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写到那儿算那儿—说说白毛女 -- 烤面包的胖大叔

共:💬196 🌺153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何谓人民

        人民,归根结底是劳动人民。中共认识到这一点,所以能接地气。大多数所谓知识分子到现在都不能认识这一点。

      • 家园 这里面的关键词是:动员。

        共产党的一套组织动员机制,实在是厉害。

        包括像《白毛女》这样的戏剧,如果像孟悦那样,对其内容做深入分析的话,就会发现,它们的创作者和表演者们是如何努力地将在乡村历史、文化与政治、经济等等各种要素都纳入到自己想要表达的一套理念中来的。而他们的这些举动,说白了,就是教化。只不过这种教化是替代性,它们代替了乡村中以前被有意识“打倒”或者排除的教化手段罢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中共能够以劣势力量夺取政权

          全方位高效能的动员能力是直接原因。

          划清阶级阵线的土地改革、诉苦和三查三整的整军运动、以及楼主叙述的文艺方面的政策,都是有机体中的组成部分。

          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是掌权的三要素,正好对应了中共的土改、建军、宣传。

        • 家园 剧透了哦

          不带这样的啊.....

          孟悦的白毛女研究是谈到白毛女时无法绕过的话题.我在后边会提到……

      • 家园 来个小故事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先花。

        狮子和驴约好一起合作,猎食,分之。

        狮子将食物分成三等分,之后;

        狮子首先拿了第一份说:我是百兽之王,我应该先得一份;

        狮子然后再拿一份说:我是捕猎成员,我还应该得一份;

        驴想,最后这一份应该是自己的了.....

        狮子又拿走了第三份,说:如果你不同意将第三份给我,你就是我的第四份猎物。

        旁白:

        1、强者总是最有利和理;

        2、被称之为民意的,就有如养育他们的猎物;

        3、分食者总是有些想法;

      • 家园 认同这句话同时又引申了无数思考:

        乡村社会的根本性转变的动力,必须来自乡村内部。

        ----问题在于如何运作或者表现?如果说当年以自下而上地暴力革命实现了乡村社会的根本性转变,那么此后在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该如何解释?而现在又当如何解决三农问题?如何引导乡村内部的动力来实现乡村社会的转型?直选?乡民自治?财权或税赋怎么分配?----挠头,我说着说着就往制度设计方向偏了。其实我高考的时候就在思考这个问题,到现在仍旧茫然。

        有个有趣的问题,怪兄以西方的理论框架分析中国的乡土社会,可是我看到

        当“社会精英”对“大传统”进行改变或者破坏时,就会引起“农民”的不满
        ,却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礼失求诸野”,虽然这种“礼”可能未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从怪兄所引的理论框架来看,其实“大传统/小传统”的关系可以有以下几种(先假设大传统都是先于小传统产生出来的,然后经由“精英”/官员/读书人“灌输”给农民----这种假设在一个乡土社会的中国是否成立我们暂且不问):

        A:大传统和小传统内容一致,且各自主体的行为与道德要求也保持一致。这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或者说是起点态。

        B:大传统和小传统内容一致,但大传统的主体的行为与其道德 要求表现不一致,而小传统的主体因为能力的限制却始终必须与道德要求保持一致----这里主要问题是大传统下的主体其行为和其宣扬出现了错位。怪兄所举的例子:

        号召人民廉洁奉公的是社会精英,而有能力贪污腐败的也是他们,而当他们用“腐败”行为来破坏他们自己宣讲的道德时,人民就要“替天行道”了。

        属于这种情况。在这种情形下,大传统和小传统从内容来说,并没有分歧,问题出在“精英”/官员/读书人对道德的背离,或者说“社会精英”的行为破坏了“大传统”。

        C: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内容不一致,大传统先于小传统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开始建立并推行新道德,无论我们对其冠以自由市场经济或工业社会文明或全球化时代伦理的名目,这种新道德必然要跟随资本的力量向乡土社会推进,甚至有清除一切障碍的趋势。我想这才是汤普森讨论的情形。也是我们的革命以及现今所面临的真正问题,而不是B,虽然B的情形也混杂在其中,成为了C所带来的矛盾的某种直观表现。

        • 家园 就C来说

          资本和其相互制衡的新道德不是一体化的,谁也离不开谁,也不同步,资本具有强大的原始兽性和破坏力,动力源自自身,如暴烈的野马不愿被套上道德的辔头,道德是依具体历史社会地缘环境而存在且不同,其力量源自历史积累。道德,资本在斗争中形成控制与妥协。因我们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新的道德只能在旧基础上生长。

          就C来说,现在是未带道德辔头的资本横扫一切旧传统的阶段。

        • 家园 回嘉木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农村问题的关键就是土地

          我对农民的理解就是,失去土地的农民就不是农民了,可以归入城镇人口,其行为和思想都开始偏向于城市人口。

          解放战争中不缺乏这种例子,国民党俘虏一听老乡说家里已经分了田,立马心甘情愿的掉转枪口。而49年以来,农村问题的核心就是土地问题,从人民公社到包产到户。而以后会如何,我觉得会发展成为土地股份化,也就是农民将现有土地以股份的形式加入村合作社(或者叫农庄),当然股份化以后,农民可以选择卖了,自己去当城市人口,也可以持有等分红。一个村,甚至一个乡就是一家股份化公司,土地统一筹划,统一耕种,可以请人,可以自己来参与耕种。村民自治,其实就是成立公司,成立股东会,自己管理自己。这样不仅解决了农村土地分片太小,没有规模化效应,还更加明晰了产权。

          • 家园 是的,

            土地问题是个大地雷,下引这篇文章的思路和你比较相似,但未敢如你那般激进,

            农民将现有土地以股份的形式加入村合作社
            你这句话几乎触及国本了,按现行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意味着从法律上来说农民作为集体组织的成员,平等地拥有对集体土地的“人人有份”的成员权,但并不拥有按份分割农地所有权的权利。

             

             

             创新机制,建立专业合作社

            随着市场经济在广大农村的渗透,村民小组这一传统的自治方式明显无法适应大市场的进入。因此,要创新机制,加快三农统筹协调发展,应以“取消村民小组,建立专业合作社协会、中介组织”为总体思路来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集中居住以及农业产业化、规模化。

              1、要引导建立乡村服务业。取消村民小组要面临的一个问题是:以前由村民小组提供的一些社会服务在新的体制下应由谁来提供?发展乡村服务业,引导农村社会事业迈向市场化,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以农村红白喜事为例,只要一个电话,家宴服务公司的老板带着所需的餐具、桌椅及厨师和服务人员按时来到家中服务,主人付出每桌的加工费后,原本十分繁琐的酒席准备工作就交给家宴服务公司。

              2、要明晰土地产权。要取消村民小组,首先必须明确界定农村土地产权关系。按照现行的集体所有制安排,农村土地除国家所有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但究竟如何理解这个“集体所有”,一直以来都是含混不清。正是这含混不清的关系,导致现实生活中,个体农民作为农地直接利益者的主体地位被排斥,在村民小组范围内平均分配土地承包权,村委会又很大程度上对土地有管理权。在整个利益链条中,村民小组的地位也似是而非,以至于土地流转利益被虚化,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市场化的发展要求。

              因此,要取消村民小组,理顺由土地带来的利益关系,必须明晰农村土地产权主体或其代理人,从而保证农民的利益。而明晰土地产权,就是要打破土地“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传统格局,将土地确定为村委会一级农民集体所有。一方面,有利于全村统一规划部署土地资源,避免村民小组条块分割,各占一山头的局面;另一方面,又可避免因乡镇一级农民集体所有而带来的过多行政力量介入土地管理的情况发生。

            我建议彻底取消“村民小组”

            外链出处

            • 家园 的确如此,农村土地所有权的问题是颗大地雷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长沙县的一个副县长,以他的位置能写出这篇文章。相当不错。另外,我的构想中,如果农民以自己承包地的使用权作为股权参股也是可以操作的一种方式,但只能过渡,不明确土地的所有权问题,农村问题还是得不到根本的解决。而他文章中提到的土地乡一级所有其实就是一种变通。

              另外等买商品房的人,使用权限70年到期,特别一些商铺,写字楼50年使用权到期,政策会如何,很值得拭目以待。

        • 家园 这个,一条条的回吧……

          第一段的话是这样……这个话题已经不是复杂两字所能涵盖的了,最好的讨论方式是就事论事,而不能奢望有一个较为清晰明了的理论/模式/视角来解释,我在上文其实特地用红字标示,把话题限定在文化的视角,也是这个意思,毕竟,怎么说呢,我要聊的是《白毛女》。当然我的废话是多了一点,都写了好几千字了,还没进入正题……

          第二段关于“大传统/小传统”,嘉木到底是学法律的,分析得细致……我的小辫子一抓就着,我文章的例子从行文逻辑的角度来说确实不是很合适。

          使用“大传统/小传统”的分析框架是因为其解释力相对于其他的模式强一些。但是限于篇幅还是没有具体的展开。

          就“大传统/小传统”是罗伯特·雷德菲尔德研究中美洲乡村后,在《乡民社会与文化》中提出的,然而他本人并没有对大传统/小传统之间的关系有过相对明确的界定。后来的学者使用这套模式时存在着一些不同的观点。

          首先值得一提的是“西马”的观念,怎么说呢,毕竟“西马”和中共共享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资源,“西马”从马克思对统治阶级思想的经典论述出发,着重强调“大传统”对“小传统”的支配地位。汤普森的思想也应做此解读。这派观点集大成者是“西马”的掌门葛兰西的“文化霸权论”。这里的“霸权”常会引起误解,认为是统治阶级强制推行的某种意识形态。而葛兰西观念,如果说便于理解一点,应该说是“杂王霸之道”,甚至可以这么理解,统治阶级推行其意识形态主要是以教育为主。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洗脑”。

          “西马”的理论有着很强大的说服力,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套理论多少对“小传统”对“大传统”的反作用力认识不足,而英国伯明翰学派对“西马观念”进行了一些修正,在保罗的《学习劳动》一书中,作者在分析英国工人阶级是如何在政府的训导下成型的过程,着重探讨了工人阶级固守本阶级的文化,于官方文化采取不合作,不认同的态度。

          而进一步的修正是法国年鉴学派的代表性人物拉杜里的巨著“蒙塔尤”中揭示的大传统和小传统之间更为复杂细微的关系。而中国经验也为丰富“大小传统”学说做出了一定贡献,在法国和美国的汉学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特别是葛兰言的诗经研究)中发现中国大传统形成离不开小传统的滋养。

          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巴赫金的日神/酒神理论。巴氏的理论将小传统完全置于大传统的反面,著作很有启发性,但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

          近年来对“大/小传统”理论提出挑战和质疑的也很多,一是弗里德曼提出,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响应的“有机整体说”,他们反对二元的划分方式,很难对文化传统做出分割。这套理论呢,有道理,但是不好用,一般来说是引用这套理论是对“大/小传统”的回应或者说补充。

          而在研究中国文化/历史上,对“大/小传统”理论提出更有力挑战的是施坚雅的“中心/边缘”理论。这套理论在吸纳了“大/小传统”的有益成分的基础上,更为重视地域因素。他在和伊懋可合著的《中国帝国的晚期城市》一书中,将中国划分为八大区域体系。施坚雅理论的缺陷是对文化研究过于静态化,这一点在斯波义信的著作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正。不过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快下班了,匆忙收尾。下午再接着写主贴吧。打字慢,真的很痛苦。

          • 家园 手头还有一本葛兰言的

            《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巴巴地从国内背来的,他从《诗经》的情歌中读出了上古的性爱礼仪集会,很有意思啊(哎呀,脸红,我尽关注这个了,就没发现大/小传统之论.........)。我以前读《燕燕于飞》写过一个小故事,说:

            她涉水而行,于水中央怀抱兰草对子民浅笑,宣布春天的来临。

            少年和少女们抛开矜持,开始放歌互诉爱慕,在山林之间追逐拥抱。

            就是因为受他的观点的影响,呵呵

          • 家园 似懂非懂, 甚感快慰

            如题所述, 不知这是不是门外汉读文史作品的最高段享受?

      • 家园 送花得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送花,坐等下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