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走向胜利(十六) -- 朱百山

共:💬10 🌺2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走向胜利(十六)

    十三天后,朱平球带着地委派的三个兵,又回到了扶沟。群众看朱区长回来了,都围上来,问长问短,有群众说:“区长啊,那天在死人堆里没有看见你,活人里也没有看见你,我们回家都烧香,求菩萨保佑你。”

    还有天主教神父,教徒说:“那天没有看见你,我们都在祷告上帝保佑你。”扶沟城的老百姓对朱平球回来非常高兴。

    小何庄惨案发生前,扶沟各方面的工作有很大的发展,群众已发动起来,基础很好。朱平球一回来,又发展了几个党员,很快把区队建立起来。一个月不到,区队就发展到五十多人。武器有的是,过去缴获的一百多枝枪,用不完,都保存着。

    这次惨案确实教育了朱平球,从这以后,朱平球走路不走回头路,区队每天都转移。天黑时,看着区队向东去了,宿营却在南或北,让人捉摸不定。

    河南省和军区对惨案都很重视,派人进行慰问,并派“中原日报”编辑居理同志和记者到扶沟采访。朱平球把惨案的经过从头到尾详细叙述一遍,经他们整理后,刊登在“中原日报”。用了一整版,总结对敌斗争经验教训。

    居理同志和朱平球商量,开一个追悼大会,一,悼念我们牺牲的同志、二,慰问烈士亲属、三,让群众看看我们共产党是仁义之师,并趁机扩大我们的影响。

    追悼大会的会场设在城隍庙大院里,搭了一个台,又把戏院的文场都搬了来。追悼会由朱平球主祭,居理同志宣读悼词。区委,区政府,区队,区长,居理同志,乐善局,学校,天主教,士绅,各界群众送了许多花圈,追悼会开的很隆重,在扶沟城引起很大震动。

    会后,朱平球又到烈士家中,对烈士亲属进行慰问,安抚。群众都说:这在扶沟历史上是第一次,共产党和国民党就是不一样,开那么大的追悼会,送那么多的花圈,多么认真,多么隆重。又把死者家属生活安排得好好的,还要给死者立碑。从此群众再也不相信国民党的那些反共宣传,共产党,公产公妻的鬼话了。

    东街被吴华孚杀害的何街长的妹妹,由开封回到扶沟。她嫂子把她哥哥被吴华孚杀害的经过详细的告诉她。又对她说了哥哥生前和朱区长关系,哥哥死后朱区长对家里生活的安排。

    第二天,这姑娘直接到区政府,找到朱平球,开口就自报家门说:“我姓何,叫何灵芝,是被吴华孚杀害的东街街长的妹妹。”

    朱平球一听是何街长的妹妹,马上热情的招呼,:“是何街长的妹妹,请坐,请坐。”让通讯员倒上茶水。又问:“你找我有事啊?”

    何灵芝姑娘有些激动,话语很快地说:“我由开封回来,不走了,我要参加工作。”还没等朱平球回答她又说:“我是高中毕业,我能帮你抄抄写写,钢板,油印我都会。请你相信我,我能做一些事情,我愿意在你身边工作。”说着姑娘又拿起笔,写字给朱平球看。一手字确实写得很清秀,漂亮。何灵芝很坚定的说:“我今年二十一了,我要继承哥哥的志愿,跟共产党干。”

    朱平球听何灵芝一说,暗自高兴,心想:哎呀,我们现在正需要这样有文化的人。平时,在内部写个信,只要意思到了就行了。什么错别字啊,通顺不通顺啊等等,全不在乎。可对外出个告示,出个公告,这个水平就不行了,还得到处找人写。这宣传工作需要人做,何灵芝姑娘这样有文化的人,我们正求之不得呢,再说政治条件也很好。但转念一想,不对。何灵芝姑娘要求参加工作是对的,继承哥哥志愿更是对的。但成天跟在我后面,帮我抄抄写写的,算秘书。我一个小小的区长,级别怕是不够吧?那算啥呢?领导和别人看到会怎么想:刚刚发生流血惨案,那么多人牺牲了,血还没有凉,你朱平球想干什么?想搞腐化?朱平球不做声,静静的听何灵芝姑娘把话说完。

    朱平球说:“小何同志,你哥哥牺牲了,你要求参加工作,继承哥哥遗愿,这是对的,值得表扬的,欢迎你参加工作。你说在我身边工作,抄抄写写的。暂时我身边还不需要,再说目前是拉锯形式,环境恶劣,区里要是有女同志,行动会很不方便的。做群众工作也需要人啊,往后各方面都要干部,如妇联,工会,农会,商会,共青团,文艺宣传,各方面都要人,要干部。你不走,就住家里,做一些群众工作。稍后环境好了,形势稳定了你再来区里工作。”

    这时何灵芝姑娘直接了当的对朱平球说:“朱区长,你单身一人,也需要有人照顾啊,我要求到你身边工作也是为了照顾你。”又说:“我是个学生,从来没有谈过恋爱。”

    朱平球劝她说:“何灵芝同志,你听我的话没有错,工作也好,其他事情也好,都要慢慢来,不能急于求成。”

    一天,施德生书记派人送信,让朱平球去他家一趟,朱平球带着何宪去了。施书记在家,他老伴,女儿施芳同志也在。施书记老伴是个家庭妇女,女儿施芳同志,中学毕业,在地委办公室工作,朱平球认识。

    施书记老伴对朱平球很热情,做了好多饭菜。开始,朱平球感到很奇怪,施书记找我有事,怎么不到办公室谈?后来看到施芳的表情才反应过来。

    原来,朱平球刚来扶沟就引起施芳的注意:别人都分配了工作,只有他,分配工作不去。听说这个人资格很老,工作能力很强,级别也很高,但组织关系没有,还在审查。后来又听说是有人故意打击报复他。

    朱平球这个人很勤快,平时在地委帮这个干干这,帮那个干干那,一天到晚也不闲着,一点架子也没有。施芳对他倒不反感,反而有几分同情。

    扶沟的情况那么复杂,工作局面老是打不开。朱平球去了后,很快打开了局面,工作开展的很得很顺利,扶沟的群众对他反应很好,地委领导对他评价也很高,认为他的工作能力确实很强。

    施芳对朱平球从开始的同情变为好感,后来又有发展。只要朱平球到地委来,施芳总是主动接近他,还经常到扶沟去。朱平球只是觉得她是施书记的女儿,地委干部,一点感觉也没有,施芳只有请父亲帮忙。施书记认为:我是地委副书记,他是区委书记,你又是我女儿,这个事我不好开口。要是其他同志,就好办了。施书记老伴知道后,让施书记把朱平球找到家里来,自己和他谈。

    饭后,施书记和朱平球简单的谈了谈工作。施书记老伴就直接说:“老头子,施芳这孩子也大了,二十多了。朱平球是外乡人,家不在这里,我们这家就是他家,好吗?”

    施书记答道:“好,只要朱平球愿意,这里就是他家。”

    又闲聊了几句,施书记夫妇让开了。

    施芳对朱平球说:“我想跟你到扶沟去,到区里工作。”

    朱平球对她说:“目前不能去,那里形势不稳定,生活太艰苦了,等以后形势好了再说。”

    朱平球当着施书记夫妇和施芳的面不好表示不同意,这倒不是施芳配不上自己,论相貌,论文化,配朱平球是绰绰有余。只是朱平球觉得,如果和施书记女儿结婚了,怕别人有闲话。再说,以后回南方的可能就不大了。朱平球一直想着以后就机会,还是要回南方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