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趣事几则 -- 思炎

共:💬164 🌺24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趣事几则

    首先祝河友们节日快乐,新年万事如愿!

    红包拿来

    这里写的小故事有些是我亲历的有些是从朋友那听来的,首先先讲跟语言有关的趣事(当然可能对于其他人就不一定感到好笑了

    1.我很小时候住的大楼里,有很多邻居是从部队调干过来的。

    我有一个邻居小朋友叫雯雯,她家是从金华过来的,起初她的上海话还说得不大好。有一年春节时,我和她揣着压岁钱出门玩,见到路边有一个卖糖炒栗子的摊子,她停下来要买。

    雯雯:我要买(liang两)

    小贩:啥?

    雯雯:我要买(er两)

    小贩:啥?

    雯雯:。。。。(不知该说什么)

    小贩:是不是ni两?

    雯雯点头

    原来,雯雯是要买二两糖炒栗子。

    2.我曾在新加坡呆了挺长一段时间,回家探亲时也习惯性的带了新加坡“怪怪的”口语。比方,他们把一个苹果,说成一粒苹果。

    有一次回家去普陀山旅游,在快艇上,我站在甲板上吹风。

    一位男子过来,问我:这里可以抽烟吗?

    我:不懂

    男子:哦。。。你听不懂啊,对不起。 便转身离开了。

    我:。。。。。

    发呆一阵后,我想起来了。。。原来我想说的是:我不知道。但新加坡人习惯说成:不懂。

    3.我有朋友在一家宾馆的酒吧工作,一天,一个山东客人来酒吧喝酒,他先点了一瓶虎牌啤酒。不一会喝完后招手,朋友过去。

    朋友:先生,请问再要点什么?

    山东客人:Hai Nei Ge

    朋友一听,Heineken (海涅根),就送上来一瓶海涅根

    山东客人连连摆手说:不是这个,是Hai Nei Ge。

    朋友:这个是海涅根啊。

    山东客人:不是,不是这个。。。是HAI Nei Ge

    见朋友不解。。。他就走到吧台指着橱窗里摆放的虎牌啤酒说:Hai Nei Ge。

    朋友逛然大悟,原来他说的是:还那个。他要点的还是虎牌啤酒,但客人说的是山东口音,和Heineken (海涅根)很接近。

    4. 朋友告诉我的笑话。

    一个北京人A到四川出差,因为是头一次,所以他一点也听不懂四川方言。早上出门经过一家馒头铺子,A就想买两个馒头当早点。但他看到当地馒头的样子跟北京的不大一样,便想确认一下,于是有以下对话:

    A:这是馒头吗?

    B:对头,对头!

    A:是馒头吗?

    B:对头咯!

    A:好,我就买两个“对头”!

    5.前年春节,我的一位英国朋友Paul当时正好刚刚到中国旅游,我便请他来我家跟我们一起吃年夜饭。吃到快要结束的时候,妹妹的手机铃响了,她接起来一看,便让我们也看,那是胡锦涛给全国人民拜年的的视频:“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欢聚一堂,共迎新春。。。祝大家新春愉快、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胡锦涛话音刚落,Paul 便对着手机,一边挥手一边微笑的自我介绍,Hi, My name is Paul.

    我们全家实在忍不住,哄堂大笑。Paul丈二摸不着头脑,我跟他解释那是视频短信,里面的是中国国家主席。 Paul听了也哈哈笑,他还以为那是可视手机,是妹妹的朋友打来跟大家拜年的,还心想中国人的手机还真高科技呢。

    后来,有一次在酒吧,电视里正好在播的BBC新闻里有胡锦涛的镜头,他连忙指着电视对我说:there's my friend。

    外一则:

    老外写地址的方式正好和中国相反的,我虽然已经习惯,但其实一直觉得怪怪的。除了名字外,我们都知道老外的写法是: Room/house number, Road, City/Town ,County , Country。

    有一次跟英国朋友聊天聊到中西方思维不同的话题,我便说:我一直搞不懂,你们为什么这个写法,中国的正好跟你们相反。如果我是邮局里的,我当然是先看这封信是寄往哪个国家,然后是哪个省市。然后当地的邮递员也会先找到那条路,再找房子的号码。所以,中国的写法应该才更有道理。

    朋友们听了,眼睛转了转,想了想,然后几乎异口同声的说:Chinese way does make sense.

    • 家园 nan han ting nei la nie ge
    • 家园 再说一个数学课的杯具

      高中某数学老师,苏北人,教学很好很好,口音很郁闷。

      比如高中有道蛮经典的题,比较“a的2次方和2的a次方”——

      “矮的矮次方和矮的矮次方”

      • 家园 呵呵。。。。矮的矮次方,真是矮死了

        我们以前初中上数学课,一个男老师总是用上海话教课(当然现在不允许了)。。。有一次,讲到三角形定理,应该是:边边边 角边角 角角边 边角边

        他用上海话说:BiBiBi,GuoBiGuo,GuoGuoGuo,BiGuoBi

        那个GuoGuoGuo说的象蝈蝈或者小鸡叫。。。。另外的还可以联想得不大纯洁的。。。

        全班哄笑。。。

        • 家园 X-大学里的笑话

          一年级的时候流行跳交谊舞。教跳华尔兹的时候,高年纪男生对一年级女生讲:快三步很容易的。一二三,碰擦差,你分开腿,我插进去,转一圈,这么就好了。

          • 家园 完了,事情还就是这样发展的,纯洁的笑话讲完开始不纯的啦

            这个笑话我很久以前听过。。。搞得好像不是在跳舞,而是在XOXO。。。

    • 家园 想起来有个人写的一篇文章

      具体谁写的忘记了,是关于他小孙女的趣事的

      他小孙女开始学诗,不过年纪小,吐字不太清楚,结果学到白居易的“长相思”时,就出现了这样好玩的一幕:“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头。”

      一字之差,妙不可言:)

      • 家园 吴山点头。。。呵呵,我也有个类似笑话

        她把愁念成头了。。。不过改成“点点头”也不错啊。。。

        我的妹妹小时候说话晚。。。

        有一次爸爸指着一个西瓜教她说话:西瓜

        妹妹:爸爸

        爸爸:西瓜

        妹妹:爸爸

        爸爸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我突然想到我大学里的一个故事, 也特别好玩.

      我有一个湖南的同学,他的普通话其实很标准,只不过有几个词经常发错音,结果就出笑话了.

      一天晚上,我们宿舍熄灯后,大家开卧谈会,他说最近他看了些鬼故事,要和大家趁着熄灯后的氛围分享一下,然后他开始了,"在一个漆黑的mo地里",然后停顿了一下让大家进入那个漆黑的氛围中,我们其他同学其实最关心的是,什么是mo地,当其他人还在寻思的时候,一个福建的同学打破了沉默,说,"是墓地吧?",结果大家哄堂大笑,一个好好的鬼故事被讲成了笑话.

    • 家园 地址这个也是

      我跟N多美国人介绍过,他们都觉得咱们的好,呵呵。

    • 家园 语言的误会:(之一)

      几年前,签约一家颇具规模的礼品进口公司,在其样品展示间替他们制作产品目录,展示间负责样品归类的是一位彬彬有礼的黑人大汉。

      拍摄期间台湾老板带着秘书大妈进来视察工作进度和拍摄的效果,看到电脑图片中的一个产品说:“这个样品在哪里?请拿来给我看看。”老黑绕过工作台去对面的展示架指着一组类似的样品问:“It's this or this?”那位秘书大妈一着急,隔着桌子遥指着老黑手边的另一个样品用中文大声说:

      “那个那个。”

      一向温尔文雅的那位老黑闻言大怒!瞪大了两只黑白分明都快要弹出来的眼球用黑人式的英语厉声问道:

      “Hi,you mann,What's did you said,mann?!”

      瞬间,在场的每一个人的面部表情顿时凝固了漫长的好几秒钟。。。。。。

      然后,我们几个老中里,不知道谁先轻轻的笑了起来,紧接着,先是老中们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再接着,秘书大妈,台湾老板和我们几个在场的老中七嘴八舌地对老黑详细的解释了这段语言的误会,等完全解释清楚了,周围一起工作的老美,包括那位刚刚发过大脾气的老黑,个个都笑的前鞠后仰。

      老黑哆嗦着嘴唇接受了秘书大妈诚挚的拥抱道歉,台湾老板随即差人去订了一大堆午餐饮料,在场者人人有份,以向老黑致歉,顺便替秘书大妈收惊,皆大欢喜也。

      花颂思炎妹子虎年行大运!

      • 家园 类似的经历

        有一次我到同事家参加 party,和同事的一个朋友交谈。他问了我一个让他疑惑已久的问题。他公司里的中国同事跟中国人打电话时总是说中国话,其间不断地说:“Nigger...NiggerNiggerNiggerNiggerNigger...Nigger...NiggerNigger。”重复的频率如此之高,让他觉得肯定不是说英语单词,一定是别的意思。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想了一会儿,忽然恍然大悟,笑的弯下了腰。向美国朋友解释后,他也笑弯了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