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史--读秦始皇评价有感 -- 泉畔人家

共:💬176 🌺973 🌵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内在的矛盾之处

      共产主义社会有两个目标:人的解放、生产力的发展。

      后者在苏联、中国等(曾经)作出巨大成绩的社会主义国家中,表现之一是:党和国家把整个社会的人力物力都组织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所用,并削弱、取消不利于这个目标的中间架构、阶层,以免他们为自身的生存发展而浪费人力物力。此外,每个人还要尽可能的服从这种组织和安排,并努力在其中作出最大贡献。这就和法家、秦始皇有些暗合了。

      于是,某种程度上共产主义的两个目标就会有所矛盾。是不是根本性矛盾我不知道,但至少在苏联和中国曾经走过的历史阶段上矛盾是存在的。因为,人的解放有多种方式和途径,却未必总是朝着“好”的方向——做到翦伯赞、范文澜、郭沫若这样的学识和成就,岂不也是作为人的极大解放,然而他们的某些想法不利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路,也是无疑的。

      翦伯赞、范文澜、郭沫若相对看重第一个目标,所以赞赏孔子;毛泽东相对看重第二个目标,和秦始皇站在一边。大家都学马克思,都讲辩证唯物主义,矛盾却还是发生了。

    • 家园 我个人比较高度评价始皇帝。。。。。。

      对于兢兢业业跟时间赛跑实际做事情的人,来指手划脚,品头论足是很浅薄的事情,尤其是根本上对这个做事情的人,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艰巨任务,所采用的策略,所付出的努力代价,毫无感同身受,却还一本正经地负面评价的时候。

      葛剑雄对长城的评价,形同胡扯。仿佛一个对战略国防一知半解的假内行,把核武器贬低得一文不值毫无用处。

      去读《史记》,完全可以发现,秦朝之溃塌,不在始皇在时,而是在始皇驾崩之后,精密而高效的中央统御机器,被沙丘政变的一伙人:李斯,赵高等等,为了自身的狭隘利益,给故意加以破坏和改造,由此帝国才立刻陷入恶性运转。

      太祖,是帝王级的领袖,跟始皇有类似的感受和经验,跟那般腐儒的见解自然大相径庭。

      韩愈反对佛老,提出“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此处“人”乃“民”),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guān)、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其亦庶乎其可也。”

      怎么没人把韩愈弄成火书庐居的负面形象符号。

      通宝推:皖江吴郎,李根,
      • 家园 不敢苟同,始皇帝活着的时候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例如有一次在咸阳微服私访就遭遇强盗,依靠大内高手奋力拼杀才躲过一劫。都城咸阳在始皇帝活着的时候就有这么多所谓的盗贼了,之后陈胜吴广起义也不能都赖在秦二世身上吧。

      • 家园 太祖是始皇穿越来的。

      • 家园 很精辟,赞成!
      • 家园 不知当时李斯要是扶持扶苏会怎样
      • 家园 支持你对秦朝崩溃的观点。
      • 家园 你的说法不现实

        去读《史记》,完全可以发现,秦朝之溃塌,不在始皇在时,而是在始皇驾崩之后,精密而高效的中央统御机器,被沙丘政变的一伙人:李斯,赵高等等,为了自身的狭隘利益,给故意加以破坏和改造,由此帝国才立刻陷入恶性运转。

        始皇帝驾崩是在前210年七月。陈胜吴广起义是在前209年七月。中间隔了一年而已。

        以秦朝的技术水平和社会政治结构,胡亥、赵高能够在一年之中尽扫秦始皇的“德政”、“善政”,然后全部换上自己的“小人”、“暴政”,贯彻到帝国的每个角落,然后还把老百姓逼得几个月就从安居乐业到铤而走险,我只能说胡亥真是古代第一行政天才了。

        要知道,在清代,中央文件要传达到云贵还需要40多天呢。

        • 家园 个人的说法是基于《史记》而来,现实得很。。。

          1)您引的个人文字,要算时间的话,需要从始皇帝驾崩到“子婴遂刺杀高於斋宫”,从BC210年到BC207年,基本上是秦二世为皇帝的时间。

          2)胡亥赵高李斯等等,实际上考虑得都不是秦朝的万年基业,而是自身利益,杀宗室杀大臣,去读史记,可以发现这些秦朝统御机器的重要部件,都是逼破死亡的,到头来,连李斯都要被杀。

          3)要把秦朝的溃崩,说清楚讲明白,将会是一大篇文字,个人其实很有兴趣来八卦一把。但是,可以粗略引用《史记》里的文字,给您,看看一个不长的时间里,比如说1年左右,胡亥赵高他们能干什么:

          “使者还报,胡亥、斯、高大喜。至咸阳,发丧,太子立为二世皇帝。以赵高为郎中令,常侍中用事。

            二世燕居,乃召高与谋事,谓曰:“夫人生居世间也,譬犹骋六骥过决隙也。吾既已临天下矣,欲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以安宗庙而乐万姓,长有天下,终吾年寿,其道可乎?”高曰:“此贤主之所能行也,而昬乱主之所禁也。臣请言之,不敢避斧钺之诛,原陛下少留意焉。夫沙丘之谋,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而诸公子尽帝兄,大臣又先帝之所置也。今陛下初立,此其属意怏怏皆不服,恐为变。且蒙恬已死,蒙毅将兵居外,臣战战栗栗,唯恐不终。且陛下安得为此乐乎?”二世曰:“为之柰何?”赵高曰:“严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诛,至收族,灭大臣而远骨肉;贫者富之,贱者贵之。尽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亲信者近之。此则阴德归陛下,害除而奸谋塞,群臣莫不被润泽,蒙厚德,陛下则高枕肆志宠乐矣。计莫出於此。”二世然高之言,乃更为法律。於是群臣诸公子有罪,辄下高,令鞠治之。杀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於杜,◇集解史记音隐曰:“矺音贮格反。”○索隐矺音宅,与“磔”同,古今字异耳。磔谓裂其支体而杀之。财物入於县官,相连坐者不可胜数。”

          法令诛罚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又作阿房之宫,治直、驰道,赋敛愈重,戍徭无已。於是楚戍卒陈胜、吴广等乃作乱,起於山东,杰俊相立,自置为侯王,叛秦,兵至鸿门而卻。”

          1年时间里,胡亥赵高简直是在4班3运转地边拆秦帝国的承重墙,变把秦帝国往地狱里推。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之后,胡亥赵高停止掘墓了吗?也没有呢,仍然加班加点呢。章邯将兵镇压反秦运动,取得一连串胜利,和项羽在钜鹿强强对话,冬天胡亥赵高杀了李斯,夏天章邯作战吃了亏,被胡亥责怪,遣使入秦,又被赵高拒见不信任,后来明了这个道理“赵高用事於中,将军有功亦诛,无功亦诛。”,干脆投降项羽了。

          • 家园 你还是没能解释

            为啥始皇帝一死,陈胜吴广就闹起来了呢?而且一闹就起那么大的影响。实际上要不是当时秦军仍有战斗力进行镇压,这天下也就等不到刘项来坐了。

            我说的事情,都是在210BC到209BC之间发生的。不需要扯得那么远。

            不管胡亥赵高后来如何胡闹,总不能用胡亥三年的原因,来解释胡亥元年的结果吧?您说呢?

            • 家园 个人觉得讲得很清楚了呀。。。。。

              为啥始皇帝一死,陈胜吴广就闹起来了呢?

              始皇帝驾崩,胡亥赵高李斯沙丘政变,然后对统御阶层进行血腥清洗,对民间加大了负担,就把秦帝国至于很危险的境地。

              《史记》里很多文字都记述得很清楚呀。

              始皇在时,工作方向是对外维稳和对内凝聚的话,胡亥时期,工作方向就完全是相反的,当然胡亥赵高李斯的目的是为了自身的狭隘利益,而不是秦国的长久大业。

              读史记,应该读得出这层意思出来的呀。

              史记已经明白说了“法令诛罚日益刻深,群臣人人自危,欲畔者众。又作阿房之宫,治直、驰道,赋敛愈重,戍徭无已。於是楚戍卒陈胜、吴广等乃作乱”。这就是描述胡亥登基到陈胜吴广,这段时间的事,个人也直接引用出来了。

              您怎么还提

              不管胡亥赵高后来如何胡闹,总不能用胡亥三年的原因,来解释胡亥元年的结果吧?

              您的问题,弄得个人说不出来了,没法回答了。

              个人这么叙述好了:胡亥赵高李斯等的行径,在第一年,足以使得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到了第三年,足以使得秦帝国灭亡.对于秦帝国的维护和发展,始皇帝起到的作用和胡亥赵高李斯起到的作用,是相反的.

              这样应该把事情讲清楚了,也回答了您的问题。

              • 家园 明季走下坡路也走了60年呢

                明季走下坡路也走了60年呢(即使你不认同,也可以缩短为二、三十年啊),为虾米秦始皇一死,陈胜吴广就起义了呢?

                我们看陈胜吴广的传里、看汉高祖的传里,他们都是在长途服劳役的途中起义的,难道就不能说明一些问题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