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转发: 哥本哈根紧急求助 -- 洗心

共:💬36 🌺157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转发: 哥本哈根紧急求助

    Del

    通宝推:渔樵山人,atene,金各,请我吃饭,橡树村,leqian,
    • 家园 与视频相关的PPT

      这是视频作者制作的ppt,解释其中观点。

      开心网的图库。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这个吗。就是朝鲜战争中的第一次停战谈判要求!
    • 家园 *降低碳排放,其实我们一直在行动*

      (今儿晚上加班回来专门写了这篇文章,正想到处贴呢,回河里一看,老兄你已经行动上了,再仔细看看,居然我还引了你的发言呢。)

      我不是5毛,只是在硅谷从事新能源研究的普通一员,所在公司因为行业需求一直在做全球能源的调研,这里有些数据可以用来勾画近几十年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趋势。

      如果你一直关心碳排放的话题,有这样一列数据一定会让你好奇:(数据来源http://www.iea.org/publications/free_new_Desc.asp?PUBS_ID=2143

      国际能源署2009年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简要)

      这组降低了60%的数据是中国大陆地区从1971到2007年的单位GDP(平均购买力)二氧化碳排放量。这组数据和后面附图中美国,法国,以及在清洁能源上嗓门最大的德国相对比,你可以看到中国的单位CO2排放量降低之迅速。你还要考虑到中国GDP中以消耗燃料的第二产业为主,相对应的是欧美发达国家70%以上GDP为不消耗燃料的第三产业。而这一切努力都是早早地走在了本次哥本哈根大会之前,而最大的两次降幅在78到85和90和00年之间,这甚至早于97年底的京都议定书的签订。

      以这个数据为依据,你可以看到近40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的碳排放量一直在以6%的比例(78~2000)在降低,如果维持这个速率不变,到2020年我们的碳排放量将是0.40,基本上是05年标准减排的37%,考虑到GDP中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房价,哈哈,房价)还有国内新能源技术的迅猛势头,这次政府的放出的减排目标“2020年实现2005年基础上单位GDP减排45%”基本上是能够实现的。这和很多国家(阿妹儿立佳,三哥)为了减少国际舆论压力不切实际放的空炮是完全不同的。

      1971 1.80

      1972 1.85

      1973 1.78

      1974 1.78

      1975 1.90

      1976 2.01

      1977 2.11

      1978 2.13

      1979 2.01

      1980 1.85

      1981 1.74

      1982 1.66

      1983 1.57

      1984 1.49

      1985 1.35

      1986 1.31

      1987 1.27

      1988 1.22

      1989 1.22

      1990 1.20

      1991 1.15

      1992 1.05

      1993 1.00

      1994 0.93

      1995 0.91

      1996 0.87

      1997 0.78

      1998 0.74

      1999 0.66

      2000 0.61

      2001 0.57

      2002 0.56

      2003 0.59

      2004 0.64

      2005 0.64

      2006 0.64

      2007 0.61

      点看全图

      为什么我们能做到这样大的效果,这是国内各行各业在减排上巨大努力的结果:

      “中国这几年是花了大力气,更多的是为了我们自己的能源安全。比如小火电的大规模关停,上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的大火电,投资巨大。当然效果也出来了,从20%+提高到30%+甚至接近40%的热电转换率,当然减排不少。风电也是, 2006年一年装机超过此前二十年总和。 有的地方到了年底,眼看减排任务完不成,直接停电工厂停产的都有。

      (Courtesy to洗心@cchere)”

      除此之外,再看人均碳排放量,(水煮柿油了,天府人拳呀,奥8马能开捍马,小沈阳凭什么开不得):

      根据维基数据List of countries by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per capita,2006年中国人均排放量是4.6吨,排在第96位,欧洲国家里环保喊的最凶的德国的人均排放量是9.7吨,是中国的两倍还多。

      芬兰是12.7吨,比利时和爱尔兰都是10.3吨,荷兰10.4吨,丹麦9.9吨,挪威9.3吨,英国9.4吨,奥地利8.6吨,意大利8.6吨,法国6.2吨,瑞典、瑞士和葡萄牙算是西欧国家里最底的:5.6吨、5.6吨和5.7吨。

      另一个环保积极分子日本的人均排放量是10.1吨,列34位;南韩是9.9吨。

      美国是人均19吨!(霍利考!) “

      (courtesy to atene@cchere)

      实际上,中国的能源政策和京都共识的”温室气体减排”既重合又有区别,中国的能源政策主要是四个字“节能减排”,节能是目标,减排是效果,这和中国人口庞大,相对应的人均占有量又极其有限的国情分不开,更何况,今后的国际大环境在能源输入上对中国的遏制和勒索。在国内从小的教育都是人走关灯断水,和美国这里不论公共还是私人场所都是高灯长明完全不是一个环境,大家聊天时经常笑谈道美国这里这么多号召环保的途径都没有国内老爹给的一个巴掌有效.

      实际上,全球变暖,或者说人为因素的全球变暖在全世界范围内并没有那么广泛的共识,在美国国内,因为假想全球变暖拿了炸药奖的戈尔所在的民主党明显就比卖石油的共和党要亢奋的多,当然拿了和平奖的人也可以发动战争,所以这不能一概而论,但是美国的业界对碳排放的减少基本上不屑一顾,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历届政府一直死抗着不签京都议定书。

      那为什么发达国家还对中国的碳排放问题睚眦必报揪着不放呢?无利不起早,这是资本主义的共性,不要以为看场2012就真的爱护环境了,碳关税是美国最近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中国输给美国的大宗货物在已有的高额关税之上还要再叠加因为碳排放而”补偿”的碳关税,骑自行车的要给开捍马的补偿燃油排放,新鲜吧。

      纵观这几年政府层面对碳排放问题的反应,基本上是“积极参与,因势利导”,把国际上的压力转化为国内的动力,在可再生能源产业上,中国的发展力度相当大,实现量产的无锡尚德太阳能电池,不论从光电转换效率,产量还是前瞻性上都是数一数二的。实际上都有点过热了,我是看着硅片价格从10刀一年之内哗哗降到5刀的,希望在这个领域,政府能给予良性引导,把产能有效转换成实力。

      最后再说说,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的关系,国内很多网友把这两个东西混淆,要么眼泪汪汪,要么咬牙切齿。环境污染是有害固液气以及颗粒悬浮物的排放,这些中国有没有,有,而且还很多,看了那些照片,别管他反不反华了,真的好痛心啊!不过我相信国家在努力,不良企业在减少在限制。但是二氧化碳是什么?你我每时每刻呼出的都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温室作用系数仅仅为甲烷的3.8%,实际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是水汽,水汽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占所有温室效应的60%~70%,而CO2仅占26%, ok,我相信下一个全球大忽悠的主题一定是老中老印出钱做个盖子把四大洋盖上。环境污染要不要治理,要!而且是坚决的治理,碳排放要不要减少,zeze…..再过几年吧,到那时候中国的光伏产业,风能产业,核能产业搞好了,能出口了,那当然要大大的减少,谁不减少扒谁家房子

      我是搞新能源的,全球变暖大忽悠对我是好处本应是大大的,可为啥我还要写这片小文呢,一句话:就是不想眼睁睁的看着那些伪环保主义者和欧美老板勾结把大家的血汗忽悠走。发展节能利国利民,踏实挣钱,忽悠减排不劳而获,误国误民。

      昨天小温已经带队去了哥本哈根,18号要见分晓,一起给他们加加油吧。

      通宝推:传说,隔路山贼,
      • 家园 花兄正道直言。说实话,看了洗心帖子心里有点疑虑和担心的

        当然首先,要支持洗心的努力。但是行文之间,感觉洗心有点被现场那些环保组织抗议搞乱了阵脚。如果洗心是代表团的一员,这样的状态实在让人疑虑和担心。

        当初anti-cnn一役,是因为证据确凿,明晃晃的耳光子直接打在了西媒的脸上,所以才会有作用。现在的这些视频,更多的着眼于解释和说服,诉求诸友邦,会有用么?要想真正有作用,建议直接拿出打脸的数据,针锋相对的做几个视频出来长期斗争。

      • 家园 谁不减少扒谁家房子

        到那时候中国的光伏产业,风能产业,核能产业搞好了,能出口了,那当然要大大的减少,谁不减少扒谁家房子

      • 家园 借这个机会,转变国内产业结构,才是真正为人类做了贡献了

        让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富裕起来,并生活在一个干净的环境中,才是中国该干的,也是正在干的事情。利用气候变化的机会,把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确实是件好事。

        另外,欧盟的排污条令里,大气污染物的种类中,从来都没有二氧化碳。所以,踏实节能,量力减排,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 家园 解释一下里面提到的数字

      视频里面主要是对中美两国的排放目标进行比较:

      中方:到2020年,排放强度(单位GDP的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

      美方:到2020年,排放总量比2005年下降17%。

      欧美一些媒体提到中国的减排太少,低于美国的减排目标,是不是呢?需要把二者换算成同类型的数字才可以比较。

      美国从1999年第二季度到2009年第二季度的平均GDP增长是1.9%。按照每年2%(较高的增长率会使得排放强度指标看得好看一些)来估算2005到2020年的增长,15年时间,美国GDP增长应该是34.6%。

      这样,美国的指标就是强度减排 1-(1-17%)/1.346= 38%

      如果美国的减排指标调高到20%,换算以后是41%。

      低于中国的减排指标。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美国的GDP增长使用的是真实增长率,也就是扣除了通货膨胀以后的增长率。按照实际数字比较,美国的GDP增长率是要高一些的。比如实际数字的增长美国可以实现每年4%,那么17%的总量目标,就成了54%的强度减排。这样的比较的话,中国的数字真不一定好看。

      切入点似乎要重新考虑。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今天看纽约时报就感觉到女克出的招很损

      标题是U.S. Offer of Long-Term Aid Pushes Climate Talks Forward

      号外号外,老美答应出钱啦(这回不反悔了?)

      With time running out, the United States sought Thursday to inject new momentum into talks here aimed at reaching a global agreement to control greenhouse gases, backing a proposal to create an international pot of money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that could be worth more than $100 billion a year by the end of the next decade.

      一说美国的减排资助都是十分积极乐观的,来自EU和UN的一片赞誉。然后马上强调,接下来就看中国的了,如果没谈成,自然都是邪恶的中国的责任。逼宫。

      离奇的事情是,六七个小时前我看纽约时报网上的报道是,女克的原话是这样的:

      “It would be hard to imagine, speaking for the United States, that there could be the level of financial commitment that I have just announced in the absence of transparency from the second-biggest emitter — and now I guess the first-biggest emitter — and now nearly, if not already, the second-biggest economy,” Mrs. Clinton said.

      说得很直白:如果因为中国不答应我们的条件(full transparency)而我们反悔那就不能怪我们,是中国人不好。

      现在放google出去搜

      "It would be hard to imagine, speaking for the United States, that there could be the level of financial commitment that I have just announced in the absence of transparency from the second-biggest emitter" ny times

      的话马上就能找到这条今天的新闻。可是现在可是点进去看的话,变成了:

      Another note of caution came from Mrs. Clinton, who underlined the need for “full transparency” on the part of major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ensure that large emitters like China would keep their pledges in the years and decades ahead.

      不带这么玩的。

      我这段话记得很清楚就是因为她这么说其心意表面的很清楚,给我印象极其深刻。而驱使时报做出这个改动的是什么动机?

    • 家园 Del

      Del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