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中国驻印军缅甸战记前传:远征 -- 风中的羌笛

共:💬15 🌺4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中国驻印军缅甸战记前传:远征

    1941年12月11日,也就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第三天,中国政府第一次对入缅军队进行动员,中国第6军93师即以李友尚277团为基础组建了一个支队,由第6军49师副师长刘观隆带领,从滇南进入缅甸;第6军其他部队和第5军全部,开始从昆明沿滇缅公路移动,做好了进军缅甸保卫祖国的准备。17日,中国唯一的机械化军第5军先头第200师从昆明乘车向畹町前进,国民政府爱护得如眼珠子一样的第5军的出动,告诉了世界一个事实:中国出兵缅甸并不是做做样子,而是真心实意要与英国一起将日军驱逐出去。

    12月23日,国民政府首脑蒋介石在陪都重庆的黄山官邸召集了英美代表亚历山大和布里特,商议联合抗日的问题,在会议中,亚历山大代表英国首相邱吉尔请中国军队迅速开进协防缅甸,太平洋战争和缅甸的安危使中国与世界强国成了盟友。4年了,中国的抗战终于不再孤独。

    但会议刚刚结束的12月26日,来自仰光的英国殖民地当局的声音却与大英帝国首相的邀请相左,殖民地要求中国军队暂时不要进入缅甸,因为“难以供应”这么多军队。韦维尔打算使用自己的力量击败日军,不给中国人染指殖民地任何机会。这位志大才疏的长官自我感觉十分良好。

    韦维尔和他的的驻军司令赫顿都认为,从日军对马来亚的攻击来看,日军应该会避开大道,利用丛林的隐蔽向缅甸中部曼德勒一线进军,将缅甸腰斩,为此他们命令从印度赶到的第17印度师全部进入仰光及其以南、范围为200公里左右的狭长丛林中,而以第1缅甸师防守泰缅边境。这样,拥有高度机动力量和强大火力支援的殖民地部队,都进到了那暗无天日的丛林里。

    韦维尔的这一命令,后来受到了诸多批评。殖民地部队放弃了火力和机动优势,还高度分散了兵力,形不成拳头,所防守的阵地又处处是漏洞,难怪日军在这两个师面前几乎如入无人之境,最终把英军有生力量一块一块地啃掉了。

    12月28日,日军55师团派遣一个小队和20多名日本训练的缅甸特工开始对预定战场进行详细侦察,大部队随后携带大量牛马等动物作为运输工具兼做食物,分成两路秘密进入丛林向通向仰光的重要城市毛淡棉进发。为了掩人耳目,1月4日,其留在泰缅南部边境的112联队第3大队,在缅甸南方靠近克拉地峡的地方潜入,在丛林里摸索了11天,1月15日突然钻出丛林,19日即攻占了缅甸毗邻马来半岛的德才达伊省首府土瓦,以期造成英国人的误判和混乱。这个支队不但攻占了这一重镇,还于此地组织了后来对日军帮助极大的缅甸义勇军。这支义勇军成立时只有少得可怜的190人,可是缅甸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干柴,很快就要燃起烈火,缅甸义勇军只要得以成立,人数不是问题。

    日军的牵制行动果然造成了英军的混乱。丛林里的英军开始匆忙调动,而这正是日军等待的机会。19日,55师团主力突然出现在毛淡棉不到百公里的丛林里,大吃一惊的殖民地守备分队纷纷败北。不管英军相信不相信,22日,日军冲出了山区,尽管他们的牛全部死亡,驮马也只剩三分之一,还有不少士兵死在艰苦的丛林行军中,但他们士气高涨,他们已经将英国第16旅抛在南边的大山里,那些英军最终只能依靠海运撤走。前面的路标清楚地表明:距毛淡棉75公里。

    韦维尔这才发现自己手里没有兵力可救援毛淡棉,他开始向中国呼救,虽然他也知道远水解不了近渴,但接下来的战斗里他实在需要中国人来帮助他挽救缅甸局势。然而他的汽车连紧急接送那些纷纷被日军打败而几乎被包围的部队都还不够,中国人入缅的进程受到了严重干扰,这样窘迫的处境完全是韦维尔为代表的殖民地地方当局的短视造成的,殖民地军队遭受了很大挫折,更严峻的局面还在发展。这不过是个开头。

    1月30日,日军冲进毛淡棉,这个萨尔温江出海口附近的城市到处打成了废墟,市区接近地的203高地成了主战场,在这里防卫的是殖民地部队中的一个英国营,很有战斗力。这个高地钳制着江岸,陡峭的坡上只有一条石条路直上直下,日军两翼143联队、112联队的几次突击都被打垮,死伤严重。但冲支队带领缅甸义勇军沿海而上加入了战斗,在滚雪球般扩大到5000人的义勇军帮助下,第55骑兵联队绕道突击183高地获得成功,从后面包围了203高地,守军旋即崩溃。在最后的阵地273高地上,战斗以惨烈的肉搏战结束,225名英军在毛淡棉阵亡,另有800人成了俘虏。

    毛淡棉之战,日军除了打开缅甸南大门,还得到了大量战利品:坦克装甲车7辆,汽车256辆,火车机车和车厢205节,此外还有火车站和码头上堆积如山的航空汽油,以及数不完的牛肉、黄油、香肠、奶酪、水果、鱼类等各种各样的罐头,刚刚走出丛林的日军一下子得到这些,简直喜出望外,有了充足的给养,下一步日军的胃口更大了。

    英军的颓势迫使殖民地当局一改连续阻挠中国军队入缅帮助抗击日本入侵的态度,现在韦维尔迫不及待地要求中国人“火速”进入缅甸,但没有汽车和汽油,中国人也不是神行太保,国民政府在两个月前,就已经将第6军和第5军输送到中缅边境一线,却因而韦维尔多变的态度而迟迟不能深入缅甸南部布防,以致于错过了保卫缅甸的最佳时机。

    2月1日,中国第二次动员入缅,继6军和5军之后,第66军也从贵州开进云南,向中缅边境移动。可谁也没想到,中国军队才刚刚有所动作,又被缅甸殖民当局叫停了。长龙般的中国10万军队只好再次停止移动。

    韦维尔出尔反尔的原因是他对缅甸战局还有幻想。日军55师团主力在毛淡棉休整了大约一星期,殖民地当局对日军的战略意图判断不准,一相情愿地抱有日军在毛淡棉停止前进的希望。而实际上一支日军新锐力量已经于2月1日悄悄沿萨尔温江北上,在毛淡棉北方50公里处找到一个合适的偷渡点,驻守此地的缅甸士兵被悉数挑死在睡梦中。这支部队就是正在源源到达的第33师团的前锋,以215联队和山炮第33联队第3大队混编而成的原田支队。就在韦维尔正在庆幸缅甸平静无事,又一次阻止了中国人进入缅甸的步伐的时候,日军第33和第55师团经过精心准备,于2月8日突然渡江,一南一北合围了英军许多分队,英军将被中国93师刘支队顶替了任务而空出来的第2缅甸旅投入阻击,也不见效果,该旅与第46印度旅一起被打得落花流水。事到如今,英国人只好打出最后两张王牌:拥有150辆坦克的第7装甲旅,和刚刚在仰光登陆的澳大利亚第63旅。保卫南缅甸,只有这么一点指望了。

    中国那些驻扎在中缅边境无所事事的部队,现在大批开进缅甸。脚穿草鞋的士兵源源不断开过边境,向陌生的战场前进。但英国人允诺的大量汽车并未出现,为了集中有限的运输力量,以便运送整个中国陆军中最有战斗力的第200师,第5军抽调了所有辎重车辆,其余部队只能靠脚板走在缅甸滚烫的柏油路上,先头已经到达缅甸的腊戌,而后尾却还拖在遥远的云南昆明一线。这些中国部队根本就没能真正集结起来,而集结状态不良的军队,战斗力会受很多影响。

    中国政府派到缅甸去作战的这三个军,被统一称为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在甲午战争之后这近50年里,中国首次派遣军队出境作战,意义自然非比寻常,长期被视为东亚病夫的中国,在艰苦抵抗日军侵略的黑暗时刻,还能抽出如此规模的力量义援盟国,很有一种未来的大国气度,因而倍受世界侧目。正在痛击英军的日军第15军,则在一份份文件里提醒自己的部队,要十分留意中国远征军的动向。

    为了组建这支远征军,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不惜拿出了直辖的王牌第5军和昆明行营直辖的第6军,还从宋希濂第11集团军里调来了新成立的第66军。这三个军合起来达10万4000之众,远远超过日军第15军发动缅甸作战时的两个师团,如果能早日进入缅甸,就不至于一开始就被动,英军得到强援,也就没有迅速垮掉的理由。

    远征军的挂名司令长官是虎将卫立煌,但一直没到任,后由罗卓英接替。在罗作英到来前,实际指挥是副司令长官兼第5军军长杜聿明中将。

    远征军司令长官部拥有的直属队包括:宪兵24团第1营,独立工兵第24营、野战重炮第2旅13团1营、战防炮第1营、炮18团第1营,以及第11集团军71军的第36师。

    但与第5军的直属部队相比,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远征军司令长官部的那些特种部队只能是黯然失色。第5军的庞大直属部队的品质,在当时的中国无出其右者:除了胡献群的装甲兵团、林承熙的摩托化骑兵团、朱茂榛的炮兵团、洪世寿的汽车团、李树正的工兵团、杜洪范的辎重兵团这些令其他部队望尘莫及的特种兵团,还有特务营、通讯营、高射机枪营、消防营、野战医院、修造厂等。此外还有黄翔补充兵训练处的两个补充团。

    第5军下辖3个师:第200师,师长戴安澜,下属郑庭笈598团、柳树人599团和刘少峰600团;余韶第96师,下属刘有道286团、刘宪文287团和凌则民288团;廖耀湘新编第22师,下属刘建章64团、邓军林65团和谢慰云66团。

    第6军军长甘丽初,下辖:彭璧生第49师,下属文雨辰145团、梁筠146团、文谟147团;吕国铨第93师,下属李友尚277团、刘天荣278团和朱谔臣289团;陈勉吾暂编55师,下属刘应佳1团、刘行素2团和李文伦3团。军部直属队有辎重团,特务、工兵、搜索、通讯、输送各营,以及修械所和两个医院。

    第66军军长张轸,下辖:刘伯龙新28师,下属梁少雄82团、杨砺初83团、薛健仁84团和中国运输总局的警卫大队;马维骥新29师,下属李寅星85团、何树屏86团和陈海泉87团;孙立人新38师,下属陈鸣人112团、刘放吾113团和李鸿114团。军部直属队有辎重团、特务、工兵、搜索、通讯各营、输送连和3个医院。

    如此庞大的部队编成以后,长期在边境上踟躇徘徊,一方面固然是殖民地政府的拖延,但另一方面,国民政府不敢得罪洋人的心理作祟也是原因。如果能毅然决然开进战场,主动权就为我所有,日军要想赢得缅甸战役的胜利,将十分困难。

    可惜,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历史没有“如果”,这段历史也照例不会存在“如果”。国民政府收到缅甸殖民当局14次出兵请求的同时,对远征军进行过3次动员,可是其间却遭到了出尔反尔举棋不定的殖民地当局6次阻挠和拖延。一直到了1942年2月16日,日军已经取得对英军的全面优势的情况下,远征军才终于得以开始“远征”,可是南缅甸早已是太阳旗的天下。联合抗日,来得太迟了。

    上一篇:http://www.ccthere.com/article/2594964

    通宝推:山远空寒,二宝,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倪樂雄

      先生有一文分析第一次入緬戰敗是由於英美將答應支援戰場的第10航空隊調往北非。這文可供參考。

      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181

      雖然如此,但國軍入緬並沒有好好保住退路,再加以杜聿明選擇從野人山回國,將大好將士,白白犧牲在荒山之中!!

      • 家园 这个说法......我就不敢苟同了.

        第10航空队是不可能在1942年跑到缅甸来的。天上的飞机离不开地面的后勤维护,第10航空队在缅甸可以说是毫无基础,英国人在缅甸建设空中力量也不得力,都没有几个机场,能容纳的也就那么两三百架飞机,第10航空队的飞机在哪里落脚呢?即使1942年陈纳德那点可怜的力量,缅甸也只能容纳他一个战斗机中队而已(当然陈的飞机是不足,留了力量在滇西和昆明,但按缅甸当时的机场情况,至多也就能多部署一个中队罢了)。更别说庞大的维护人员和机构了,陈纳德的飞机还得从缅甸的东瓜飞到中国的雷允去大修,更可见其条件之简陋,那么第10航空队的飞机来了,又该怎么部署呢?须知第10航空队在这之前并未进入过缅甸,那里一直是英国人的卧榻,如果不是这场(太平洋)战争,美国力量连进来的念头都不要想有。

        第10航空队一直到1943年初才开始在阿萨姆拥有水泥跑道,到43年中才开始拥有机场群,可见机场和各种机构的建设之困难,即使到了1944年,那些机场还是不能发挥全部作用:雨季太可怕了,充斥着泥水的跑道根本不能起降。看这种情况,就算他们在1942年就部署到印度,也还是无法顾及缅甸的。

        最气人的是,1943年日本飞机多次趁着不良天气飞到阿萨姆去空袭,经常把美国人停在地面的大鲨鱼打得到处是零件。美国人也唯有苦笑。一直到1944年初,第10航空队才掌握了缅北的天空。

        至于北非,那里一直是有英意争持的最前沿,两家都在那里准备充足,修筑有大量机场和设施,可以立即利用,第10航空队当然只能去那里了。

        试想,把缅甸战败的责任推到一个不可能参加战斗的部队身上,是不是有点可笑呢?

    • 家园 其实

      中国唯一的机械化军第5军先头第200师

      ~~~~~~~~~~~~~~~

      200师原来确实曾经是惟一的轻摩托化部队,不过后来其中的机械化和摩托化单位都上交了。此时的200师是轻步兵师。当然,临时配属给200师军部和远征军所属的独立技术兵种单位不算。

      • 其实
        家园 朋友,俺说的是机械化军(5军),不是机械化师(200师)

        当然,在那机械化部队甚至都没能真正起步的旧中国,所谓的机械化,与今天的机械化肯定不是一个概念......

    • 家园 实际上中国也不愿意出兵,

      就第一次远征,中国政府收集了能收集到的弹药.造成中国各战场弹药非常紧张.从而造成一九四二年各战场大溃败.

      实际上,不管是四一年重庆政府还是延安,乃至今天,我们都不禁要问,我们出兵缅甸干嘛?

      帮英国人封锁滇缅路吗?真的要去为英国保卫印度吗?

      • 家园 不是为了印度,而是为了缅甸.

        那时的人们,谁能象你我一样,幸运地生活在"地图全开"的环境里呢?

        另,为了缅甸而收集弹药是唯一的选择:没有了缅甸,就会连收集弹药的机会都没有了。在缅甸没丢前,尽管重火力是不如人,但轻武器的弹药补充一直都没有问题。你看自从丢掉了缅甸后,靠那一点点空运物资,陆军空军还抢得不可开交,有哪一场战役真正做到了弹药充足了呢?

        1944年的松山战役,国军炮兵算是有压倒优势了吧?但那150炮弹却打得省之又省,无他,无技术自造,更无材料自造。

        再说了,真要不想出兵,那很简单,英国人一阻挠就可以打道回府了啊,为什么一定要在边境上赖着等着,非要人家拉下面子向你求援呢?也没别的原因,只为了中国必须通过缅甸的生命线。中国出兵缅甸,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那是别无选择的。

        • 家园 其实除了缅甸,中国还有一条外援通道

          就是苏联——西北通道。但据杜聿明的回忆录,蒋介石对苏联很忌讳,因此他更看重缅甸。

          • 家园 西北有两条道来着

            一条是通苏联的,公路;另一条是从新疆经帕米尔去印度,山道。前一条是世界相识发生变化,白扔了,后一条则由于地形因素而作用甚小,几乎就是白搭人命进去。

            算来算去,真的只剩了滇缅路。我写滇面路还有个遗憾,就是那些犹如老牛般曾经竭尽全力支撑抗日物资运输的木炭车,无奈才疏学浅,只好留待朋友们来说了。

        • 家园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 家园 是这个道理,

          我们后人看来,不过是事后诸葛.一声叹息而已.就算你我回到当年,估计也要做出他们一样的选择.

      • 家园 不啊

        出兵缅甸,对提升中国国际声望和在未来组建的联合国中占据重要位置,大有帮助。

        俺认为这也是蒋为数不多,为中国做事的次数之一。

    • 家园 不错。第三名
    • 家园 2
    • 家园 1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