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伤心往事之美国经纪篇 一 -- 阿辉1

共:💬45 🌺34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伤心往事之美国经纪篇 一

    伤心往事之美国经纪篇

    俺在“伤心往事之美国菜农篇”里提到说,那年我们搬家到了美国西北部,一座历史上是本土印第安人聚居地的小城。

    话说搬了家,将一家大小暂时安顿下来后,我就张罗着开始看房买房。

    公司给我们们介绍了一位房地产经纪(realtor),司各特。

    那司各特时年七十有余,瘦且高,一头直立的寸长银发,满面红光。说话声音巨响亮,看起来甚是豪爽。

    初次见面,是在司各特效力的,那家在美国各地都有分号的经纪公司的办公室里。

    看着比我家老爸都老的司各特,跑前跑后,为我和老公端咖啡递水,拖椅子,拿纸巾忙得那个不亦乐乎,我心里真是很不过以。

    在一通你好!我好!大家好!天气也很好之后,司各特递给我和老公各一张他的名片。那名片上赫然印着如雷贯耳的美国某长春藤名校商学院毕业,MBA硕士,近三十年地产经纪字样。

    俺心里着实有点吃惊,名校MBA也作专职地产经纪阿,莫不是经纪这一行,

    钱来得容易?

    用口若悬河来形容司各特,一点都不过分,只几分钟光景,俺就知道了他结了二次婚,前任台太太没有孩子,现任太太和他生了三男二女五个孩子。三个结婚了,一个离婚了,还有一个只喜欢同居不喜欢结婚。

    俺还知道他总共有五女二男七个孙辈,最大的上大学了,最小的刚刚满月。

    俺最后还知道了,他太太大学毕业,没有出去工作,一生都奉献给他和孩子们了。说到高兴处,他还掏出皮夹子,展示给俺看他太太和他一家人的风采。那上面是很多很多年以前,还很年轻的司各特和一同样年轻的金发女子,被一群不同年龄的男孩女孩们环绕着,笑得浑身流蜜跟花儿一样。

    不仅如此,接下来的几分钟里,俺又了解到,他有二只狗,二只猫,给那宝贝的狗和猫买医疗保险花了不少钱。他给狗买的医疗保险里, 不包括看牙医, 上次给狗拔了一颗牙花的钱,都快够买一张往返中国的机票钱了。

    俺还知道了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

    末了,他还告诉我们他周日不工作,因为他是虔诚的基督徒。

    美国好老男人啊!俺心里感叹。

    除了点头微笑始终插不上话的俺和老公,终于在听完司各特长篇开场白后,接过了司各特早已为我们准备好的文件。

    那文件上的大致内容是说自今日起,俺们和司各特之间的雇佣关系产生,四个月的雇佣有效期内,双方如不满意可随时停止雇佣关系。但为保证经纪人的利益起见,被该经纪人带领看过的房子,在合同解除后的若干时间内购买,仍要付一定比例的费用给该经纪。俺还记住的最后一条是,只有在经纪人所在公司经理签字的情况下,才不受上述限制。

    搬家之前我们曾买了并卖了一次房子,买卖房子我们都用得是同一位经纪人,且因为买卖房屋我们成了朋友。

    那朋友当时并没要求俺签过类似的文件。

    但翻心想想,放经纪人鸽子的事也时有发生。美国各州法规有异,经纪人自保也是合理。再说了这是老公公司专司搬家部门指定的合同公司的经纪人,还会有什么差错吗?

    大笔一挥,我们在司各特青筋毕现的手指点的地方签下大名。

    元宝推荐:海天, 通宝推:海天,老拙,匿名:1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花慰

      恭喜楼主取回定金,其余就当练习口语了。

    • 家园 对“房屋中介”没好感
    • 家园 【原创】伤心往事之美国经纪篇 四

      说实话,我无计可施。

      那一阵子,老公为公司的事,在中美两国之间飞来飞去。孩子们年幼,除了同样束手无策的阿西一家,我在那城里举目无亲。

      我想要打官司。

      第一个律师告诉我,金额太小,不值得一打。他每小时的阅卷费就要二百美刀。出庭要另算.

      第二个律师告诉我,他可以代理,不保证一定能赢。经纪公司有自己的律师团。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一年,二年抑或是三年,他不能肯定。

      第三个律师告诉我,他自己当年买房子,出过类似的事,耗时一年后,拿回了一半的订金。

      我尝试去找不需律师的小额商业纠纷法庭(small claims court),人家说,一万元,已不是“小额”的概念了。(注:Small claims court各个州定义不同,上限一般在2500—7500之间,只需交15—45美元的手续费,有小额纠纷的朋友,不妨一试。)

      我试着想要找家媒体,去诉说,去讨个公道,可一做报纸的朋友告诉我说,“合同纠纷,太普通了,每天几千几万起地发生着,在你,也许痛不欲生,在别人,看点在哪里呢?”

      我当时首先能够抓住的稻草,就是打电话。

      人间蒸发了的司各特,终于承受不住我密集的电话攻势,不堪其扰地换号了。其实我给他打电话,只说一句话,“亲爱的司各特,上帝知道,你做了什么。请回我电话。”

      当电话听筒里终于传来好听的女声“你所拨打的电话,已停止服务时。”我甚至疑惑司各特是否在我的生活里出现过?

      打电话找麦克永远是留言,留言,请留言…...

      打电话找苏西,永永远远是秘书挡驾。

      有一天,那栗发碧眼,如芭比娃娃般精致漂亮的的年轻秘书对我抱怨说:“我每天接你电话,根本就没法工作。”

      我对那秘书说“你每天接我电话,陪我扯闲篇就是工作。”

      我的英文口语就是在那个阶段有了飞跃性进步的。

      除此之外,我还能做的就是去泡经纪公司。

      三天两头的去。逮谁跟谁练口语。

      苏西只要听说我来,就绝不迈出她那紧锁的经理室一步。

      我曾很不怀好意的想,我要老不走,她要上厕所咋办?没听说美国有卖痰盂的阿?

      跟我聊得最多的就是那芭比娃娃女秘书了,看见我把她的办公室当自个家一样,时不时地来串串。急又急不得,赶又赶不得,还有咖啡,点心伺候。她心里不是不郁闷的吧?。

      记得有一天,那女秘书曾冒出一句:“你就不怕我们报警,说你扰乱我们工作么?”

      “我什么都怕,就怕你不报警”我笑嘻嘻地答。

      心里想的却是,报阿你,报社不是说我的故事没看点吗?你报了警不就是给我送看点吗?我连题目都给你想好了,就叫“无良经纪欠钱不还,亚裔女子讨债被抓”

      我还不信就吸引不了读者的眼球。

      不是不伤感的。

      我一知书识礼的中国教师,怎么就演变为执拗倔强的美国秋菊了啊?

      日子一天天地拖着。

      冬天去了,春天来了,满世界的花花儿,热热闹闹地开了。

      我那一万块钱啊,丝毫没有要回来的迹象。

      我前边提到的那位台湾朋友,他那娇弱美丽的太太有一天电话里告诉我,她没结婚时,有次去买车,被汽车经纪人(dealer)骗,也是讨不回订金。她无奈回家写大字报,贴在大纸板上,每天放了学就到汽车经销商那里去举着,给来往人等看。第一天那经纪还能绷着,第二天,那经纪已有躁急之色,举到第三天上,那经纪巴巴地退钱给她走人。

      我实在想不出娇小美丽的她,会有这样勇猛的经历。

      但她接着告诉我,“与狼共舞,你不是狼也得变成狼,做羊,你只有被吞的份儿。”

      就在我犹豫着要不要也写大字报,举牌子的时候,我发现了另一线光亮。

      感谢无疆域的网络世界。

      那天我在网上闲逛,无意中,查到了该经纪公司所属总部的地址和电话,通过电话又查到了该公司总裁的姓名,接着又顺藤摸瓜地搜索到了该总裁的电子邮件地址。

      这才是上苍有眼。

      试探性地发个邮件过去,简单陈述一下冤情。

      没想到,那总裁很快回复,要我写个详细些的材料过去。

      洋洋洒洒几大张,发给总裁。

      只过了一天,那总裁便回邮件如下

      “见信即可去苏西处,全数取回定金!”

      事情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容易?

      我才真的是磨穿鞋底,磨薄轮胎,磨掉嘴皮都没能找回来我的定金阿!

      盯着荧屏发了一会儿而愣,俺立马跳起,开车就奔了经纪公司。

      那芭比娃娃秘书,看见我进来,不等我张口,动作麻利地抽出一信封递到我手上。

      打开来看,写着我和老公大名的新崭崭一张支票躺在里面。

      小心地收好支票,我有点意犹未尽地开口问:“苏西呢?”

      秘书答:“在开会”

      我再问:“司各特呢?”

      秘书再答:“他不在。”

      我又问:“麦克呢?”

      秘书又答:“他也不在。”

      步出经纪公司大门,坐进汽车里。看外面,白晃晃的日头下车来人往,但我感觉不到丝毫暖意。

      一场耗尽心机的定金争夺战,就这样嘎然而止,一点也不惊心动魄地落幕了。

      后记

      大约二年后的一天,我和老公去购物。

      推着购物车步出Costco,门口有两个着制服的女童子军在募捐,看着那两张阳光灿烂,纯净得一尘不染的笑脸,我不由得就去掏钱。

      老公在一边碰碰我,我不解地抬头,正看见司各特那似笑非笑,阴晴不定的脸。

      我掏钱的手僵在那里。

      那司各特指着梳一把马尾的女童军说,“我孙女,我二女儿家的。”

      我一下子就忘了美国式的客套,去夸那小姑娘多么美丽可爱之类。

      只牢牢盯着司各特那满脸沟壑,又老了许多的脸犹疑地问:“你,还在呀!”

      拉上老公转身就走,完全不理会小姑娘那讶异的眼神。

      我知道,我很没有风度。

      我不该一杆子打翻一船人。

      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说的就是我这号人。

      再后来,一位牧师告诉我,真正的基督徒,从来不会在人前自夸是虔诚的基督徒。他只会自认是一个罪人。

      自称自己是虔诚的基督徒的人,他一定不是一个真的基督徒。

      通宝推:苦药汤子在美国,隔路山贼,物格修齐,南加菜帮主,
      • 家园 我一知书识礼的中国教师,怎么就演变为执拗倔强的美国秋菊了

        呵呵,这是米国培养人的地方。米老个个都是刁民。我买过十几趟车以后也变成了一个买车刁民。附近的honda 和toyota dealership都逛遍了,人出来对付我的都换上中国人。

      • 家园 奖励来了,加油!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 家园 辉姐的文字真精彩。
      • 家园 ^_^,幸福的一万块钱终于回到自己的家啦
      • 家园 写得不错!

        可以试试BBB投诉。碰上不良经纪真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当初我们和一个贷款经纪也有一段烦人的纠纷,对方还是个中国人。

      • 家园 长出一口气,MD这帮恶人太便宜他们了。
      • 家园 这招灵

        那天我在网上闲逛,无意中,查到了该经纪公司所属总部的地址和电话,通过电话又查到了该公司总裁的姓名,接着又顺藤摸瓜地搜索到了该总裁的电子邮件地址。

        以前和商家,还有物业有过一些纠纷,找本地负责的主管扯皮烦死,我就投降。内人不服气,直接找本地主管的上级告状,不行再找上上级告状,反而很好解决,有一次还导致我们物业的本地经理被炒鱿鱼。我想大概是大老板的时间宝贵,与其听咱电话费时间,不如命令下属尽快解决算了。

      • 家园 美国的deposit好像挺容易就拿回来啊

        好奇一下,美国这种情况,楼主不需要签什么东西吗?如果在加拿大安省的话,要拿回来定金,需要买卖双方签mutual relase或者是有court order 才可以把钱从经济公司拿出来。否则的话,这钱只能放在公司的trust account上,卖主是拿不到手的;而且卖主也不可以继续卖房子了。

        各个地方的法律不同,纯属好奇美国的做法。

        • 家园 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当时就是秘书给一信封走人,连经纪的影儿都没看着。

          后来想想,更不可思议的是,定金不肯退的同时,那房子一直挂着牌子在市场上呢。

          如果象你讲的那样,我觉得倒是容易要回订金的了。

          美国各州法规不同,我在之前和之后,因为搬家在其他州买房子的过程中,再没见过这种情况,而是象你讲的一样了。

          • 家园 感觉这公司有点问题

            即使如果卖主同意退定金,也需要多少有些paper work吧,应该不会随便给张支票就可以。从技术角度上讲,北美公司不应该这么随便的。

            个人胡乱猜想,是卖主早就同意退给你定金了,是那realtor公司,或是经济,或是老板,在play games。如果你去当地的有关部门去举报一下的话,他们就会有点事情干了。最少在加拿大,这种事情还是有人管的,而且真举报的话,肯定会有人吃不了兜着走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