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为什么发展生产力是核心? -- 笨笨猪

共:💬36 🌺2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gdp本来就不能当衡量依据,你列出来有什么用

                      两弹一星当然是重要的科技成果。

                      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70年中国卫星上天,差了13年。

                      1965年,苏联第一次太空行走,2008年中国第一次太空行走,差了43年。

                      • 家园 老兄这是以点概面,以偏概全

                        更不用说太空行走本来就是现在的事情。

                        现在中国的科技进步是全面的,而两弹一星是举国体制的结果,举国体制的优势是集中力量干大事,在特殊情况下,比如中国面对美苏可能的核讹诈的时候,必须要勒紧全国人民的裤腰带干出来,这是事关国家安全的大事。这个例子说明不了问题。

                        如果要比科技进步的速度,那俺也可以举出些例子。非洲拉美沦为殖民地的时候,有些地方一下子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一下子成了现代化社会,他们发展的速度可真是惊人啊。几年几十年就走过了其他国家几百年几千年的路,他们的进步岂不是比殖民者的英国法国还要汗颜?

                        • 家园 你的问题不是生产力是否为核心的问题

                          生产力无论何时都是核心。你的矛盾在于政治对经济的控制问题,以及如何控制的问题。反映在经济学上,是自由主义与干预主义的问题。

                          建议看看从亚当斯密到大卫李嘉图再到凯恩斯以及今天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整体脉络,再来看政治-经济的关系。

                  • 家园 其实还有一个例子,更能说明生产力的问题

                    以及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差异。

                    这个例子就是,美国在中国的土地上开设了独资外企,招聘中国员工经营。照西方经济学概念,这个企业创造的价值计入中国GDP,向中国缴税,应该算中国的生产力。但是按马克思的概念,这个企业不是中国的生产力,因为生产工具不是中国的,技术进步不属于中国。

                    哪个更接近事实,就可以自己判断了。

      • 家园 对生产力确实要有明确的定义

        邓公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相信只是一时之语。

        真正的第一生产力是人。

        • 家园 说人是第一生产力没有意义

          生产力就是人改造自然的能力,说的就是人的能力。再说人的能力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同义反复,没什么意义。

          • 家园 说了一句正确的废话,呵呵

            我的意思其实是这样,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

            科学技术之所以是第一生产力,原因就在于它是少部分人的创造,却又可为全人类共同使用。

            几千年来,人类进步的只是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在人性上,在人的素质上,其实并没有长足的进步。

    • 家园 若干年前,

      很多中小学教室的墙上都挂着一套世界名人大头像。每一个头像下面都有一句此人的经典名言。马克思的头像下面写着: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

      毛泽东的头像下面写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

      耐人寻味。

      太祖生命后二十年的阶级斗争为纲,并非他不知道生产力的作用,而是看到了生产资料将来必然会被把持在某一集团手里,而广大屁民必然承受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于是奋其余生试图一劳永逸,防患于未然。结果功败垂成。

      太宗的功绩在于放开社会制度对经济的控制,生产要素的控制,劳资关系的控制,以及对剥削的控制,用一代两代人的辛勤血汗换取资本的原始积累。但三十年后,资本雪球越滚越大,新时代的官商集团业已把持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屁民越来越底层化、边缘化,改革红利带来的帕累托改进已经消失,新时代的阶级社会已全面成型。遥想太祖之高瞻远瞩,岂是尔等小民可度之。

      • 家园 纠正一点错误,老毛可没“试图一劳永逸”

        老毛说了,那是一次“演习”

        • 家园 毛说文革要隔几年来一次,要不然,P民又被欺压到底层了

          以前可能多是知识分子诉苦、伤痕文学等,把对文革的文学意义的仇恨灌输给80年代以后的人,这大概也是80年代末乱象迭起的原因之一吧。

          这算是把对文革的批判、毛的污名普及给了老百姓吧。

          但老毛教育了人民,给了人民斗天战地的精神。链接出处

          但对人的教育也有的,一个就是平等,可以把皇帝拉下马,什么省委书记,都得向群众检讨。

          毛其实也一直想发展生产力,只是国家基础薄弱链接出处

          太祖这一代人知道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他们做梦都想把中国快步拉入工业化的国家。所以他才有保留香港这个窗口,以及积极与西方开展外交联系。

          同时知道弱国无外交,因此他才舍命也要把“两弹一星”搞出来;全力建设中国五年的工农业计划以实现四个现代化,这样说话才有底气。

          也才有了众多外国首脑到北京如朝圣般拜见太祖,也才有了尼克松这个大右派不远千里来到中国。

          其后太宗的改革开放,那都是水到渠成,路都太祖给铺好了,太宗只要去走就是了。

          因为“你办事我放心”的那位过渡者——华,都曾经因为搞“洋跃进”,弄得国家的外储为负值,而被太宗借以赶下台的。

          及后来邓南巡后,一切向前看,倾向于把蛋糕做大,至于怎么分蛋糕,朱镕基给的答案是,老百姓先忍一忍,牺牲和奉献下,只可惜老百姓牺牲了自己当时还没落个好,被人批为没有能耐的下岗工人。延续至今的是权贵与资本共享的盛宴。

          这大概就是毛极力避免的吧!

          • 家园 五十年后,对朱相会有个公正的评价

            做蛋糕和分蛋糕永远是密不可分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 家园 毛可是把做蛋糕的手艺学到了哦

              至于这手艺是高是低尚且不论,毕竟从无到有,功莫大焉!!!

              他也不是不想分蛋糕,做蛋糕的功夫刚学会点,分的蛋糕估计味道也一般;毕竟还是需要让人有口饭吃,精神都不错,敢叫日月换新天!!!

              所以毛的主要功夫还是继续学做蛋糕吧,分蛋糕就按老祖宗的法子,教育好人民、艰苦奋斗。

            • 家园 朱估计能有个拗相公的名声都过誉了。

              王安石拗相公,最起码他对政府进行体制改革,且其一路也算为民着想,当地方官时,也落了个好名声。

              朱的履历和王差不多,用的人也是只要支持自己政策的都用,如王之蔡京等,朱之王雪兵、王益等

              但王安石对中国的变法改革,不管是青苗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等,都是出于民生考量,贡举法等改革吏治,都是从根本上为北宋当局革除弊病的

              北宋时期,大臣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革北宋建国以来积弊的一场改革。新法立意虽好,但并未处理好具体实行的问题以及与反对者的关系,于是与反对者间长期反覆地争斗,导致处于被批评的局面,但是一些具体措施还是保留了下来。

              而朱之政策,大家有目共睹,至于成效,见仁见智。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