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达赖喇嘛如真想同中央改善关系就 -- 胡亦庄

共:💬21 🌺8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达赖喇嘛如真想同中央改善关系就

    中央统战部看来也不是不能说硬话么...而且文风都跟河里相似。

    朱维群:向某国政要提供几个个案情况,是看在两国关系不错的份儿上。但是提供什么、提供多少、什么时候提供,乃至最后提供不提供,这都是我们主权范围内的事情。在主权范围内,哪些事情做,哪些事情不做,一个最根本的原则,就是要符合我们中国的利益。...中国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先生讲过一句很重要的话: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我们当然希望更多的外国朋友了解西藏,也希望外国媒体说我们的好话。但是,多说几句好话、少说几句好话毕竟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利益不能受到损害。 

    http://www.scol.com.cn/focus/zgsz/20091015/20091015213153.htm]达赖喇嘛如真想同中央改善关系就应当改弦易辙——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朱维群答德国《焦点》杂志记者问

    • 家园 连送花带送宝~~
    • 家园 这些西方记者和人权卫士的问题听得耳朵老茧都要出来了

      好笑的是,他们几十年以来一贯的批评中国没有人权,问这些千篇一率的愚蠢问题,总离不开“达赖”“西藏人权”“异议人士”。西方人应该是很幽默很讲究新鲜感的,这令人非常的失望。

      他们是不是以为这样问会使我们难堪,或是寄希望于“触动”我们的心灵?不过中国人对他们已经完全麻木了。

      • 家园 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们是不是以为这样问会使我们难堪,或是寄希望于“触动”我们的心灵?不过中国人对他们已经完全麻木了。

        同样,他们的问题并不是真的希望得到我们的什么回答--我们的回答,他们自会断章取义--他们的问题及其回答是给西方的受众看得.就如同我们看周星驰的片子,总是期待特有的"周式幽默",出现之后,开怀一笑;西方观众也是看着,"欧,果然是邪恶,独裁的共产政权",然后就满足了.所以,这里西方的新闻媒体的目的并不是报道,而是类似于娱乐业的满足观众需求了.

        题外话,周星驰现在改变了风格,有的人还是怀恋他之前的片子.西方媒体如果也改变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 家园 德国《焦点》报道(译文)

      ——这到底是德国媒体采访中国政府,还是中国政府“采访”了德国媒体啊....考虑到75事件的审判和事件细节最近大量报道,是不是国内舆论要搞反击了?

      应广大网民的要求,中国西藏信息中心网站将德国《焦点》杂志10月5日发表的中共中央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朱维群受访报道刊出(译文约400字),以飨读者。建议读者对照刊出的访谈全文。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10/16/content_12247196.htm

    • 家园 还是老问题:我担心德媒能不能把声音真正完全传达出去

      断章取义,曲意解释,片面误导,歪曲报道,甚至造谣污蔑,我们见得太多了。

      我们当然要在国际上发声,但发声如果普通民众听不到,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光靠新华社恐怕远远不行,而靠当地落地的cctv也恐怕力有不逮,互联网由于语言的关系,也存在隔阂;爱国留学生的口耳宣传也范围很小。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打入到对方国家的“主流”媒体中去,让他们为我所用。

      熟悉国外的媒体运作的同学是不是可以出出主意:

      像以前那样,培养一些像史沫特莱那样的,对中国有好感,同时在主流媒体有一定的影响力的记者和电视人(不能是已经功成名就的),与他达成一定的默契:经常专门喂给他一些我们的“独家消息”,培植他中国问题专家的社会形象,而他在报道中要求(只要求)他全面客观,这既不违反他的职业道德,也不会有损他的公众形象,又有利于我们的宣传。

      这样我觉得比随时找几个媒体的记者开发布会强,人们对新闻产品也是需要神秘感的,大路货的新闻通常不会关注。而且也可以形成正反馈:你如果正面客观报道,你的新闻来源会继续为你提供消息,你如果带有色眼镜来的,对不起,你有新闻采访的自由权,我有拒绝你采访的权利,而且你是国外媒体,我无须对你负责。

      这会不会涉及到国际的新闻采访准则和相关法律呢?把握得好我觉得应该不会,我专门提供的消息本身就是“未经证实的”,私下闲聊的,不便透露身份的人士披露的,和国家“不允许”公布的。-----你对我们不友好,于公我照样可以允许你出席新闻发布会,但于私没道理一定要和你一起共进晚餐,对不对?

      另外,直接在媒体上,单就某一件突发事件,以国家的名义买下巨幅版面公开做广告,达到以正视听的目的,在西方老百姓的眼里是否可行?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各有各的利益,不要指望别人为你传达真相。

        几天前三胖来北京,朝鲜做了个纪录片,里面中国基本都是平面的,几乎没有看到什么高楼大厦。

        G20杭州峰会,很多国家也都没有做实况直播。

        香港占中期间,反对占中的人或组织就是不能在非死不可上发声。

        互联网这么发达,因为利益关系,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墙。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只能用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潜移默化。

      • 家园 好想法,别着急,村里的事还得慢慢来

        您的想法是个战术问题,在我们的实力和影响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实施起来效果不一定好,可能费很大劲,影响不大。

        中国的事情关键是自己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别人骂两句先让他骂着,先把自己家里的庄稼种好,别光顾着还嘴把收成耽误了不是,我们自己进步了,吃饱了喝足了,底气也就足了,别人骂的也就心虚了。

        再一个,和以前比,其实战略上我们已经进步了,以前是人家跑到我们家里来骂。80,90年代的时候,bbc,美国之音什么的在国内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国内很多人受蛊惑。现在他们在国内越来越没市场了,原因还是第一条,我们发展了,进步了,家里有存粮了,房子也盖起来了,他们的忽悠在咱家也就现眼了,没人听了。现在,人家只能坐在自己家里骂两句,糊弄一下家里人了,咱们到是吃饱了到处溜达,连这个都不乐意,把人家欺负到人家里去了,您这还惦记着要把人家的孩子培养成咱革命接班人,这不是要人家的命?

        而且,咱们也不能光顾着满村溜达,四处显摆,或者学人家花钱请戏班到村里唱堂会。风风光光倒是好,可吃饱饭还是第一位的。手头这点余钱还得惦记着多打两眼井,多修两道渠,再趁着现在便宜,从地主家买几亩好地,为着来年有个好收成不是。

        不过,你老兄说的也是,这以前光在咱自己家了吼着吓唬人的办法是该改一改了。谁家来串门了也给人瓷壶茶,去人家串门也得和气点给两块糖逗一逗人家的孩子。等以后也成了地主再请个先生办学堂,把村里的孩子都招来教教仁义礼智什么的,那大家伙还不把咱们供到关帝庙里去了,谁还敢骂咱?

        所以劝老兄别太心急,也别指望着人家会替咱说话,嘴巴在人家脸上,不给甜头,怎么可能说你的好话。而且指望人家天天说咱的好话,也太把他们当回事了,都是一个村的,谁还不知道谁。什么客观公正,自由平等的歌词您千万别当真。

      • 家园 当年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史沫特莱是亲共的自由派,在西方的影响并不大。她五十年代后在中国完全与西方隔绝的情况下定居中国,可以说是基本投靠了我党。

        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二战的时候影响很大,战后很快就给麦卡锡主义打压下去,销声匿迹;他老婆一直被中国当成“老朋友”,结果九十年代转为支持运运,被中方抛弃,在西方又没人待见,也就自动人间蒸发了。

        中国以前在世界上的影响和整个世界工运和共运有关,关键是各个国家左派组织和共产党对自己人民的影响,归根到底是他们国际的内部矛盾问题。中国的宣传只是提供了材料,关键是有心甘情愿的受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