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看看中国人记载的Cinderella -- 漠北高空

共:💬14 🌺5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看看中国人记载的Cinderella

    [好吧,身为一个注册了好几年而至今还是新兵的河友,俺很惭愧。刨出几篇老文来认证。]

    中国人记载的灰姑娘来自唐朝段成式的《酉阳杂俎续·支诺皋(上)》。几年前看到觉得很有趣,就动手翻成现代文,姑且算原创吧。段氏原文稍后加上。

    故老相传,秦汉以前,南疆蛮荒之地,有36大岛72主洞。洞中岛上,风土人情各不相同,相踞为邦。

    且说这72洞中,有一位洞主吴氏,族人都尊称其“吴洞”。吴洞这一生是否波澜壮阔已不可考。8过他先后娶了两个老婆,又得了一双女儿,想来这家中日子也不会平静无波。(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啊!)

    第一位妻子生的女儿名叫叶限,自小聪慧柔顺又貌美,加之有一个了不起的特长:淘金。(搁到现在说,就是一致富能手阿,会淘金,这钱钱就不用等着天上掉了,地上水里,哗哗地,满眼都是啊。)可惜母亲去世的早,因这种种原因,吴洞也就更加宠爱这个女儿。(哎,所以说偏心要不得啊,这不是给叶限招恨么,人家后妈还在这儿呢)

    这一年年末,吴洞老先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升天去也,单留下叶限和异母姐妹跟后妈一起生活。老公不在了,后妈理所当然就要开始虐待继女咯。深山里砍柴,长涧里担水都成了家常便饭。(哎,真是没有经济头脑,目光短浅啊,淘金才会有钱啊!才会致富啊!当自家女佣能发家么?)不过这也未尝不是叶限的转机。孟子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孚乱其所为。叶限过这段苦日子,也是有点先苦后甜的意思。

    这天叶限挑水的时候,捞起了一条小鱼,不过两寸长,但却有一双金灿灿的眼睛。叶限善于淘金,想必也是发现了这条小鱼珍奇之处,或者也有孤寂之中觅知己的意思,便悄悄把它带回家,放在盆里养着。这小鱼也不负众望,见天长个。叶限换了中盆大盆大大盆,终于还是盛不下它了。好在洞主之家毕竟不同咱们无车无房阶级,家里花园有池塘(想来跟现在的别墅洋房带泳池一样),叶限便将鱼儿放到池里养起来。

    这鱼儿不是凡物,叶限待它也着实仔细。自己吃饭能省下来的,都来池边,投给鱼儿。这鱼儿也甚是乖巧,但凡叶限来池边招呼,便从池里浮上来,游至岸边吃食;若是旁人,则是半个动静也没有。

    说起来,叶限的保密工作做的还是不够好,自己在后花园养鱼的事情还是被后娘知道了。老外说,好奇心杀死猫,真是一点也不假。后妈同志得知此事,果然十分好奇,便自己前往池边看鱼。结果不管自己怎么至,怎么招呼,鱼儿的影子是半点也见不着。后妈生气了,后果很严重。便叫来叶限,说:“你日日为家里劳动,衣服也旧了。来把衣服换下来,娘给你做件新的。”叶限同学大约是久未得母爱,心下感动,当下便把旧衣服给了后妈。随后,后娘同志便叫叶限前往百里之外的深涧打水,自己则换了叶限的旧衣,袖里揣了利刃前往池塘。

    那鱼儿虽非凡物,但是显然先天不足,估计是弱视弱听。听得池畔有人唤它,透过水波看那衣服身形隐隐绰绰便是叶限,心中激动,使了一招鲤鱼跳龙门,蹭的浮上水面。还未及打声招呼,只见得一道白光闪过,却是利刃斩下,血溅满池。后娘斩杀了鱼儿,拖上来一瞧,那鱼儿已经长了一丈多长。这大鱼死了,丢在池里烂掉显然是不合算的,后娘便吩咐厨下好生整治了一番,来了一个全鱼宴。这大鱼想必是水中唐僧,味道鲜美,8同一般,但是能否长生可就不好说,且看后文赘述。

    且说后娘将鱼儿剖杀合家吃了,剩的鱼骨甚多,便埋在粪土之下,一夜无事。

    第二天,叶限担水回来,想着鱼儿未曾喂食,便急急往池边去。谁知不论怎么呼唤撒食,就是见不到鱼儿浮上来。叶限心中难过,悄悄去了野外。想着自己身世,想着不复返的鱼儿8禁悲从中来,放声大哭。正当时,一人披头散发,身着布衣(比较像天使啊),从天而降。天使见叶限哭的伤心,便柔声安慰道:“好孩子,别哭啦。你的鱼儿不是不见你,而是被你娘杀了去。现在鱼骨头埋在你家后院的粪土之下,你悄悄把它起出来,藏到你房间里。想要什么东西的话,只要对它诚心祈求,便会得偿所愿。”交待完这些,天使飘然而去。(古有愚公移山感动天神,可见不虚。)

    叶限听了天使之言,虽是半信半疑,可还是一一照做。果然,锦衣玉食随祈而至,日子比以前过得好得多了。

    日子一天天过,洞中传统节日(估计跟狂欢节差不多)也到了。后妈命叶限在家看门,自带了亲生女儿前去。叶限毕竟是少年心性,一年一次的节日岂是不想参加的?待得母亲走远,便取了翠色丝纺上衣穿上,足踏一双金丝鞋,悄悄前往。

    盛会之上自然是人声鼎沸,人头攒动。但即使是这样,我们正当芳华的叶限姑娘还是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不意外的,自己的继妹也看见啦。小姑娘的眼睛可比大鱼好得多,看见华衣丽裳的叶限,虽不敢相信,可还是对母亲说:“瞧那个姑娘,好像是姐姐呢!”后妈听得这话,心头一紧,凝神望去。果然,瞧那姑娘秀婉端丽,宛然就是叶限。可是她怎么可能会有华服金履呢?

    也许后妈的目光如炬,或者目光如飞刀,又或者叶限的第六感发作,小宇宙燃烧;总之就在这个时候!叶限发现了母妹的观察。所谓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叶限当即不动声色,笑语嫣然,且行且进,悄悄离开了二人的视力范围。然后,拔足狂奔(来的时候没有祈求马车啊!!)。当当当当!!金鞋掉了!!!!神奇的仙履终于开始了它的使命—它被一个路人甲拾了去。而后妈母女游完了节会,返回家中,看到叶限靠在树上睡着了。自然还是蓬头垢面,旧衣如故便放了心。

    众位要问了,王子涅??王子怎么还没出来??诸位,这个故事里没有王子,只有岛主。前头说过,南疆有36大岛72主洞。距离叶限家不远,就有一座大岛,此岛主麾下兵强船壮,收服了周围数十个小岛,统领海域数千里,更名曰陀汗国。

    此岛既与吴氏洞毗邻,亦通商贸,往来不绝。那拾了金履的路人甲亦常往,便携了这金鞋去卖。陀汗国中人见了此鞋,惊叹不已,当即买下进献陀汗王,以表XR。

    陀汗王主得了这个鞋子也颇为赞叹:此鞋轻如鸿毛,覆地无声,精巧非常。心喜之下便让左右随侍试鞋。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脚大的穿不进鞋就罢了,脚小的姑娘只要一试,鞋子就会自动小一分,让你穿不进去。王宫内人人试了个遍,就是没人能穿上这只金鞋。陀汗王主一看,牛脾气上来了,下了指令:陀汗国境内,凡女子者,皆往宫中试此鞋。一番劳师动众下来,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没人穿得上这只鞋阿!!这样一来,陀汗王兴致更浓了,此鞋看来非人间之物,若是XR化身,来历定是要打探清楚的。循来访去,找到那个卖鞋的路人甲。你说说看,你一个铜臭商人,如何得了这宝物,偏还只有一只!!严刑拷问下,路人甲只道不知,乃是从路上捡的。这种大实话向来不得人心,路人甲大约也因此多受了刑也未可知。只是这没了结果没办法向主上交待,审案的官儿思来想去,命人悄悄将鞋丢在路边,看看到底有谁拾了去。

    金鞋总是会有人捡,但不称脚的鞋便没人穿。搁了几日,官兵便挨家挨户的搜查,看谁家有金鞋。终于,还是在叶限家里发现了金履。搜到了鞋,自然就要进行金鞋匹配试验:大约是:后娘足太大,阿妹脚太小,余人穿不上,只得阿姐了。叶限此番试鞋,乃是要面上的,自是小心穿着,不敢马虎。

    取了那日的翠衣丝裳,换上这一双改变命运的金鞋,叶限使着临波微步,有如天女下凡一般,来到了陀汗王的面前。叶限的故事,迷住了陀汗王;叶限的美貌,应该是更让他倾倒。何况叶限尚未婚配,陀汗王便大大方方的带了叶限,取了鱼骨,扬帆回国去也。

    至于叶限的后妈母女,说起来可怜,竟被飞石所击,8治身亡。(我想,陀汗王夫妇应该没那么狠。据偶考证,应该是天降流星雨,好死不死砸到洞主家。后妈母女不像外国那些老头老太好命,可以毫发无伤,终究还是呜呼了哉!)死后,族人感怀其身世,虽说不太厚道,毕竟也不是十恶不赦之人,何况女儿也是花季夭亡,便集资建墓,埋在一石坑里(估计是穷乡僻壤,土地珍贵的原因),立碑名曰:懊女冢。大约是为了让这个故事更具神话色彩和教育意义,懊女冢在后来的岁月里,成为洞人祭祀求子的宝地,求女必应。

    陀汗王回国之后,封了叶限为大老婆。大老婆带的鱼骨是个好宝贝,陀汗王呢有点贪得无厌(真是没气质啊-_-),新婚一年里,金银珠玉,财宝不知要了多少。待到第二年,鱼骨不显灵了(估计是头年把一辈子的分量都要完了),无论陀汗王如何祈祷,也没有珍宝出现了。事已至此,陀汗王也就作罢了(反正他的财宝也足够多了)。便将鱼骨埋葬在海岸,以百斛珍珠盖之,又以黄金为界,这才放了心(原来还是不死心啊-_-)。待到平息叛乱时,准备挖出来酬军。这个想法是好滴,可是老天爷不赞成。一夕之下,潮起潮落,财宝鱼骨皆归大海,无所踪。

    这个故事到此就讲完了,是我府上旧家人李士元讲给我听的。李士元老家邕州(今广西地区),也是洞人,记得不少南疆异事。

    叶限遇鱼,与王求鱼,好像又有两个童话的影子。前者实在想不起来,只有模糊的影子,后者有点像《渔夫和金鱼》。《酉阳杂俎》中还有好几篇眼熟的童话传说,有空了再翻几篇

    通宝推:煮酒正熟,
    • 家园 我也加上另一个来自中国的著名童话,皇帝的新衣

      南朝萧梁时代的僮人慧皎所著《高僧传》内,为鸠摩罗什立一传,内有一段故事“虚空细缕”,讲一个狂人,想要最细的纱,不管纺纱工怎么做都不满意,纺纱工没有办法,指着空中说,这就是纺出来的纱,狂人大喜。又请织工来用此纱织布,织工也是对着空机假装。

      这个故事到十四世纪被西班牙的马努埃尔改编,收入《卢卡诺尔伯爵》一书,最终被安徒生润色,成为现在的知名童话。安徒生还是善于讲故事的,里面的细节很可笑,我记得以前印象最深的就是,国王不是在更衣室,就是在外面展示他的新衣服。

    • 家园 鱼骨头的故事有点象一个小男孩与小女孩的故事

      小男孩被后妈杀死,把骨头做成汤,小女孩把骨头埋在土里,土里就长出一棵树,树上有只鸟,唱了一支歌:我的后母杀了我,我的父亲吃了我,我的小妹妹把我收起来,埋在土里。

    • 家园 花之,亲戚啊

      哈哈

      • 家园 哈哈,差点以为自己精分了:-)

        用过一个签名档:漠北向北,xxxx

        谢谢诸位砸花的河友们,话说我对cchere的最熟练操作只在“全看”...其他功能规矩尚在摸索阿:P

    • 家园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送花鼓励一下
    • 家园 Cinderella的原文

      《酉阳杂俎续·支诺皋(上)》---- (唐)段成式

      南人相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土人呼为吴洞。娶两妻,一妻卒。有女名叶限,少惠,善陶(一作钩)金,父爱之。末岁父卒,为后母所苦,常令樵险汲深。时尝得一鳞,二寸余,金目,遂潜养于盆水。日日长,易数器,大不能受,乃投于后池中。女所得余食,辄沉以食之。女至池,鱼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复出。其母知之,每伺之,鱼未尝见也。因诈女曰:“尔无劳乎,吾为尔新其襦。”乃易其弊衣。后令汲于他泉,计里数百(一作里)也。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鱼即出首,因斤杀之,鱼已长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鱼,藏其骨于郁栖之下。逾日,女至向池,不复见鱼矣,乃哭于野。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尔无哭,尔母杀尔鱼矣,骨在粪下。尔归,可取鱼骨藏于室,所须第祈之,当随尔也。”女用其言,金玑衣食随欲而具。及洞节,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远,亦往,衣翠纺上衣,蹑金履。母所生女认之,谓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女觉,遽反,遂遗一只履,为洞人所得。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其洞邻海岛,岛中有国名陀汗,兵强,王数十岛,水界数千里。洞人遂货其履于陀汗国,国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减一寸。乃令一国妇人履之,竟无一称者。其轻如毛,履石无声。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锢而栲掠之,竟不知所从来。乃以是履弃之于道旁,即遍历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陀汗王怪之,乃搜其室,得叶限,令履之而信。叶限因衣翠纺衣,蹑履而进,色若天人也。始具事于王,载鱼骨与叶限俱还国。其母及女即为飞石击死,洞人哀之,埋于石坑,命曰懊女冢。洞人以为祀,求女必应。陀汗王至国,以叶限为上妇。一年,王贪求,祈于鱼骨,宝玉无限。逾年,不复应。王乃葬鱼骨于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为际。至征卒叛时,将发以赡军。一夕,为海潮所沦。成式旧家人李士元听说。士元本邕州洞中人,多记得南中怪事。

      看了原文就知道,我翻的第一段是编的,看到洞主,想起《天龙八部》里缥缈峰下36洞72岛,所以借来一用:P

      • 家园 花之,好文
      • 家园 关于灰姑娘

        段氏记载的灰姑娘故事(860年左右)来自于民间,早于《格林童话》(1812年)近10个世纪;相较于1697年《鹅妈妈的故事》(Mother Goose)也早了800余年。而其实格林童话与鹅妈妈的故事也都来自于民间。并且“叶限”与“Cinderella”的发音也颇有些相似。专家们猜测,叶限姑娘大约来自欧洲,经海路来到中国南方生根发芽。

        下面的来自Wiki:

        灰姑娘的形象可以上溯到很早的時期。希臘歷史學家斯特拉波(《地理志》17,1.33)曾在公元前1世紀記敍了一位嫁到埃及的希臘少女洛多庇斯的故事,這被認爲是《灰姑娘》故事的最早版本。[1][2]洛多庇斯當時正在溪水邊洗衣服,突然一只鷹飛過將她的鞋子攫去並讓鞋子掉在了身在孟斐斯城的法老的腳下。法老隨後要求國内所有的女子試穿這只鞋子,看看是否合腳,最後找到了洛多庇斯。法老愛上了洛多庇斯並娶她為妻。這個故事後來也見於克劳狄俄斯·埃利安(Claudius Aelianus)的《史林杂俎》(Various Historia)中。

        此外,中世紀的《一千零一夜》等許多作品中都有記敍類似的故事。

        在歐洲,《灰姑娘》的最早版本名為《La Gatta Cenerentola》,也稱《The Hearth Cat》,見於意大利童話採集者吉安巴蒂斯塔·巴西勒(Giambattista Basile)1635年的《Il Pentamerone》一書中。這一版本為後來法國作家夏尔·佩罗和格林兄弟的版本奠定了基礎。

        • 家园 第一段的逻辑很糊涂呀。

          先说欧洲的故事比中国的要晚,又说这个故事来自欧洲,真的很奇怪。

          从故事本身来看,叶限姑娘与灰姑娘有很多共同的元素,例如后母,变出来的衣服,参加聚会丢鞋,肯定是一脉相承的,独立发展出来的两个故事很难有这么多的共同之处。叶限故事的来源也是民间,常理分析,还是应该起源于中国才更合理。

          不过希腊的那个故事的确更早,但是与现在的灰姑娘版本相比,只有试鞋这一个环节类似,其它元素均没有,因此我怀疑有可能埃及故事通过什么渠道传入中国,加工改变,成了叶限姑娘这个故事,这个故事流传入欧洲,后来就被记入书中。

          • 家园 关于我不求甚解的“灰姑娘”:P

            关于第一段的逻辑大概是我表述得不够清楚:)

            因为段氏的记载和格林童话等都来自于民间。只是从记载成文的角度说,段氏早于欧洲数百年。

            然而关于这个故事,大概谁也说不清楚到底它在哪里诞生,流传了多久,经历了哪些传播,如何变成今天的样子。段氏的记载也说:“南人相传,秦汉前有洞主吴氏,...”秦汉之前多久,洞主所指何方,南人从何而知?这些问题估计也很难考证得清楚。

            无论如何,灰姑娘的故事肯定是在这长久的流传过程中逐渐丰满定型,甚至于包含别的童话故事的雏形。套句大俗话,灰姑娘是民间的,也是民族的,同样也是世界的:P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