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文论武之国进民进(一) -- 井底望天

共:💬129 🌺106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9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说文论武之国进民进(一)

    汉朝交出的成绩单是很漂亮的,因为不光是下面出了一个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还出了一个满腹经纶的董仲舒。

    通过汉武帝刘彻,中国的新体制得以确立,而通过董仲舒对孔孟儒学的改造,一个受到全国人民接受的意识形态也得到了建立。可以说,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开始的新制度建造,到了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后,差不多用了100年的时间才完成整个改制的过程。

    可以和这个情况比较,就是在1911年中国近代史上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从秦始皇开始的帝制,而最终走入需要尊重俺们小屁民的人民共和国,其过程之艰辛,自然不会比上一次的制度建立容易。而现在俺们也是正好经过了差不多100年的磨难,使中国开始接近回到当年汉朝,和西方的罗马帝国东西呼应,交相辉映的局面。

    因此中国的这一代和下一代的有识之士和领导人物们,可不可以捍卫这60年来,辛辛苦苦,走了不少弯路,犯了不少大错,才摸索清楚的康庄大道,确立这个人类历史上没有的崭新制度,而不是妄自菲薄,自惭形秽,稀里糊涂地被人搞个颜色革命,从而走回当年从帝制崩溃,到人民共和国建立那段时间的状态,听任民不聊生,国破家亡,是未来中国是走向繁荣,还是频临崩溃的关键所在。

    这十几年来,中国的思想界兴起了一片翻案之声,仿佛把1949年前的中国半殖民地下,遭受列强践踏的历史,幻化为所谓的黄金年代。而随着中国1979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以向地方放权让利作为基本特征的松绑路线,在创造经济繁荣和贫富分野的同时,也造成了中央政府权威在一定程度上的衰弱,伴随着地方以官僚和工商资本集团的某种程度上的合流,而使中国出现新的藩镇坐大的局面。

    当然这种地方坐大,和西汉封国还是有所不同,对中央政权并没有逐鹿之意,反而比较类似于民国时期,各省兴起的军阀割据的局面。而由于这60年来,公民教育和民族意识的成功建立,除了少数边远地区之外,对国家整体的认同已经根深蒂固,因此出现民国分裂局面,对入侵的外敌,无法团结一致,协同对敌的情况,不太会出现。

    更由于对文官制度的信赖,和对军事力量的国家控制,出现武装割据和占山为匪的局面也不太可能出现。但是比较容易出现的,就是地方政府和其关联的工商集团,占据地方政府的政治、法律和经济系统,形成可以和中央权力相抗衡的实力,从而在中央政府监督能力降低的情况下,在地方上侵犯人民的权益,搞官商勾结、利益输送、黑白一体和鱼肉乡民。为了自己一己的小集团利益,上损害国家利益,下侵占人民权益。

    因此中国在六十甲子这个关键时刻,可不可以做到削藩,不是简单地将地方政府权力回收中央,而是在关键权力,比如说应付群体事件的武警弹劾权力,和影响民生的重大经济决策权,收归中央,还要削掉地方政府的部分官权,而回归民权,让普通屁民具有议政、听政和问政的权力。

    俺在《花开花落》一书中,提出的三个建议,削强藩、均贫富和严吏治,都是在这方面的考虑。这也是为啥要说清楚,在经济上的所谓“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里面的那个民,其实是与俺们小屁民没有太大关系的。这个所谓穿着“民”的马甲的人群,就是俺们所说的公权官僚和私有资本的双位一体。而这个双头蛇,就是如何在“国退”的时候,进行公器私用,在小屁民的血泪上,来完成他们自己私利的进。

    因此那些大声呼喊“国退民进”,代表相关利益集团的舆论界和学术界的喉舌们,鼓吹的其实是国退民退,就是在国家财产被私有化的过程中,俺们小民并没有利益均沾,而是一下子就把这些财产,拨拉到人家私人的小皮包里去了。

    不过俺在这里反对的资本,并不是说反对那些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市场上公平竞争的私人资本。俺反对的是那些官商勾结,公权私用,靠官僚垄断权力而获取暴利,却对普通人民的生活没有丝毫帮助的资本。

    还有就是靠海外垄断势力,与中国官权相结合的买办资本,靠的是牺牲中国的国家利益和民族福祉,而满足西方的金权集团和帝国掠夺的卖国资本,比如说当年民国时期,国民党四大家族那样的货色。

    所以俺在这里鼓吹的不是“国进民退”,而是国进民进,就是俺们小屁民的利益必须在国进的同时向前进。只有有了国进,才可以遏制国家能力被地方势力肢解,只有有了民进,才可以真正建立起一个公平和谐的现代社会。

    在这个过程中,地方豪强的势力,自然必须得到遏制,必须退出在政府系统里的寄生状态。如果这些势力,可以转化为利国利民的完全私有资本,靠自己在市场上的本事来竞争,当然就会是民族的大幸事。

    这个地方豪强的削藩过程,还要考虑到部分官权,尤其是经济方面的权力,可以向民权回归,为中国未来发展模式里,地方政府不再成为经济发展的驱动器,做出转变。

    在中国未来政制发展中,现在进行的基础建设和技术开发,已经为完成政府功能的公开化、透明化和制度化提供了足够的支持条件。比如说,现在中国兴起的以高速铁路为骨干的城市圈,以互联网的普及发展起来的信息交流和公众舆论,都可以有效地运用在这个转型过程。

    通宝推:潜水用,97年的鱼,小河流水,ustcat,ljsqt,李根,厚积薄发,龙驹坝,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原创】说文论武之国进民进(十)

      宋仁宗看到了这个问题,那就是要改变百夫长和读书人的社会地位。而他找来改革的范仲淹、富弼、韩琦、欧阳修等人,提出来的改革方案,其实也比较简单,就是在吏治上下功夫。

      从严吏治作为切入点,确实是一个纲举目张的好方法。这个被称为庆历新政的改革,希望通过精简官僚机构、减少冗员、选拔良才、降低俸禄等方法,来提高行政效率、压抑地方官吏势力和改善政府财政。而减少官僚人数,自然同时要减少科举的录取人数,这下子又影响了抱着书本死读书的士子们。

      同时在打击官僚势力的同时,实行均公田、减徭役等等有利于非读书人的农民的政策,当然也损害了官员们和文士们的利益。

      所以庆历新政很快就短命了,不足为奇。一个最出名的例子,就是在削减官员的时候,富弼曾对范仲淹说,你是不是下手太狠,你就是一笔,人家官一没有,一家的饭碗给打碎了,就是一家哭号啊。范仲淹回答说,这样的官员管理一路的地域,那就是一路的百姓民不聊生,一家哭胜过一路哭啊。

      在庆历新政出笼之前,宋真宗时代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那就是在“澶渊之盟”之后,虽然身份上确定了宋朝是兄,辽国是弟,但是哥哥是每年要送钱给弟弟的。本来如果对这个耻辱不满意,你就应该学习越国的勾践,来一个卧薪尝胆。可是当时宋朝朝廷里面,热爱和平的官员占了主流,宰相寇准给踢到雷州,就是今天广东的雷州半岛,湛江那一带去了,大家对军备的东西非常反感。因此只要有人一提增加军备,马上就要道德分子,出来反对,说是那样会造成“友邦惊诧”,俺们要和平发展,搞啥子军备呢,缩头乌龟做做就没有事了。

      不过,虽然在武备和国防上不敢有什么作为,但是因为考虑到契丹这些戎狄,都是老土,敬天地,怕鬼神,如果皇帝可以搞些神神兮兮的道道出来,就会从心理上收复这些蛮夷。

      于是在当年主张迁都金陵的大臣王钦若的主持下,宋真宗有一晚上,梦见了老天爷从天上下诏书给他,结果就居然在汴梁上空跌落长2丈多的天书下来(看来宋朝时候的高科技不是盖的)。这之前秦朝的陈胜靠的是吃饭的鱼肚子里,找到张“陈胜王”的天书,这之后元朝的韩山童靠的是黄河工人挖出的“一只眼铜人”,在古代也出现过河图洛书,,都是从地面上挖出来的和水底下冒出来的,不知宋真宗这个天书,是靠什么办法,搞到天上去的。

      自然天书一到,善莫大焉。于是皇帝上泰山封禅,诸如此类就搞了一大堆面子工程出来。这中间的面子工程,主要是强调中原本土文化的猛烈,因此源自于中国的道教,就成了热捧的对象。大兴土木的结果,当然令到各级政府的经手官员们,个个赚到眉开眼笑,可是财政的烂摊子就甩给了后来的宋仁宗了。

      虽然在友邦惊诧论的反对之下,宋朝坚决不发展军事力量,要和平发展,幸运的是,当年契丹的掌权的萧太后,是一个非常英明神武的领袖,在她去世之后,辽国自己陷入了内斗,也无力来征伐宋朝,算是有了120年的和平。

      在王朝建立初期,人口因为上一个朝代的崩溃,导致的战乱、灾荒和疾病而减少,通常土地比较多,使耕者有其田这些保证农业生产和保证税收基础的政策容易实行。而随着初期到中期的休养生息,政府的财政支出,比早期节衣缩食的状况有所改变,名义上的低税收制度,就越来越需要官僚们发挥想象力,来财政创收了。

      因此任何政府的政策,都有赖于官僚系统的配合。但是随着官僚们的招亲荐友、拉帮结派、买官卖位、结党营私和得过且过,就开始产生了尾大不掉的毛病。

      其实宋朝虽然大力推广科举制度,希望通过建立学校教育系统,通过培养忠于政府机构的文官,来防止出现五代那些以自己利益为上的武将,来成为政府和社会的主导力量,但是在真正的实际运作中,你还是很难防止官僚的腐化,利益自己手上的权力,来谋求自己的子弟在官员中优先被录用的机会。

      其中合法的方法,就是“恩荫制”,意思是高级官员,可以指定自己的孩子们成为官员候补。范仲淹的改革中,专门一条是对付这个。

      当然改革失败后,出现的情况就是宋朝的科举取士,越来越不重要。在宋仁宗改革期间的庆历6年(公元1046年),全国政府部门中,靠科举考试出任官员的比例是57%,就已经让皇帝不满了。可是到了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这个比例下降到了45%。

      南宋的情况更加恶化,在宋光宗绍熙2年(公元1191年),科举出身下降到31%,而到了宋宁宗嘉定6年(公元1213年),比例是27%。

      当然这个比例还是高于唐朝中期的15%,但显然这种变化导致的结果,就是掌握政府权力的官僚系统,开始慢慢出现唐朝以前的门阀化和贵族化趋势。

      当然在范仲淹时代的官僚体系,43%的官员是靠裙带关系带出来的,已经给社会造成了很多问题。土地兼并严重,影响到政府收入基础,而北宋人口的大量增长,带来的人均耕地减少和城市人口增加,其实使工业和商业都得到大的发展,而这些新的行业利润,又大部分没有使国家财政得益。

      要改变这个局面,国家财政要做的就是开源节流。开源,就是增加新的税收的源泉,当然就会触及现存的利益集团格局。而节流,首先就是要把冗余的官僚体系精简,把人浮于事的局面改变过来。而这个改变,当然要先在吏治上开刀,自然改革的艰难程度不小。官权过大,官商一体,国家的能力自然就被削弱,真正的小屁民就变成了刀俎下的鱼肉。可是掌握舆论话语权的利益集团喉舌们,仍然大喊“国退民进”,强烈反对“国进民退”,这个大概是真正的普世价值,是今天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都可以看到的局面。

      通宝推:李根,
      • 家园 所谓的国进民退,本身就是个勃论

        一个主要的观点就因为民强,所以民可以进.那现在国强为什么国就不能进呢?如果说国进不公平,那你去看看那些所谓的民,在进的过程中他跟他的对手公平过吗?民进国退,或者国退民进,对屁民都无所谓.国进了还有可能屁民得点福利,所谓的民进了,高兴就给你点汤喝,不高兴了揣上绿卡就往外跑了。所以国进只是手段,用国进去逼所谓的民去将自己的利益跟国的利益走到一起去这才是目的。那个行业国进得多了,这个行业多少有些不符合屁民的利了。大喊大叫的人在骂别人时从不照镜子的。

      • 家园 是否可以为了大部分人的利益而牺牲少部分人的利益

        这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井大不要把它想得过于理所当然了,没有人天生就是为了牺牲自己成全别人而存在的。

        这些获得利益的少部分人只是根据社会规则获得利益而已,制定规则的不是他们,准确的说他们仅仅是利用了规则,因此他们并没有原罪。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理论自洽的话

          从孟子开始的仁政咋样

          至于民主么,从柏拉图到美国国父们说过的也不少了

          效果么,要不看看卢梭的祖国,法国大革命?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我很欣赏法国大革命的

              只不过民主认证委员会主席的英国和美国看不起法国大革命

              要信民主,当然要信英国美国啦,没有经过美英认证的,我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当然啦,搞暴民革命的tg当然会称赞法国革命啦

              对了,法国人民是打倒了国王贵族,可是他们迎来了一个皇帝...若干年后他们还拥戴老皇帝的侄儿当了新皇帝,法国人民情何以堪啊~~开个玩笑,提醒您行文严谨一点~

            • 家园 del

              发重了

      • 家园 花赞!井大讲故事

        也不知道听故事的人听得进去不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PRC现在可是高税啊。
      • 家园 国家就像人体啊!

        新成立的国家就像初生的婴儿,充满活力,只要饭水管够,见风就长。有些磕磕碰碰,也不在乎。

        慢慢地细胞一代代增值下来,人体越来越庞大,组织越来越复杂,渐渐地变质细胞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差,老了,死了。。。

        赶脚着老邓的理论 -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黑猫白猫,摸石头过河》等,有些像金庸小说里的某些“邪派武功”。为了对抗书中的超级大反派,主角不得不练起比如“葵花宝典”。虽然最后逼得对手不得不使用“天魔解体大法”,自己也突然意识到已没了“根”,已经临近走火入魔的境界。。。

    • 家园 【原创】说文论武之国进民进(九)

      本来是游牧民族手上有马,可是仓里没有余粮,在辽国的时候,就变成了马粮齐全了。而宋朝在西北受到党项的西夏的威胁,连鄂尔多斯的马场也无法拥有。

      当年辽国和宋朝通商的时候,一个明确的规定,就是不许将马匹卖到宋朝。这个规定,大概和今天美国和欧洲,对中国实行的武器禁运政策差不多。当然因为那时候,鄂尔多斯和河西走廊都在西夏的控制下,宋朝还是可以用银子、茶叶和丝绸从西北买马。

      朱元璋在削功臣武将的时候,还是比较知道时机的掌握,就是在人家蓝玉大将军,在漠北打垮了北元主力,才会出现蓝玉案的。可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位置,不是实打实和各类诸侯中原逐鹿打出来的,而是靠一个兵变起家,因此对各路拥兵自重的军头,就非常忌惮。

      可是你就算要把这些军头敲打掉,也应该在收回燕云16州之后,再作计议啊。结果就是后来赵匡胤的弟弟宋太宗赵匡义,在打北汉的时候,还敢和辽国叫板。但是后来在太平兴国4年(公元979年),灭了北汉之后,在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北上征伐的宋军被辽军大败,赵匡义差点做了俘虏。几年过后,准备充分的宋军,在雍熙3年(986年),再次试图拿回燕云16州的时候,又遭到失败,在歧沟关(今河北涿州西南一带)主力被击溃。从此宋朝开始靠进贡的金钱,来买和平的外交政策。

      由于在首都汴梁的北边,没有什么天险防守要地,拥有了游牧和农耕两种经济模式,和在文化上已经半汉化的辽国,迟早都会打下来。在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的宋辽战争中,辽军20万精兵南下,直接威胁黄河北岸地区。宋军在澶州(今河南濮阳)由赵匡义的儿子宋真宗赵恒,在宰相寇准的支持下,没有接受其他官僚要求迁都金陵的建议,而是御驾亲征,终于遏制住了辽军的入侵。由于担忧辽国会在冬天等黄河结冰而攻击汴梁,宋朝在军事结果有利的情况下,赶紧签了屈辱的“澶渊之盟“,靠进贡来维持和平。

      这个时候,宋朝的黄老政治开始逐渐出现各朝各代,都见过的问题。于是在宋真宗的儿子宋仁宗即位之后,新皇帝觉得不改革是不行了。

      问题是两个方面,一个就是财政问题。黄老政治,其实搞的就是美国新自由主义那一套,就是无为而治,要求小政府,就是俺们说的国退私进。名义上的税收很低,但实际上政府的财政需要想办法挖潜力,而地方上的官员,就把这个挖潜,挖到小老百姓的肉上去了。

      另一个就是军力问题。那个时候的宋军,连小小的西夏国都打不过,实在是不成体统了。

      解决的办法也是很简单,就是在北魏鲜卑人的治下,创造出来的均田制,后来在北齐、北周、隋朝和唐朝都有应用。虽然大家具体的均田方法不同,但其中心思想都是一致,就是遏制官僚体系里的土地拥有者们,利用自己手上的官权优势,不断的进行土地兼并,使国家的税收基础越来越单薄。其实并不是要真正,或者有可能做到均田,主要是希望能够遏制无土地农民的增加。

      这些有土地的农民,不光是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而且还是王朝的兵员。如果他们变成了无立锥之地的流民,那政府不垮台才怪呢。

      其实中国今天,这样的土地兼并情况也同样出现。只不过现在的政府税收,在工业化社会中,已经变成了以工业和商业为主,而不再收取农业税。因此土地兼并的形式,就不再是抢夺农民的耕地,然后租出去给佃农耕种,而是变成了强迫拆迁,用来开发房地产。当然现在的名称是变化了,不再是官僚和地主利益团体,而是成了官僚和地产商利益团体了。

      第二个解决军队建设的问题,一个就是国家财政要起来,可以投入更多的军费。另一个就是要提高军人待遇,让人们感到做军人,不光有社会地位和荣誉,还有比较切实的经济利益,那么才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发出“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誓言。

      可是这个富国强兵的想法,和宋太祖赵匡胤的国策是有所抵触。因为当年鉴于五代时期,军人跋扈,造成各地藩镇坐大,国家分崩离析,宋朝的政策是恩待士大夫,就是读书人和知识分子,而打压武人。估计俺们民间流行的那句“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就是来自于那个时候。

      在北宋一片尊重知识分子,大量开科取士的情况下,一项重大的科技突破,大概就是在那个时代产生了。那就是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的出现,是和科举制度的蓬勃发展相关的。其实在隋朝开始科举制度以来,因为大家要好好学习,考试向上,对书籍印刷的要求就大了。有了市场需求,于是出现了雕版印刷。雕版印刷虽然可以大量印刷书籍来满足学生增多的要求,但是雕刻费工费时,不容易保管,而且一旦出现错别字,一块板就要重雕。

      在唐朝时候,虽然科举是做官的一条道路,但是因为唐朝在中亚的用兵,通过军功而成为万户侯,还是一条选择。

      宋朝的科举,比起唐朝来,则要更加爽快了。唐朝录取进士每次不过多则二三十人,少则十几人,甚至几人。宋朝却是每次录取,就是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而且光是进士,就分成及第、进士出身和赐同进士三等。唐朝你科举通过了,只不过获得做官的资格,要真的拿到实际官位,还要通过吏部考核。可是宋朝不同,一旦科举过了,马上就任命,而且考试排名在前面的,还可以一下子做高官。

      在这样一片朗朗读书声下,对书籍的大量需求,活字印刷的出现就不奇怪了。自然这个伟大科技的发明,又推动了朗朗读书声的响彻云霄,暂时压住了远处游牧骑兵的铁骑和金戈之声,于是在多年之后,大家发现原来用来读经书的脑袋,还可以用来和人家金兵的狼牙棒对抗。

      通宝推:好知明言,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