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风声”惊聩之下的华谊兄弟与冯小刚 -- 秋原

共:💬55 🌺502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求助】请对此文有兴趣的读者
      • 家园 爽死了,几个月没得宝了,得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原创】“风声”惊聩之下的华谊兄弟与冯小刚(四)

      中流砥柱冯小刚

      我在本文第一章开头使用的标题是《“狗怂”冯小刚》,这是针对冯个人的;现在我用“中流砥柱”去形容冯小刚,是指他在华谊兄弟发展扩张过程中,发挥出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说在娱乐产业的茫茫商海当中,王忠军是华谊兄弟这条船的操舵手的话,冯小刚就是能让他泰然面对风浪的压舱石。

      上月27日,华谊兄弟在创业板上会。就如同王忠军一向的坦诚言行一样,华谊的招股书也毫不遮掩地提到了冯小刚对华谊的贡献和意义。招股书《重大事项提示》的第8条,清清楚楚地写到:

      ……另外,由于公司目前业务规模有限,少数签约制片人及导演对公司业绩的贡献占比相对较高。如电影业务,冯小刚工作室在报告期内出品了《集结号》和《非诚勿扰》2部影片,这2部影片约占报告期内发行人电影业务收入的40%和总营业收入的18%,公司对冯小刚团队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上述文字说明了关于冯小刚一个实际问题,同时也合理合法地淡化、或者说回避了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实际问题——用百分比数字量化出来的“冯小刚重要度”,远远不止18%!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弄清楚华谊兄弟集团在05年前后一次明显的经营变化:

      目前申请上市的这家,叫华谊兄弟影视传媒(为方便区别,取代码A),注册时间为04年11月。这是一个“新华谊兄弟”,相对于这个“新”来说,原来的华谊兄弟影视投资,电影发行、广告和王京花出走后的艺人经纪等控股公司都是“老华谊兄弟”。

      华谊兄弟影视传媒(A)成立后,通过设立导演工作室和子公司,把原属于“老华谊兄弟”的影视剧制作、发行、艺人经纪三块事业都放到到了A里面。

      关键问题在于:甭管是05年后迅速扩张起来的华谊兄弟影视传媒(A)还是之前诸多的“老华谊兄弟”,影视都是主营业务,而其他业务的运营和发展都对影视业务形成严重的依赖。冯小刚不仅直接为华谊兄弟的影视业务贡献了大量的业绩,也间接为艺人经纪、以及不属于A的音乐唱片和广告业务带来了巨额的收入。

      “紧密团结在以冯小刚同志为核心的娱乐事业团队周围”是华谊的经营特色,也是巨大的隐患,这是华谊兄弟的问题之一,相信已经有很多人早就意识到了~;

      在上市公司A里,王氏兄弟所占股权合计只有46%,股票发行后还将滩薄到40%以下。而在不属于A的华谊兄弟广告(取代码B),王氏兄弟所占股权为70%。

      A公司已经向冯小刚等导演和明星们配售股份。而B没有,而且B不是上市公司。

      当A在过去三年以贷款拍片的形式负债式经营的时候,借助冯小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B通过代理A的大量帖片广告和植入广告业务,在过去的十年当中成为王氏兄弟真正的吸金磁石。

      这才是上市公司后面的真实情况啊!

      (本章节未完,暂时先帖出如上部分)

      通宝推:投入,SleepingBeauty,
    • 家园 【原创】“风声”惊聩之下的华谊兄弟与冯小刚(三)

      “风声”惊聩之下的华谊兄弟与冯小刚(三)

      王忠军是个我行我素的人,而且喜欢抓住一些在公众面前表现的机会——这一点是王氏兄弟的共性。在国内诸多影视娱乐公司的领导者当中,华谊兄弟两位老总的媒体上镜频率向来是非常密集的。

      艺人博取上镜率的动机是出于抬升个人名气的目的;那么作为商人也采取类似的手法炒作自己,其中就包涵着更多的含义了。在过去数年里,王忠军频繁地出席各种社交活动,接受新闻采访,参加访谈类节目,而且还通过媒体积极向公众展开自己的生活圈子。王的经历、爱好、言行,甚至他个人作息起居和家庭生活的大量报道,充斥在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种娱乐媒体当中;在把冯小刚和华谊旗下多名签约艺人打造成国内一线名导和明星之外,也让自己成为热门话题人物。

      作为一个影视公司的领导者、一个在美国时主修传媒学的海龟,王忠军非常重视与媒体的交流和沟通。他很清楚娱乐和传媒之间的关系;及时且得力的新闻报道在引导舆论方向和吸引公众注意力方面发挥的效果。他要借助这种外部力量,在自己只需投入少量精力的情况下获得超额的外力助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在娱乐圈里,一次精心策划的商业炒作,会呈现出几何指数级增长的影响力和连锁性质的舆论反馈。

      或许王忠军本人并不能准确说出什么是蝴蝶效应,什么是马太效应,但新闻与传媒学领域中强调的非线性传播,是王经常使用的拿手好戏,并由他亲自带头,反复应用到华谊兄弟在电影、电视、艺人报道、社会公关等等各方面的宣传活动当中。其中有很精彩的、有足以拿来作为教案的,同时也有让影迷观众质疑并引起不满和批评的。直到今天,这些手段又自然而然地被借鉴到华谊传媒上市引起的连续多轮媒体热炒当中了。

      我第一次得知王忠军大致是在十年前。1999年末《没完没了》上映时,北京一家销量很大的报刊的娱乐版上(北京青年报,在北京是很有影响力的一家平面媒体),对傅彪的报道和对王氏兄弟的报道并排,前者的幅面和文字量都略多一些;后者虽然是配角,但仍然配有一张兄弟二人合影照。当时王氏兄弟刚刚进入电影制作行业不久,对《没完没了》的投资还是一次有限度的商业尝试——该片的出品方仍然是紫禁城公司,华谊兄弟只是联合投资方之一。但他们在一开始就让崭露头脚的自身和凭借该片走红的傅彪并列齐驱,从中可以看出,王氏兄弟非常看中媒体宣传的作用。

      王忠军那种直率的谈吐和由此表现出来的气质给人留下非常不错的好感。他在接受采访中也多次反复强调自己和冯小刚之间非同寻常的友情。这个说法的确属实,但就我上面所说,“说的全部是事实”并不等于“说的是事实的全部”,言行再坦诚的商人也会有所保留。王和冯的关系,即是朋友,更是商业合作伙伴;他们相互之间的交流、信任和理解,也是由一清二白开始逐渐增深的——今天二人深厚的友情和信任,是同坐一条船泛舟于商海、在多年分工合作和互相帮衬的过程中缔造的。

      事实上,当十年前王忠军决定进军电影行业时,冯小刚只是他慕名结识的对象之一,除此而外,还有姜文、以及其他能让他感兴趣的电影人。在这时,王忠军和许多热爱电影、但并不了解电影界情况的普通人一样——他是以一个电影爱好者的态度和思维方式做出的判断,依据的是明星的人气和名气;他选择姜文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受到明星号召力的感染——他是姜文的影迷!

      多年之后,王忠军在采访中也言语确凿地表示自己初进电影圈时,对这个行业的运作过程并不了解,也没有做什么周详的市场调查和风险预测,只是凭着兴趣和冲动就下了决心。在这里我不妨做一个有趣的假设:如果当时张艺谋没有认识张伟平,但偶然认识了王忠军。那么后者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而且表现的会比对待冯小刚更殷勤呢~

      正是王忠军这种“在一定程度上”很实在的言行,让我觉的他非常直率、坦然。这个以“艺术商人”自居的企业领导者即有冰冷逐利的一面,也有生动可爱的一面~

      当1999年,我偶然翻看到那张报纸对华谊王氏兄弟的报道之时,作出一个电影从业者,除了从职业习惯出发的简单分析和判断之外,我自己就没在注意过。更不会想到,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会和华谊兄弟这家企业、以及王氏兄弟开始了漫长而有趣的关系~

      在03年之前,王忠军一度也把很多精力和热情投向了姜文——华谊兄弟不仅是《鬼子来了》的投资公司之一;而且从2001年起,在本公司主持拍摄的《寻枪》、《天地英雄》和参与投资的电影《理发师》三部电影中,都选择让姜文出演影片主角。除了看中姜文的票房号召力,从商业角度对市场的考虑外,王当然也很希望能和姜文建立一种类似日后他和冯小刚那样的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

      然而,姜文一贯的霸气、张扬和在拍摄创作过程中的强硬立场,对影迷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并不代表也一定对的上电影制片人的胃口。而王忠军真实身份,恰恰就是要掌控制全局的电影制片人!在02年《理发师》的拍摄过程中,作为主演的姜文和导演陈逸飞之间发生了严重对立,拍摄也因此一度中断。作为投资方之一的华谊兄弟(当时叫华谊兄弟太合,王在00年末把近一半的股份售给了太合)最终也和其他几方一起,做出了“弃姜保陈”的选择。《理发师》剧组临时更换主演,由陈坤代替原来姜文出演的主角。也就是从这个事件开始,华谊兄弟不再对姜文存在合作的幻想了。

      王看上去言谈很随意,但他本质上是个态度坚决、个人意志强硬的人。他有非常明确的原则立场和讨价还价的底限。在这个限度之内的,一切都可以商量;超过这个限度的,绝对没商量。他可以在不做详细调查、仅在兴趣的驱动下就进入一个陌生的商业领域,但都是一些有限度的尝试,即使损失了也在事前预料当中和可承受范围之内;一旦获得成功,他马上就会抓住不放,趁热打铁并迅速扩展,并且在全过程中牢牢地把控制权握在自己手中。这个时候,王忠军身上那种商人的冷静和决断就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

      冯小刚也不是从一开始就能和华谊兄弟门当户口对的。既然在冯以外,王忠军考虑过姜文等人;同理,站在冯的角度上,华谊兄弟也不是他唯一的选择。他们之间照样也有讨价还价的过程,也需要一个互相了解、理解、谅解的磨合过程。作为导演,特别是一个商业片导演,冯小刚对电影的许多想法和顾虑与制片人颇为接近,特别是他对票房和观众口碑的重视,简直太符合制片人(出品)的思路了。事实上,在《没完没了》之前,冯在剧组中本身就充当着导演和制片人兼顾的身份。1998~1999年的冯小刚,尽管已经很有名,但并不是当时中国最有名望和最有才华的电影导演,比冯才气高的人有,比冯名气大的人也有。而王忠军认准冯小刚的这个选择过程,我完全可以用一种粗俗市井但非常准确形象的语言去描述出来:一种情况是对方已经是有主的干粮,他来晚了;还有一种情况是他伺候不起。相比之下,冯小刚的能力让他感到满意,冯小刚提出的要求又可以让他接受,这就是最合适的选择了!

      没买最贵的,买了最好的。用一句玩笑话说,王津津乐道挂在嘴边的友谊,是一种“最佳性价比友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