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个同学的显赫家世——祖爷爷是一半国军将军的老师 -- 方解石

共:💬12 🌺4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一个同学的显赫家世——祖爷爷是一半国军将军的老师

    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有名的军事学校莫过保定军校和黄埔军校,被称为“北保定南黄埔”。后者赫赫有名,而前者则没有后者那么声名远播。这和其特殊的创立及消亡历史有关。从1903年到1923年,保定军校培养出的国共两边的将军数量不比黄埔少多少,只是我们的出版物和媒体纪念力度不够。穿越历史的迷雾,有很多的故事等待我们去发掘。

    保定军校有多牛呢? “保定军校纪念馆馆长马永祥22日对记者表示,其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保定军校二十一年的办学历史中,共培养出一万一千多名军事领导人才,其中有准确名姓和历史记载后来成为将军的军校毕业生有一千八百多人。马永祥称,这一办学功绩在古今中外军校史上极为罕见。”当然,他指的不是后来名为保定军校的军校,而是从最早的北洋行营将弁学堂直到后来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一共十五所。即使考虑到从清末到四九年封将的泛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连旅长和赋闲都能封将,这个数量还是很令人吃惊的。而真仔细看看名单,更要吃惊。

    可以看看这个不完全名单:

    蒋介石(保定军校二期炮科)、陈诚、顾祝同、傅作义、张治中、叶挺、赵博生、董振堂,张群,,白崇禧,熊秉琦、吴佩孚(光绪二十八年(1902)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测绘科学习)、齐燮元、孙岳、李景林、王都庆、孙传芳(差点打死孙中山的那个)、王承斌、杨杰、陈调元、李济深(后来的国家副主席)、商震、季方、边章五、季振同、张克侠、邓演达(中共党员)、蒋光鼐、陈铭枢、熊式辉、陈宝仓、黄绍竑、黄琪翔、何基沣、余汉谋、刘文辉、陶峙岳、唐生智(该生最出名的是镇守南京那段)、李树春、杨爱源、李品仙、郝梦龄、乔明礼、罗卓英、周至柔、钱大钧、刘峙、上官云相、薛岳、陶钧、胡宗铎、何柱国(东北系,张学良的爱将)...

    其中,蒋介石是1907年入校,倘若本文要介绍的那个人当时在国内任教,那他还很有可能教过蒋介石。

    他是我一个朋友的祖爷爷(不是直系,其直系已经全部去世),是保定军校的一员,毕业于斯任教于斯。他名程长发,1887年生(也有资料说他生于1893年,去世于1954年。http://thyx-1975.blog.163.com/blog/static/58986231200953918374/但是据我考证这个生年应该是错的),字祺祥。

    大部分记录则是不载他的生卒年月。甚至连在自家人那里关于他的记忆也被慢慢淡忘。一个孙女辈的一直把他的名字当做程潜。而见过他并存有记忆的后人已经全部过世。

    他于1925.08.21就任皖军第1师2旅旅长。同日,“程长发、王连波、王得志、吴毓麟、杨杰授陆军中将;何应时、郭光洽、张钟麟、郗裕厚、庄麟、程贵、杨吉煇、王事幹、丁惟沛、王时、靳同明、徐为炅、陈文波、蔡鸿臣、赵光弼、汪迈、王者师授陆军少将”(http://hi.baidu.com/%B0%D9%BF%C6%C8%AB%CA%E9%CE%D2%B5%C4%C3%CE/blog/category/%C3%F1%B9%FA%CA%B7%C1%CF)

    据他的家人后代回忆,他是大概只有十五六岁很小的时候,去北京投靠亲戚,但是没有找到人,就只有在工地上干活儿。在工地上的小主管在算账的时候要花很长时间,他在旁边默默心算,一会儿就得到了结果。人家惊异于他的聪明伶俐,就建议他去投考军校。自此走上军事道路。他考入的是陆军速成武备学堂头期步科,具体是哪个班级现在已经不知道了。这年是清光绪29年,公历1903年。

    这年的招生章程将年龄范围规定为18-25岁(倘若程长发生于1893年,这年方10岁,是没有可能去报考军校的。因此他更可能生于1887年。虽然年龄稍微小点,但是他如果以虚岁计算,则可以蒙混过关,也和后代的回忆相符)。“其家无兄弟,素行不修,及习染嗜好者,概不收录”,他是有兄弟的。报名者两千余人,因为身体条件和年龄问题刷下来一千,还剩下一千人,从中间经文理考试考选了300人,他忝列其中。当年的文科题目是“天时地利人和策”,呵呵,不知道他是否读过孙子兵法,反正是考上了。据传他学问不高,从下面的一些事情也显示出这点。不知是否当时数学好因此占了便宜才上成学。

    他就此走上军事道路。历任保定军校教官、步兵科长,最后做到了保定军校教务长(1917-1923年初或者1922年底,保定军校于1923年正式停办,实际上他是军校史上在位最长的教务长)。

    在之前提到程长发学问不多,在网上搜索到一段话,倘若真是程长发所言,还是有点意思的。

    在1920年直皖战争中,参战军第二混成旅旅旅长程长发集合全旅军官训话:“仗是一定要打的!练军队就是要为打仗,军队好比是一条狗,主人要俺们咬谁俺们就咬谁!”

    真的开战了他是如何做的呢?在战斗如火如荼皖系即将失败的时候,程长发看战况不好,从前线私自返回。但是这个也不能全怪他,同样参战的皖系西路第1师师长曲同丰,也是当时保定军校的前任校长(1913-1915年),亦并无战心。百度百科这样介绍曲:“因第二旅哗变,部队溃散,曲同丰被直军的曹锟部俘虏并扣押解职。1922年获释。”实际上有的材料(牛戈文草《直皖战前实力对比》)说曲日后说“以段督办严令驱迫,不得不为一时之服从”,只打了三天仗便缴械服从。虽然或许是他为求自保而不得已的说法,却也很可能反映出真实的想法。程长发的混成旅和曲同丰的第一师,以及皖军的投入战斗的其他部队,均未参加过战斗,虽然装备精良而且有过训练,却实战经验差,一触即溃。当时的情况呢,可能是军队系新训练,而军官系新调入(程长发这之前一直担任保定军校教务长职务)无法节制,致使有兵员哗变的时候只能求自保。

    这里有个家乡的小传闻可以与之相佐。当时有人自家乡去战场前线投靠程长发,要求入伍立功,求个功名前程。而程回答:“再等等,这一仗如果胜了呢你们就留下,如果败了呢,那就算了。”结果战斗失败了。

    传闻没有说明确的时间,从事态发展来看,应该是这一仗。因为目前可以查到的他的所有带兵记录也只有这一仗。

    “战况在7月16日,发生了致命的转变。首先是因为16日夜间的大雨,导致皖军的榴弹炮以及开花炮全部失去作用,而直军则乘机发起反击。与此同时,奉军在河南的第一师第一旅也赶到了前线,加入直军行阵营,直军士气大增,反击频频得手。这时,老吴又当机立断,分别调两路人马由松林店和三家店绕到皖军十五师和边防第一师的侧后,对之进行包抄袭击,皖军阵脚大乱。十五师两个旅长张国溶和齐宝善见大势已去,便率部投降。直军右翼的萧耀南指挥第三混成旅和第三补充旅,将边防第三师击溃,师长陈文运重伤后被警卫救走,十三师也被直军重创。17日,西路直军扩大战果,与皖军第一师大战于涿州,由于十五师已降,一师已经被重重包围,第一旅旅长范尚品阵亡,第二旅旅长程长发潜逃,曲同丰见所部斗志全无,友军也已毫无消息,不得已只能举起白旗,下令投降,至此,西路皖军主力完全崩溃,直军大获全胜。”(http://bbs.tiexue.net/post_3496671_1.html)

    而同时,他在教学上的成就,则是被众人认可的。张治中于1914-1916在保定军校求学三年,他的回忆录中这样说:

    “一个主持教育的人,一定是要一个有学问、有能力、有品格而能为人师表的人。这样才可以教学生,才可以担负教育的责任。那个时候,我们同学在全体官长和先生中,最佩服的只有一位,就是步兵科长程长发——程其祥先生。他品格好,野外演习的讲评好,一般同学很佩服他,尊敬他,有什么问题,经他一讲,同学就没有什么意见。其余如炮兵科长,因其身长,同学就替他取了一个绰号,叫他做“长加隆”,辎重兵科长是一个矮子,绰号就叫“臼炮”——这些官长,都不被学生重视。我们又可以知道,一位师长,如果他的品格、学问、能力,不能得到学生的信仰,单靠学校的纪律是无济于事的。所以选择一个学校的负责者或教育者,一定要注意到他是不是可以为人师表。一个军事学校全靠军事纪律是绝对不够的。”(《张治中回忆录》)

    关键词(Tags): #保定军校#军事#历史
    • 家园 牛人!!!!

      同时向楼下的slyypp致谢,slyypp兄提供的软件让老马能再下西西河,应该也造福了一大批墙内河友,真是功德无量!!!

    • 家园 这是地址,下载翻墙软件的。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8450547.html

    • 家园 方解石JJ,希望你能看到,slyypp留言。

      现在西西河被屏蔽了,只能看这个典藏版的cchere,那边的ccthere看不成了。我在那边给你留言了。但是我估计你不会翻墙,因此看不到。

      想上西西河,是比较简单的。就是翻墙,但普通的代理,是不行的。需要翻墙软件。我给你推荐:你只要打开那个软件,最小化,然后就可以按照以前的模式来上西西河了。

      软件名字叫“无界”,或者“自由门”。你可以自己去下载,不过比较难找。这是“自由门”,你打开其中的某一个EXE,就可以,自己试试吧。这是我的QQ:1095820024 如果你能看到,问我就行了,不会的地方。

    • 家园 这个字好牛啊!

      祺祥

      老师吉祥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 家园 一个同学的显赫家世——祖爷爷是一半国军将军的老师(三)

      程长发其实在地方上出名的理由,除了他的显赫头衔,就是关于他的家庭。程长发在家行老二,长兄的后代就是我同学那支,程长发发达后给长兄捐了个地方上的小官,只有名号没有薪水的,算是提携亲属。后来长兄的儿女家庭成分被划为地主,整的很惨。事实上他家的地产是达不到地主的级别的。解放的时候据我同学说家里有60亩地,但是这是兄弟三人三个大家庭共同耕种的,我爷爷只有一个寡母在堂,家里解放的时候还有20多亩地,我奶奶家解放的时候有20亩地。

      在我所接触过的人里,所听说过的故事里,没有提到过他夫人的任何事情。仅知道的是,他有一儿一女,儿子据说是他自己亲自在蚌埠枪杀的,原因都无人再记得。女儿呢,据说会日语和俄语,出嫁后不知为了什么又被叫回家,后来就终老在他们的村子里。80年代去世。这两件事情在当地都是很轰动的。

      我向我自己的爷爷打听,爷爷说程长发当时是倾向共产党的,他要自己的儿子跟TG合作遭到拒绝,不得已枪杀了自己的儿子。但是这个传闻并未得到程长发后人——我的同学的证实,不知道爷爷从何听来。家里同时有传闻说程长发的女儿从未出嫁过,这同样没有被我同学所肯定。

      程长发去世于50年代,官方的资料说是1954年,大概是真的。文革前去世或许是他的福气。然而围绕他的去世,同样是扑朔迷离。

      据我的同学说,他是某一天被政府派去的人叫走的,赶着牛车,很热情的去接。到了县里,就好吃好喝的招待。然后呢,就对随从的人(是他的二爷,程长发的孙辈,程长发很喜欢这个孩子,当时二十几岁)说,你回去吧,你爷爷在我们这边呆一天,明天就回去。

      随从的亲属就回去,过了好几天还不见回家,就着急了,便去县里找。县里的人说,我们没有看到啊,他还没有回家吗?

      自此,程长发就在家乡人的视野里消失了。再也没出现过。后来很多后代打听过他的去向,却总不得求解。

      再后来,当我的同学请我帮忙来想办法和查找讯息的时候,发现网上这样一条消息:

      “程长发,字祺祥,1887-1954,河南沈邱 保定速成武备头班步科 赋闲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教育长 河南淮阳病逝。”

      淮阳当时是周口地委驻地,在那里病逝是合乎规矩的,但是所不理解的是,为何家人并未得到信息,甚至连尸骨都不知道葬在何方?现在连我同学的二爷爷也去世了,二爷爷的女儿也去世了。

      另外,关于程长发,网上介绍保定军校的时候说他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然而在国民党1946年授衔的名单中却赫然写着“保定速成武备头班步科”。后代人传说他学问不高,这样的一个人似乎不可能去日本完成过高等教育。程长发1903年进入保定速成武备头班,1905年毕业,保定军校发展到民国二年(1912年)的时候他已经是步兵科长(《保定陆军学堂暨军官学校史略》)这之间有7年的时间。保定军校1912年学生闹事要求改革师资力量,按照张纪中的回忆,他应该不在学生排斥的保定速成武备毕业生之列,是个很厚道很公正的人,这也符合后代对他的模糊回忆,但也不能就此肯定他一定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有俟史料的补充。

      他1917年当上教育长,1922年底或1923年初卸任。当这么长时间的教育长,说明还是有点水平的。因此只希望有李敖那样的考据高人出来,才能弄明白到底他有没有从日本士官学校正式毕业了。

      而在1923年卸任一直到1936年段祺瑞去世,这之间的13年,对于程长发来说是个空白,我查不到他的资料。据其后人回忆说他当时在北京有座宅子,果如此,现在怕也早已不知所在。推测是在北京做寓公。1924年,张作霖控制北京北洋政府,可以看做皖系的程长发不得重用,可想而知。但是当时他的学生兼部下何柱国已经是奉系的一员大将,昔日的学生张治中已经在广州身居要职。1923年刚满40岁的他完全有能力脱离北洋军阀政府,南下或者北上,开拓新的天地,可是却没有见他有任何动作。

      或许真的是他太厚道了,不忍心背弃昔日的皖系北洋政府同僚朋友;或许是他有了新的还说的过去的职位,只是不见诸史册;或许是担心去了遭到各方面排挤;或许是安稳于家庭生活,已经厌倦了戎马生涯和教育事业;或许,他实在不想北上做别人的枪杆子,也对南方轰轰烈烈的革命没有什么向往...

      我写程长发,其目的在于留下一点点资料,这样的一个从完全草根孩子成长起来的民国时期军事教育工作者,由于资料和各方面的原因,几乎已经被历史遗忘。

      他作为一个农民的孩子,在乱世中经过自己的奋斗做了在家乡人看来很大很大的官,他没有培养自己的私人势力,甚至都没有用自己的影响为自己的家人谋取多少私利(否则的话,他兄长的头衔肯定更高,家里的地也不至于只有那么一点)。

      他可能的确没有亲自拿起枪抗日过,但是他的学生们(如张治中、何柱国等等)都活跃在抗日前线。

      他可能前半生没有跟共产党打过多少交道,始终处于军阀的阵营中,但是后期家乡的人犯事(那个年代犯事是什么意义?多半是跟官府闹事抗租或者是接近共产党),就跑到他那里去藏起来,地方政府就不敢抓了。他的时代慢慢过去,他并没有自己投入新的阵营,而坚持在家乡务农,过着清贫的日子。这些都是他作为一个传统时代的有良知的中国人的体现。

      因此我就更好奇,他前半生的那些悖论和光华,成就和挫折,他后半生的失意和寥落,乃至他大义灭亲和后代的不幸(他一定在培养他们上花了很多的心血),还有离世时的离奇。

      “听我村里长辈们传说,他1948年被县政府的人用牛拉的木托车从我村里托走,就再也没有音信,当年79岁留带长长的银白胡须。他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当军校里的教育长却死的连后辈就都不知音信,太不公平了,也怪我家当时的成份太高了,都不敢查他的下落,一直到今天日子女好过了才有条件查他的资料知情者请帮助,联系电话13526268166 ”,这是他的一个后代在网上发的消息。这里面错谬很大,程长发当时肯定没有79岁。

      然而,这条发于07年的留言提示着我们,往事并不如烟。

    • 家园 两个陈诚?

      蒋介石(保定军校二期炮科)、陈诚、顾祝同、傅作义、张治中、叶挺、赵博生、董振堂,张群,陈诚,白崇禧,

      • 家园 晕倒,第一次发帖

        谢谢拍砖。错误已经改正了。

        这个名单是从几个网页上面综合出来的,居然审看了了几次都没有发现...

        保定军校建校时间虽然不短但是保留至今的史料数量尚不如黄埔。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学校意外频发,多次遭受战火侵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年代过于久远,回忆资料少而分散。

        其实发这个帖子的目的之一在于收集史料。因为关于这位前辈,现今他的后人都所知甚少。这之间有一些模糊的记忆,还有跟共产党扑朔迷离的故事,甚至连程长发本人的死亡,也有可能与TG脱不了干系。我将陆续写出。还望各位大大高抬贵手,把精力多用在史料上,对我的错误自然该批判,但是如果哪位知道更多的史实能充实这段故事,则幸莫大焉。

    • 家园 bug一只

      这年的招生章程将年龄范围规定为18-25岁(倘若程长发生于1893年,这年方10岁,是没有可能去报考军校的。因此他更可能生于1897年。

      1887年吧?至1903年周岁16,虚岁勉强能算18。

    • 家园 一个同学的显赫家世——祖爷爷是一半国军将军的老师 (二)

      这一仗之后,程长发就重回军校做他的教务长,直至1922或1923年卸任。1920年夏天,由于直皖战争散兵驻扎保定军校,无饷哗变,抢劫军校纵火焚烧,保定军校固定资产、图书档案损失惨重。无奈,于1923年解散。程长发在这期间,为了最后的军校的教学和其他工作,一定是殚精竭虑。

      再其后,目前网络上能查到关于他的去向,就是在1936年段祺瑞去世之时。段祺瑞的丧事极尽哀荣,治丧人员,程长发的名字也赫然其间。

      “参加执绋人数,限定400 人,分四班,依次参加。第四段(由新街口安徽同乡会祭棚起,至西直门外广通寺止)

      招待执绋;杨化昭、程长发、穆文善、魏旭初、董幼丹等57 人。”

      具体在北京做什么,不甚清楚,可能是寓公吧。至今没有查到他在这期间从事军事的资料。翌年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许多人纷纷逃离,他也可能是那个时期逃回河南老家的。之后,就一直在家中了。

      对于段祺瑞,傅作义挽云:

      “三造共和著青史;创立勋名在事慨推枰,一局安危谢太傅;

      千秋论定伴碧云,饰终葬典箴言伤属纩,毕生忧瘁武卿候。”

      李鸣钟(籍贯:河南沈丘,1886-1949,河南沈丘人,1922.11.20授予归德镇守使。1918.07.29授陆军少将衔,1922年11月20日:李鸣钟、张之江、胡景翼、授陆军中将。1925年5月1日:李鸣钟同李景林、孙岳、岳维峻、张之江、鹿钟麟加陆军上将衔。冯玉祥部有五位旅长,第七混成旅张之江、第八混成旅李鸣钟)挽云:

      “春秋明义战,周占辅共和,若论元宰功勋,历数贤豪堪首届;

      正气照日生,留形归河岳,俾留国人矜式,况曾庵幔受心书。”

      邵文凯挽云: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名世五百年,手造河山归大隐;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传薪十六字,愧承衣钵哭先生。”

      何柱国,1938-1944年以东北军骑二军军长的身份驻扎豫东,据其后人回忆,此时何柱国拜会过程长发,看其清贫,授予程长发荣誉职衔,目的是发点钱供其生活,还赠与2000银元。

      据我的同学和我爷爷回忆传闻,程长发见何柱国来拜会,相当的摆架子,先让何在门前等了好一阵子,然后说“小何,进来吧。”

      何柱国进去一个立正,说:“报告老师,我来看您。”

      “奥,那你坐下吧。”

      何柱国这才安稳坐下。

      至于赠其2000银元,据一个人回忆是这样的,知道程长发不会收钱,何柱国派人送来几筐东西,说是给程长发带来的土特产,程长发就收下了。后来打开筐一看,里面藏了不少银元。程遂对家人乐呵呵的说,这土产还挺值钱的,之后就把银元与乡里穷亲戚分掉了。

      何柱国在豫东的6年里,常邀请程长发参与一些与地方士绅的聚会,还有一些国军高层过访的接待。1941年10月,国民党军政要员李宗仁、李品仙、汤恩伯、于学忠、孙连仲、何柱国等,为划分辖区来到界首,在文化村戏院召开联席会议。程长发定于此时前往过。当时老人家50多岁,已经完全赋闲,李品仙应该是许多年没有见了,去见见是人之常情。

      这段并非我的揣测,可以在其家人的回忆中得到佐证,我同学的二爷爷当时还是个十来岁的孩子,程长发因为自己无后,很喜欢他,就带他去看戏,他记得被人称为少爷,很是不适应。

      关键词(Tags): #保定军校#军事#历史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