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大一统的几个基本因素 -- 任爱杰

共:💬36 🌺8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中国大一统的几个基本因素

    井兄的文章井底望天:【原创】说文论武之民族主义(一)说到中国为何不断大一统。问题是井兄这里只讲文化,同化,未免有些务虚。其实中国自秦之后的不断大一统有几个基本因素:

    中国自秦之后一直实行郡县制。其间虽然有过分封制的短暂复辟或者混用。但都是君王推出的权宜之计。最后都以郡县制完胜告终。而有意思的,是即使是在大分裂时代,各地诸侯割据,但割据势力的内部仍然是郡县制而不是像欧洲的封建领主制度。无他,如果搞封建领主制,力量不能集中,很快就会被竞争对手灭掉的。而郡县制是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基石。在争霸战争中则更有利于调动割据境内的人力物力从而为下一次统一打好基础。

    关于同化,井兄一直有些纠缠人口多少的问题。其实这根本不是问题的关键。中国现在的居民到底有多少是汉朝人的血统很难说。国外的一些基因理论甚至认为北中国的大部分中国人都是蒙古人征服者的后裔。这里廖备一说。

    问题的关键在于典籍的多少和知识分子的语言是什么。古代中国不论在什么时代,汉文典籍的数量远远超出任何其他语言的典籍。而经世致用的典籍更是只有汉文。契丹、女真、西夏虽然发明了自己的文字,但说到典籍还是只能翻译汉文的。既然如此,那么还不如直接用汉文来的方便。于是造成任何受过书面教育的人学的都是汉文,或至少要精通汉文。这一点在朝鲜和日本表现得特别明显。这两国虽然最后都发明了自己的文字,但一直到清朝官方正式书面语仍然是汉语。

    而在欧洲,我们也能看到同样的例子。罗马帝国虽然崩溃了,但欧洲的通用语言却仍然是拉丁语(西部)和希腊语(东部),以至于各蛮族自己的书面语不是从拉丁(英、法、德)就是从希腊(俄、东欧)演化。无他,只因蛮族能接触到的典籍不是拉丁语就是希腊语罢了。而后来各国的民族语言的大发展,其实还是自文艺复兴开始各国开始用自己的语言写作罢了。最后各国民族语言的典籍极大丰盛,拉丁语和希腊语才失去了通用语的地位。

    由于这个原因,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都是说汉语,写汉字的。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之。即使是还在混战,治理地方也不能马上治之,必须依靠受过教育的人。那么地方官乃至中央官吏最终都得说汉语、写汉字。而统治者为了沟通也不得不学习。即使自己不学,子女的老师可都是说汉语、写汉字的。所以二代以下,想不同化都不行。

    中国古代的基本社会细胞是家族。维系家族的是宗法制度。宗法制度事实上把各个以血缘连接的人群固定为原始的生产合作化和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的政府构架其实就是家族制度的大型翻版。儒家学说则为这套制度制定了各种规范。国家则有效得将这个制度放大到全国。任何进入中国的蛮族如果想违反这个制度,都会碰得头破血流。五胡乱华没有一国能够最终成事,继承人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元朝武功赫赫,但在继承人制度上仍然是有力者得之。结果造成内耗不断。而宗法制度则提供了管理成本最低的继承制度。

    更重要的是,当天下大乱,政府崩溃后,以宗法制度结成的家族就成了修复社会秩序的模版。儒家说“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不是一句空话。中国古代的政治结构正是一个放大的家族结构。而在一个家族中,族长的地位是唯一的,和不可动摇地。因此,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早就是家族政治的常例。各割据政权最终追求统一此为种因之一。

    中国的地理环境正好是自然灾害频繁,但又能够为大规模人力所能控制的范围内。于是大一统的王朝能够组织人力物力,控制或减轻自然灾害,而分散的割据政权、封建分封则做不到这一点。这就产生了大一统的需求。

    正是由于这些因素,我们才看到了历史上进入中原的各蛮族不断被汉文化所同化,并不断追求大一统。而进入近代之后,由于汉文典籍已经不再具备对西方的优势、西方的经济倾销亦将宗法制度的基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摧垮,则大家族亦不复存在。于是中国无力抗拒西方的影响,反而被迫结合了西方文化,从而发生了异变。

    通宝推:SleepingBeauty,居庸叠翠,煮酒正熟,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前几天看到条新闻

      说由于中国互联网的普及,五年后汉字将成为网络信息的主要载体,大致是这么个意思。

      结合你的思路,和老井的人口因素。

      我们会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 家园 老井讲的人口因素是很有道理的

      礼的产生与此有很大关系。估计老井看过不少这方面的资料。

      什么是礼的源头?从考古资料分析,礼分三个阶段,三代以上的古礼、龙山文化到夏商的酒礼、周礼,其源头和实质其实就是家族、氏族联盟及其反复的强化和巩固。而用礼的方式来强化联盟,与中国在仰韶大暖期时代就形成了庞大的人口,有直接的关系。

      据聚落考古的证据来看,推算仰韶中期仅仅河南就有近百万人口了。在青铜器普遍应用之前,也是在人群的普遍武装化和移动化之前(游牧文明产生之前),为应对气候突然降温和人口压力,礼的产生是直接的选择。

    • 家园 回一句政治不正确的话

      台湾就是一块挂房梁上的腊肉,又脏又黑。就挂那里吧,只要不被别人偷走就行。真要收回来了,得花多少工夫去消化它

    • 家园 可能一夫一妻多妾制也有一定功劳

      中国的春秋战国其实和欧洲的中世纪有点象,

      但是却从未出现过一个君主头戴几顶王冠的现象。

      我觉得,这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周公礼乐,包括

      一夫一妻多妾制。这保证了一个家族能够找到男性

      继承人,于是也就保证了该家族的所有下属的效忠

      对象是唯一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能一路

      搞下去。

      所以,男女不平等在历史上也是有进步意义的。

    • 家园 送花得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中国的超稳定结构

      80年代 有本书专门论述了中国的超稳定结构, 值得一读。

      • 家园 《兴盛与危机》

        这本书还有个通俗版《在历史的表象背后》。我文中所说的修复模板问题即为该书的观点之一。

    • 家园 给任兄挑个刺

      中国现在的居民到底有多少是汉朝人的血统很难说。国外的一些基因理论甚至认为北中国的大部分中国人都是蒙古人征服者的后裔

      现代分子人类学研究显示,中国主体汉族基因纯度相当高。中国不同地域汉人的Y染色体基因相似度在80%-90%之间,来自于母系的X染色体倒是五花八门。简而言之,当代大多数中国人的父系祖先就是汉朝人,母系祖先则很来源庞杂。

      这一点确实超出了大多数人的认知。

      • 家园 长剑兄能不能给一些资料?

        最好是有学术论文一类

        • 家园 看看吧

          外链出处

          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外链出处这里面有很多内容。很多文章都引用这里面的资料,我没有去核实,但也没看到有力的反驳。

          一个百度上的博客:外链出处

          其实还有很多,自己去找吧。

          就汉族血统问题,我的几个观点是:

          1、在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过于强调主体民族汉族的血统纯洁性,肯定有害民族团结,政治不正确;

          2、然而,民族团结不能以虚化占全国90%人口的主体民族为前提,不能已无视事实为前提。一个被虚化的、丧失自信心的主体民族,所造成的后果要比民族不团结更坏。

          3、在工业社会以前的古典时代,所谓“民族融合”,是一个血淋淋的字眼。那种异族恋人花前月下,终成眷属的场景,不能说没有,但犹如汪洋大海中的一粒沙子。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是成吉思汗所说的:“把敌人斩尽杀绝。抢夺他们所有的财产,看著他们亲属痛哭流泪,骑他们的马,强奸他们的妻子和女儿。”简而言之,民族融合,就是强势民族消灭弱势民族的Y染色体,然后把自己的Y染色体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4、汉族在历史上大多数时间,就是这样一种强势角色。为什么很多人没有这种观念?就如楼主一样认为“北中国的大部分中国人都是蒙古人征服者的后裔”?原因主要是几千年的历史中,大部分时间是歌舞升平,偶尔的几次灭国、被征服,给汉族留下的心理创伤太深刻,被征服的影响具体有多深,反倒没人追究。从基因学的数据来看,顶多只有20%左右。

          就扯这么多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