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走向胜利(十一) -- 朱百山

共:💬16 🌺8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走向胜利(十一)

    不一会,朱平球等四人就来到姓宁的住处,这时天已黑了。任环同志在前门守着,朱平球、何宪随何芝士老先生来到后门喊门。里面有一老妇人把门开一小缝,轻声地说:“他们正在睡觉,还没有起来吃饭。”

    何老先生说:“让我进去。”

    那老妇人说:“不行,他们不知道。”

    朱平球一使劲,把门推开了,进到屋里,何宪,何老先生随后也进到屋里。这老妇人急了,对着里屋就喊:“宁先生,有人进屋了。”

    这何老先生不愧是行伍出身,动作很敏捷,几步就窜到姓宁的睡觉的房间。姓宁的伸手在枕头下掏枪,何老说:“是我,何芝士,把枪放下。”姓宁的抬头一看,只见何宪端着冲锋枪,站在床前,枪口对着自己,子弹随时都有可能射出。又见何芝士身旁还站着一人,手中拎着一把手枪。

    “宁老弟,这就是朱区长。你们糊涂啊,要暗杀他。他想杀你,十个都杀掉了。今天不杀你,就是找你谈谈。”何老先生指着朱平球对姓宁的说。

    何老先生指着客厅的椅子对朱平球说:“区长,坐下谈。”自己也坐下了。

    姓宁的让小老婆端上茶水,朱平球对姓宁的说:“你也坐下。”姓宁的乖乖的坐在一旁。

    这时朱平球对姓宁的说:“你们奉命来暗杀我,你们这样做就欠妥了。想想看,暗杀一个朱平球有啥用?蒋介石明杀,暗杀,什么杀人手段都用过,用尽。姓宁的,你想想看,结果呢?这是杀不尽的,越杀越多,杀到现在你还看不出来吗?”

    何老先生递给朱平球一根香烟,朱平球点燃后,吸了一口,继续说:“你们来三个人,杀一个朱平球,你们把姓朱的杀掉,共产党没有了这么一个小小的区长,再派一个更好的区长来,那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吗。你们能杀的尽吗?你再想想,你们杀了共产党的区长,杀过后怎么办?吴华孚靠得住吗?蒋介石自身的王位都难保了,一个小小的流亡县长能靠得住吗?”

    何芝士老先生插话道:“姓宁的,你好好看看,这就是共产党的区长,共产党的官,他们是不怕死的。他们为什么?他们在为老百姓做事,为保一方平安。”

    朱平球又说:“你仔细想想:你是地主,全国的地主不是你一家,难道都杀掉?这是不可能的。尤其在这动荡的时期,你就更不能做反对人民的事了,可以帮助政府做一些有利于人民的事,只有这样共产党处理时可根据人民的意见是有所区别的。”停了停又说:“你自己觉得怎样?”

    姓宁的听完朱平球一席话,用双手狠狠的拍打自己的头,一副很痛苦的样子说:“我路走错了,走错路了。”

    朱平球对宁说:“不要紧,只要你愿意回头,我们会给你机会的,人民也会原谅你的。?

    宁说:“我是吴华孚便衣队队长,我愿意接受区长开导,教育。愿意回头改过,为人民政府效劳。”

    “宁老弟,你能这样做就对了,不能跟着蒋介石,吴华孚跑。你是知识分子,难道这个问题都看不清楚?”何老先生又说:“跟你同来的何氏门下两个子孙已办了手续。”

    宁听后对小老婆说:“再点一盏灯。”

    宁写了自首书,按上手印。又把藏着的一把小手枪拿出,一同交给朱平球。

    朱平球问他:“你现在准备咋办?”

    宁说:“不走了,能用我就跟你们干。不能用我,就和他们脱离关系。”

    朱平球对他说:“跟我们干可以,但现在不是时候。”又说:“你可以在这里住几天再回许昌,对吴华孚就说:防范太严,人少无法下手。下一步怎么办,由你自己安排,我相信你会安排好的,会立功的。”

    宁问:“那他们两人呢?”

    “你们一同来的,还一同回去。”

    朱平球又让何宪把两支手枪和子弹还给了宁。

    宁又把便衣队人员名单,武器装备造册交给了朱平球。几天后,宁和两位姓何的三人回许昌去了。

    一周后,两位姓何的来到区政府,把宁写的一封信交给朱平球。信中说:便衣队全部开来,住五女店。我先稳住他们,缴枪不会有问题。由送信二位带领你们前来。

    朱平球看完信,立即找何芝士老先生商议:他们会不会搞圈套。

    何老先生找来门下两个送信的子孙谈。朱平球在一旁观察,不说话,看有无异常。两位姓何的情绪很稳定,表情也很正常,一再说:宁是真干,没有圈套。

    区队立刻集合好,换上便衣,乘坐马车前往五女店。三、四十里地,半天赶到。二位姓何的把区队带到便衣队住宿的地方,机枪、冲锋枪、步枪全部对着前后门窗,把便衣队全部包围。

    五女店在通往许昌的大道旁,平时车来人往的,便衣队一点防备都没有。再加上宁队长有意,所以连个哨都没有。直到王础队长向他们大声喊道:“里面的人听着,你们被包围了,把枪交出来。”这才觉察到情况不妙。

    宁队长探出头,装模作样的问:“你们是哪部分的?为什么要我们缴枪?”

    王础队长大声喝道:“少说废话,不准动,只有缴枪一条路。不缴枪死路一条,没有其他选择。”

    宁队长对屋里的便衣队说:“弟兄们,先缴枪,缴了枪再说。好汉不吃眼前亏啊。”

    共缴获了一挺轻机枪、两枝冲锋枪,十枝步枪,十二把手枪。

    朱平球率区队押着俘虏回到扶沟城,饭菜早已准备好了。饭后,朱平球给便衣队俘虏开了个会,他对俘虏们说:“你们今天没有抵抗,缴了枪,这是对的,所以不关你们,不押你们。”又对他们进行了一番教育,然后对他们宽大处理:发给路费回家。家住扶沟城的,由街道安排,大多数做个小生意。宁参加了工作。

    通宝推:煮酒正熟,快刀浪子,FlyGeneral,
    • 家园 大智大勇
    • 家园 真好,不讲大道理,分析切身利益

      收获颇丰啊

    • 家园 宝推,再多问几句

      令尊是怎么看出来宁某是可以争取的对象,而不是死不悔改的反动分子的,他又是怎么看出来便衣队的人是教育一下就可以释放的?

      说实话,这一节我看第一遍的时候觉得很平淡,看完之后越想越觉得惊心动魄。如果方便的话,还请朱兄多给解说几句。

      令尊这段经历,足够写一出林海雪原了。

      • 家园 回复[FlyGeneral

        首先谢谢老兄能仔细阅读本文,认真思考。回答如下:

        父亲生前我也问过父亲这个问题,大概是这样的:宁某是知识分子,虽出身地主家庭,但还是有别于恶霸地主,地痞流氓,土匪。那时我们的基层干部大都是贫苦农民,水平低,对政策理解不够,执行的比较极端。客观上把宁某推向对方。当时到五女店解决便衣队是冒很大风险的。记得父亲曾说过:那时要是怕死,什么事都干不了。至于便衣队的人,又不能全部枪毙。全部关押;要有人看管,要给吃住,遇有情况,还要转移。当时没有这个条件,教育后释放是不得已的。

        父亲的经历能写几出林海雪原,如:抗战时期,父亲曾打入日军侵华最高特务机关“特高部”,得到特高部机关长梅津赏识,任江北谍报课负责人。也曾率部化装成土匪,进山剿匪,险些丧命。还曾打入敌特内部,破获国民党顽固派,反动地主武装勾结日伪举行八县武装暴动案,粉碎敌人将我新四军赶出路东的阴谋。

        本文后面还有精彩的,父亲两次遇险,死里逃生,但牺牲了好多战友。

        本人无才,实在写不出更多,更好的东西。

        啰嗦这么多,不知老兄是否嫌烦。

    • 家园 写得实在,好看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送宝。比另一个写得笼统的好看多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