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说和二氧化碳排放有关的数字 -- 橡树村

共:💬160 🌺21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说说和二氧化碳排放有关的数字

最近哥本哈根开会,河里相关话题也有些热闹。不过看起来绝大多数人都是在想当然,对于数字并没有概念。难免么,不是所有人都会为了手上数字的合理性去查半天的。所以呢,这里提供一些和二氧化碳排放有关的数字,给大家提供个谈资,或者多少算个讨论依据。

按照温室气体的理论,大气中能够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有这么几种,水蒸气、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臭氧、氟氯烃(氟氯昂)。其他的还有一些,不过在大气中的含量实在太低,一般人是不用担心的。对于整个温室效应呢,水蒸气的贡献是大头,估计在36-72%之间,其次是二氧化碳,9-26%,然后是甲烷,4-9%,臭氧,3-7%。这种估算是很难的,因为相关现象太复杂,不是简单的加减法,所以这个数字不大靠铺。但是几个主要气体的相对比例,在概念上还算是可以被认可的。还有个大头是啥?云也是个很重要的因素。这种在空中高度分散的水滴,温室效应也是很厉害的。还有气溶胶啥的,也挺厉害的。

温室效应可不是坏事情。实际上人的存在离不开温室效应。有了温室效应,才能够在大气中维持适当的温度,万物才能在这个合适的温度内生长。有人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温室效应,现在的温度才合适,如果没有的话,地表的温度应该比现在低上33摄氏度。一年绝大多数时间都在零下的日子,可不大舒服。

不过呢,按照温室效应的理论,这个温室效应要是变动的太大,超出了目前人类所习惯的范围,事情也就麻烦了。所以呢,才需要控制这个温室效应,所以才有减排拉之类的谈资。可不能说什么因为历史上经常变来变去的,不也过来了么之类的话。现在人类数量太大了,能住人的地方几乎都有人了,经不住这么折腾了。而且,人类似乎心理能力也差多了,一下子来个大灾难死个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谁也受不了了不是?也不是某个国家可以逃脱的,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会影响降水、日照、气温等等,大多数都是要向人类不适应的角度变化。不要心存侥幸。

对温室效应的影响里面,水蒸汽是大头,不过人类活动对水蒸气的影响极少,同时水蒸气在大气中的含量非常大,可以达到2%,总质量达到10^13吨,或者说100万亿吨。所以呢,考虑人类活动对温室效应的影响,一般不谈水蒸气的问题。

剩下的几个,最重要的就是二氧化碳。

人类活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是因为人类把地底下埋藏的各种形式的碳挖出来当燃料烧掉而排放的。无论这些燃料通过什么途径被使用,只要没有被埋到地下(也有,但是目前总量可以忽略),或者是固定在某种物体里面(比如降解不掉的塑料,还有忽然热门起来的生物炭,所占比例仍然很低)而不进入碳循环,那么碳最终都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排出的,进入了地球的碳循环。这样,自然界本身的碳循环的量就要增大,从而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大。实际的理论要比这个概念复杂很多,不过简单这么理解,不算大错。除了人类把地下的碳拿出来,大自然也在做这个事情。火山喷发,大约40%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另外还有一些二氧化碳气田的自我喷发等等。不过这些总量是在每年亿吨级别的,比人类排放的要少不少。人类除了挖能源,烧森林也排放不少二氧化碳,总量也很可观。

2007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总量大约是3万亿吨,占大气的质量比例是582ppm,体积比例是387ppmv。2007年,人类因为化石燃料而排放的二氧化碳是290亿吨左右,仍然在逐渐上升中。按照IEA公布的2007年的数字,总数289.62亿吨排放里面,发达国家OECD占了130亿吨,非发达国家占了149亿吨。另外还有不算到国家边界内的国际航运,包括航空和海运,大约10亿吨。

历史上的排放情况,

1975年总量157亿吨,OECD国家98亿吨,非OECD国家54亿吨;

1990年总量210亿吨,OECD国家111亿吨,非OECD国家93亿吨;

2005年总量271亿吨,OECD国家129亿吨,非OECD国家133亿吨。

非OECD国家的总排放量超过OECD国家,就是在2005年。目前的年排放水平,已经接近大气中二氧化碳总量的1%,也就是说如果因为人类工业活动而多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多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4ppmv的增高。实际上由于碳循环,土壤、水体内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个数字是不可能达到的。比如海洋中存储的二氧化碳总量就有36万亿吨碳(换算成二氧化碳,132亿万吨),生物圈里面也有42万亿吨碳(换算成二氧化碳,154万亿吨),都比大气中的多不少。所以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在整个地球的碳循环里面,仅仅占到不足千分之一,带来的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应该在ppm级。实际上相邻年份之间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差别,的确在1ppmv以内。也因为这个数字实在太小,究竟这个差距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也就有争议。

工业革命之前,175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约是280ppmv,也就是说现在的二氧化碳含量,比那个时候多了100个ppmv。再增加100个ppmv,也许不用这么久了。

大家比较关心的排放情况:

1975年,美国44亿吨,中国(含香港,下文不再单独说明)11亿吨;

1990年,美国49亿吨,中国22亿吨,欧盟27国41亿吨;

2005年,美国58亿吨,中国51亿吨,欧盟27国40亿吨;

2007年,美国58亿吨,中国61亿吨,欧盟27国39亿吨。

排放密度,或者叫单位GDP排放呢,

1975年,世界平均每美元1.05公斤,OECD国家0.79,非OECD国家2.08,美国1.02,中国6.32;

1990年,世界平均0.87,OECD国家0.55,非OECD国家2.22,美国0.69,中国4.01,欧盟27国0.60;

2005年,世界平均0.74,OECD国家0.45,非OECD国家1.65,美国0.53,中国2.43,欧盟27国0.43;

2007年,世界平均0.73,OECD国家0.43,非OECD国家1.59,美国0.50,中国2.31,欧盟27国0.40。

注意为了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这里面的GDP数值,都统一转换成了2000年的美元价值,也就是说,这个计算中所使用的GDP,除了2000年当年的数值,都与名义GDP,也就是每年公布的那个GDP数值有所区别。

要是按照人均呢,

1975年,世界人均3.86吨,OECD国家10.61,非OECD1.73,美国20.19,中国1.15;

1990年,世界3.99,OECD国家10.61,非OECD国家2.21,美国19.44,中国1.97,欧盟27国8.58;

2005年,世界平均4.20,OECD11.05,非OECD2.51,美国19.52,中国3.89,欧盟8.07;

2007年,世界4.38,OECD10.97,非OECD2.75,美国19.10,中国4.58,欧盟7.92。

全部数据可以在这里下载:

外链出处

里面有Excel数据表,可以自己做各种各样的组合,会比较有趣。

其他的几个主要温室气体,臭氧的人工排放部分可以控制,自然界的没办法。人工排放的氮氧化物也可以尽量控制,最大的污染源一般在直燃电厂,最难处理的是小规模的汽车尾气,一般通过使用催化剂来实现。甲烷是个啰嗦事情,非常难统计。人类目前工业原因直接排放的甲烷越来越少,主要是因为甲烷气越来越值钱了,但是非工业排放的还是很麻烦的,比如水田,比如牧业等等。这里不细谈。这几种气体,可以通过一定的系数,把其对温室气体的影响转换成为二氧化碳的折合当量。前面列出的数字,没包括这些气体。

关键词(Tags): #气候变化#二氧化碳元宝推荐:黄河故人,爱莲, 通宝推:wage,浑水摸鱼,

本帖一共被 3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水污染比温室效应的危害更大

为什么不把治理的重点放在水污染上?

家园 水污染早就是重点了

水污染本来就在治理。花的力度也不小。现在环保行业里面,水污染可是非常赚钱的,比搞温室气体减排的赚钱可多不少呢。实际上那些已经有了严格的法律法规的排放物的治理,都曾经是重点。那些都应付过了,现在就轮到二氧化碳了。

不过要说危害么,其他的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总量小,影响范围有限,对全球影响更是有限,治理不需要国际协调。而这个温室气体减排,涉及到整个生活方式和能源政策的变化,需要全球合作,所以需要国际协调。并不是因为二氧化碳的问题吵得这么热闹,其他的就不重要。

尽管因为牵扯到政治问题,二氧化碳的事情吵得很热闹,实际上各国在单纯碳减排方面所花费的经费,资金,在整个污染治理防治行业里面,仍然是小头。

家园 赚钱是因为有价格

水污染治理赚钱是因为水费贵。如果用水和碳排放一样免费的话也赚不了钱。

家园 倒也不是

水污染这块虽说牵涉不少经济利益,但社会效益还是很明显的。中国这几年发展很快,带来的环境污染的副作用中,水污染绝对份额不低。毕竟看着家门口的河里天天臭气扑鼻,谁也不好受。俺非常支持在水污染这块下功夫,至于二氧化碳嘛,节能啊减少化石能源依赖性啊俺还是很支持的,也很重要,像欧盟那样占住道德高地用来限制别人发展就算了。

家园 现在又有人提出“碳预算”的方案

http://finance.sina.com.cn/j/20091211/23337093489.shtml

潘家华当天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新闻与交流中心发布会上说,根据一些研究机构的测算,如果要在2050年前把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内,目前全球年人均碳排放应该是2.33吨,乘以全球人口,就是现在的全球碳排放限额,有关专家将这称为“碳预算”。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年人均碳排放远超过 2.33吨这一水平,而多数发展中国家远低于这一水平,还有增长的空间。

感觉是着眼于人均,而完全忽略历史排放,比我们现有立场让步不少。而且像我们这种世界工厂也很吃亏的。

http://finance.sina.com.cn/review/20091211/18417092820.shtml

村长怎么看?

家园 不吃亏吧,况且本来就要做产业升级转移

中国现在正好处于人均水平上,又正好处于发展的转折点上,态度上微妙一点并不奇怪。

家园 这个让步的确很大

再看看吧。发达国家不可能接受的,等于要求减排60-90%。

不过要是算是中国的一个姿态,那么中国已经提出的2020年人均达到10左右的目标怎么办?难道说打算花钱买碳?或者摆出一个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节能减排技术的姿态?

需要观望。

家园 专门讲讲中国的数字

政府目前提出以2005年为标准,到2020年排放密度降低40-45%。为什么是2005年的数据呢?咱就看看最近十几年的排放密度数字。单位是每美元GDP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公斤数,第二个数字是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单位是亿吨

仅计算中国大陆,不包括香港,

1985年 5.60 17.0

1986年 5.45 18.1

1987年 5.25 19.4

1988年 5.07 20.9

1989年 5.06 21.7

1990年 4.97 22.1

1991年 4.79 23.2

1992年 4.38 24.3

1993年 4.16 26.3

1994年 3.84 27.5

1995年 3.77 29.9

1996年 3.62 31.6

1997年 3.25 31.0

1998年 3.07 31.6

1999年 2.76 30.5

2000年 2.53 30.4

2001年 2.38 30.8

2002年 2.34 33.1

2003年 2.46 38.3

2004年 2.65 45.5

2005年 2.67 50.6

2006年 2.65 56.0

2007年 2.52 60.3

看出啥名堂没有?

家园 2.67是最近的最大值啊。

呵呵

家园 90年是什么值?

欧洲人喜欢用90年的数,对中美用2005年的数叽叽咕咕

家园 2005年是京都协议生效年份

也就是说从2005年开始,协议签约国必须开始减排。中国从2005后单位排量递减是减排的结果。美国没有签署京都协议,所以中国坚持以2005年为标准,不能便宜了老美。

家园 这个原因对中国无所谓

中国也可以从1990年开始计算,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排放比1990年降低80-85%,更有震撼力!

美国人喜欢这个2005,不喜欢1990。

实际上,使用2005,反而给了美国人使用的借口。可能是中美共同邪恶的结果。

家园 2005也是其他许多国家认可的年份

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用1990的数据每人理。

家园 看的有点迷乎。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总量是3万亿吨,占大气的质量比例是582ppm,体积比例是387ppm。人类目前因为化石燃料而排放的二氧化碳是290亿吨左右,仍然在逐渐上升中。按照IEA公布的2007年的数字,289.62亿吨排放里面,发达国家OECD占了130亿吨,非发达国家占了149亿吨。另外还有不算到国家边界内的国际航运有大约10亿吨。
红字部分是不是年排放?我刚一看以为是历史以来的总排放,但看后文象是年排放。

历史上的排放总量,1975年总量157亿吨,OECD国家98亿吨,非OECD国家54亿吨;1990年总量210亿吨,OECD国家111亿吨,非OECD国家93亿吨;2005年总量271亿吨,OECD国家129亿吨,非OECD国家133亿吨。非OECD国家的总排放量超过OECD国家,就是在2005年。目前的排放水平,已经接近大气中二氧化碳总量的1%,也就是说如果因为人类工业活动而多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多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4ppmv的增高。实际上由于碳循环,土壤、水体内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个数字是不可能达到的。。工业革命之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大约是280ppmv,也就是现在的二氧化碳含量,比那个时候多了100个ppmv
按蓝字部分算,就是人类从工业革命到现在的总排放已经接近八千亿吨?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