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西医可以数字化吗? -- meokey

共:💬18 🌺1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西医可以数字化吗?

    说到西医,似乎就是科学,就是精确。比如我们常说的,血红蛋血低于多少医生就会告诉我们贫血了;或者某某药里面含有某某成分xxx毫克。

    作为一个医学小白,我有个问题,西医是否可以数字化?

    我的意思是,以目前的西医水平,是否可以编制一个程序,能够:

    1. 自动诊断

    输入所需的生化指标(就是化验出来的那些指标,比如什么血色素白细胞等等),能否自动诊断这个人得了什么病?当然,限于西医在目前阶段也不是无所不知的,允许漏诊某些疾病,但(对某些疾病)是否能做到确诊(如果有,100%能查出来;如果诊断出来有,就100%得了这个病了)?

    如果能做到,在哪些疾病上可能做到自动诊断?如果不能,为什么不能?

    2. 自动查找病因

    比如上例,根据血红蛋血可以很容易判断贫血了。但能否再根据其他指标,判断为什么贫血?

    3. 自动治疗

    在确诊的基础上,根据该人的生化指标,能否做到自动开出最优的处方并预测治疗结果?能够开出治症,还是治因的处方?比如说病人体温40度,软件开出的处方是冰块。这个当然可以降温,但如果只是这么着治疗的话,估计病人还是凶多吉少,呵呵

    同样,哪些疾病可以做到自动开出最优处方?如果不能,为什么不能?

    如果这样的软件能够编制出来,现在有应用吗?如果不能,那么由医生来进行的诊断和治疗,比软件的优势在哪里?

    • 家园 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科学家已经完成人类

      DNA的测序。在不久的将来,个人化处方会马上实现。

      所谓个人化处方是指药厂或药店根据病人的dna开药,而不象现在那样千篇一律地给药。个人化处方一直是医学界的一个梦想,也许这个梦想马上会成为现实。

      • 家园 可能不能太乐观

        测序完成,但估计解码还得很长时间,才能知道哪段DNA是对应什么功能的。然后才能到根据DNA开药这步。。。。。不知道我们这辈子能不能等到这一天了,呵呵

        • 家园 其实现在基本上都知道哪段DNA是对应什么功能了,也没用

          人类的基因和老鼠的基因基本上都相同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更小了。

          这还是很渺茫的,不然铁手怎么会改行啊?

    • 家园 我觉得可以,是个很好的创意。。。

      为什么讨论西医数字化。。下面就讨论中医呢?

      这歪楼歪得也太离谱了吧。。。

      西医数字化,诊断的时候,还可以把人种,性别,年龄等作为判别条件输入进去,如果能考虑到病人过往的病历就更好了

      还可以继续畅想。。以后X光机,MRI之类的机器再加上其他体检的机器一体化,然后跟输入有病人其他资料的终端机连接起来,估计。。。以后看病啥的,可以。。半自动。。甚至全自动了。。

    • 家园 好像前几年就有人搞老中医处方的数字化了

      电视上看到过,把著名老中医的处方收集整理,建立中药电子处方系统。[URL=]

      http://www.zhong-yao.net/Article/22432.html[/URL]

    • 家园 无人化的未来可期

      无仪化无人化真是两个极端。

    • 家园 恩。去搜搜专家系统。有人做。
      • 家园 我的意思是,西医到底是定理还是定律

        如果是定理,那么很容易从基本输入(病人的各项指标)得到输出(治疗方案),这样的专家系统应该不难做。

        但如果是定律,或只是统计规律,那么因为个体千差万别,尤其考虑到误诊会出人命这样的严重后果,这样的专家系统确实非常难做。

        从目前的专家系统的进展来看,显然是遇到很多困难了。希望有了解这方面的TX给大伙儿科普一下。

        • 家园 指标的概念,确切的要求是中医要学习的

          一个中医师必须的要求就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就是确切的要求,否者乱枪打鸟,害人是肯定的。

          不怕指标验证,敢于探讨指标将是中医得到发扬的重要途径。

          当然世界上就不存在严格可重复这件事,指标技术有可能会吸收中医的一些观念

          • 家园 我不懂中医但觉得这是中医很难学的地方

            我的印象里中医很强调个体差异,在中医你指标的概念脱离了个体是没用的(比如真能确定一个指标说超过XXX就是属于燥热,但如果不说某个人,光说燥热中医也是没法治疗的。这跟西医不同,一个泰诺通吃所有感冒);但如果引入个体差异,这个指标的体系就太过于庞大了。。。。

            所以我觉得,这是方面是中医很难模仿的。

            因此我才会提问有没有西医的专家诊疗系统,想看看西医对于个体差异到底是如何处理的。因为由医生看病,还是有很强的主观性;但一个有效的诊疗专家系统,对于指标体系应该是非常严谨的。

            • 家园 具体的指标现在还没有进行交叉

              中医目前的指标当然是中医意味的,问题有的连这种也没有,就是有也不统一,比如说感冒,中医确定为麻黄汤证固然可以按照伤寒论的条文,但你治好的标准是什么呢?脉浮紧消失?风池穴无压酸压疼?。。。。这即便是我的标准,有人还可能认为脉摸的不准,压穴用力病前后用得不一致。更要命的是这样的开会讨论都没有,尽管大家都在出书。

              所以中医目前还处在基本病人自己说了算为主的阶段,这显然缺一条腿。

              • 家园 非常同意,这是中医界目前自己的问题

                自己不思进取,再加上外界的压力。。。。

                希望中医别有一天真被淘汰了,虽然我知道被淘汰的并非全是废物,但作为中国人,只要中医还有作用,我就希望它能发扬光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