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房价!房价! -- 范适安

共:💬49 🌺20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房价!房价!

    12月23日,《期货日报》观点版整版刊发了我们的年终宏观大稿,该稿完成于一个月前。

    编辑把一长篇东西分成了两部分,第一部分《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金融发展趋向》署名金元;第二部分《经济发展关键之际我们要积极正确应对新资产泡沫》署名为我自己。一个东西分别署名变成了两个东西在一个整版里,编辑还是蛮有创意的。对公司而言,是一个不错的品牌宣传,多谢编辑了。

    我的那篇东西,全文是这样的:

    《经济发展关键之际我们要积极正确应对新资产泡沫》

    毫无疑问,中国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中心,也是最主要的资源和能源消费国,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将对大宗商品价格起到强劲的支撑作用,一旦中国经济出现调整,对大宗商品价格的打击也是不言而喻的。

      目前,中国的经济状况与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相似。虽然从经济数据上看,经济增长十分强劲,但复苏的可持续性仍值得怀疑。中国经济复苏最大的风险在于,大量信贷的支撑下,资产市场投机性过强。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实施了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到目前为止取得了一定成果,今年实现8%的增长基本已成定局。

      但从长远看,过度倚重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导致中国投资和消费结构失衡的问题更加突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7.9%,其中投资的贡献率达到八成以上,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40%—50%,净出口是负的。经济增长模式未有改善。

      与投资密切相关的信贷扩张规模如此之大,可能带来两种风险:其一,容易引起经济大起大落,复苏的持续性面临着风险;其二,由于投资主体为地方政府相关企业,有准财政性质,易引起资源错配和不良资产上升。这很可能导致经济出现“无就业复苏”。它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泡沫化,资产价格疯狂上涨,特别是股市、楼市空前繁荣;二是空心化,实体经济中技术没有明显进步,生产率没有明显提高,就业人数没有明显增加;三是诱惑性,这种“无就业复苏”往往较快,使人们误以为经济重新繁荣。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所谓“空壳化”复苏的苗头,如股市、楼市价格大涨,信贷资金没有很好地进入实体经济,经济结构调整艰难等。宏观经济看似已经复苏,但微观实体并没有全面实质性好转。2008年四季度以来,中国就业形势急剧恶化,至今仍无明显好转,将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出重大挑战。

      通常随着经济的复苏,就业机会会相应增加,增长和就业目标能够同时实现。如果当前一味强调保增长,失业问题反而会进一步恶化。这是因为若只增长数字,最为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而其对于创造就业岗位的作用远远不及轻工业和服务业。

      中国扩内需、保增长的措施效果虽然明显,但各方面问题依然突出,最为严重的是不断膨胀的资产泡沫。其内在驱动力量除了巨额信贷外,还有直线上升的外汇储备。截至今年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达到2.2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9.26%。自今年3月起,中国外汇储备一直处于不断增长的态势中,前三季度外汇储备余额共增长约3266亿美元,同期外汇占款数据也相应大幅增长。在9月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同时,外汇占款出现大幅上升,当月外汇占款总额达4067.69亿元,创下17个月以来新高。这一趋势将不断推高中国的股市和楼市,也会不断验证人们的通胀预期,并推高大宗商品价格。

      目前,这种状况和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很相似。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日本制造的产品充斥全球。当时,美国经济走入低谷,住房和金融出现危机,社会信用危机日益严重,国内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不断上升,财政赤字创下历史纪录。而日本在如此大好形势下集体亢奋,出现了战略上的失误,高涨的楼市和股市激起了全民投资热潮,在随后近5年的时间里,日本股价每年以30%、地价每年以15%的幅度增长,同期日本名义GDP的年增幅只有5%左右。虽然当时日本人均GNP超过美国,但国内高昂的房价使得拥有自己的住房变成普通日本国民遥不可及的事情。1989年,日本政府开始施行紧缩货币政策,虽然戳破了泡沫经济,但股价和地价短期内下跌50%左右,银行形成大量坏账,日本经济进入了此后十几年的衰退期。而美国坚持了长期的发展战略,在科技上保持领先地位,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再度崛起,国际竞争力得到恢复。

      对于目前日益高涨的房地产泡沫,如果不加控制,房地产行业将在中国形成巨大的“绑架利益”,比如政府若打压房价,银行将面临巨亏(基本上大部分贷款都以物业抵押,所有物业都高估),房屋支出将挤占内需。当中国经济增长出现减速和停滞,加上人口红利即将结束,通货膨胀带来的高利率,高企的资产价格调整将不可避免,泡沫终将破灭。如果那时房地产贷款占银行的总贷款由原来的10%增长到50%以上,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稳定民生,扩大内需,政府必须要下定决心让高企的房价降下来。其实对策相对比较容易,国外也有成功经验。对于投资型需求,严格执行二套房贷政策,提高贷款利率;对于财富储藏需求,对二套房以上者征收累进的高额物业税;严格限外令,防止国外炒家。对于供给方,严格执行土地闲置罚款规定,将地方财政收入来源由卖地转为征收物业税,另外继续增加保障性住房。只要政府下定决心,房价是可以控制住的。

      面对新一轮资产泡沫,中国只有“苦练内功”,利用自身的优势,采取正确的措施应对,才有可能避免危机发生。中国不同于日本,不会在美国的压迫下签署“广场协议”,可以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汇率政策,这给中国经济赢得了缓冲时间。另外,最为重要的是中国的经济结构层次比较复杂,可以通过内在的结构调整取得经济发展的平衡。沿海地区的加工业升级,可以加强对外竞争力,为争夺国际市场争取主动。概括来说,内循环的根本是梳理结构和改善民生,增加消费;外循环的根本是产业升级,增强竞争力。

      另外,我们应当制定长期战略,不能继续把自己和美国“绑”在一起,而应当“绑定世界”。现在中国与美国的利益捆绑过于紧密,而且关系是不对称的。中国不能没有美国,而美国没有了中国还有印度、巴西,这种状况是十分危险的。中国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全球战略布局,加强与澳大利亚、巴西和非洲等资源类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同时完成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由于双方经济存在互补的关系,中国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能源,而这些国家需要资金和市场。在与这些国家加强贸易和投资的同时,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很好时机,尝试双边或多边的货币互换。

      可以说,中国经济的走向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的最大变数。如果我们能够坚持长期的战略调整,抓紧时机快速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那么就能够在此消彼长的全球经济结构再平衡中抓住主动,成为推动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之一。否则,一旦出现战略选择上的失误或战略时机上的延误,就有可能重走日本的老路。

    该文里,有点政策建议的意思。观点是我的,但行文和语言风格却是金元的。哈哈。

    ———————————————————————————————

    说到房价,意犹未尽。今天在QQ群里,又讨论了一番:

    范适安 11:38:34

    应该是蓄势酝酿中,明年应该有表现机会的。

    光阴的故事11:39:06

    范老师是说螺纹钢吗?

    范适安 11:40:38

    是。

    光阴的故事11:41:06

    因为国家房地产政策的出台,会长期利多螺纹钢?

    范适安11:42:50

    我是这样看的,平抑房地产价格靠的是扩大经济适用房供给,如此原料用量是不会少的。

    光阴的故事11:43:22

    (大拇指图)

    范适安11:44:45

    再加上产能调整后,供给一定更集中,更有利于大企业的定价能力。

    光阴的故事 11:46:05

    嗯。

    范适安11:46:37

    (握手图)

    光阴的故事11:47:06

    范老师还不用膳?

    范适安11:47:36

    哈哈,边吃边聊呀。

    范适安11:54:39

    房地产变钻石显然是调子弹歪了。房产能掉一掉多走量则百业兴,建材,装潢,家居物品等都会需求放大。现在是房产独高,其他都死。——该变了。

    光阴的故事11:56:32

    (大拇哥图)

    范适安 12:09:55

    说极端点房地产掉一掉可以挽救80后一代人。让他们从房奴角色解脱出来,不仅可以扩大消费还可以让他们幸福感上升,增加创新能力。要不整天为房子疲于奔命——真要成垮掉的一代了!(捂嘴笑图)

    ———————————————————————————————

    今天是平安夜了——祝朋友们都平平安安吧!

    元宝推荐:爱莲, 通宝推:☆☆☆,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