟军对付德军的坦克部队,主要靠的还是空军。

        • 家园 就巴顿那种废柴,就是张灵甫都比他强

          要是巴顿到了解放战场,失去美国空军和后勤的支援

          连这么死的都不是知道

          如果巴顿进入朝鲜战场,恐怕还用不着彭德怀入朝

          朝鲜半岛就统一了

          居然还妄想武装德军,去打朱可夫

          他也不想想,他的部队经受过真正的战争吗?

          • 家园 事实是巴顿的很多部下在朝鲜吃了败仗

            巴顿将军手下供职,先后任第20军军长、装甲军军长,素有美国陆军最优秀将军之一的盛名的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尔顿·沃克将军,成了南朝鲜军在"韩战"中的最大战果。

      • 家园 不是也许,是一定

        也许这和日本的岛民狭隘以及资源的极度匮乏,都有关系。

        还速射呢,为啥要去东南亚?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