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北京上海普通房子价格极限2-3万,上涨空间不大了 -- 陈经

共:💬334 🌺43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有点这个趋势了

          那个曲线不准的,很多中介故意报最低价、最高价,好出现在排序里,或者骗你去咨询的。

          我这个信息是和中介直接电话确认的上家报价、要去看房的。但还没有和下家谈的,有上家看到有人看房就跳价的,也有的可以再砍的。

    • 家园 北京工商联副主席说房价要到4万

      http://finance.huanqiu.com/roll/2010-03/734622.html

      • 家园 这哥们的疯话只有两种情况会成立

        如果说的是少数新房开个高价吊着等大户来买,那不奇怪。如果这哥们指的是普通二手房子,那只有两种情况均价能快速上4万。

        1. 北京房子完全变成富人的投资保值品

        不管什么房子,也不管租金收益多少,反正全国上十万亿富人的闲钱只管买来保值,普通房子放出来也给它扫光。别说4万,8万也可以。一张名画,上百万,买来是品味身份。在北京有几百万全款的房子,放那能看小白痛苦艳羡的嘴脸,爽得很。

        2. 北京普通房子拆细变小

        一个90平的房子,分成三间20多平的,租给三伙人,每人3000。租金收入不错,均价4万也值。开发商推出小白主力户型50-60平,200来万请交首付60万。全国小白还是疯往北京跑,北京就是好来就是好。

        • 家园 第二种情况越来越多

          拿北京中关村一带举例,02年左右一个普通的2居一般是2人合租,一人一间,房租一共2000左右。 现在类似的房源, 只要在中介手里, 会被隔成4-5间,有些大一点的隔间租给两个人,能住6-8人,每人收房费800-1000, 一间房可收6000以上的房租。

          感叹一下,8年过去了, 在北京刚毕业的年轻人收入没涨多少, 房租在收入中的比例没啥变化, 居住条件差了不是一星半点。不知道为啥还有这么年轻人往北京跑。

        • 家园 中关村一些地方的学区房已经3万往上了,4万指日可待

          听说一些楼盘已经4万了。

        • 家园 这次的工作报告只提到了抑制投机性购房

          是不是暗示鼓励投资性购房了?

        • 家园 第二种情况不是香港的翻版吗?
        • 家园 应该收房产税

          我觉得没有别的解决办法。

          可能推行不了。利益集团不让。

          心理真为那些被压榨得普通老百姓觉得悲哀。

          现在这个社会就是有产阶级剥削老百姓。这个副主席

          已经很FRANK了,现在是阶级社会,有钱人有有钱人的过法,

          穷人有穷人的过法,中国已经倒退到解放前了。

        • 家园 1肯定不可能,房子不像画,没有稀缺性和独特性。

          画怎么好歹也算1个手工艺品,都是手工撺出来的。

          房子现在都是批量生产,一个小区好多栋楼,几百户,上千户。你这个标准也就少数别墅四合院之类还勉强够的上。

          从最近的情况看,北京的二手房想卖到去年12月份的高价已经是比较困难了。

          • 家园 去年12月老婆曾经想卖仅有的房子被我制止了

            这几天中介又打电话来问还卖不卖,我顺便问了下最多能卖个什么价格,结果是比去年低了十几万,不到10%左右吧。老婆现在正抱怨呢,说你看一下降了10几万,以后肯定还得降一降,多好的波段阿。

    • 家园 查一下张杰庭的讲话
    • 家园 观察一下今年有否可能开征物业税

      叶檀的新文:谁反对物业税?

      拟议开征的物业税撕裂了不同的社会群体。

      房地产问题成为3月3日开幕的中国全国两会的焦点问题。在政协的各项提案之中,关于房地产市场的提案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其中对保障性住房、物业税征收以及房地产信贷调控成为关注焦点。全国政协委员贾康提议,征收物业税。

      赞成者认为,只有开征物业税,才能解开地方政府与土地财政之间的脐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房价。否则,政府永远是房地产泡沫最大的推手。并且,物业税有前提条件,只对二套以上(含二套)或者高档商品住宅征收,不会对普通购房者有任何冲击。

      反对者认为,附着在房地产上的税费重重叠叠,从未起到过抑制房价的作用。凭什么说,物业税能够抑制房价?早在2008年两会期间,王超斌、蔡继明等10位全国政协委员,联署了一份《关于减少政府收费环节,遏制住房价格上涨的建议》。委员们通过调研得出结论:房价过高与政府对房地产业课税过重紧密相连,有关政府部门对房地产业收取的税费总计占房价的15%~20%,而这种税费已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30%~50%。反对物业税者动情地说,购房者已经不堪重负,难道还要让再被榨取一次吗?

      更重要的是,既然开发商缴付的土地出让金实际上是向政府一次性缴清70年的土地使用租金,开发商把这部分费用作为开发成本制定房价转嫁到购房者身上。购房者为什么还要支付什么物业税呢?

      反对征收物业税者表面上站在民生、民本的立场上,其实大谬不然。反对物业税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权贵集团的利益。

      最近媒体一则简短的报道广为流传,透露个中机关。“物业税一百年也开征不了”,一位平日稳重低调且以田野调查见长的知名专家作出上述表态,因为该专家参加一个内部座谈会,国家一个核心部委对征收物业税提出反对意见,担心富人财富转移到国外,造成中国税源损失。该专家设问:中国的房子多在谁的手里?除了富人,恐怕就是官员。有许多官员,收入并不高,但是房子有N套。

      进一步推论,地方政府恐怕也不太愿意征收物业税。为何?一旦征收物业税就不能名正言顺地推高地价,试想现在的中国有什么税收能够抵得上土地红利?加之政府征收物业税之后会惹上无穷无尽的追问,比如征收了多少物业税,用于何处?物业税税率的依据何在?每个要求都牵涉到政务公开与财政公开,是地方政府最头痛之事。

      现在除了广州等地之外,很少有地方财政局公开公共财政的细目供大众监督。最后也最重要的是,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活钱,可以四处挪用,甚至成为部门小金库。而那些手握数房的人还没有来得及在高位抛出自己的物业呢。

      到目前为止,关于物业税的方案的征收对象,都排除了只拥有一套房的普通商品房购买者。民间的反对,在很大层面不过是民意被利益阶层挟裹,或者说拥有多处房产的人在此事上拥有最大的说话欲望。

      物业税争议的最好结果是,政府坚决征收物业税,摆脱土地财政的约束,从根本上切割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利益链条之间的血肉联系。同时,与公共财政体系的改进相伴随,在征收物业税的同时向大众公开地方政务与地方财政,整顿原有的房地产税费,让房地产市场的改革成为中国行政改革与税收法治建设的先声。

      最糟的做法是投机的做法,原有的税费一概不变,物业税改头换面卷土而来。除了政府多了个税收收入,其他一切不变。

      目前已有征兆。3月2日,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披露的首份提案称,应抓紧研究制定在我国开征物业税的方案,并建议将税的名称表述为“房地产税”。 虽然贾康先生的良好愿望是摆脱土地财政,但以房地产税作为过度,如何防止地方政府得税之后还想得“地利”?

      另一种过度状态是征收保有税,全国政协委员郭松海建议,通过开征保有税来调节,迫使富人减少对地产资源的占有,增加市场供应,进而达到调节房价目的。开征保有税,先开征房屋闲置税,然后再逐步开展物业税的征收。

      名义上的改变无观大局,物业税叫房屋财产税,房地产税、房屋投资税,只要物业税能够实现地方政府与土地脱钩、实现公共财政的公开透明,就是成功的,否则,就是失败,就是敛财手段。

    • 家园 北京五道口华清嘉园现在单价4万左右

      清华附近02年建成的住宅, 当年售价5千到7千。 当时买房子的基本上都是大学老师和中关村上地一带工作的普通白领, 属于中高端,但算不上什么高端住宅。 目前单价4万左右。 附近的80年代老旧红砖房,房价在3万多。

    • 家园 难说,要看通货膨胀的程度了。10年前月薪1万很少见,

      现在月薪1万是几大城市的许多1本大学毕业白领能在2,3年工作经验后达到的(摊入年终奖)。

      3,5年内,工资物价怎么涨,还不好说。

      工资,物价两边都在浮动和变化中。实在不宜给房价钉死一个具体“上限”数字。

      只能边走边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