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杂聊冬奥会 -- 冷眼人

共:💬13 🌺8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杂聊冬奥会

    金圣叹这个老顽童,曾经将生活中的诸多乐趣庸俗化为若干个“不亦快哉”。其中,“雪夜读禁书,不亦快哉”最为有名。下雪天出门难,什么也干不了。索性披床破棉被,在油灯下读一本“少女之心”,过过干瘾。对读书人而言,这不啻为一件适闲暇逸的趣事。但是,此言并不适用于广大不读书不看报的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劳动人民中间流行着这么一句歇后语:“下雪天打老婆,闲着也是闲着”。 这话现在听起来非常反动。同时也说明一个现象,过去的男人们下雪天里闲得无聊,竟把“打老婆”发展成了一项的体育活动。

    西洋人讲文明,不兴下雪天打老婆。他们跑到冰上雪上滑着玩,玩着玩着就玩出了很多花活儿。慢慢地,全世界都跟着玩起来,于是,就有了四年一度的冬季奥运会。

    冬奥会项目繁多。电视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转播着,我就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看。对很多项目及其规则都是一知半解,看不懂,瞎看,说不好,瞎说。

    。。。。。。。。。。。

    冰车行

    冬奥会最先开始的项目,是赛冰车。运动员直挺挺地躺在尺八长的小板车上。男的大头朝上,女的大头朝下。在启动的那一刻,选手们就将自己的小命交给了身下的小板车,在一条拐来拐去的长长的冰槽里,风驰电掣一般,呼啸而过,惊心动魄得很。

    在我看来,这项比赛比来比去,好像比的就是冰车的摩擦系数,没有躺在上面的那个人什么事儿。可是有个朋友厉声告戒我说,非也,还是需要人工技巧的。躺着的那人是通过屁股蛋子的一紧一松来控制方向和速度的。我靠,这屁股上的功夫也太雷了吧。 是真是假,权当个笑话听了。

    后来又看到了两人或四人乘坐的冰车比赛,车的四周有了铁壳护着,安全多了。运动员们先推着车子跑几步,再一起钻进车子里猫着, 屁股上的功夫肯定是用不上了。用的啥功夫我猜不出。总归看谁的车快就是了。等成绩出来我一瞧,基本上是根据秒计时小数点后的第二位上的差别,才分辩得出前八名来。我不禁又靠,这也太伤害各国人民的感情了。如此微小的时间差,一个屁的后坐力就能产生。我要是教练,定叫我的选手们赛前吃上半斤炒黄豆再喝一肚子凉水,没准儿金牌就到手了。

    冰上双人

    最赏心悦目的,应该是冰上的双人项目。因为这类项目最迎合人们的审美情趣。男女的浪漫,是永远的艺术主题。如今也成为了现代体育的主题之一。浪漫本身就是美的,而体育,又赋予了浪漫以力量。力与美的结合,使得这种浪漫更具有活力。

    在如晶的冰面上,在优美的乐曲中,一对年轻人,通过跳跃和舞蹈,通过柔美有力的肢体语言,通过表情和眼神的情绪互动,将男女之情的浪漫和热烈,甘畅淋漓地演绎出来,还有什么运动项目比这个更能吸引眼球的?

    我一向认为,一对男女选手要想夺得金牌,必先成为一对恋人,而且要具有夫妻相。中国那对金牌夫妻就不用说了,就是那对银牌选手,据说也是订了亲的。因为,双人项目最讲究默契和交流。不是恋人或夫妻,默契就少了一层。交流就隔了一层。不是恋人或夫妻,动作起来,该摸哪儿托哪儿扶哪儿,劲儿怎么使身子怎么弯,就没有那么随心所欲和肆无忌惮。更不要说两人在场上必须具备的化学反应了。只有恋人或夫妻,才能达到“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绿腰”的境界。运动员不是戏子,生活中如果没有默契和浪漫,赛场上是演不出默契和浪漫来的。缺乏默契和浪漫,就只能是干巴巴的动作和硬生生的配合,打动不了观众,更打动不了裁判。

    你看那对落第的美国冰舞选手。技术并不差。那个女郎,美艳得不可方物,绝对的冰上皇后模样。但她不管怎么微笑,眼神儿里总透着一丝冷气。再看她身边那个小伙儿,老实八交,一付唯唯诺诺的样子。回答记者时,话全让那女的抢着说了。这两位到了冰上,那就是白雪公主她后妈和董永在一起跳舞,如何成得了气候。

    相反,再看看那对来自加拿大的冰舞冠军。端的是天作之和,真正的金凤玉露,无瑕冰上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他俩若拿不到冠军,全加拿大人民不答应,他俩要成不了两口子,全世界人民都不答应。

    单人花样

    男花样,很花样。花样男们舞动起来,美则美矣,只是阴气太重。瞧瞧榜上有名的头几位,“樱桃樊素口”虽然谈不上,“杨柳小蛮腰”确是一点儿不假。细长的身段儿,舞起来一个比一个柔,看不出几丝刚阳。若是在表演结尾处,音乐骤停的亮相之际,再把兰花指翘起来,就算齐活儿了。

    我看照这么发展下去,男子花样这项运动迟早是龙阳君们的天下。

    相比之下,这次的女子花样倒是颇有些须眉之气,那个韩女的音乐动作,竟是007的路数,还真有些杀伤力。遗憾的是,俄罗斯此番风光不再,那种古典芭蕾的优美,后继乏人。

    冰壶

    冰壶比赛更像做游戏。像我小的时候玩儿的弹球游戏。在地上画个圈儿,把自己的弹球打进去,同时把别人的弹球打出来。弹球,就是玻璃跳棋的棋子。玻璃球棋子里面有个花瓣样子的芯儿。当年,这种弹球可是一件稀罕玩意儿,抢手的很。我虽然总想砸开一个,看看里面那花瓣究竟是怎么做进去的。但是实在是舍不得。弄得我至今也未知其理。现在,玻璃棋子倒是随手可得,却失了凿开来研究一番的童趣。

    弹球游戏,是蹲在地上玩儿的,所以四季皆宜。冬天时要辛苦一些。天冷,冻得流了鼻涕,就用小手的手背儿擦擦。时间一长,手背就皴得裂了口子。那时的爹妈不像现在的爹妈,不太在乎,那时的自己也不像现在的自己,更不在乎。有时手指冻得打不了弯儿,无法弹出球去,就放在嘴前哈一哈。北京的冬天,地面上的沙尘很多,沙尘里煤灰很多。蹲在地上玩弹球时,若赶上一阵西北风吹过来,脖子里耳朵里眼角嘴角就都是黑沙子,更有甚者,黑尘还粘在了鼻子下方的两挂清流上,顿时就添了一付仁丹胡,于是大家笑指着对方,“鸠山”“松井”“小野”“中村”的一通乱叫。嘿嘿,那份儿乐子,绝不比今天暖房里玩Wii的孩子们少。

    话说岔了,再回来看那冰壶比赛,一个选手正摆了个大幅度的马步蹲裆,矮了身子,将一个夜壶模样的东西随手推出,向几十米开外的目标不紧不慢地滑去。其间由两个队友各自手持一把长柄刷子,在壶的前进路线上一路猛刷,口中念念有词,动作十分滑稽。据说此举可以改变壶的速度和方向。但效果如何,凡胎肉眼怕是瞧不出来。

    这是个斯文的比赛项目。牛顿的三个定律要学得好。参赛的中国男女选手们各个书生模样,年轻又温文尔雅。胸前别个麦克风,观众可以听到他们在比赛时的对话,甫一张嘴就听出味儿来了,不是哈工大的就是沈农大的。

    冰球

    女子冰球,既不赏心也不悦目。一般女子球类比赛,虽然速度力量和技巧不能与男子相提并论,但总有些地方可以养眼。可是在冰球场上,女孩子们都穿得像个粽子,还蒙头盖脸的。又不及男子冰球的精彩,就令人兴趣索然了。若不是从场上传来阵阵女性特有的尖叫声,还真以为是一帮半大小子的高中联赛。

    男子冰球紧张激烈。人滑得快,球滑得更快。看得我眼珠子滴溜乱转,极度疲劳。就这样儿,还时常看不清谁在控球。常看到双方在门前斗成了一团,就是看不到球在哪里。一阵混乱之后,进攻一方就直起腰来,伸臂欢呼,防守的一方默然散开,留下守门员在门旁发呆,这时,我才看清那个黑色的小球早已落入了网窝。怎么进去的,不知道。

    在所有球类的守门员中,冰球守门员应该是最令人同情的。好端端的汉子被从头到脚披挂成犀牛模样,永远半蹲半跪,将来的职业病非痔疮莫属。还要不时地在门前挪来蹭去。时刻准备着用自己的身躯挡住敌人的子弹,英勇得可怜。即便救下了一个球,动作也是窝囊难看得很,远没有足球门将那般潇洒。我也纳闷儿,按理说,在欧美国家里,体重三四百磅,头大如斗脚大如船的猛男随处可见,招募一个来蹲那儿堵住门不就万事大吉了吗?

    速度滑冰

    速度滑冰分长道和短道。最精彩的是短道速滑。因为频繁的转弯,动作就好看,比赛就激烈,冷门多悬念多,犯规争议也多。每场比赛下来,总要制造几个冤大头。不是被别人使了绊子,就是被判对别人使了绊子。这时,你若是位有倾向性的观众,要么幸灾乐祸,要么痛惜失望。总之都是诱发心脏病的情绪。

    短道速滑,西洋人是吃亏的。西洋人腿长重心高,下盘不稳,若转弯过快过急,必会沿切线方向飞出去。而东方女子腿短腰长,下盘稳健有力。本身个子又不高,转弯前,先左摇一下,再右晃一下,靠的是长腰的力量和柔韧。然后,突然身子再次向左边猛地斜压过去,小短腿飕飕地快捣几步,一下就把大部分人甩在了后面。这,就是传说中的压弯道技术,西洋人是学不来玩不转的。

    空中翻跟头

    比赛空中翻跟头的雪上项目有好几个,无非是将势能转化为动能,再转化为势能,再转化为动能,并在这种转化中,在空中翻几翻,转几转,翻转要难,落地要稳。这类运动,靠的是杂技和体操的底子,中国人比较拿手。虽说是请了洋教练,但空中动作不用他教,中国人自己就会编排,洋教练只需教好落地和滑雪的动作就行了。这不是我说的,是电视上说的。

    我看了一个空中翻跟头的项目,不知道学名儿叫什么。是女子的比赛。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不为别的,就为那些女孩子们脸上的笑容。那天,天上飘着淡淡的细雪。女孩子们身上穿得五颜六色。被雪幕衬的花儿一样。她们站在一个高高的台子上面,脚上踏着单滑板,准备向一个U型的大雪槽子滑去,并在雪槽中间U来U去,同时在空中作出各种飞翔和翻腾的动作。她们大多数个子不高,体格一般,像邻家女孩一样的普通。在等待上场的时候,她们各个有说有笑,满脸的阳光,轻松而自然。她们好像不是在比赛,而是在开个大PARTY,大家不过是秀秀自己的杂耍儿而已。不少女孩跟头没翻好,落地不稳,摔了屁股墩儿。爬起来,掸掸雪,还是笑盈盈,满不在乎的样子。有的女孩还戴着耳机滑翔,一边翻跟头一边听音乐,算是酷到家了。这样的奥运气氛,令人耳目一新。我着实喜欢。干嘛非整得赢房子赢地,急扯白脸的。不就是玩玩儿吗。

    。。。。。。。。。

    其实,最为可贵和值得崇尚的古典奥林匹克精神,是运动员毫无功利性地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献身精神,参赛的运动员,只代表他/她们自己 (也许还有自己的亲人),只为证明自己而战,只为表达自己而战。在奥运圣火面前,他/她们只对“纯洁”“高尚”和“奋斗”负责。什么升国旗唱国歌之类的无聊煽情,都应统统取消,什么奖金广告代言之类的邪门铜臭,都应一概唾弃。可惜,这是白日做梦。在当今这个钞票满天药罐子横飞,民族主义酱缸被高高祭奠的体坛上,伟大的,古典的奥林匹克精神,早已荡然无存了。

    冬奥要结束了。精彩之处不少,但最令我回味的,就是那天看到的那几位玩滑板翻跟头的姑娘,她们那美好的笑容和身影。我不知道她们的名字,也毋须知道她们的国藉。。。

    。。。

    元宝推荐:范适安, 通宝推:岸芷汀兰,
    • 家园 U型池

      那个你看得开心的滑板项目。

    • 家园 看看老冰是怎样评价女子花样滑冰的

      看完决赛,感觉这个冠军表演确实够妖的。外链出处

    • 家园 花推好文。挑个小错

      大头朝上和大头朝下是两个不同的项目,不是按男女来分的。

      头朝后脸朝上的,叫雪橇(luge)。头朝前脸朝下的,叫钢架雪车(skeleton)。两个项目均是男女子比赛都有。

      雪撬是一种乘坐或卧在雪撬上,变换身体姿势式以操纵雪撬高速回转滑降的运动。运动员坐在雪撬上,双手借助起点助栏用力向后推而使雪撬起动。在滑行过程中,运动员仰卧在雪撬上,单手拉住雪撬皮带利用身体姿势的改变,操纵雪撬,使之沿着冰道快速滑降。

      其实这俩项目都挺难的,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奥运前热身时就有一个雪橇运动员被甩出去撞到赛道旁边的柱子而死亡。有些运动员对此的评价是“不是赛道的设计问题,而是他的技术还未达到在这种难度的赛道上操控自如的水平”。

      在赛道上以高达140公里/小时的速度滑行,对一个受过高水平训练的运动员而言,只是停留在无舵雪橇上而不被甩下去就已经不错了。但是,雪橇运动员不仅仅要呆在无舵雪橇上,而且还需要保持流线型姿态,密切注意他们的滑行位置,尽力控制无舵雪橇的“平衡点”,这将使滑雪者顺利地通过弯道,而在特别紧张的比赛中运动员始终承受高达5g的重力加速度。据加拿大雪橇运动员杰弗里·克里斯琴(Jeff Christie)在加拿大广播公司 (CBC) 访谈中所述,承受万有引力会非常痛苦:

      “拐弯时要承受5g的重力加速度,头悬在无舵雪橇末端,使人突然感觉头部的重量是身体的五倍。您必须一直抬着头才能看见行进的方向,请相信我,因为世界上最糟糕的感觉莫过于让您的头以每小时120公里的速度在冰面上拖地而行。”

      不知您有没有注意到,选手的头部和膝盖以下都是悬空的。因为这俩项目对器材的重量都有限制,而且要增加速度,所以器材的长度并不足以让整个人躺在或趴在上面。

      显然这个项目的高手都是些身体素质很棒的人。

    • 家园 的确好文章

      花!

    • 家园 写得真好,看着就开心!
    • 家园 贴一个快乐的花样滑男

      [FLASH]http://www.youtube.com/v/jx-ualuq45E.swf[/FLASH]

      有没有人认识?算不算阴气重呢?

    • 家园 花那个白雪公主的后妈
    • 家园 关于冰球守门员,我每每也有相同想法

      欧美不说了,日本的相扑手们不也是个顶个跟小山似的么?堵一个在门口绝对的顶用啊……

    • 家园 Scott和Tessa

      再看看那对来自加拿大的冰舞冠军。端的是天作之和,真正的金凤玉露,无瑕冰上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他俩若拿不到冠军,全加拿大人民不答应,他俩要成不了两口子,全世界人民都不答应。

      加拿大冰舞冠军这对儿Scott和Tessa,从小就一起滑冰了,8岁吧,介绍他们的短片里有小时候一起滑冰的镜头,很逗乐呢。这俩也是一个村儿的邻居,青梅竹马没的说。不过据我的观察,那个男孩子更喜欢那个女孩子一些,至少女孩子在采访镜头前还是很害羞的,没有那么多感情表露。冰舞决赛前Scott告诉Tessa他们暂列第二,Tessa不识数(对数字不敏感)就傻乎乎地信了,决赛的时候表演特别努力。

      • 家园 7+9

        他们从13年前开始合作,当时Scott9岁,Tessa7岁。到了申雪,赵宏博的年龄,他们就在一起28年了!

      • 家园 真是一对璧人

        找了视频来看.

        [FLASH]http://www.youtube.com/v/WXXVXxfKbLQ[/FLASH]

        [FLASH]http://www.youtube.com/v/NsbefYULPGE[/FLASH]

      • 家园 我觉得那个Tessa很可爱

        眼睛大大的,为什么网站上排的所谓几大美女没有她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