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说和二氧化碳排放有关的数字 -- 橡树村

共:💬160 🌺21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能住人的地方几乎都有人了” - 西伯利亚,北加拿大

      Global warming, bring it on!

      (友好讨论,对村长一向敬重。。。)

      • 家园 哈萨克斯坦每平方公里不到一个人,肥沃的草原
      • 家园 的确会有一些地方

        原来不适合人类居住,由于气候变化,而适合人类居住。变化么,不可能只是负面变化,总是正面负面都有的。

        问题在于这要涉及到很多资源的重新分配。

        首先这些即将适于人类居住的地方,容纳的人口仍然有限,改造成人类可以居住的地方仍然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足够的时间。而那些即将变成不适于人类居住的地区,特别是一些因为干旱、洪涝、海平面上升丧失的农业区,人口密度却较高。新的地方能够安置这么多的人口,是个问题。

        然后这种安置,要涉及到政治经济各个方面,不这么容易。实际上出现了这种新的适于居住的地区之后,首先受益的是本地人,而不是那些将要成为灾民的人。移民永远是个国际难题的。

        最后还有一串极端环保人士,拿着保护生态当借口,不让你去开发这些地方云云。

        很复杂呢。最好的方法还是不变,非变不可呢,就变慢一点,缓解矛盾。

    • 家园 气候变暖就一定弊大于利?

      气候变暖,就一定不适应人类生存?地球地质史上,气温比现在高的情况多了去了,恐龙时代就是一例。恐龙都能生存,人类还生存不了了?真是笑话啊。

      地球的气温一直在呈周期性变动。就算人类不排CO2,地球也总有一天会越来越热,或越来越冷(地球现在的气温发展趋势是变冷,还是变暖,科学家好象也没弄明白)。人类到那时该怎么办呢?

      与其讨论控制气候这些有用没用的事,倒不如想想人类该怎么适应气候的变化。

      更何况到目前为止,也没确切证明气温升高和CO2排放增加有必然关系。

      当然,减少能源消耗我是赞成的。但把它跟CO2排放、气候变暖挂钩,甚至政治化,就非常不赞成了。

      人类只是地球生命中的一个过客,总有灭亡的一天。地球每到一个时期就会发生一次生命的集体灭绝和集体爆发事件。每一次的事件都是伴随环境大变化而来。

      所以我们不能总想着控制环境,让环境适应人类生存需要,而是人类应该学会自我调节去适应地球的环境变化。

      其实影响环境最大的问题是人口。人类如果不节制生育,总有一天大自然会用它的办法来代替人类解决人口问题。

      • 家园 唉,这样子说就下去就是辩论了,

        比如说这句:

        恐龙时代就是一例。恐龙都能生存,人类还生存不了了?真是笑话啊。

        这句再引申一下就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厌氧菌都可以生存,人类怎么生存不了?人现在依靠现有技术,完全可以生存在太空中,那里连生命都没有。所以问题不在这里。

        至于人是否会灭亡?作为生命体,人的本质就是生存,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人类进化到现在,从整个宇宙的角度讲完全可以说是毫无意义的,但是毕竟发生了,如果不承认自己存在的意义,那么为什么要存在呢?

        我一直在想我为什么要关注这个问题,后来我发现我在找一个答案:为什么全球变暖(当然,我更喜欢说全球气候变化)会是一个问题,人类为什么要聚到一起开全球会议讨论?

        大棋派给出的答案并不让人信服,只适用于八卦的状态,我们都知道,八卦尽管很有趣,但多数时候没有现实意义。而除了大棋派的答案,我只能找出一个答案,而这个答案建立在这样一个假设上人的行为只取决于过去,而不是未来。

        1. 过去发生了什么?全球变暖。

        2. 全球变暖是否造成了消极影响?是。

        所以人类才要开会讨论这个问题。

        真正的问题在我看来就是气候变化是否是人类造成的,但是人类确实已经有能力影响到气候的情况(最初的例子就是核冬天)下,这个变化是否是人类造成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类可以不可以改变这个变化?要不要做出改变?这个改变是否对人类自身有利?

      • 家园 气候变暖不一定是坏事

        有科学家认为可以使粮食增产。

      • 家园 我也有类似的看法

        从前冰河时期可以那么冷,恐龙的时代又可以那么温暖

        地球的气候变化古已有之,很难说是因为几个国家开几个工厂造成的吧

        而且,变化是绝对的,想靠减排就让世界气候停止变化?我觉得是扯淡。

        而且变暖以后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谁能给个准确预测?几个小岛国可能被淹没掉,但是过去寒冷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是不是可能因为变暖而变的适合居住和农业生产呢?

      • 家园 地球变暖是趋势。

        从地球演变的历史看,变暖一直是趋势。有观点认为,这种趋势中,人类活动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人类在一些地方的居住生活,在宇宙长河中,只是极微小的一个点。如果不能阻止地球变暖,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的地方的居民最好迁移,虽然对他们来说有些残酷。与其花极高的成本阻止海平面上升,不如让那些小岛国的居民迁移。

        • 家园 受灾的不仅仅是那些岛国

          各大陆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都会波及到,没有国家能逃过去的。比如对中国,长江黄河变季节河,你要怎么办?气温升高了,一些作物,比如冬小麦,发育不利,长不出来,又亦或是因降水量大增,洪涝频发,粮食大面积减产,粮食危机了怎么办?等等等等。

          人能适应气候状态A,也能适应气候状态B。但是从A到B的转变,如果变化斜率过于陡峭,人类现代社会就会适应不了。现代文明的根基毕竟还是要靠天吃饭,脆弱得很。危机是近在眼前的事情,空谈几百万前如何,几百万年后又如何,没啥用。

        • 家园 因为太阳的辐射一直在增强

          在未来的10亿年内,太阳的辐射能要增加10%。

          地球的未来与太阳有密切的关联,由于氦的灰烬在太阳的核心稳定的累积,太阳光度将缓慢的增加,在未来的11亿年中,太阳的光度将增加10%,之后的35亿年又将增加40%[4]。气候模型显示抵达地球的辐射增加,可能会有可怕的后果,包括地球的海洋可能消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太阳最后还会变成红巨星

            连地球都会吞没,人类又该怎么办呢?

          • 家园 太阳照射增强的幅度

            目前的估计,从1750年到现在,太阳照射增强的幅度是0.12W/m2,考虑误差0.06-0.30W/m2。从长周期来看,这个数字会有很明显的作用。

            1750年以来温室气体增排导致的温室效应,是在1.6W/m2,考虑误差0.6-2.4W/m2,已经超出了太阳照射增强幅度的数倍到十几倍。所以从短期效果来看,IPCC认为人类影响已经成为气候变化主因。

            • 家园 短期内太阳辐射幅度可是比0.12W/m2要大得多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880年以来,太阳辐射热的变化同地球大气温度变化基本同步,而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和地球大气温度变化不同步。

              太阳辐射在这120年间的最大增加幅度是4W/m2,不是你说的0.12W/m2,在这个能量增加变化情况下,北冰洋的表面温度最大增加为摄氏2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80年至2000年的20年间,太阳辐射能之差达到6W/m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上面这张图看,在1985年,1993年的地球气温变低和2001年以来地球气温变低的趋势同二氧化碳浓度无关(在这段时间内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上升,上升了1%)而同太阳辐射变化相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1985年和1993年的低温期,太阳辐射也达到低谷,而2001年开始的地球降温期,也同太阳辐射变弱同步。

              太阳常数的变化同太阳黑子周期变化有关,其数值变化幅度达到1%-2%。由于无太阳黑子天数的数量减少在近两年创下历史新低,我们由此在2009年观察到近百年的低温记录。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上面这张图可以看到从2001年起太阳黑子数量一直在下降,2009年达到最低值,同时地球大气温度持续下降并在2009年达到百年低值。

              天文学家预测太阳黑子活动将开始活跃并在2014年达到高潮,那么我们可以预测

              1.2014年地球平均气温将上升0.6度;

              2.高尔先生将重新活跃。

              • 家园 给个出处?

                我的数字出自IPCC的报告。

                原文如下:

                温室气体的增加趋于使地表变暖,而气溶胶增加的效应趋于使地表变冷。自从工业化时代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净效应是变暖

                (+1.6[+0.6至+2.4]W/m2)的原因之一。相比之下,估计太阳辐照度的变化已产生小幅的变暖效应(+0.12[+0.06至+0.30]W/m2)。

                这句话出现在注解中,被注解的内容是:

                具有很高可信度的是,自1750年以来,人类活动的净影响已成为变暖的原因之一

                出处是中文版2007年报告综合报告第五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