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与当地雇员的办公室故事1——初次接触 -- 老木

共:💬62 🌺47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与当地雇员的办公室故事6-工作记

      拉菲尔的工作相对简单。因为是工作10余年的老员工,对工作范围也是熟悉的。每天早上,顺路买来2份当天的报纸,边走边看,很关心国家大事,遇到议会选举,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一般而言,不看完,他是不会交到我们手里的。

      我们开始工作,他就开始了早餐时间。说来简单,也是面包,有时候还要茶叶。据他说,这是某前任领导按中资企业国内员工的工作待遇发放的,后来被取消,但是他的习惯是养成了。所以喝中国茶是必须的。现在不发,那他就要。至于面包,往往是开车陪我们逛超市的时候顺手送他一个。此时的他,是红光满面。后来买的不合口味,他便拒绝,说自己挑。再到后来,他竟敢选择我们都舍不得买的超级豪华大面包,让我们目瞪口呆。于是取消了他这待遇,干脆就自己买的时候也不说,结帐完就塞给他。他也无话说。看来人的欲望确实无穷,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时候确实是可以无限膨胀的。

      土人的汗腺发达,据说和不充分进化有关。既然是中资企业员工,必然要有形象问题。而作为兼职司机,他的满身汗味让我们翻胃。于是洗澡也是我们的要求之一。对于洗澡,他是乐意的,因为可以要求我们配发肥皂。而肥皂的主要用途,则是洗衣服。当地水费昂贵,而他所住的定居点,还没有自来水设施。于是乎,我们院子里挂着花花绿绿的各式衣服男的女的、大的小的。南太岛国多喜艳丽服饰,恍惚看去,真有八国联军的味道,显然与我单位的形象不相适应。想来他全家的衣服都是在此洗得这么干净。想来我们更不是滋味。为此几番交涉,拉菲尔仍振振有辞。最后下了最后通牒,他才勉强将衣服挂在后院,因为那儿偏偏缺少缺乏南太地区最多的普照阳光。

      拉菲尔负责院落的打扫,但他认为似乎不太合乎兼职司机的形象,却难于提出异议。看在晚班保安年幼好欺,拉菲尔在不知不觉间使他承担了打扫院落的任务。事情不知道是在哪位领导当政期间发生的改变,后来的以为这就是惯例了。保安打扫卫生这当然是在夜间进行了,拉菲尔就当起来早上的监工,看看晚间打扫情况如何,并会及时地向我们汇报。他打小报告还是很有一套的。

      既然是兼职司机,拉菲尔还是比较爱车的。早上洗完澡,检查完卫生,就开始了擦车。车有车棚,城市也干净,不象北京般多灰。他或许知道活是干不完的,慢条斯理,让你无可奈何。要是不出车,那么3辆车一上午是擦不完的。中午呢,除了管饱的免费午餐,也是他的娱乐时间。有时候我们边看电视边吃饭,他就耐心的等,等到我们散场,他便要求调换喜欢的频道和节目。问题在于,他没有节制,直看到下午我们上班,还没休息。等到出车,哈欠连天,那下午跟着出车的人可倒霉了,心惊胆战,惟恐出现事故。几番下来,领导大发脾气,取消了他的这项福利。拉菲尔多次抗议无效,自知理亏,却又磨起了洋工。天天就午觉睡着,要没人出车,就在他的小屋躺着,让你想不起他干活。要有人叫他,一脸的不耐烦,或者解释说听不见,反正能让你完全感受到他一肚子的不愉快。要是睡舒服了,他会拉着水龙头,满院子的浇水浇花,算是活动活动筋骨的锻炼和娱乐了。

      院里有一小片地,被开垦成了菜地。实话说,巴新土壤肥沃,而且还专门铺过底肥,大家都是浇浇水,撒上种子即可。看着拉菲尔一天优哉游哉的样子,领导也看不下去,这时候,就会命令他去种地。这是他最为郁闷的时候。您想啊,堂堂一大司机,去种菜,估计他开始的时候心里也有难受。但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只是看反抗的方式不同。他自己种了自己爱吃的菜,每天下班,放在包里,带着回家,赚点外快。至于我们的,爱如何就如何,表现自然不佳。如果大家对此有看法,他会说,这是你们的种子不好,不关我的事情。从此之后,连菜园,他也只是浇水了。

      有段时间懒得出门,知道他老婆在卖菜,就委托他捎一点。土人啊,拍马屁确实不如中国人,或者说他真的把自己当老板了。每次都是把当天卖剩的菜给我们带来,我们成了剩菜收购贩子。当然我们也不好意思不给钱,只是至于他为什么这么做,我们迄今不明白。

    • 家园 我与当地雇员的办公室故事5-学车记

      在国内没有驾驶执照,只好到了当地再学。单位人手不够,只能让拉菲尔当了兼职教练。这下子他的大爷脾气又来了,整个一不耐烦。别说在国内办事的时候的脸色,就连土人的脸色也难看。看来只要人感觉能拿住你,不分国界,不分种族,也不分职务,那脸色都是一样的。

      拉菲尔坐在副驾位置,开始了短暂的指挥生涯。原本自己就对他的当地皮金英语口音不熟悉,再加上车的各种单词也是新学,反应还是不够快。学了3次手档,感觉是进步挺快了,已经开始了坡起,但看见他一脸的大爷脸。一生气,自己又回去开起了自动档的轿车。

      莫尔斯比港人口30万,主路没几条,红绿灯就三个,但是受殖民化影响,普遍遵守交通规则。土人走在人行横道上,都是不急不慢的,那是最为骄傲的表情。学校门口都要设置专门的人行横道,有教师手持放行和禁行的交通表示,负责指挥。所以开车较为容易。学车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胆子怎么这么大,没开几次,都去领了个学车证明,在前后玻璃各放一个大大的L牌(LEARNER学车者),就上了路。

      毕竟在国内没动过车,对交规、道路和各单位位置不熟,还得让他坐在副驾位置上,负责指路。开了3个月,车倒是比较熟悉了,就是路还不明白。自己每次出去回来都尽量回忆,画一个路线图,但是怎么还是还弄不懂这个小小城市呢?

      学了3个月,该考车本了。按照当地法律,警察和交通部门都可以负责考核。自己是本单位第一个在当地接受考核的,自然程序不熟悉。按照拉菲尔的说话,先去了警察局。考了交规,当然就过了的。约定了下次路考时间,放心回家。

      带着几个冰冻可乐,这天又去了警察局。警察已经准备好,往副驾驶位置一坐,便是一脸的严肃,说我不能考试,因为警方不接受自动档的申请。回头看看拉菲尔,满面的无辜状。回头再找到交通部门,正好有个考官,拉着满城一阵乱跑,顺利过关。交了30基纳工本费,约合10美圆,当场照相,拿到了临时驾照。对考官总是言语间诉说着自己的辛苦,自己也要有所表示,便把早准备的可乐奉送了出去。大功告成,皆大欢喜,回家。

      有了本,就自己可以出门认路了。这才发现,莫尔兹比港真的很小,但拉菲尔为了维护单位对自己的倚赖性的位置和显示自己的权威,每次出门都走不同的路。即使是同一部门,去了几次我也肯定找不着。这小子,心也够细的,没白跟中国人待这么多年。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