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TopGear,SUV,爬坡事件,BMW X6,丰田,骗 -- 康夫

共:💬28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TopGear,SUV,爬坡事件,BMW X6,丰田,骗

    最近,SUV爬坡的事炒的沸沸扬扬,这不,TopGear2010最新一期,S14E07。弄了个宝马爬坡出来。

    参见视频片段

    很多人看了这一段,说好了,宝马X6也不行嘛。

    理虽是这个理,不巧,我看这个短视频之前刚好看了整集节目,仔细想想,就不一样了。全集在这儿:

    BBC TopGear官方网

    内容是(注意红字):

    Chapter 1

    Opening Titles(00.27)

    Also, a look ahead at tonight’s show.

    Chapter 2

    The Lexus LFA(09.13)

    Richard takes the new Lexus supercar, which has been nine years in the making, for a spin; will it live up to its 340,000 asking price?

    Chapter 3

    The Stig tests out the Lexus LFA(02.44)

    Jeremy and Richard discuss the car’s price tag and The Stig takes it for a test lap.

    Chapter 4

    The News(09.28)

    The lads look forward to the cars coming out in 2010. Also, a look at eco-friendly alternatives to cars, including an electric bike and an electric skateboard.

    Chapter 5

    The BMW X6(09.10)

    Jeremy makes a film about the BMW X6 and ends up conducting one of the most expensive road tests in Top Gear history.

    Chapter 6

    A Star in a Reasonably Priced Car with Seasick Steve(07.00)

    The blues musician chats about playing a guitar with one string, the origin of his name and owning over 100 cars.

    Chapter 7

    Seasick Steve’s Lap(02.51)

    The Brit award nominee takes to the track; will he beat Tom Jones’ time?

    Chapter 8

    The Vauxhall Insignia VXR(10.34)

    James drives the new Vauxhall, accompanied by Margaret Calvert, the designer of Britain's road signs.

    Chapter 9

    The Top Gear Awards(10.00)

    Categories include Injury of the Year, Car of the Year and Forklift Truck Driver of the Year.

    Credits

    Presenter

    Jeremy Clarkson

    Presenter

    Richard Hammond

    Presenter

    James May

    Director

    Phil Churchward

    Executive Producer

    Andy Wilman

    片子第一部分评测是lexus LFA,新车。拍的那叫炫。 这个部分以往也一般是一个新车的测试,厂商送检赞助的。当然,这次是Lexus,也就是 丰田 公司的

    后面放着宝马X6了,和Land Rover比,比较是在澳大利亚进行的。因为topgear 的外景摄像车就是用的Land Rover(估计也是厂商半卖半赞助加维修服务的),当遇到了X6爬不上的坡,LandRover顺手就上去了。留下X6在那儿倒溜。

    再后面,为了说一个metaphor的意思,专门跑到香港去指着个楼描述一下,然后为了拍几个镜头,又去了加勒比海。后面在室内场景,James may还专门损Jeremy,说他为了向观众说明一个小metaphor就跑到香港去,然后去加勒比海也没什么正事,而James本人的那段节目预算只有一点点了。可见,这种为了拍几个镜头到处跑在Topgear以往即使有,也不多见(见红字部分.)。 说明,这次可能是有大金主在后面赞助的。

    而专门安排个X6爬坡,和国内炒的火热的汗难达比,说巧合的话也真的是太巧了。

    丰田啊,钱多就是好,想给谁就给谁,就是不给某些人。居然还要抓车主。这也说明,丰田国际的公关水平,比国内那些个买办的公关水平,那是高太多了。同时也说明,BBC和CCTV一样,都很喜欢钱的。

    • 家园 其实就是TopGear特爱捧英国货!

      Jaguar, Aston Martin, Land Rover....吹啊吹啊吹

      那个X6,换个越野胎马上生龙活虎!

      夏季胎越野,悍马恐怕都不行。。。

      • 家园 我也这么觉得

        但是他们吹这些“英国货”的时候,难道都忘记了这些都已经不是英国货了吗

        • 家园 没忘

          但是尤其是Clarkson,立即会强调虽然牌子不是英国的了,但是还是纯正的British engineering~呵呵,丫就是个英国老愤青。

      • 家园 这个,说话太想当然可不太好

        xDrive的所谓电子差速锁是通过刹单侧车轮或者用行星齿轮增大单侧扭矩实现的,能分配扭矩是不假,但如果一只车轮完全打滑的话,几乎所有的扭矩都会被输出到这个车轮上

        这种一个机械差速锁都没有的玩意儿,就是给它个履带该上不去的还是上不去。。。当然,如果把车轮当作主动轮,每侧加装六对承重轮和足够宽度的履带,估计越野能力勉强能赶上其他硬派越野车吧

        另外民用车辆中原厂通过性最好的是wrangler rubicon和defender,悍马还差得远呢,军用的humvee倒是个不错的玩意儿。。。

        top gear算是汽车节目中最公坦克的了,他们对英国车的吹捧主要在于style,这种虚无缥缈的玩意儿本来就是各花入各眼的主观倾向,何况aston martin确实还是很seriously cool的。(啥?jaguar?啥jaguar?04年以后还有jaguar么?)

        英国汽车党发来贺电,纳粹汽车什么的,最讨厌了!

        • 家园 先别急着下结论,看细节

          x6爬山打滑的时候,4个轮子都是同步在滑,证明Xdrive的电子差速锁非常有效。

          电子差速锁也分好多种的,电子控制机械式离合器的差速器,你能说不好吗?

          就算是你说的仅仅通过刹车实现的差速锁,他的扭矩片分配也是左右相同的,不会一个半轴大一个半轴小。行星齿轮的基本特性就是左右半轴输出扭矩相同,打滑的一边的扭矩是由刹车耗散的话,不打滑的扭矩等于刹车扭矩加上抓地力,刹车几乎捏死的话,不打滑的车轮可以得到100%的扭矩(完全捏死的话又是另外一种情况,行星齿轮的扭矩特性很奇妙的哦),总之绝对不会出现你说的那种情况。

          所以不是不能越野就一定是电子差速锁的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棒子打死。。。。

          倒是Quattro的托森差速器在一边完全打滑的情况下,另一边会完全没有动力,你和quattro搞混了?

          • 家园 xDrive的差速锁具体细节我搜不到

            不知道最大能够提供多少的前/后和左/右扭矩分配比。wiki上的是我看错了,xDrive出现以前的X5上的4WD是没有锁的。x6的中央锁不知是啥东西,但应该不是电控摩擦片式LSD吧

            x6四轮同时打滑但是上不去坡,除了可能轮胎抓地力不够之外,另一个可能是它的差速器没法向有抓地力的轮输出足够多的扭矩,换言之就是它的差速锁仍然不够力,扭矩分配比不够大啊。

            有个subaru vs all的视频不知你看过没,那是个模拟三轮打滑仅有一轮维持抓地力的实验。实验里倒是没有x6,不过里面除了subaru之外的所有车也都是四轮同时打滑但就是爬不上去。

            不过说实话行星齿轮差速器的结构我是不太懂,看起来有点像torsen,或者说torsen t-3根本就是个行星齿轮差速器……?

            torsen在一边完全打滑的情况下同样也可以用刹车弥补啊,torque bias还是不变的

            • 家园 关于扭矩分配比

              其实比较误导人的,因为一般两个半轴锁止以后,就可以看成一根刚性轴来看了,哪个轮子不打滑力就吃在哪个轮子上了,所以也无所谓分配比了。

              一般来电控摩擦片式LSD用的最多,中央锁一般都用这个(不用的话就实在太水了),设计的时候一般都能保证锁止力大于抓地力的,不然打滑打在摩擦片很容易过热。看X6的打滑的样子锁止力已经大于4个轮胎能提供的最大抓地力,所以在草地上肯定是够了。爬岩石的时候是什么样就难说了...

              那个subaru的视频我看过,我以前的车是subaru outback...只能说,STi除外,Subaru的四驱肯定是不如X6的。 X6的主动式扭矩分配(就是不打滑的时候也能主动调整扭矩分配)差速器实在是太先进了。Subaru的四驱用料足,但是技术相对于对手有点落后于时代了。

              torsen的限滑效果是倍数关系就是你说的torque bias,比如说左边最大能提供3倍于右边的扭矩,问题是右边抓地完全为0的话,乘上3左边也还是0,那个时候就要靠刹车来“伪造”一些扭矩了。

              • 家园 唔,也对

                就算比如说1:7的torque bias,但总扭矩还是那么多,并不会凭空生出来,是我想茬了

                现在这些厂商没一个肯公布他们中央差速锁具体规格的,所以也只能推测一下了。你的意思是X6大概是电控摩擦片LSD,外加行星齿轮组做主动扭矩分配?但我总觉得这种东西是为了公路行驶设计的,越野应该用不到呐

                sti和wrx还有一部分forester还是很强的,如果我没记错的话sti是前后torsen,中央torsen;wrx则是前后torsen,中央DCCD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