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谈一点空军问题上鲁迅先生的偏颇之处 -- 萨苏

共:💬88 🌺17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谈一点空军问题上鲁迅先生的偏颇之处

    鲁迅先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优秀旗手,他的文笔感动了无数热血青年,萨也曾认真拜读先生的各篇著作,颇为钦仰。然而在看待中国空军这个纯军事问题上,感觉鲁迅先生有比较大的偏颇看法,因此写一点在这里,和大家探讨。

    鲁迅先生因为1936年病逝,还来不及表达对抗战开始后中国空军的看法,其主要看法只能针对一二八抗战中的中国空军。先生的《伪自由书》,里面有这样的内容:

    看过去年此时的上海报的人们恐怕还记得,苏州不是有一队飞机来打仗的么?后来别的都在中途“迷失”了,只剩下领队的洋烈士的那一架,双拳不敌四手,终于给日本飞机打落,累得他母亲从美洲路远迢迢的跑来,痛哭一场,带几个花圈而去。听说广州也有一队出发的,闺秀们还将诗词绣在小衫上,赠战士以壮行色。然而,可惜得很,好像至今还没有到。

      所以我们应该在防空队成立之前,陈明两种愿望――

    一,路要认清;

      二,飞得快些。

      还有更要紧的一层,是我们正由“不抵抗”以至“长期抵抗”而入于“心理抵抗”的时候,实际上恐怕一时未必和外国打仗,那时战士技痒了,而又苦于英雄无用武之地,不知道会不会炸弹倒落到手无寸铁的人民头上来的?所以还得战战兢兢的陈明一种愿望,是――三,莫杀人民!”

    先生的文笔辛辣,对中国空军参与内战的反感也可以理解,但是对于抗战的史实却有误导的嫌疑,这里面提到的苏州空战(苏州不是有一队飞机来打仗的么?后来别的都在中途“迷失”了,只剩下领队的洋烈士的那一架),是美国志愿飞行官罗伯特.肖特2月22日和日军13式轰炸机小谷机队的激战,实际这是一场遭遇战。中国空军当时在上海真如机场与日军对峙,寡不敌众,被迫转场南京,而后去杭州,途中并无在苏州空战的计划,罗伯特.肖特当时和中国空军主力部队不在一起编队,原因是他的座机比较奇特,是当时先进的波音218战斗机,速度快马力大(超过中国战斗机大约一倍的马力),和中国空军其它飞机无法编队,因此他单机行动,没有和其它飞机“迷失”的问题。这也是肖特的习惯,此前他也曾这样在空中“游击”,击伤日军所茂八郎大尉的座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肖特之墓,正是其战斗机坠毁的场面

    当肖特飞到苏州上空的时候,发现日军正要空袭挤满中国难民的列车和苏州火车站(日本飞行员生田乃木证明),肖特义愤填膺杀出参战,击毙日军指挥官小谷进大尉,自己也不幸战死。中国政府授予他上校军衔(肖特原为波音公司业务代表,兼中国空军航校教官)而中国空军早在肖特参战之前,已经不顾力量悬殊,毅然进驻上海战区,和日军连日展开多次空战,击落击伤敌机多架,日军皆有证实,朱达先,黄毓铨,赵甫明等殉国或负伤,参战各机无一不伤,飞行员斗志昂扬,每有飞行员受伤,返场后立即有其他飞行员抢飞机上天作战。撤退到杭州后更有笕桥空战的壮烈激战,因敌机来袭突然,空军第二队指挥官石帮藩冒死登机血战,击落敌机,自己也被打断一臂,此后人称“独臂将军”。

    关于广州来援的空军,当时空军总司令部将广东空军组成一混合机队北上参战,共10人,分驾6架美制旧式“可塞”(CORSAIR)飞机和一架“莱因”(RYAN)运输机,2月10日从广州飞上海参战,指挥官丁纪徐(听说广州也有一队出发的,闺秀们还将诗词绣在小衫上,赠战士以壮行色。然而,可惜得很,好像至今还没有到。)丁纪徐是广东空军悍将,1937年抗战时的空军五大队大队长,也是中国最早进行空中跳伞表演的传奇人物。鲁迅先生的消息肯定是错误的,这支部队不但参战了,而且打得英勇顽强,2月26日,日军空袭杭州空军基地,丁纪徐的座机当时正在维护,此人性如烈火,当即持枪从中央空军的飞行员手里抢了一架飞机上天迎战,其斗志可见一斑。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参战的广东空军飞行员,他们主要是航校毕业生

    对这些上海各报刊也多有报道,海内外反响强烈,鲁迅先生视而不见,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感觉先生对于空军有欠厚道,不过,想要鲁迅先生厚道一下也近乎没有天理了 :)

    幼年的中国空军在这次战役中表现英勇,产生了两大影响,第一个是被国民认知为抵抗外侮的重要力量,在争取国防经费的时候挤掉了淞沪事变中态度暧昧海军,时人称为“空海大战”,并讽刺海军为“海军乎?江军乎?”,此后中国空军得到较大发展,才有八年抗战中“飞将军”的传奇。第二个是对日军战术的影响,日军因为战斗中的损失,特别是战斗机和中国空军对战中难以占到优势,提出“战斗机无用论”,以至于八一三以后和高志航等交战的日本轰炸机都依靠自身的火器自卫而没有战斗机护航,这个战略性错误造成惨重损失,几乎使日本空军轰炸机部队在抗战初期遭到灭顶之灾。

    所以,先生对空军的职责似乎有些过分,我想这主要是鲁迅先生没有军事方面的常识造成的,毕竟他不是熟悉军事的人物,有人据此认为“鲁迅是老粪青”,就有些过分了。事实上中国空军在抗战中奋勇争先,屡次和优势日军拼死奋战,打到南京失陷的时候只剩下董明德一架飞机能战,表现了崇高的卫国抗战精神,空军的力量几乎全部拼光在抵抗外侮的战场上,四大天王全部血洒长空,庶几可以辩白鲁迅先生“不知道会不会炸弹倒落到手无寸铁的人民头上来的”担忧。

    [完]


    本帖一共被 5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版务问题请去“公告建议”版讨论

        敬请谅解。

    • 家园 鲁迅那个时候,中国空军抗击外侮远远小于用于内战的出动次数

      轰炸江西的红军是家常便饭,要不是因为国军空军,黄公略岂会那么早死?

    • 家园 不过鲁迅先生有一点还是没说错

      之后中国确实是对日本“心理抵抗”了四五年直到全面抗战爆发。这四五年中“航空救国飞机捐”的飞机是否不曾用在内战上?这才是鲁迅要讽刺的重点--大家都在打着抗日的幌子忙自己的事。

      当然,萨大说的很有道理,鲁迅为了加强自己讽刺的力量,对飞行员们太不厚道乃至于毁谤了。

      附全文:

      航空救国三愿

        现在各色的人们大喊着各种的救国,好像大家突然爱国了似的。其实不然,本

      来就是这样,在这样地救国的,不过现在喊了出来罢了。

        所以银行家说贮蓄救国,卖稿子的说文学救国,画画儿的说艺术救国,爱跳舞

      的说寓救国于娱乐之中,还有,据烟草公司说,则就是吸吸马占山〔2〕将军牌香

      烟,也未始非救国之一道云。

        这各种救国,是像先前原已实行过来一样,此后也要实行下去的,决不至于五

      分钟。

        只有航空救国〔3〕较为别致,是应该刮目相看的,那将来也很难预测,原因

      是在主张的人们自己大概不是飞行家。那么,我们不妨预先说出一点愿望来。

        看过去年此时的上海报的人们恐怕还记得,苏州不是有一队飞机来打仗的么?

      后来别的都在中途“迷失”了,只剩下领队的洋烈士〔4〕的那一架,双拳不敌四

      手,终于给日本飞机打落,累得他母亲从美洲路远迢迢的跑来,痛哭一场,带几个

      花圈而去。听说广州也有一队出发的,闺秀们还将诗词绣在小衫上,赠战士以壮行

      色。然而,可惜得很,好像至今还没有到。

        所以我们应该在防空队成立之前,陈明两种愿望——一,路要认清;

        二,飞得快些。

        还有更要紧的一层,是我们正由“不抵抗”以至“长期抵抗”而入于“心理抵

      抗”〔5〕的时候,实际上恐怕一时未必和外国打仗,那时战士技痒了,而又苦于

      英雄无用武之地,不知道会不会炸弹倒落到手无寸铁的人民头上来的?所以还得战

      战兢兢的陈明一种愿望,是——三,莫杀人民!

        二月三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二月五日《申挤·自由谈》,署名何家干。

        〔2〕马占山(1885—1950)吉林怀德人,国民党东北军的军官。九

      一八事变后,他任黑龙江省代理主席。日本侵略军由辽宁向黑龙江进犯时,他曾率

      部抵抗,当时舆论界一度称他为“民族英雄”。上海福昌烟公司曾以他的名字做香

      烟的牌号,并在报上登广告说:“凡我大中华爱国同胞应一致改吸马占山将军牌香

      烟”。〔3〕航空救国一九三三年初,国民党政府决定举办航空救国飞机捐,组织

      中华航空救国会(后更名为中国航空协会),宣称要“集合全国民众力量,辅助政

      府,努力航空事业”,在全国各地发行航空奖券,强行募捐。

        〔4〕洋烈士一九三二年二月,有替国民党政府航空署试验新购飞机性能的美

      国飞行员萧特(B.Short),由沪驾机飞南京,途经苏州上空时与日机六架

      相遇,被击落身死,国民党的通讯社和报纸曾借此进行宣传。萧特的母亲闻讯后,

      于四月曾来中国。〔5〕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命令东北军“绝对不抵抗”,公开

      执行卖国投降政策。一二八战争后,国民党四届二中全会宣言中曾声称“中央既定

      长期抵抗之决心”,此外又有“心理抵抗”之类的说法,这些都是为推行投降政策

      而作的掩饰辞。

    • 家园 花!
    • 家园 鲁迅那文章小时读过,当时觉得写得痛快,现在想来

      很不是味道。要是王海出事以后,有人也学这笔调来给王伟写给忠告1.2.3,可以想见河友们的反应。

    • 家园 老萨抗鲁迅,俺顶
    • 家园 日本的問題

      日本的轟炸機的問題和當時與中國交戰的經驗無關。在抗戰初期真的受到中國戰區經驗影響而改變設計需求的是海航的零戰。

      而且,國府空軍先後和陸航與海航都作戰過,這兩種部隊再轟炸機的發展概念上有相當的差異。海航比較注意到戰略轟炸的概念,陸航則是被有意的壓制過。在那個年代,沒有人不相信轟炸機可以通過攔截達到目標的。自衛火力或者是護航,那都是經驗下的改進,並非日本的單獨問題。

    • 家园 我觉得你们都误读鲁迅原文了
      • 家园 愿闻其详
      • 家园 这个是标题党吧。谁把这么老的东东顶出来的啊。

        也许,您说的在某些情形,某些事上正确。不过就这么说一个人,太过了。“鲁迅真不是东西”,不到罪大恶极好像不必这么用吧?!

        如鲁迅是愤青,恐怕您在当时会比他更不愤,更青。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