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大清时人们是怎么看美国总统选举的? -- 桃李不言

共:💬11 🌺3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大清时人们是怎么看美国总统选举的?

    大清时人们是怎么看美国总统选举的?

    三更罗

    这个问题很有趣!

    因为时间已经过了一百多年,这一百多年里,大清国的后人对美国大选的看法究竟改变了

    多少?而被大清国人说三道四的美国大选又改变了多少?

    大清时代,闭关锁国,加上那时候信息传媒也不发达,一般人是不可能对美国总统大选有

    所了解的,在几千年的封建皇权统治下,尤其是清朝统治者对国民高压暴力奴化的结果,

    人们对西方民主政治根本无法理解。所以,对美国总统选举一事就是有所听闻,也认为是

    《山海经》里的海外奇闻。当时一些因职务或工作原因有机会接触和目睹美国大选的少数

    中国人中,著名诗人黄遵宪的看法是很有代表性的。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广东梅县人。从一八七六年(光绪二年)中乡试举人,旋为驻

    日本使馆参赞,到一八九四年为新嘉坡总领事,先后在国外十六七年。1882年(光绪八年

    )至1885年出任大清国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光绪十年(1884年)是美国总统选举年,其

    时在任总统是共和党人切斯特?阿瑟,争取连任,竞争对手是民主党人格罗弗?克利夫兰

    ,结果是后者获胜。和历届美国总统选举一样,竞争非常激烈,且屡有丑闻发生,黄遵宪

    把当时的见闻用《纪事》一诗写下以纪其事。黄遵宪目睹了一百多年前美国总统选举过程

    两派拉票的场面,两派候选人互相揭底的演讲,令这位拖着长辫子的大清官员口瞪目呆。

    吓得他马上得出了“共和政体万不能施行于今日之吾国”的结论。

      

      我们可以从他的《纪事》诗中领略到一百多年前一位大清官员对美国总统大选的观感

    和认识。

    全诗分八段。第一段描述两党各自开动各种宣传机器大造舆论:

    击我共和鼓,

    吹我共和笳,

    书我共和簿,

    擎我共和花。

    请听吾党语,

    汝众勿喧哗……

    从这里可以感受到一百多年前美国人在举行大选时的宣传活动,诗句描写的应是街头的鼓

    乐队和彩车队的宣传队伍,以及街头拉票演讲场景。诗中“共和”一词应是指美国的政体

    ,而非指共和党。

    第二段描述两党各自宣布的施政纲领及给选民的种种承诺,而对方斥之为“空言彼何益”。

    第三段描写两党互相攻击对方候选人,最为精彩:

    彼党讦此党:

    党魁乃下流。

    少作无赖贼,

    曾闻盗人牛。

    又闻挟某妓,

    好作狭邪游。 (注:狭邪--娼妓家)

    聚赌叶子戏, (叶子戏:一种赌博游戏)

    巧术妙窃钩。

    面目如鬼蜮,

    衣冠如沐猴。

    隐匿数不尽,

    汝众能知否?

    是谁承余窍,

    竟欲粪佛头? (在佛头上拉屎的意思)

    颜甲十重铁, (脸皮厚如十重铁甲的意思)

    亦恐难遮羞。

    此党讦彼党,

    众口同一咻。

    这才是令清朝官员大开眼界的场面,两党互相攻击,互相揭底,竭力丑化对方,有说对方

    候选人年轻时有偷牛和聚赌前科,又有嫖娼的传闻,等等。这样品德的人也可以出来参选

    当“圣上总统”?这对读诗书讲礼仪的清朝文人官员来说,是无法理喻的。这种言论开放

    的场面令这位大清官员摇头叹息不已。

    第四段描写两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出本党总统候选人:

    最后手高举,

    明示党议决。

    第五段描写候选人发表演说,接见选民,进行竞选活动。

    第六段描写候选人私下进行的各种拉票活动,双方揭露了许多贿选伎俩。

    第七段描写选民投票选举总统(实际上是选出总统选举人)及急盼选举结果的情景。

    最后一段用他的眼光概括叙述美国总统选举中他认为的种种丑态:

    乌知举总统,

    所见乃怪事。

    怒挥同室戈,

    愤争传国玺。

    大则酿祸乱,

    小亦成击刺。

    寻常瓜蔓抄,

    逮捕遍官吏。

    至公反成私,

    大利亦生弊。

    黄遵宪以自己大清天朝的思想观念,认为这种选举要不得,搞到整个社会乱轰轰的,挑动

    同胞互相斗争,唆使抢夺国家政权,弄不好大则会造成祸乱,影响稳定局面,小则会成为

    人与人之间的仇杀,所以大清国坚决不可学习这种共和民主方法,以免误国。

    其实,黄遵宪是用大清的思维看美国大选,

    ------他从大清王朝是靠血腥屠杀夺取政权和自己是扬州十日幸存者的后人的观念出发,

    根本不可能知道美国竞选双方并非不共戴天的死敌,不可能理解政权是属于民众的,要靠

    民众投票赐给才是合法政权,而不是要用暴力解决政权问题的道理。

    -------从一想起清朝历史上对文字狱的恐惧心理,他也无法理解对执政党和执政者提出批

    评,甚至揭发丑闻,投反对票未必就是天要塌下来的大逆不道的事情;

    -------从皇帝就是王法的观念,也无法理解争执的双方最终都要服从宪法和法律的道理。

    不仅一百年前的他不能理解,就是生活在21世纪的今天许多中国人也不一定理解,反而在

    那里对人家说三道四,死命地在呼喊反美口号,连自己是在反对美国的什么样也不一定知

    道。

      黄遵宪描写的美国总统选举情景距离现在已有一百一十年的时间了,看来一百多年前

    这位大清官员所看到的美国选举和前几天的选举方式对照之下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美国

    还是美国,每四年一次还是和一百多年前他看到的那样照选总统不误。一百多年过去了,

    美国非但没有像这位大清官员所担忧的动乱祸害外,唯一变化的是,美国反而成为世界上

    最强大的国家了,而当时他的大清王朝却反而早已不存在了。可是,原大清国的后人们对

    美国民主、美国总统选举的认识却还是停留在一百多年前大清黄遵宪的水平上,不知是应

    该感到悲哀还是骄傲?

    其实,一百年又算得了什么?大清国子民的后人,五千年还不是这样过来了?!!

    • 家园 刚好反过来了,大清国表示淡定,并袖手看热闹。美国圣上

      才喜欢对别国的政体说三道四呢。

      对“共和政体万不能施行于今日之吾国”的结论”有一个感想,某美国大牛感慨道,美国政府能不能做一天中国政府呢?(参见环保、朔料袋)

    • 家园 地緣政治解釋-

      "美国非但没有像这位大清官员所担忧的动乱祸害外,唯一变化的是,美国反而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了,而当时他的大清王朝却反而早已不存在了。"

      美國地理橫跨兩洋,國土廣闊,大部份國土天氣適宜,沒有強鄰。在農業時代,也算是強國。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鄰似制度其他國家也有,地理優勢卻屈指可數。

    • 家园 民众?

      历史不属于民众,政权也不是民众能掌握的。民众只能掌握最重要但是最不起眼、帝国到最后都要忽视的东西——民意。

    • 家园 乔治·华盛顿传 徐继畲

      乔治华盛顿,弗吉尼亚州人也,一七三二年二月二十二日生。父奥古斯丁,善商财利,凡二娶,原配蒲脱勒眞,生有四子;迨蒲氏亡,续妻褒马利,复生五子,华氏为长。年幼,母亲诲之,迨八岁,师和柏,莫明焉。复师维廉,始通数理之学,并得处世立身之道。年十一,父忧,承阿拉伯罕诺克樱桃园二百八十亩、第泊伦及腓特烈堡之部分、黑奴十人。

      年十六,去母就兄。其兄鲁连士,久从军伍,文质彬彬,虽非同母所出,友弟尤甚。华氏从之,文学、军事之学俱进。明年,为菲尔法克斯量土,得财不鲜。俄而其兄鲁氏卒,华氏尽得其产,生活遂无忧耳。

      年二十二,受弗吉尼亚总督丁尉狄命,拒法人于俄亥俄,虽得土人之助,竟无功而还。寻上书,言法人之恶,丁氏怒,遂军法人。战于大原,法帅约蒙吠尔虽亡,华氏竟败,以和约终。法师既退,英人败盟立堡,华氏不齿,请辞。越明年,法师来犯,复任陆军上校,挽英师于既倒,俄主立堡迭廿二于边,并军二千,以绝法人之望。总督丁氏妒其才,罔闻之。越三年,丁氏去职,新总督郎登始纳其言,法人遂无复为患耳。方是时,华氏体力日萎,遂复归田。

      年二十八,妻孀妇玛大。玛大富甲维州,大利华氏之业。玛大之子,华氏视如己出,足见其气度之广。

      英法交战逾年,国困民乏,英王犹不思过,诏令殖民地交纳印花税,遂致民心思变。后印花税虽废,杂税尚存,名目繁多,苦民尤甚,卒致波士顿茶党之事,起义之势遂成。一七七五年五月十日,殖民地之民不堪英廷之暴,终起兵反之,攻波斯顿邦克山,虽败,革命莫可止耳。六月十五日,众举华盛顿为帅,华氏临危受命,以必死之志,将军抗英,开殖民地革命之先耳。

      华氏初战英师,固守山峰,以俟精兵、火铳之补。越七月,议会始资之精兵万四千,火铳足数。遂败英师,得达彻斯特山。一七七六年七月四日,《美国独立宣言》布,由是殖民地立国,莫从英国耳。惜乎议会惮华氏拥兵自重,莫之练精兵与,华氏所部,散兵游勇多甚,莫能久战,且英帅霍维足智多谋,华氏遂连败焉。迨霍维去,始见转机。一七八零年六月十七日,华氏大败英将革灵吞于蒙穆斯,先是得富兰克林之助,说法国助焉,竟成,由是大局逆转。明年八月,华氏围约克镇,剧战十余日,英师卒降,大局遂定。一七八二年,巴黎和议,美国独立战争终。

      美国初立,诸州各自为政,无有元首,政不通,人不和,速亡之危日甚。众遂举华氏为议长,议立新宪,明定国是,立总统总理国政,设参众两院制辅之。并紧合诸州,安抚百姓,以求长治久安。一七八九年四月十四日,华氏就任首任总统。

      既为总统,立内阁,以哈密尔敦司财政,杰斐逊司政务,诺克斯主军务,蓝多尔夫主司法。未几,国会立,华氏疏议九事,曰立府兵、曰布教育、曰一金融、曰护版权、曰定国籍、曰倡邮政、曰备外交、曰和土人、曰举公债,举国和之。其令多行,惟课税之事,争议多甚,动乱四起,遂出兵万五千,卒靖之。俄越四年,华氏连任总统,是时法国革命日烈,所行之事,大异美国之举,华氏恶之,遂败盟,守中立。迨去职,归隐田园,不复问政。虽美法殆战,临危受命大元帅,卒和议。寻病卒,年六十八。

      徐继畬曰︰「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鸣呼!可不谓人杰矣哉。」

      另附史讳文恭哥的大作——餐桌上的华盛顿

      链接出处

    • 家园 选我当美国总统吧,我能把美国变成大清国
    • 家园 这个作者的认识显然

      不知道或者故意装不知道过去一百余年米国政治生态的巨大变化。

      1884年可以算是在那个历史的转折点附近了,阿瑟不还是因为“寻常瓜蔓抄,逮捕遍官吏”的事情引起的“小亦成击刺”才当上总统的么。

      • 家园 屁股问题……

        黄遵宪的想法又没有错……

        “大清国坚决不可学习这种共和民主方法,以免误国”

        这是正确的认识啊,而该文作者就把事实描写成“其实,黄遵宪是用大清的思维看美国大选”,仿佛黄是反对美国搞大选一样,实际上,黄除了惊诧一番以外,哪有干涉美国人怎么选“圣上”?

    • 家园 不知道以后美国衰败了,是不是也拜选举制度所赐。
    • 家园 我也顶

      宪哥不是开明人士嘛,原来也喜欢灌水,放在今天要被人怀疑是五毛了。扑哧。

    • 家园 不知道我的回帖能不能把帖子顶上去?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