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大河入海处 延安(F)狮子身上的虱子 -- 史文恭

共:💬350 🌺781 🌵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有些事情是需要说明一下,呵呵,

            因为慕容兄您的帖子是俺确认的,所以觉得有必要和您说明一下-----

            老实说,关于贺子珍这件事情,俺在这个帖子有很详尽的说明,并直接引用了刘英等正方的回忆,----俺的初衷,就是为了让同学们看到,其实党史并非单线程的,而是由各方面原因纠缠于一起。-----正如俺并不认同您对俺帖子的评价,但依然要通过您的发言一样,---关于贺子珍的这件事,俺所引用的,不是单方面的资料,而是两方面都说到了。---而且给出了出处。----从这一点看,您在指责他人之前,是否需要先看清楚对方的发言呢?

            其次,论坛是一个公共的地方,虽然随便,也有一些基本的礼貌和规范。-----俺很高兴,您的第一个帖子是因为俺的八卦而写的,但希望您在之后,不要仅仅因为愤怒而写帖,---尤其是在还没有看清问题的情况下匆忙下笔。

            • 家园 我看清楚了各方发言

              1,您的文章最为人诟病的就是对材料和历史人物的演绎和想象,恐怕在您自己看来是科学的分析和推断,在我看来就是用心险恶。

              例如面对别人对你所谓的

              在没有其他重大理由的前提下,仅仅是因为江青的魅力,而抛弃十年婚姻的贺子珍,---这个可能性是很小的。

              的质疑时,您凭借博览群书的能力,从不相干的地方挑出只言片语来,意味深长的启发读者

              “老婆跑了”这个评语很值得品味啊

              然后从江青方面分析

              而要扶正,显然要先让毛贺解除名分。---但这个解除,假如是在贺刚刚生下一子的情况下,---是很难想象的。

              随之总结到

              所以,问题的实质在于,贺是如何失去她的“名份”的。。。。

              您还真是循循善诱。

              2,您当然是两方面都说到了,您面面俱到的很好很强大。一方面承认

              关于贺子珍莫斯科生子的问题,洛甫夫人刘英的回忆算是很权威的,而且有头有尾

              ,另一方面又向相反方向引导读者

              当然,这个做法,很让人奇怪的就是,如果贺此时有孕在身的话,她这样坚决,是很难的的。

              同时大肆发挥你强大的推理能力:

              当然,大概很有可能是,刘英的回忆是正确的,……,然而,问题,也不是那么简单,……,那么,洛甫究竟有没有被邀请,到底谁说得是实话,就费考究了

              从洛甫可能事实上被邀请了,来暗示刘英的书靠不住,进而给读者造成张乃胜的书的可信度此消彼长的客观错觉,论述看似严谨,其实只是在避重就轻,迂回的向你既定的目的前进。效果全达到了,最后还撇清自己的责任

              所以老实说,俺觉得这事儿,的确是马蜂窝,动不得啊。。。。。。

              您真是高手。

              3,没错,您是列举了正反两方的出处,但这是在别人质疑的情况下才提供的,在开始的主贴里只是泛泛的说

              之后,有些书说,在1938年5月,于莫斯科产下一子。但是,有一些书上却说,贺子珍在1938年10月在莫斯科生下一个儿子。 这里面隐藏的推理,是非常可怕的。

              看看您下面回答的史文恭:相关资料如下;

              只有张乃胜那一本书(而非主贴中所说的“有一些书”)提到不一样的时间,而这么明显的孤证成为你尽情想像和渲染的唯一立足点。不要怪我抠字眼,我如果用和你一样的思维去推理一下,是不是有理由怀疑你在主贴里不主动列举全部出处的动机呢?您的这一句:

              这里面隐藏的推理,是非常可怕的。

              真是对自己的写作方式的最好写照啊。

              4,您声称

              但俺的错误就是忍不住触及到了群众喜闻乐见的题材。唉,这是虽说这事儿也算有关系,但现在看来,就算略过也没问题啊。。

              摆出一副欲拒还迎的姿态,却把这种敏感又有争议的话题当成文章事实上的卖点,甚至人为烹制出这样的话题吸引眼球,这样窥阴式研究历史的态度和思维方式是要不得的,不怪别人说你的帖子是小报文学。

              5,您通过我的发言我要表示感谢,毕竟我只是个未认证用户就来您楼里撒野,您真要掐住我的声音的话我也只能憋死。我也不想处女贴就拍砖,可我读书太少做不了什么贡献,看到好贴光心里叫好不顶是我的错。新人也不屑以挑战河里的明星来上位,以您的人望也不用借此展现您的胸怀,大家都就事论事。我承认有愤怒的情绪,但自认还是在说理。咱是粗人,书读的少,只有点理工科一是一二是二的基本逻辑和做人起码的良心,说话太冲的话请多包涵。您有话也直说好了,不用跟我弯弯绕。您让大家看到了您在辩论方面的风度和礼节,但我最希望看到的是您对历史的尊重和严谨。

              • 家园 得花:最希望看到的是您对历史的尊重和严谨
              • 家园 嗯。。。。在评价他人之前,是要做作业的。。

                您罗列俺这么多帖子,又很努力地给俺加上这样或那样的形容词,那么,下面的帖子,你为何不也加上去呢?

                史文恭:这个事儿,不能说印刷错误,因为该书特地描绘了

                莫斯科10月的景色。当然,您说得对,贺子珍到了1938年10月才到莫斯科是不可能的。----俺前阵子顺便查了王明年谱,就说的很清楚,1937年11月,他在新疆顺便送了贺子珍100美元零花钱。---所以,很难想象贺子珍会需要10多个月才到莫斯科。

                是以,基本上应该就是这本团结出版社的《毛泽东和贺子珍》在胡言乱语。

                请仔细查对一下,这个7月2日的帖子里,俺是如何表述的,而且,俺是否对该帖进行过修改?--既然您这么喜欢罗列,为什么不把这个帖子也加上呢?

                在确认以上事实后,请在考虑一下,您对俺的那些形容词,无论“下作”也罢,“用心险恶”也罢,或者您帖子上面声言的“我看清楚了各方发言 ”之类,是否是真实的呢?

                • 家园 您不用拿那一篇来当挡箭牌

                  一开始我拍的就是您的主贴,您非说我没看清楚所有发言,我只好把您的辩解帖的逻辑体系梳理一遍,拿出更多的证据了您又说我喜欢罗列。基本上就是在网友的层层质疑下您才挤牙膏一般在角落里承认最后的真相,然后娇羞的表示“其实我也不想的”。我不相信以您的智商和经验在写作主贴前会认识不到这么起码的判断,而需要在立足于这个孤证上大做文章之后才靠网友来帮助您恍然大悟。

                  我再小人之心一点,如果您承认那本书是在胡言乱语,如果您自信您的帖子里有价值的东西不在于所谓“惊心动魄的细节”,为什么不在主贴做出完整的说明,而继续让它们堂而皇之的为您吸引眼球和鲜花?您在这篇文章史文恭:【原创】党史罗生门之宁都会议(续三)中央局书记周公

                  最后特别更正了类似的错误,

                  因为这涉及到周公的令名,是必须要澄清的。---在此特地更正!

                  涉及到贺子珍的令名,您就可以从宽了吗?原来研究史料的态度也因人贵贱而异。就算我吹毛求疵,如果您真的尊重历史,至少是尊重您自己的文章,尊重它们在青史小阁版头高挂的推荐链接,也应该一视同仁。

                  反正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您要揣着明白当糊涂跟我继续打太极我也太自找没趣了,就当我精神胜利法吧,不再回帖。至于您介意的我说的那些形容词,如果您认为我根本就是在诬蔑您的话,那么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清者自清,以您的雅量大可不必放在心上。如果您愿意在主贴里修改您的论调的话,我可以收回我对您的评价,您自然还可以收到更多的花,反正无论怎样您都立于不败之地了。

      • 家园 谢谢您的意见,谨受教。
        • 家园 您对历史小姑娘的态度如果也能这么彬彬有礼就好了
        • 家园 【哈哈】长毛派的悲哀
        • 家园 左右都不满啊

          要从党史里面找一些八卦,确实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活。

          • 家园 哈哈。。阿雪同学很可耐啊。。。

            不过俺觉得一个学科环境就是这个学科现状的本身,从这一点看,写写党史,顺便八卦,也是很有意思啊。。

            • 家园 所以小平说过,历史问题宜粗不宜细

              这就显出理工科教育的好处来了,物理学早就指明了:因为时间单向,所以事件不可全息回放。

              因此,任何号称客观的历史叙述,本质上都是主观的,就算是摄像还有个镜头和角度问题呢。

              你试图从不同的“侧面”来挖八卦,除了左右两边的砖头之外不会有别的收获,还不如让屁股决定脑袋,让信仰决定认识。

              • 家园 物理中有方法称量纲分析,一个用处就是处理掉尽可能多的变量

                只留下主要的那几个变量。因为变量太多会使方程解复杂化,或根本得不到解。对于比较重大的历史问题,也许简单地概括,更容易得到问题的本质。

                如果承认所有的数学模型都只能近似的模拟物理现象,很明确的一点就是,在所有物理学说中的运动,必然是在给定的环境下发生的。科学的本质在于可重复或者说可再现。或一种说法就是可以预测将会发生什么。

                社会科学的最大问题在于“人”。由于存在人这种可怕的,无法预测的变量,导致了社会本身就是在不断变化的。一系列所谓的历史和事实,实际上就是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发生的。因此,社会科学到现在也很难使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这一切。

                那么,结论就是:

                1. 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事实上发生了什么;

                2. 我们永远也不可能预测将会发生什么;

                3. 所有使用自然语言进行的描述都带有主观成份;

                4. 所有的历史都不是死人的历史,而是活人的历史;

                5. 关键是,我们是在分享各自的想法,还是因为想法不同而相互攻讦;

                6. 真正的结论:说的越少,满意的人越多,如果要让所有人都满意(发自内心的),只能什么不都说。

                回到主旨,宜粗不宜细,我个人觉得本质上就是宜少说,不宜多说。当然,追寻那些细节本身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无论是对历史,还是对物理来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