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们大家都是过客《二十七》父与子 -- 潘涌

共:💬31 🌺11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我们大家都是过客《二十七》父与子

    我们大家都是过客《二十七》父与子

    赢赢生命最初的六个月是在姥姥家度过的,姥姥家在东大桥,而我远在南苑空一所上班,一个星期去看儿子两次。我喜欢抱赢赢,也喜欢对他说几句英语,后来发现,我一说英语smile,赢赢就笑。我虽无法断定人的母语是教的还是耳濡的,但我确实看到人类在战天斗地模拟什么像什么的时候,忘记了一个简单的现代高科技也容易实现的———母语环境模拟。

    六个月后,赢赢到了南苑,他第一次看到我和妻子上班穿着绿军装,两只眼睛一直惊讶地睁着,那时赢赢还不会说话。赢赢婴儿时就喜欢趴窗台,这个习惯是天生的,多么想了解外部世界。有时间同赢赢在一起了,我急着每天教赢赢英语,盼望着他一会说话就能说英语,不知为什么赢赢一直断断续续吐中国字。我真后悔,赢赢出生后的六个月没有每天在一起,错过了最佳的耳濡英语环境。可不可以这样说,姥姥妻子教给赢赢的东西很中国很民族,我教给赢赢的很西方很美国,这些中西不同文化都在赢赢大脑里消化思维,由他自己判断选择。岁月走到如今我可以非常有把握地说,同等条件下,婴儿会先接受西方的美国的,这也许是人类最细微的差异观察了,有谁不信可以自己试试。

    赢赢出生前后,我正上下风光,赢赢崇拜我,不太说明问题,时钟走到我来美国前就不一样了,那段时间我的人生发生了重大变故。我在南苑蹬板车拉啤酒,有时被空一所干部撞见,已经没有太多的人同主动我打招呼了,我还是仔细观察赢赢,赢赢坐在板车上仍旧高高地挺着头。此时此刻中西文化思维差异在哪里呢?走近中国任何一个餐桌,听到最多的是抱怨现实埋怨社会不公,而西方是永久盼望,中国社会上最流行的一句话,面包会有的,追本溯源应该也算来自西方。我带赢赢去了在北京使馆区刚刚开张的必胜客,赢赢望着眼前的小皮萨饼和正规刀叉,说了句,爸,应该怎么开始吃。

    我到美国后,赢赢思念我,仍旧不太说明问题,因为赢赢梦想着来美国上大学,把我看成了希望,说明问题的时段是赢赢登陆美国以后。作为父亲,除了给赢赢提供学费外,我没有太多的伟大导师马克思描述的那种“资本”,也没有大多数在美国的中国人的那种背蜗牛壳式大房。也许我有的别人没有,我想到的别人想不到,介于此,我没有选择地尝试着一种新的思维,一种赢赢从来没有见过的价值观,在美国继续延续我们曾经融洽的父子关系,避免由于长期分离有可能发生的任何隔阂,毕竟赢赢已经长大了。这种新思维对我来说也十分重要,某种意思上说成全了我的写作,意外地给了我一片新天新地。

    在小酒庄里,我暗暗地物色美国人,希望他们成为赢赢登陆美国后的第一批导师,我央求过他们,希望他们在不同的地点和场合个别指导赢赢,所有发生的费用我会在事后补给他们。四个美国人让我的这些念想如愿以偿。一个在明尼苏达大学获博士学位现是耶鲁助教在皮萨店里指导赢赢如何适应美国大课;一个在康大获博士学位现是GRE专业指导老师在酒吧里告诉赢赢如何适应美国考试;一位美国本土非白裔在纽黑文山下大杂校读高中,后来考进耶鲁大学,那个大杂校已有两名大陆生的中国学生考进了耶鲁大学,他指导赢赢如何与男女同学交往;一位古董商毕业于美国著名的康州私立学院,让赢赢坐上他那辆老掉牙的跑车,品尝了纽黑文四代人经营的三明治。四年后那位古董商问我如何接待赢赢,我说还是去那个老店,别忘了给我带回一份牛肉三明治,不过那辆跑车不要再坐了,万一掉了一个轱辘怎么办。

    就价值而言,数古董商的出场费最贵,三年后我决定免掉他的近六百美元酒账,虽是不得已,我还是把话先说在前面,感谢他对赢赢礼节性接待,他回赠我一个硬木座景泰蓝古董台灯,说应该价值相当,该物是在一个拍卖会上拍到的。上述事件都发生在酒吧餐馆咖啡店,我觉得这还不足以让赢赢深入了解美国,还应该继续创造机会,让赢赢在寒假圣诞期间有机会进入美国家庭享受一下亲朋家庭式气氛,我渴望这些成为今后保留性节目。我想到了娇妮,她是供酒公司职业销售,是我多次提到的单身母亲,抚养着三个孩子。

    在美国做销售,有时候是顺水推舟,美国也一直有要么CEO要么做销售的说法。但多数情况下是老板躲在后面做策划逼着推销员在前方冲锋,完不成指标卷铺盖走人。我又想起了早年未成年的红军小战士被何畏那些中共早期领导人用枪管顶着往前冲,能活下来,没错,大部分是将军。一个公司的推销员找到我,问我能不能按单价四十五美元一次吃进四十箱澳洲红葡,好处是再送十五箱,他达到了3000箱销售指标,澳方老板提供一次六日澳洲游。我答应了,那批酒有好几年是我的床垫,他后来升为地区经理,可以指手划脚了。

    我认识娇妮的时候,是位新手,可以理解她背后的压力有多大,我估计她最初是靠牺牲佣金的方法达到销售指标,之后才会有相应的活动舞台。小酒庄同娇妮的交易十分活络,有时买十送一,有时买一送一,小酒庄像填鸭一样被填食催肥,顾客抱怨怎么近来进小酒庄连步子都挪不开了。娇妮是公司唯一一个销售瑞典著名伏特加ABSOLUT达6000箱的推销员,两次参加加勒比海客轮豪华游。那种酒我先后进过四十箱,现在地下室还有不少存货,别的公司我只象征性进几箱。这时我找机会让赢赢进入美国家庭,娇妮满口答应,主动力应该还是商业价值,友好相处来年更上一层楼。

    进入美国家庭过圣诞与参加一般性派对聚会不同,我和赢赢开始都是传统思维,带上一瓶娇妮推销的十分贵重又卖不掉的法国香槟刻花PERRIER-JOUET就出发了。不同的是,娇妮的三个孩子分别为赢赢准备了圣诞礼物,大孩子上街购买,小一点的手工制作,全部都是精美包装。赢赢不好意思只好跟着学,娇妮的三个孩子每年带着赢赢继续前进。前年遇到了金融危机,赢赢以为美国孩子需要现金,特意准备了现金卡,结果交换礼物的时候,那三个孩子没有一点惊讶的表情。可能钱每天都见,来来去去,太寻常普通了,比不上礼物能表达情感思念。

    美国公司表彰奖励推销员特别有新意,每年把一些大餐馆大酒庄大连锁店排给资深业绩好的推销员,大客户订货多,他们的收入也相应提高,同时也要求他们让出一些小客户给新来的推销员。多年后我才搞明白各公司来我这的推销员都是两到三年一换,原来都高飞了,我的小酒庄实在是太不起眼了。娇妮思索再三终于把我给让了出去,金钱从一个方面看仍然是尺度。转眼到了二零零九年,新来的推销员仍旧是个高个女性,问我这年圣诞到哪里过,我说去娇妮家,我们已经连续去她家四年了,娇妮早早地就给了我邀请。新推销又是一个快嘴婆,回到公司上下乱说,一位销售经理不知是惊讶还是不相信,专门打电话问娇妮,娇妮说,没错,潘先生和赢赢已经是她的家庭成员了。

    每个男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心病,就怕在学校里对女孩子没有吸引力,我想每个父亲都会有相同的岁月相同的感觉。聪明的男人都会千方百计培养这种吸引力,我对赢赢说,我们每年到娇妮家,就是一个现成的机会,看到的是满桌的美食成堆的礼物,看不到的娇妮本身就是一个调酒大师,她热爱调酒创新配方。今年圣诞抓住机会跟娇妮学调酒,以后回到学校开派对的时候为同学调配各种个性鸡尾酒,不能不说是一种独到的吸引力。

    学习调酒可以看书也可在酒吧观察,一种酒一种酒叫买品尝,回到家里自己再到酒庄买回整瓶酒开练,熟能生巧,不过也有个很长的过程,只能达到业余水平。最好的捷径是参加学习班,直接跟着调酒师学习,缺点是费用太高,一般一个学习班要6000美元,毕业后有证书,可以到酒吧工作。美国法律规定,十八岁的年轻人可以在酒吧调酒,但不许喝。娇妮的大女儿高中学习成绩不好,需要补上才可毕业,娇妮一直在家教她调酒,现在已经有四五个自己的配方了。

    二零零九圣诞夜,娇妮公司的老板在保本的情况下仍送员工每人一只大火腿,我重点尝了尝那只火腿,是用蜂蜜腌的,就着娇妮推荐的南美玫瑰红,味道十分可口。这是赢赢来美国后第五个圣诞,赢赢用自己的奖学金为娇妮亲友每人准备了一份精美礼物全部贴上姓名标签。娇妮看着赢赢越来越美国,估计内心里非常激动,我爱观察,可那天忘了观察娇妮眼里是否含着泪水。我突然对娇妮说,赢赢今年想学调酒,能不能现场表演几个最常用的美式鸡尾酒。

    娇妮不愧为调酒大师,立刻说了声,好,今天教三种古典马提尼MARTINI,吩咐儿子到地下室打开一个包装箱取一瓶BELVEDERE伏特加。我听到BELVEDERE几个字心里顿时一哆嗦,BELVEDERE是波兰产的一种名贵伏特加,用百分之百黑麦酿造四次过滤,小酒庄的零售价是三十五美元一瓶,教赢赢调酒至于用这么好的酒吗。估计娇妮在大事上不糊涂,今天教赢赢用BELVEDERE调马提尼,明天会有一大群孩子找BELVEDERE喝。娇妮还特别说,千万不能用SKY伏特加调马提尼,极为难喝,其实SKY伏特加是美国产的相当不错的伏特加,我卖二十美元一瓶,不知SKY伏特加在什么地方伤了娇妮的心。

    娇妮自己到房间取出一个葫芦摇酒器和三个从未用过的马提尼小杯,又让儿子去地下室取出一瓶干型味美思,说,现在示范最美国马提尼。娇妮叫赢赢从冰盒里取三块冰放进摇酒器,再往摇酒器倒伏特加,心里暗数一二三,最后倒味美思,也暗数一二三,但要快三拍,相当于三滴。赢赢合盖,娇妮略做示范,让赢赢上下晃动摇酒器,动作随意选择。冰块有节奏地发出碰壁时的响声,先是哗啦哗啦,随后变脆变细,多么像人生经过惊涛骇浪后自然平静下来。这时全场早已鸦雀无声,娇妮接过摇酒器,开盖,缓慢地将马提尼倒进三个小杯,不多不少正好三杯。娇妮用两指夹起一个小杯,用舌尖略微舔了一下杯中马提尼,稍停片刻,再添一次,闭嘴,好味道,来,大家都尝一下。写到这,不用尝,我已有感觉了,环境好,心情好,酒味一定好。

    娇妮特别提醒,美国酒吧里客人点马提尼,调酒师会用伏特加瓶和干味美思瓶对磕询问,客人一旦摇头,调酒师已经明白客人要喝其它果味马提尼了。娇妮接着说,现在演示第二种,苹果马提尼,让儿子再次到地下室取回一瓶苹果配酒汁,娇妮开瓶先尝一口,吐舌头作出难受的表情,味道不好,扔掉。她自己回房间,提出来一个大篮子,装满了各种奶嘴果汁酒,估计有上百种。对赢赢说,记住,只有干味美思配酒时按滴数,其它果味马提尼一律是1:3比例。娇妮挑出十几种最常用的果味,让赢赢自己调,大家尝。

    娇妮又回到房间,取出NBA酒保大汗衫,专业开酒器倒酒器,刀具切果小案板,加上各种果酒,调酒手册,送给赢赢带回学校,特别嘱咐,这些器具极具保存价值。

    最后我问娇妮,马提尼有没有特别的含义,娇妮毫不犹豫地说,没有,只是一个名字。我查了查词典,还真是单一解释。

    赢赢出生的时候,空一所七室主任曾问过我,给儿子取名“赢”有没有特别含义。好像我也毫不犹豫地回答,没有,当时的父母都怕子女写自己的名字难,尽量取简单字,我是为了让赢赢多学几个字,亡,口,月,贝,凡。

    01/07/2010

    《未完》

    关键词(Tags): #过客(朴石)#潘涌(朴石)元宝推荐:萨苏, 通宝推:福塞斯,清嘴小麻籽,cococal,
    • 家园 在酒铺写的文章就象陈酒,越品越有味
    • 家园 不知道你为什么要这么说?有科学根据吗?

      岁月走到如今我可以非常有把握地说,同等条件下,婴儿会先接受西方的美国的,这也许是人类最细微的差异观察了,有谁不信可以自己试试。

      有科学论证、实验数据吗?或者是你只是观察了你们家小孩这一个个案?

      如果只是个案观察,我觉得还是不要扣个“人类”的大帽子来说“西方的美国的”和“中国的民族的”文化差异。

      • 家园 可以从尿布开裆裤来思考,婴儿肯定先接受美式dapper

        还有很多其它方面都可观察统计,还有奶嘴,可举例子很多。

        • 家园 那个是现代的,谢谢

          我算明白了,老潘到现在都还没有弄清楚西方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区别啊

          当然,老潘受过的中国文化教育有缺陷,是不能够怪老潘的,只怪那个时代和社会了

          可以问个老潘问题:婴儿把尿的时候,中国人要吹嘘嘘,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吹不吹?婴儿接收哪个方式?

          • 家园 关于吹嘘嘘

            美国人吹不吹俺不知道,但俺知道俄罗斯人是怎么做的。

            俄罗斯人不喜欢吹口哨(仅仅是一种忌讳而已,俄罗斯人认为吹口哨会导致不好的结果,比如:破财)。但是俄罗斯人也有激励婴儿嘘嘘的需要,怎么办呢?

            俄罗斯人会用两个杯子倒来倒去的倒水,试图用流水的声音激发婴儿嘘嘘的意识。

          • 家园 非常实在,我觉得婴儿想尿就尿,还是西方自然,因为

            太小,强迫不好。我对孩子都是先观察思考方案。我也犯过错误,想让孩子快些长,把奶水加浓,结果赢赢往外吐,说明不接受。

            • 家园 婴儿尿尿这事儿

              中国父母给孩子把尿,实际上是在帮助孩子练习控制排尿的能力。西方孩子那不是“想尿就尿”,而是根本在“放任自流”。

              • 家园 【讨论】问过澳洲的医生

                曰: 大了自己就会控制了. 首先, 没见过澳洲成年人不能自己控制的. 其次, 早学会控制撒尿能得到什么好处? 与付出的洗n多尿布相比是否值得

                • 家园 这种事

                  这种事就像小孩学说话一样,大人不去刻意教,小孩也能学会说话.但大人如果刻意为孩子创造学说话的环境,小孩学的就会快些.这不仅是早学会晚学会的问题,而是小孩早期智力开发的一部分.

                  把尿事实上给小孩创造了一个锻炼控制自己身体的机会,我认为也属于一种广义的早期智力开发.

          • 家园 庄主父子印象

            庄主的文章, 无论是凑"春秋", "离骚", 或"牢骚", 只要是包括看官在内的许多人还在读, 还在"挑刺", 应该会"与时俱进"的. 这大约也就是庄主所希望看到的"反应"吧, 十分难得! 有这么些高水平的评论家随时指证, 不说是上帝在照应, 也算是几生有幸了. 我个人从读者评语亦学到不少, 感悟多多, 该道声谢谢. 像本人这类来"捧场",对庄主行文没什么助益, 抬杠"踢馆"的才属笔者"贞友".

            来点个人感受, 告与看官.

            庄主父子俩挺好玩的, 在一起时更像老哥俩. 新年蒙庄主父子盛意, 夫妻俩受邀上中餐馆吃饭. 席间庄主一如既往, 主讲; 庄主公子也正如一搞数学研究的, 大多数时间恭听, 每遇老爸提到数字出了"茬",立马出言更正,.科学态度一丝不苟. 老爸像CEO作报告, 儿子倒更像是董事长大老板... 饭毕, 潘公子买单.

            庄主的文章, 也许会有人"不屑"; 庄主讲话说事, 或许有听者不悦. 但如果你能有机会和庄主父子俩相处一会, 你会不由得佩服欣赏些许的.

            看官的看法评语, 厉害.

            • 家园 你的语言很宗教,我喜欢

              看得出来,你是用尽量和蔼可亲的语气来引导我的,我也很受用啊

              对于老潘父子,我其实也并无恶意,看他的文章,也不过是偶尔看到了,随意扫两眼,看着有趣的,就笑笑,看见不爽的,就说两句,硬要说我是来抬杠挑刺,我也不以为意,要说我是贞友,我倒有点起鸡皮疙瘩

              老潘是不是从了上帝,我其实毫不关心,他从了上帝,还来我们华夏子民面前用中文絮絮叨叨我就有点烦他了

              老潘父子宛如兄弟,你看着喜欢,我觉得漠然,他们已然在那个酒庄过得十分幸福,以后的子子孙孙也就泯于美利坚人民了,只怕以后听中文的想法也没有了,所以我要恭喜他们,他们成功了

    • 家园 从前的时候这个字老是写错

      后来当时的好朋友跟我这么拆过一回,从此不忘。

    • 家园 处心积虑 步步心机 成功者总是不容易

      深度潜水,尾随已久。这么久病上贴,原来带儿子去过圣诞节去学艺了。繁华阅尽,归于平淡。老来都有一些颓唐意,略近孙犁《如云集》意境。学习了,前行者经验,血泪生活,部分是时代,部分是自身禀赋。

      • 家园 荷花淀当然是清新乡土,他的《如云集》却是绚烂后的平实

        那些平实,娓娓道来,却有许多惋惜无无奈,我是在你文中读出了喻世的智慧:有爱心,也有机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自助者天助之;那些因为“伟人”相争百姓无谓流过的血泪、后人不应该再去如此牺牲的警示。向你父亲致敬,那些为共和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为什么不写写你在美国的妹妹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