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有点原创】我们是从哪里来的 -- 李禾平

共:💬209 🌺23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 家园 那不算太远

            江西填两湖,两湖填四川,这个是大概的一个移动方向。

    • 家园 啧啧阿姨有文化

      我家(父系)也是明朝洪武年间迁移过来的(应该是老朱建朝代20年之后的事儿了,俺们村的功能是当地方圆几十里内的抗倭指挥中心,我们那一带,有几个大村都姓朱,有的可能是老朱赐的)。不过不是从你列举的那8个地儿,我爹他们家还是从浙江温州某山头迁移过来的,从前还海路回去祭祖的,估计是小范围的迁移。

      俺的母系那一支,多数还在一个村集居着,而且也一直出文化人的,家谱应该是有的,去问一下应该比我父系要清楚得多,可惜我只是外孙女,没资格去问滴~~不过我对我妈他们家的更有兴趣,姓源比较纯正的说。

      蒋氏姓源比较纯正,主要出自姬姓。其血统与来源与西周皇族有关,据《左传》、《唐书·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等所载,周武王弟周公姬旦有子名伯龄,周成王时受封于蒋(今河南固始东北蒋集,一说今河南光山县西),建立蒋国,为伯爵,史称其为蒋伯。春秋时,蒋遭楚灭,蒋伯的子孙遂以国名为姓,称蒋氏。2、其他少数民族如满、蒙古、回、拉祜、保安、布朗、苗、瑶、傣、土家、壮、羌及苦聪人有此姓。

      得姓始祖 蒋伯龄。乃周公旦第三子,周武王姬发灭掉荒淫无道的商纣王之后,建立周王朝,在位不久即撒手人寰,由周成王继位,因成王年幼,便由周公旦摄政,周公旦助成王平息了商纣王之子武庚和东方夷族的叛乱,确定宗法制,创立了典章制度,并不断分封同姓诸侯,其中将自己第三子伯龄封于蒋地,称蒋伯。公元前六一七年,蒋国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便以国名为氏,并尊蒋伯龄为蒋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河南为蒋姓的最初发祥地,楚灭蒋后,蒋姓除部分留居河南外,大部外迁。秦汉之际,有蒋姓西迁入陕西,东迁入山东,其中在山东博兴、寿光的蒋姓繁衍的最为旺盛,故蒋姓世代有以“乐安”为堂号的习俗。蒋姓南迁较一般姓氏都早,始于汉代,东汉建武年间,逡道侯蒋横遭谗害,其九子避难四方,光武帝醒悟后,九子皆随地封侯,即:公华侯颍、会稽侯郑、临苏侯浙、临湖侯曜、浦亭侯巡、临江(今四川忠县)侯川、九江(今属江西)侯稔、云阳(今陕西淳化)侯默、函亭(今江苏宜兴)侯澄。可见,自蒋横以后,其子孙多数散居于我国南方的江苏、江西、浙江、四川、湖北、湖南等地,并且成为当地的开基始祖。如此反而使蒋姓活动范围大大增加。东汉末年,有一支从河南迁往山东东莱郡,三国时曹魏的蒋济即其后裔。此期有蒋休(西汉名臣蒋翊之十世孙)自乐安迁义阳羡县(今江苏宜兴),其子孙有迁浙江奉化之三岭。据考证,天下无二蒋,蒋姓中国人本出自于一家。汉代以后的蒋姓,大都出自江苏的宜兴,其始祖为函亭侯蒋澄,后来中国的蒋姓人家,绝大部分都是从宜兴繁衍出来的。唐初,陈元光入闽开漳,有蒋姓将佐随往,此期有浙江天台之蒋姓移居浙江奉化。五代时,蒋翊的后人蒋显,出任四明监盐官,住在宁波城内的采莲桥,其后代文人蔚起,成为甬上望族。宋以后,福建、广东蒋姓已盛,元季,仕杰公(宋神宗金紫光禄大夫蒋浚明之裔)始迁奉化武岭禽孝乡(即今溪口镇),此即蒋介石之先祖。明清之季,有闽粤蒋姓移居海外。一九四九年,蒋介石败居台湾,蒋姓族人大批随往。如今,蒋姓已广布天下,尤以四川、江苏、湖南、浙江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蒋姓约占全国汉族蒋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

      • 家园 这走得不算远。

        可不敢说有文化,基本都是网上找到的一些资料。

        原来天下“蒋”字是一家,看来小学的时候给姓蒋的同学起外号叫“蒋光头”是没错的啊。

    • 家园 怪不得,我奶奶老是念叨她是苏州阊门的 花
    • 家园 wow~世风日上啊!现在背着手走路的同学

      貌似属于领导的作派或有当领导的潜质涅

    • 家园 还应该有个“小云南”

      只是不知道这个“小云南”是在山东还是在云南。

      • 家园 在查资料的时候,

        确实看到有这个说法:从云南来到,说是走了2年才到。

        • 家园 我曾经跟来自云南大理的同学对证过

          他们方言里很多词汇跟我们那里是一样的...

          • 家园 这里有一些文字

            在地名普查中,我们发现部分云南移民有具体的迁出地。如青岛即墨金口镇南阡村万姓、古阡村金姓,段村镇段村刘姓,白庙乡院上村孙姓,店集镇垒里村邢姓,旺疃村迟姓,皆来自乌沙卫;青岛即墨营上镇辛戈庄村张姓,潍坊坊子坊城街道办事处前宁家沟村刘姓、埠头镇张家柳沟村张姓,皆来自乌撒卫;青岛即墨河北镇杨头村高姓来自无沙卫;东营牛庄镇解家来自乌河卫。《明太祖实录》卷一四一记载,洪武十五年(1382年)春正月,在云南分设14卫,乌撒卫为其中之一。洪武十六年,乌撒卫改隶贵州都指挥使司。“乌沙卫”、“乌河卫”乃乌撒卫之误。平度市万家镇大万家万姓来自镇康县南关万家沟。镇康县位于云南西南部,明朝为镇康州。烟台牟平王格庄镇王格庄王姓来自大理府鸡头村枣林底,明朝大理府府治太和县(今大理)。另外,还有毕阳县、顶针县、凤仪县,于史无考。

            在自称云南人后裔者中,一部分说他们是从云南交趾国大槐树里头村迁来的。如青岛城阳河套镇孙哥庄孙量孝来自跤趾国嘎嘎县。

      • 家园 这个云南是“山西云中郡南”

        其实也是大槐树底下来的

        • 家园 “山西说”是没法解释“乌撒卫”的

          在一些关于小云南的叙述里,清晰地提到了“乌撒卫”这个地名。这个地名只在云南有,而山西没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