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讨论】佛教为何没有在古代欧洲发展起来? -- 任爱杰

共:💬61 🌺9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讨论】佛教为何没有在古代欧洲发展起来?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但是其传播范围在古代却局限于亚洲。到后来甚至在其发源地逐渐式微,而其在中亚的传承也步步向东退缩。而比它产生晚得多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说起来,佛教的最初传播并没有向东发展的意思。佛教早期在印度得到大发展和阿育王的庇护和提倡是分不开的。由于地理原因,向印度西北经由中亚进入地中海地区远远比翻越帕米尔高原进入中国西北或翻越喜马拉雅山进入西藏要容易的多。阿育王对外宣扬佛法,走的也主要是西北路线。

    根据任继愈先生的研究:

    据《摩崖法敕》(第十三)记,阿育王为宣扬其达磨治国的德政,曾使“希腊王安条克所住之处,及北部的托勒米、安提柯、马伽斯以及亚历山大四王所住之处,南部的朱拉王国、潘地亚王国和锡兰,皆得法胜”。此中安条克(前261—前246)住处,指塞琉古国(小亚细亚西岸,西亚和中亚的一部分);托勒米(前285—前247)住处,指埃及国;安提柯(前278—前239)住处,指马其顿国;马伽斯(?—前258)住处,指西林尼国(利比亚北部昔兰尼加);亚历山大(前272—前258)住处,指 伊庇鲁斯国(希腊西北);朱拉、潘地亚则是印度南端的两个小国。

    佛教的西传最初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佛教在传入当时亚洲的希腊化国家后和希腊文化结合,产生了健陀罗艺术。之前的原始佛教不拜偶像。受到希腊影响后开始为佛陀造像,继而崇拜。健陀罗艺术则让佛教造像艺术达到了高峰。

    然而佛教最终却没有进一步再向西发展。在印度的佛教逐步衰落,在中亚和西亚的佛教也最终消失。而当初并不受重视的东方传教路线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与此对照的,是后起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东传。基督教在建立后很快便传入中亚。到贞观九年,其聂斯托利教派已经以“景教”的名义传入大唐。而从当时景教的阿罗本迅速被李世民接见并在长安兴建寺庙来看,其在中土早已流传并能影响到高层人物。

    从蒙古人有信奉基督教的部落来看,聂斯托利教派的传入路线估计是走西域的北方路线。而伊斯兰教则因为海运的便利,其传播甚至比基督教更为迅速。在唐高祖武德年间即传入中国南方(“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四贤传教泉州。”《闽书》)而当时默罕默德本人尚在争夺阿拉伯半岛的统治权。

    那么,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佛教在西方的衰落呢?

    有一种意见认为,当时的罗马帝国已经是有系统多神信仰的帝国,国胜势强和完善的宗教体系阻碍了外来宗教的发展和传播。与此同时的东方,除了巫术信仰和一些谈不上理论系统的原始宗教外,还没有行成理论系统化的宗教,因此佛教传入中国后迅速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宗教。

    这个理论固然可以解释佛教为什么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却不能解释佛教为何在西传过程中失败。佛教开始西传的时候,罗马还未成为巨无霸。佛教主要传播对象是希腊和希腊化的各小国。产生于公元一世纪前后的基督教同样是向西传播,同样要面对罗马的多神教,而当时罗马正处于鼎盛时期。同时基督教徒在罗马受到广泛的迫害。但越是迫害,其影响力反而越是强大,直到君士坦丁时期终于成为国教。为什么基督教能够成功(有些理论甚至认为基督教是原始犹太教受佛教影响而产生的。)而佛教却失败了呢?

    我认为有几方面的原因:

    佛教尤其是原始佛教的教义过于消极避世。这种消极避世的态度产自印度本土文化。印度的气候使得农业民族基本不需要大规模的集权管理就能够靠天吃饭。而气候也使得农业生产的产量较高,老百姓一般活不好,但也饿不死,对于现世的要求不高。然而在印度之外,无组织或人人避世就意味着不能保证产出。对统治阶级来说就是不能充分得剥削劳力。对自耕农和奴隶来说则意味着饿死。

    不论是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其基本精神还是世俗的。还是要食人间烟火的。而佛教不事生产。不事生产,就需要世俗的供养。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初起时的平民特色不同。释迦牟尼是王子出身。尽管为了寻道有流浪和乞讨的经历,但不论是王子还是乞丐从根本来说还是需要人奉养的,并无通过自己的劳动来养活自己的概念。这一点在中国也反映得很明显。当政府崇佛的时候,寺院占据了大量土地和人口,完全是剥削阶层。而基督教的耶稣出身是个木匠,伊斯兰教的穆罕默德是个牧民。他们所宣传的教义不是高级知识分子的精密思辨,而是更贴近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常识。这些教义先是在广大的下层人民中传播,取得了优势后才为统治阶级所改造利用。从传播的基础来说,佛教虽然思辨,却过于“小资”,不如基督教或伊斯兰教来得简单易懂。这样,佛教需要大量的奉养,则必须得到统治阶级的支持。一旦失去这个支持,那么佛教也很快就会失势。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基督教虽然屡遭迫害,却最终取得了在罗马的统治地位。基督教徒不需要人来供养,他们自己养活自己。而佛教僧侣则基本是街头的低级乞丐或宫廷里的高级乞丐。这一点在现在的佛教传播中都能看到。佛教在西方现代的传播局限于所谓的“知识精英”之中(这里不包括原本就受佛教影响的亚洲移民和其后裔。)大多数的寺院僧侣众多,靠人奉养施舍度日。而西方教堂虽然有十一税,但接受奉养的教士比例远远小于佛教。

    另外,奉养这件事是需要经济基础的。在西方工业革命之前,就算是罗马帝国时期,西方的经济始终不能和集权的中央帝国匹敌。并不是西方的物产不够丰富,而是生产的组织和效率始终比不上中国。罗马帝国崩溃后,各封建领主的封地并不足以养活大量不事生产的佛教僧侣。当然,这个现象在日本似乎并未出现。其实日本的寺院在日本的战国时代本身就占有大量的土地人口,根本就是占山为王的割据势力,早已脱离了原始的奉养为主的模式。而在中国古代也是这样。寺院的“庙产”为寺院提供了基本的经济保障。佛教兴旺的蒙古,寺院主本身就是领主阶级。而西藏到最后干脆政教合一,等于全西藏的收入都拿来供奉了。

    然而这个模式在西方那种小邦、领主林立的环境下未必能行得通。第一领主的财力未必能够供养寺院,第二佛教的竞争对手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是排他性极强的一神教。对于佛教当然要一棍子打死。佛教的传播史上很少有宗教战争,但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传播史上却充斥了战争。除非佛教在西方也像在日本那样发生了嬗变,有了自己的武装并武装排挤其他宗教,否则是无法顺利传播的。即使有了一定规模也会被扑灭的。

    当伊斯兰教兴起并不断向东西两面扩张后,佛教通往西方的传教之路就中断了。非但如此,佛教在中亚的地盘在伊斯兰的“圣战”侵逼下不断萎缩。或许蒙古人的西征是一个转机。但是蒙古人当时大部分只有原始的萨满信仰,其扩张又太快,为了便于统治被占领地区,蒙古人几乎是不假思索得接受了所过之处的优势宗教。于是经营西藏的蒙古人很容易得信奉了佛教的支流喇嘛教,并把这一宗教向元朝的主要控制地区推广。而向西走的蒙古人则在扩张过程中皈依了伊斯兰教或基督教。

    这样,佛教最终只能局限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一部分了。

    通宝推:oboeman,
    • 家园 信佛教成本太高了

      凑个热闹发表自己得看法

      不熟悉伊斯兰教。

      基督教是只要你信,就能得拯救上天堂。再恶的人死前皈依天主也能上天堂。简单,容易。

      佛教讲修来世。这个修行的过程太痛苦了,想修成正果就更难了。保不齐下辈子还是要变个猪狗啥的。

      所以如果你是农村老太太,你说该选哪一个?

    • 家园 佛教和中国文化的同质

      任老师讲的很全面了。我且试补充一点。

      佛教在东汉时期进入中国后很快成为主流,这确实因为中国本土没有成形的宗教体系。但是对于社会中上层和知识分子而言,佛教教义与中国的学术都以内敛和自省为要点,特别与老庄一派的观点有类似之处,所以通常都是佛老并称。原始儒家着重于日常生活而来的人格培养,但是佛法输入以后,半由儒家的自卫,半由时代人心的要求,两宋时产生了理学,就是释道儒三家合一的产物,至明代而登峰造极。这个观点是梁启超先生所阐发的。

      反观于中亚以西诸国,佛教在那些以外向,排他为主要特征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面前,肯定要失败的。

      至于为何佛教是内敛而基督教是外向的,这是另外一个更深刻的有关文化本质的问题了。有待识者。

      • 家园 猜想一下,净饭王子看着四种物质生活等次分明的人们都有

        喜怒哀乐,觉出人所能到达的自由非物质生活能完全带来的。快乐与否,在自己掌控之内。

        犹太系教义,却先定了有救物主;他们能有的最大自信是自己是神选定的民族,其他民族有人赎罪的糖衣吞下,谁是选民么,呵呵。

        唯物的如果没想象力是给自己上枷锁;理想主义的如果不讲求些实事求是,却是缘木求鱼。

        一个人和什么体系最亲近,未必能在自己的生命轨迹中完全找出来。

        世界变化着难猜,于是也好玩儿。

    • 家园 花,关于宗教的讨论,没有比本文更理智的了
    • 家园 领教了,这四体不勤的主,来历是这样的:

      “不论是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其基本精神还是世俗的。还是要食人间烟火的。而佛教不事生产。不事生产,就需要世俗的供养。”

    • 家园 佛教不能推广的最大根源在于他的非世俗化

      我的浅显理解是,佛教的清规戒律让人们望而却步.人在世俗的生活中寻求宗教的精神庇护,而佛教却是鼓励人们脱离世俗生活.举个例子.其实不是佛教在西方没有市场,佛教的一支密宗,喇嘛教在西方却越来越有影响力.为什么会这样?相比其他流派,密宗可以允许人们有世俗生活,比如吃肉,结婚,生育,工作....呵呵,换了我,不会选择禅宗.

    • 家园 原来中国人喜欢被人养的文化根源在这里啊

      原来中国人喜欢被人养的文化根源在这里啊,学习了.

    • 家园 这个假设有个问题,西藏的自然环境恶劣,佛教为何崛起

      日本韩国的生产环境都不行,为何佛教也能大行其道呢

      • 家园 这已经在正文里做了解说

        佛教东传后不再是原始佛教完全靠人奉养的模式。在日本佛教寺院占有大量的土地人口,拥有僧兵,类似于独立的封建领主。

        而日本会让佛教征服,另一个原因也是日本本身的文化落后,到佛教传入时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宗教能够抵御。而日本的一个有趣现象是当基督教传入后,风头一时无二,上到大名、下到百姓不少都开始信奉基督。甚至连造反的都借了基督教的名义(中国的洪秀全也是这么搞的。)

        至于西藏,其自然条件并不比西域更恶劣。事实上西藏属于可耕作的地带。吐蕃王朝能够崛起并和唐朝争雄百年靠的就是西藏的资源。西藏只是难以到达,而不是难以生存。

        佛教传入西藏后和当地的苯教斗得很厉害,但获得大发展却是吐蕃王朝式微之后。

        从公元842年起,吐蕃陷入了分裂。不仅占据长达百余年的河西陇右地区被唐朝收复,很快各地诸侯纷纷独立,王朝彻底崩溃。吐蕃王朝崩溃后,藏传佛教开始了漫长的政教合一的过程。政教合一的途径有很多,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1.借用宗教势力取得世俗权力。例如达垅噶举派的创始人扎希贝(1142― 1210),以“调解争端”为名,将达尔域、绒二地置于其统辖之下,二地人民都变成了他的属民。到13世纪初叶,扎希贝的族侄仁钦衮(1191― 1236)继任达垅噶举的座主。仁钦衮采取订立契约的形式,将乌思地区南部的部分农民变成其属民,为其服劳役。不久,仁钦衮的属民即由82户增至 5000人之多。

        2.领主建立寺院,自己兼任寺主或者活佛。例如吐蕃王室后裔永丹的六世孙意希坚赞占据桑耶(今西藏扎囊县)一带,自称“阿达”(领主)。同时,他又是著名的桑耶寺的寺主,于是形成集政教权力于一身的割据势力。

        3.领主夺取寺院权力。例如吐蕃王室的后裔雅隆觉卧家族控制了噶当派的怯喀寺和基布寺(在今西藏墨竹工卡县一带)。

        4.原来的平民或奴隶,在新的形势下靠自耕起家,逐渐上升为封建领主。如11世纪时,藏传佛教噶举派创始人玛尔巴(1012―1079),出身于洛扎(西藏今县)自耕农民家庭。他靠经营农牧业,去印度和尼泊尔等地倒卖黄金及其它土特产品发了财。在做生意的同时,玛尔巴还在印度学习梵文及佛法,返回家乡后,即以译经和传授密宗教法为业。玛尔巴要求门徒必须向他献上大部以至全部财产,还要替他耕地、修房,服多种劳役。依靠这种侵吞他人财产,无偿地占有他人劳动等做法,使他迅速上升为封建领主。

        5.宗教首领通过自己的俗世亲戚建立庄园制度,或者翻过来宗教首领的世俗亲戚依仗宗教势力获得经济利益。例如萨迦派教主萨班.贡噶坚赞之弟桑擦.索南坚赞,在斯塘等地设立市集,修建民舍,在仲堆、仲麦、达托、芒卡寨钦、藏哇普、夏堆麦、大那等地建立庄园;在绛迥、喀索、果斋、客尔普等地建立了许多牧场;在热萨等地牧养马匹。

        6.寺院之间互相兼并,形成巨大的寺院集团。例如拉卓微衮波(1186―1259)利用其家族势力,兼并了工布、塔布地区的数十座寺院。拉卓微衮波既是领主,又是众多寺院的寺主。这些寺院此时都有了寺属农奴,拉卓微衮波有权指派寺院总管和管理寺属农奴的官吏。

        由此可见,藏传佛教到13世纪时已基本掌握了世俗政治,各教派寺院已经成为握有大量土地人口的领主。这比日本的情况有过之无不及。自然已经不需要别人供养了。

        通宝推:oboeman,
        • 家园 我理解的文化落后

          而日本会让佛教征服,另一个原因也是日本本身的文化落后,到佛教传入时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宗教能够抵御。而日本的一个有趣现象是当基督教传入后,风头一时无二,上到大名、下到百姓不少都开始信奉基督。甚至连造反的都借了基督教的名义(中国的洪秀全也是这么搞的。)

          一是指宗教教义, 是不是够fancy. 还有就是有没有真正的"文化", 宗教和生产技术的传授可以互相加强, 例如建筑, 医学, 冶金, 铸造, 历法等等. 日本应该是个典型.

          很好奇, 明朝和清初的西方传教士, 他们所带来的东西, 究竟是对中国人来说是不是不够"震撼", 还是未逢其时, 被有意无意的忽视了?

        • 家园 西藏的历史上宗教战争还是很厉害的
        • 家园 领教了,很好!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