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由虎大的《一叶知秋》做的人口统计图表 -- 范进中举

共:💬103 🌺6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讨论】不容乐观,本文不是讨论计划生育的

        人口的增长不是 说 女娲造人那样,甩甩泥浆就出来的。

        从90年后的人口出生趋势看,我们在90年后经历一个急剧的十年的下降,2001年才回升,但是这个高峰也完全无法和80年代小高峰比更加不能和60-70年代的大高峰比。

        人一生要养育、成长、工作、生孩子、退休,根据这样的趋势。我们可以看到2035年 60年代大高峰人口开始退休,50年代小高峰人口在2010年后就陆续开始退,2020年完全退完。

        到2035年50年代的小高峰人口正是被抚养高峰,那时候的这代人平均年龄在80左右,不太可能发挥余热了。

        一句话2035年28%以上的中国人是60岁以上的老人。可想而知对于我们的整个经济是多大影响。这篇文章就是探讨这个影响。

        至于你说的放开生育后,自然就生育反弹,我看不到,事实上在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生育率持续下降。至于日本、西欧都是这样。

        社会发展后,人们倾向于晚结婚和不生育少生育。这是一个被很多国家证明的过程。

        总之2035年后的中国 因为人口因素 不容乐观。

        • 家园 八百万人的实践:来自二孩生育政策地区的调研报告

          外链出处

          八百万人的实践:来自二孩生育政策地区的调研报告(当代中国人口问题研究系列)

          作者:顾宝昌 王丰

          内容简介

          “21世纪中国生育政策研究”课题组在2005-2007年期间陆续对甘肃省酒泉、山西省翼城、河北省承德、湖北省恩施等多年来实行“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二个孩子”政策地区的人口状况进行了多角度、多方位的深入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丰富生动的调研报告,目的是为了在实践中回答当前我国人口态势和生育政策争论的三个焦点问题,即生育水平与生育政策的关系、出生性别比与生育政策的关系,以及计划生育工作与生育政策的关系。

          书中精辟的理论、翔实的数据、深入的分析、朴素的事实、经验的总结、问题与挑战、得与失、正面与负面影响、长期与短期效果的评估等,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副 800多万人二孩生育政策实践历程的全景画,既洋洋大观、全面详细,又重点突出、高屋建瓴,可谓是对“二孩生育政策”学术讨论中许多问题的一份优秀答卷。

        • 家园 日本和西欧的情况跟我国不同

          日本和西欧没有经过计划生育啊,没有长时间执行压制生育率的政策哪里会有取消政策后的反弹?

          • 家园 弹簧压死了就不能反弹了,双独夫妻几乎无人生2孩!

            反弹?你完全是想当然!

            独生子女夫妻是可以生2个的,你见到几个生了??

            还指望将来年轻人意愿反弹!

            双独家庭不愿生两个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jj/20071107/zj/200711060018.asp

             越来越多的独生之女将面临艰难选择:是生一个孩子,还是两个孩子。

              1979年中国开始实施独生子女政策,迄今这些人逐步进入生子阶段。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城市的人口总数会快速增长。按照政策,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双独家庭)可以生2个孩子。但是现实并非如此。

              11月4日,在北京举行的学术前沿论坛上,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公布的一份06年调查报告显示,独生子女家庭二孩生育意愿不显著。比如有46%的被访者表示不要2个孩子。而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单独家庭),有55.87%的表示不会生2个孩子。

              “而那些即使说愿意生2个孩子的,真正实际要生2个的会很少。”完成该调查的马小红副教授说。

              在上海、南京等地的调查结论也类似。参与该论坛的一些学者对中国未来的老龄化表示了忧虑。北京市人口学会副会长黄荣清指出,北京的人口出生率越来越低,这将导致老龄化问题较严重。而全国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势必将导致年轻人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加重。

                

              双独家庭不愿生两个孩子

              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人口研究所的调查分析,目前北京的独生子女数目庞大,05年常住人口中0-30岁独生子女累计达300余万,占同龄人口比重在 1/2以上。逐步进入生育阶段的独生子女更多,比如15-30岁年龄段独生子女占到0-30岁独生子女的60%,规模已接近200万(186.4万)。

              2006年调查发现,全部样本中,独生子女选择理想子女平均数为1.18,比2002年1.0有所上升。但仍然只是以1个孩子为主。

              双独家庭明确表示不愿意要二胎的比例达42.9%;在已生育一胎调查对象中44.6%表示不愿意生育二胎。北京市人口研究所马小红副教授指出,这些人只愿意生一个孩子,主要原因与收入关系密切。

              此外,根据04、05年分别在南京、上海的调查,其独生子女的理想子女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21和1.10。这个数字比北京还要低。

              双独子女不愿生2个孩子,不仅在大城市,在农村、边远地区也有所体现。

              北京市人口学会副会长黄荣清认为,包括北京等大城市,以及一些省份的乡村(广东除外),所以城市农村居民越来越多的人不愿生2个孩子,除了与国家政策有关,就是与养育能力有关。

              北京市人口学会陈卫的预测,未来北京大部分夫妇只会有一个孩子,很多夫妇没有孩子,这会导致北京老年人的护理和照料问题会非常突出。而北京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由05年的166万,上升到2015年的200万。

              而根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34亿人,比重从2000年的9.9%增长到16.0%。

              

              人口政策面临挑战

              根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结论,我国人口在未来30年还将净增2亿人左右。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2016年将达到高峰10.1亿人,比发达国家劳动年龄人口的总和还要多。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不会缺少劳动力。同时,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未来人口战略核心仍是要控制人口数量、稳定低生育水平,同时提高人口素质,解决人口老龄化、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等人口结构性问题。

              但是多项调查并不完全支持这个结论。今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韩俊对全国2749个行政村的调查发现,近3/4的村已经没有青壮劳动力可以转移。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都阳11月4日在前沿论坛上给出的结论是,目前老年抚养比在不断上升,而少儿抚养比在不断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全国总人口数也会不断下降。

              一位人口学家表示,生育率一旦降下去,想提起来会非常困难,因为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先例。因此像北京调查出来的问题,应该及早着手解决,“否则那时谁来给我们养老,谁来从事这么多的服务业,连保姆都找不到的。”他说。

            山东烟台的

            http://www.jiaodong.net/news/system/2006/12/22/000902976.shtml

            讲求生活质量 生育观念有变

              独生子女夫妻冷对“二胎优待”

              胶东在线消息 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夫妇逐渐增多。根据现行的《山东省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经过一定年限后允许生育第二胎。昨日,记者从市计划生育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市尚未接到独生子女夫妇生育二胎的申请,使这项优待政策遭到冷遇。

              上世纪70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目前已陆续进入生育期。按政策规定,夫妇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生育第一胎后,只要女方年龄达到30周岁是允许生育第二胎的。但在港城,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妻,愿意生育二胎的并不多。市计生委相关人士认为,这和很多独生子女婚育观念的转变有很大关系,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注重自我享受,大多都选择晚婚晚育,使得一胎生育的年龄推迟,这样在某种意义上也推迟了很多符合生育二胎者的申请,

              另外,担心高昂的子女养育成本,以及养育子女对个人事业发展的影响和增加家庭经济负担等,也使得很多符合生育二胎者放弃二胎指标。一位已生育一胎孩子,且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刘小姐告诉记者:“虽然我们符合生育二胎的规定,可以申请生育二胎,可除去养育一个孩子所投入的精力外,养两个孩子物质压力就比较大,一个孩子我有把握让他享受好的教育,包括进好学校和各种兴趣教育,而两个孩子就只能给他们打折,所以不想生了。”(京兰)

            浙江杭州的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renkou/696913.htm

            “宁愿多养一些宠物” 独生子女夫妻未现二胎潮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已陆续进入生育期,独生子女夫妇日趋增多。按政策规定,双方均为独生子女是允许生育第二胎的,记者在杭城采访调查发现,二胎生育高潮并未出现。

            民间观点:

            “拉扯一个孩子就够受了”

            “生两个孩子?从来没想过。”28岁的姚林在写字楼里忙得天昏地暗,“我已经有一个女儿了,从出生就开始为她操心,在家雇保姆要钱,上好幼儿园要钱,读书的费用更省不了。我还要给她买保险啊存基金啊,城市的生活成本这么高,拉扯一个孩子就够受了。”

            “家庭月收入两万元以上,才会考虑生育二胎”

            “现在的生活成本太高,尤其是城市,虽然我觉得独生子女都很孤独,但我不会考虑要两个孩子。”媒体从业人员杨小姐说,“为了在杭州安家,我的父母将半生的积蓄都付出了,如果我有弟弟妹妹,我父母的经济负担要何其大?将来我和我的孩子必定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杨小姐认为,经济基础很重要,除非夫妻俩的月收入在两万元以上,才会考虑生育二胎。

            “宁愿多养一些宠物”

            “我宁愿多养一些宠物,我想我可能不会要孩子。”李小姐说,“带孩子应该是件麻烦事,会改变我的生活方式,我不想放弃我自己现在的生活方式。”

            • 家园 【讨论】即使现在放开计划生育,我们也要面临2035年后的

              经济和社会做好准备了吗?事实上中国的文化很难指望移民填补劳动力短缺。

              日本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 家园 现在生孩子已经整成财富身份的象征

              我这地儿有句话,看人钱多钱少,不看衣服不看包,不看汽车不看房,看你有几个孩子。

              衣服包,一般中产咬牙存点工资,去香港一趟,也能弄一套相当光鲜的奢侈品行头,房子车子可以贷款,可以父辈资助。唯有这孩子,不是随便说生就生说养就养的。

              生活成本居高不下,生育传统已经被挖了根了。

          • 家园 没什么不同的

            80年计划生育前我国生育率2.4,现在1.2

            四个可以生二孩的地区,生育率是1.5。就算放开了生,也到不了2.0。

            现在生育率低,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确实不想生,而不是国家强制力的结果。说句不厚道的话,现在要真想钻计生空子的话,办法还是挺多的。

            • 家园 【讨论】不知道上面的有没有预案

              基本上2020前是绝对好日子。2020后不好说。

              2035后那就回天无力了。

            • 家园

              还行,总算有效果。不能指望政策扭转规律,这个结果很好了。

    • 家园 数据来源是哪里,怕是有些问题

      例如,1983年出生2006万人,但1990年小学入学人数就有2063万,我对比了1983-2000年的出生人口,和7年后的小学入学人口,几乎出生人数都要少于入学人数。

      我对比的入学人数是来自教育部每年的教育发展公报。

      LZ可以说明一下你的数据来源吗。

      • 家园 没有问题啊

        小学入学年龄是实足6岁,在6-7岁这个年龄段是学龄儿童的入学年龄,但是总有人8岁入学,6岁不到入学,另外还有转学重复计算这样的因素吧。

        用出生人口趋势和小学生招生人数趋势对比看的是人口的变化趋势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