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随笔,也为经常找不到的帖子保留下链接 -- 神仙驴

共:💬485 🌺2169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以偏概全"是好是坏?

        是一种认知的障碍,还是功能?

        想不清楚。。。。。。

      • 家园 还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问题

        魔都公安局开通气会,明确跟各大企业保卫干部说,要当心河南某地的民工,基本上都是白天夜里各打一份工的,已经不能说是个体行为了,是当地的传统。听说这个以后,对河南人多一份防备之心,是正常的反应

        不过最近因为一个合作机会去了河南某市,去之前也比较担心,但是到了地方发现城市建设、人群面貌都还不错,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糟糕。主要还是因为该市算是个新兴的工业城市,有两家大型企业,除了解决数千人就业问题,也带动了当地的其他产业。

        所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啊

      • 家园 地域歧视往往是一小撮人害了所有人

        几个温州经商的朋友大谈他们如何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将下一代小温州人偷渡到欧洲去,俺不禁很好奇地问到:“现在留学这么容易,造个高中文凭就能去留学了,你们费这么大劲干嘛呢?”几位朋友苦笑道:“这些大使馆对俺们温州人有歧视啊,不少人留学都换了别的地方的身份证。”

        事情往往是某族群出了几个害群之马,于是其他族群便抱着宁可错杀千人的态度拒绝与该群体接触,以免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 家园 讲一个河南人‘造假’的故事:

        (听来的,不负网责)

        台海危机后,江CORE提出了科技建军的口号,尤其是在空对空导弹的研究中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在继J10项目和以色列的友好合作之后,中国方面有从以色列方面搞到了两枚AIM120导弹,作为研发的样品进行研究。但不知如何,美国方面得到了消息,要派人去以色列核对AIM120导弹的数量。以色列急忙要求中国临时运回那两枚导弹。但其中的一个已经被中国专家大卸八块在进行仿造研究。江CORE没辙,就召集各省市大军区一把手开紧急会议,研究如何因应。各大头头均缄默不语,良久,只见河南省委一把手挺身而出,说这个任务我们河南省来干,保证按时完成任务。江CORE激动地握住河南一把手的说,我代表党中央谢谢你。

        两个礼拜后,河南运来了仿制的一枚AIM120导弹,经过中国专家认真检验后和另一枚真的一起运回了以色列。一个月后,以色列发来消息,说一切顺利,感谢中国的合作,将把那两枚导弹尽快地还给中国方面。几天后以色列运回了那两枚导弹。中国方面的专家又进行了检查之后,激动的向领导报告:“报告首长,这两枚导弹都是真的”。

        • 家园 续集^_^

          续导弹回国后。。。

          听到这个汇报,江core非常高兴,就继续稍带威严的说:“长春书记啊,你们干这个的水平到底达到什么程度,能不能给我讲个实话?”

          春书记迟疑了一会,只好讲了:“江总书记,我也是假的啊!”(颤颤巍巍的O(∩_∩)O哈哈~)

          于是,会议室,全部石化。。。。。。

        • 家园 我听到过另外一个版本

          话说河南人造的那枚假的和原来那枚真的一起给运到了美国。过了没多久,美国就把那枚真的退了回来,还很生气地说:“不要试图拿假货蒙混过关,赶紧把真的交出来!”

        • 家园 这种业务上的拍板肯定是系统内的高层决策

          就算省委领导敢拍板,上面也要敢听啊。。。

        • 家园 江core激动滴握住的是

          长春同志的手。炸馆整十年了,时间过的真快。

        • 家园 造空空导弹的研究所确实在河南

          印象中也是全国唯一的一个。我一个发小现在那研究雷达制导头。

          • 家园 我同班同学就在那工作

            当年这家伙天天打游戏,和我曾结伴玩mud一年,后来因多门课程不过,无奈之下去了这个系统内单位。去了之后,上网玩游戏根本没门,慢慢地终于成为一个国防战线的优秀战士。

      • 家园 地域歧视人人多少都有一些啊

        俺来都柏林租房子,好几位一接电话就说不租给南方人,俺赶快说俺是北方人。见面一看,人家说你不是北方人么,俺说俺是北方人的芯儿。

        俺后来问,为哈不租给南方人?回答是:南方人太爱算计,不好处。要不是现在房子不好出租,听你口音,电话面试你就fail了。

        --- 都柏林东北人比较多

    • 家园 少年犯

      怎么就想起这个话题。

      话说俺还是一头幼驴的时候,大院附近有个小子,恃强凌弱啸据一方,自命总司令,有时也称大哥,带着小的们,对弱小同学,经常是先明着索钱、再要定期进贡,不从则耳光棍棒伺候是家常便饭。那时虽说他是不能把俺怎样,俺见了他还是得尽量绕着过。那次恰逢这位司令在给小的们“讲课”,正碰见他兴奋的在台上大讲特讲,大意是,我说打,就要狠狠的打,我说杀,就得往死里打;我们是未成年人,不满18岁,杀人不用偿命!。。。台下小的们激动的是手舞足蹈。。。当年并不十分在意,这两天突然回想到这一幕,虽说只是半大小子,那杀气腾腾的样子还真留下了印象。

      至于这位总司令,后来如何劳教就不是重点。但实际生活里这类由半大小子惹出的祸端还真是不少。俺那次回国,朋友还提起,街上成年人动手打架,尽管去围观,当事人顶多就是挂彩却不会致命;看见半大孩子打架,千万绕着走,小子上来就会对要命地方下狠手,若被打死打残,回头出气的场子都找不回来。默然。国家法律对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是从轻处罚的,少年犯法,也是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法律出发点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尚未成熟的少年,犯错还是要给改正的机会,但倘若就此被钻了空子,使部分少年形成“杀人也可不偿命,反正有法律保护”的观念,那结果还真要两说。现在营养条件好了,不少孩子们不到18岁便已是壮汉的身板,不知道思想上是不是也比同时期的我们那个时代要更成熟些呐。

      再说说现在很为广大(汉族)群众不满的部分少数民族滋事犯法问题上来。部分少数民族,在内地省市做了不少出格的事情————若是汉族做出同样事情,可能早被关进局子了————但利用其民族身份,常常是从轻发落甚至无从发落。这点莫说河里不少经历过的朋友义愤填膺,俺自己国内至亲那里也有经历。地方政府上,对这类事情头大,归结原因,固然有诸如通晓民族语言的警力不足的问题,当然有过分的依赖像两少一宽这样的政策的因素,俺认为还该看到,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既然有两少一宽,可以统统推脱给政策;二、地方政府怕出事,维护稳定这个杠杠下来,打到谁谁完蛋;三、群体性事件就是大事————关于群体性事件,其实小楼兄在另一个帖子里有所表述,虽然说的是另外的事情:

      理由?群体性事件就是理由![小楼 于:2009-07-28 07:23:16

      群体性事件不归派出所管,只归现金管。

      小楼:这个。。

      群体性事件一般都是有乡党或者朋党集合参与,参与者就算不出力也要吃饭也要出工,自然就有活动组织的成本,任何一次群体性事件都是在现金赔偿(补贴)后了事,赔偿中的一部分要拿出来对参与事件的骨干和积极分子进行奖励。

      以前是乡村械斗后赔偿医药费抚恤金然后大吃大喝,现在是直接给参与者发放现金。

      很多群体性事件越闹越大就是因为漫天要价的现金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其实,大家要的都是钱。换句话说,大家都乐于参与到群体性事件中,因为最后都会拿到政府息事宁人的花红。

      哪一起群体性事件不是如此。

      尤其在地方政府对群体性事件有了上峰问责的恐惧之后,往往是对刁民的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然后拿出一叠一叠的人民币了事,大家各得其所,久而久之,也就成为了习惯。

      拿这个来套,放在一部分少数民族事件及一部分群体性事件上,我看都成立。为怕出事,不分是非,那越怕事事就会越大。特别是,犯了小错不能制止纠正,对方形成习惯,胃口可能会更大。久而久之,恶性循环,受气方积累恶气等待时机发泄、滋事方愈发跋扈而意识不到自身处境的危险、政府同时失去包括受气方和滋事方双方面的民心(关于后者,是惯大了他们的胃口),这就是三输的局面,由此社会秩序遭到破坏,“世风日下”,一时的苟且却换来长久的疮疤。作为主事方的政府,必须拿出办法来!

      俺对类似两少一宽纵容滋事犯罪的问题,早有看法,燕庐敕老哥几年前的话被俺一遍又一遍的拎出来:对少数民族,应该是好处可以多给他们一点,鼓励他们向上,而不是默许他们坏事可以多做一点,纵容他们向下。这样的车轱辘话俺也常讲,其他不少河友也有类似看法,就是河里的原帖俺得有空一个个找出来。

      新疆大事一出,可能那个一开始出发点虽好、但在实际中变相成为纵容部分群体滋事犯法的政策就要改改了。当然此事涉及面大,也许要走程序改动,也许用另外的解释作为变相修正,既做也说,或只做不说,都是可能的,只要能做就好。但这方面进展目前还不会有公开报道,只是有次偶然在海外媒体里看到了不知真假的这样的消息:

      神仙驴:VOA报道中提到朱海仑宣布取消“两少一宽”

      外链出处

      美国之音的报道,凑合看吧。

      *两少一宽应该取消*

      伊力哈木还对乌鲁木齐刚刚上任的市委书记朱海仑宣布取消“两少一宽”(少捕少杀,一般从宽)的少数民族政策表示赞同。他认为,法律面前应该人人平等。他说,这个政策确实让少数民族中的犯罪分子获利,同时导致了汉族人的不满。

      以及随后的一个解释看法:

      神仙驴:回麦帅,俺自己有几个解释

      首先当然就是这可能是个谣言,当事人听错了、理解有误、甚至成心编造。但若不是这样,考虑到这类政策其实得是中央层面才可能决定、而政策法规的变动需要走程序的因素,俺的解释就是:中央可能正在解决此事,但程序未走完之前不宜公布,朱书记此时透露消息是稳定干部队伍,而且现在环境下应是获得高层授意的。不知那位维族学者的消息渠道是哪里,俺认为应是乌市中层干部。朱海仑的讲话可能是对乌市中高层干部集体会议上说的,新闻发布稿与实际内容不会每个字都一致,有些话还不宜公开报道但先透个口风,还是可能的。

      当然,俺对国内法律纯粹一知半解,其中理解有误的地方,也希望能获纠正,以免误导视听。

      通宝推:不打不相识,故园湾里,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