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学人说喝酒,挖深坑,我的酒回忆 -- 花8

共:💬49 🌺10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学人说喝酒,挖深坑,我的酒回忆

    饮酒记 (一)

    真是无聊又压抑,下午写了一下午自己的个人简介,百十来字的东西翻来覆去写不出来,气得想扔了电脑。

    那就写点自己能写也容易写的吧,就写写自己印象中那些酒吧,看看能有多少酒,多少事。

    我爷爷

    我正式喝酒是从大学开始,之前不说滴酒不沾也相差仿佛。我小时候,我爷爷奶奶都喝酒,奶奶还有专门一个精致的小玻璃杯子,大概5钱容量,总是放在地上的柜子顶上的碗里,还盖着白布,像极了《西游记》里孙悟空和X力大仙斗法时猜桃子的那套碗的样子。

    我爷爷奶奶喝得什么酒,我的确不记得了,按道理说,应该是农家自己酿的酒。小时候去邻居家里玩,他们家里屋炕上放着小水缸,打开是一股很冲的味道。里面有一把木头勺子,我拿勺子往下一掏,黏糊糊一勺子东西挖上来了。我以为是豆酱,结果人家告诉我是玉米酒。

    我猜我爷爷奶奶喝得应该是这种酒,不过到我能记清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爷爷奶奶全部戒酒了。

    我脑子里有这么个印象——有一个我爷爷和三爷爷还有爸爸还有什么人一起喝酒,我在一旁观战,我爷爷用筷子蘸一点酒让我吮吸。那酒应该很辣,因为大人都笑我的窘样。

    但这事也说不定是我自己忽悠了自己,因为这个场景,我在我无数电视电影都看过完全一样的场景。会这么巧?不见得,也许我跟酒最早的亲密接触不是这一次吧,我猜是我的意识骗了我,把看来的场景硬加到我的回忆中去。

    玉米酒,还有地瓜酒,这是我们农村自己家里酿酒的两种选择,但是我从没喝过。

    • 家园 写手是不是都要喝酒呢?

      我什么都不会写,应该多喝点,就来灵感了?

    • 家园 饮酒记 (六)

      自己翻了翻前面的,绝对地不忍卒视,我都不知道我在干啥,有装乖卖丑的嫌疑。

      絮叨絮叨那个劲头还真有点酒后话唠的意思。

      我大学去了沈阳,但我在沈阳的时候,沈阳黄牌已经没有了,绿牌偶尔可见,我这时候才知道沈阳黄牌的历史更悠久一些。

      当时“雪花啤酒”比较多,居然也有黄牌和绿牌的分别,不知道是不是希望勾起沈阳人民的怀旧情结。

      我们大学时候大家喝酒都很克制,我们宿舍一个家伙能喝4瓶,当时在我看来已经是了不得的量了。我隔壁宿舍有个能喝一斤白酒然后打CS的,我们都觉得迟早他会死掉。

      上一篇回复里有个人说用六杯一瓶的杯子喝酒,我们当时也用六杯一瓶的那种杯子。

      那是一种小玻璃杯,做工很糙,大多数是一种叫“老龙口”的白酒容器。客人喝光了酒,老板为了节约成本,把剩下的口杯洗洗就给我们当啤酒杯。听起来好像挺恶心的,实际上当年大多数饭店都是这样,每一个酒杯上都印着“老龙口”、“40度”等字样。

      这杯子虽然做工以及来路都不怎么样,但优点就是够小。当年酒坛高人特点都是要跟桌上所有的人都喝一杯,后来我在深圳学到个词叫“打通关”,但当年,对这一行为,我们还真没有特定词汇,可见并不是一件需要特殊定义的行为。

      一瓶倒六杯,像我那个同学能喝四瓶,那就是二十四杯,一般喝酒的桌子旁都不会有二十四个人,顶多也就十几个人,所以他每人喝一杯之后还有十来倍的库存量,足够可以和来犯敌寇做斗争。

      所以每当有人跟我感叹东北人能喝酒的时候,我总要解释,敢喝而已。

      东北人敢喝之外也喜欢喝,经常有两个哥们拎着一个烤鸡架和一瓶白酒,在宿舍里坐在两张对面床上喝。鸡架这东西是个好东西,好在便宜。如果要说不好,那就得说没肉了。

      多描述一点鸡架吧,其实我离开沈阳后,在大连都很少吃到鸡架,所以外地人恐怕很难想象出鸡架是个什么东西。

      那是个什么东西呢?超市里有时候有太空鸡,把鸡的头、大腿、内脏、翅膀全部去掉,基本都空了就叫太空鸡。鸡架呢,就是在太空鸡的基础上,把胸肉、脖子再去掉。

      那不是什么都没用了吗?

      没错,否则能叫“鸡架”吗?

      鸡肋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这话不能用在鸡架上,如果吃鸡架连鸡肋都不剃干净吃的话,那你就也没什么地方可吃了。那么鸡肋怎么吃呢?那么小,又不是像猪肋,也就是排骨那么多肉可以啃。答:见过用牙签剔牙吗……

      总之,用鸡架下酒是个好传统,有味道,啃着慢,又不会太占肚子,免得没喝几口自己先涨地喝不动。

      好了,说回喝酒。

      东北人喝酒好面子,能喝一斤也要加四两。除了在酒量上好面子之外,酒速上也好。所以每次喝酒都会看到倆人呛起来,一人抱一满瓶啤酒当场仰脖吹给大家看,喝慢了要罚一瓶。这件事情上,我甘拜下风,如果让我一口气吹一瓶,顶多半瓶就会从鼻孔喷出白沫。

      除了雪花啤酒,上文提到的老龙口口杯也是我们常喝的一种酒,两块钱三两装,包装也正好一个杯子。

      喝这种酒分几种情况:

      1, 想喝没钱的。这种情况太多了,啤酒毕竟还是比较贵,一瓶两块,碰到请客,好多人那是不喝昏过去就不下桌。我们同届一个同学过生日,喊了二十来个人。这二十来人有十几个很贪杯,喝了几个小时后,主人没钱了。一人喝一瓶,一轮就是二十瓶,就是五十块钱。主人没钱就出了损招,说我们换白酒吧。于是大家人手一杯老龙口口杯。店家一定很开心,因为他又多了二十多个杯子可用。一人一杯老龙口下肚,倒了一多半,酒没法喝了,因为饭店被吐得像污水河一样。如果继续拼啤酒,我估计最少要三瓶才能有这个效果,主人要多花一百多块呢。

      2, 装腔作势的。我在东北的时候好像没见过有人喝酒时论口的,都是端起来那就干了。这就有个问题了,大家酒量不一样,量浅就容易倒。所以量浅的人里面出现了一些狡猾的家伙,他们每次都喝白酒,你不能啤酒一杯换白酒一杯吧,所以人家就有理由每次端杯都抿一口。这是我一个同学骄傲地告诉我的。

      3, 拔高身价的。量浅用白酒来遮羞,量大用白酒来拔高身份。东北一家人里有一集,牛小伟初见马大脑袋,问他,听说你有一斤量?咱们整整去?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太多东北人喜欢在这上面较真,很多时候他们已经到了在啤酒上无法分出胜负的地步,不得已只好换个杀伤力更大的武器来自戕。这不是玩笑,我大学有个俗语叫“踩着啤酒箱子喝”,意思是夸人能喝,出处我偏巧赶上了。那是个冬天,饭店的啤酒如果放在室外,或者外间屋子,那就凉地冰牙齿,所以大家都喜欢要放在屋里酒。但是屋里地方小,酒也放不多,所以喝喝就没了。因此我有两个同学每次喝酒都要把屋里一满箱(24瓶)拖到自己脚下,俩人踩着。有时候别人想拿,俩人说不行,这是我们要喝的。别人当然不高兴,想的是,吃顿饭你俩一人喝12瓶?那我就看着。于是这俩人就真把一箱子都喝完,这才走回宿舍。就这么着,变成俗语了,问一个人量多大,如果非常大,大家都说“踩着箱子喝”。因为有这种12瓶都不醉的人,所以高手碰到一起拼酒就先整老龙口再整雪花啤酒。有人说,混着喝不是容易醉吗?人家喝酒就是为了喝醉。题外话,当年踩着箱子喝的家伙,去了大学当老师,在酒桌上依然大开大合,听说代表学校和市政府喝过……二十五岁就酒精肝,酒这东西过量了真是不要命。

      大体上,我大学就这两种酒,都是两块钱,都不好喝,但都让我念念不忘。

      嗯……想写写经历过的酒,可是慢慢写成了经历过的酒鬼,真他娘的不知所云。

      • 家园 看到有趣,也来凑个热闹:)

        有呢,明清小说里就有打通关的说法了。在四川,也有类似的说法。

        还不单只是和桌上的每个人都喝一杯了,是要猜拳,一个人和桌上的其余人挨个猜拳,完胜了就叫打通关。

        喊拳的酒令就和北方话接近了,例如哥俩好啊,四川话就是好兄弟啊,还有什么七个巧,八匹马,满堂红啊。

        好笑的是成都把这叫江湖拳。

      • 家园 很不理解喝多了发酒疯的

        可能是因为自己从来没有发过

        喝多了就发困,直接就睡觉了

        而且从来没有说丧失理智的时候,有时候腿脚发软走不了路

        但脑子始终知道怎么回事

      • 家园 我们吃鸡架是几乎不吐骨头的。

        寝室里几个兄弟家里条件都一般,又喜欢喝两口,所以下酒菜都简单。买个1块钱的麻辣烫也能就着喝一瓶。不过最多的下酒菜就是鸡架,因为寝室里4、5个人,能一起撕着吃。要的就是哥几个撕一个鸡架的那种与子同袍的感觉。

        有的时候唠嗑,有的时候看片,一人一瓶啤酒,就着鸡架。实在没什么肉,就靠孜然、辣椒面之类的佐味。那鸡架往往炸的(还是烙的?)很酥,所以几乎全吃了。其实卖那东西的,在路边风吹日晒,不干净。

        虽然酒量不行,还是愿意酎两口。买一瓶啤酒,装到大号的塑料杯里,带一瓶辣椒。塑料杯有颜色,所以老师也看不出来里面装得是酒。在自习教室里,看着书,高兴的时候就就口辣椒,呷一口酒。

        • 家园 说到吃鸡下酒

          我最爽的一次就是大学时在西安城墙上几个人就着放在油纸上的一只烤鸡,吹着冷风吸着鼻涕干掉了两瓶孔府家酒。那瓶子基本上就是个陶罐,瓶颈上好像还有条红绸子,往灰色的墙砖上一放甚有古意...

          想来我不作这么风雅的事已经好久鸟.

        • 家园 这倒让我想起来用榨菜下酒的日子了,呵呵

          不过不提倡这种喝酒方法,喝酒还是不过量为好。

    • 家园 饮酒记 (五)

      初中之前好像没怎么在外面吃过饭,高中之前没怎么在饭店吃过饭,所以那个时代对我来说,别人家的饭菜香,如果是饭店里的饭菜,那简直是要人老命。

      我曾经有过那种感觉:上午上课到第四节,突然想起回民饭店的炒面,口水止不住的流,一边咽一边涌,痛苦地想把书都吃了。其实不过是面条搁油翻炒而已,连一丁肉都不会有,怎么比得了自家老娘厨艺,但没办法,啥东西吃多了都变无味了。当年饭店里能吃顿饭,绝对每次都把所有的辅料还是油汤全部吃光。现在闻到饭店的味道马上胃口全无,朝思暮想就是能回家吃口舒心饭,这上哪说理去。

      高中时候偶尔同学过生日什么的也有喝酒,但我不喝,我还记着我妈的话。后来有一次听到我们学校某风云人物说,扑热息痛可以解酒,喝酒前喝两片扑热息痛,之后怎么喝都不会迷糊。我在被强拉去一个生日宴会之前也吃了两片扑热息痛——可见我当时对酒的恐惧!

      高中时候喝地应该就是北方啤酒,但是我那时候对酒不敏感,记错了也说不定。我们有个同学绰号蒙古的家伙,从高中入学第一天开始就每天两瓶啤酒,有时候高兴了还加量,后来终于有一天喝多了,在6点钟之后晚自习之前冲进教室,面对拒绝了他好几次的女生,解开了裤腰带……

      当然,一教室的人他也干不了什么,实际上,他连裤腰带都没完全解开便被哥几个冲上前去,连手带脚摁住。把他带到操场上吹风,他又对着旗杆坦然的解开裤腰带……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这家伙不是中了传说中“我爱一条柴”的毒吧?

      他再次试图解开裤腰带束缚的行为也没有成功——操场上人比教室里还多,哥几个哪能让他如愿呢。

      这是我第一次亲身经历撒酒疯事件,当时觉得也不可怕,我还也抽了他几个嘴巴子呢,醉鬼嘛,有什么呀,连还手都不回!

      第二次撒酒疯就不那么愉快了。

      我们宿舍有个家伙床底下藏了一瓶白酒,龙泉老窖,也是我们岛里出的酒。说起这个酒可就郁闷了,在我还没喝过的情况下这酒居然消失了!我们宿舍那个家伙这瓶酒是为了晚上睡觉前自己灌一口,为了睡得好。

      不过我们宿舍另一个家伙有一天失恋了——其实我们上高中那会那哪算失恋啊,俩人的关系顶多是打个啵,连舌头都不知道摆哪里。不过失恋的家伙肯定不这么想,他痛苦异常,把人家的半瓶酒都喝了。他挺有量,喝了半斤也没什么,便又去校门外小卖店买了一瓶,当时龙泉老窖大概5元左右。这家伙买回来还不忘记挨个分着喝,我仍旧没喝。这第二瓶酒大家一分,这家伙也就喝了半瓶,酒意上来,开始评点江山。把每人的优缺点都评说了一遍,过了一会隔壁宿舍的人也来了——谁不想知道自己在别人心里的真实看法呀。他是来者不拒,谁来说谁,当然了,肯定没什么好话。

      说来说去,这家伙说道自己身上,评述了自己喜欢装犊子的事实之后,开始长达几分钟的抽自己耳光……

      酒喝成这样,醉酒的人一般都会开始要酒喝,他就开始要了。很不巧的是,这家伙在学校里是个风云人物,一般人见他都要躲着走的那种,所以有些喜欢拍马屁的熄灯后翻窗出宿舍,跳墙出学校给他买了新一瓶酒。

      这家伙再喝这瓶酒就不行了,喝了两口就升级了,直接跟几个狗腿都翻墙出了宿舍,跑到女生宿舍砸门,砸不开就算了,几个人在夜空里高喊那个女生的名字以及这个醉鬼的名字……

      后来我也连带被学校通报——我那晚滴酒没沾,可没人信啊。

      嗯……终于还是滴酒没沾……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